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
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

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正忠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0411456
  • 页数:4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的是中国度量衡在三至十四世纪之间发展和演变。
《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汉魏至唐宋时期的权衡变迁 1

第一节 前人对汉魏六朝权衡的认识 3

一、元代以前有关魏晋南北朝权衡的论述 3

(一)六朝人论述权衡计量的疏误 3

(二)唐宋人对南北朝秤衡的争议 4

二、明清以来关于汉魏六朝权衡的认识 7

(一)明清之际的“隋秤始变”说 7

(二)近人对魏晋六朝权衡的研究 9

第二节 从出土实物与文献资料看汉魏六朝时期的权衡变迁 11

一、从出土实物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权衡 11

(一)蜀汉弩机与太康升斗所反映的秤衡 11

(二)九枚魏齐权砣的斤两规格 13

二、从文献资料看魏晋南北朝权衡 15

(一)晋魏大小秤争议 16

(二)北朝权衡的几度改制 18

(三)隋唐医书中的“晋秤”与“南秤” 22

一、杆秤的创行 26

(一)从天平到杆秤 26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秤型的变异及其影响 26

(二)杆秤初行于东汉末 29

二、杆秤创行对计量制度的影响 32

(一)权衡增重未必皆由“贪政” 32

(二)令人费解的“晋秤”与“南秤” 35

(三)早期“单秤”倍重于“复秤”的奥秘 37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权衡器物 43

一、隋唐时期的权衡器物 43

(一)沉重的开皇铁权 43

(二)唐代的大小秤及其应用特例 46

(三)唐代的官私秤与地方秤 49

二、五代时期的权衡器物 54

(一)大秤加斤与衡法各异 54

(二)税物过秤和逾两必罚 56

(三)增收秤耗和计量趋细 58

第五节 两宋时期的权衡器物 59

一、宋代的日用官秤与民秤 61

(一)太府寺秤与文思院秤 61

(二)地方官府与部门专用的宋秤 65

图表目录 69

表1-1宋代官秤表 69

(三)宋代的民秤 70

表1-2宋代民秤表 75

二、宋代的乐秤与药秤 75

(一)宋代的乐律秤 75

表1-3宋代乐秤表 80

(二)宋代的药秤 81

(一)关于等秤的早期文献载述 83

一、刘承珪和他的等秤 83

第六节 等子的创制和行用 83

(二)刘承珪等秤的制作原则与特征 85

表1-4刘承珪等秤构件规格表 87

表1-5刘承珪等秤诸值表 89

(一)刘承珪等秤的制作时间 90

二、等子的创始 90

(二)分厘小秤未必创自刘承珪 93

三、等子的称谓及行用意义 95

(一)宋人语汇中“等子”的涵义 95

(二)宋代等秤的广泛行用 98

(三)等子创行的背景与意义 100

表1-6刘承珪等秤与今存万历戥秤比较表 102

第一节 汉魏六朝的权衡计量与斤两轻重 103

一、汉魏六朝时期的权衡计量 103

(一)累黍制和几种古衡单位 103

第二章 汉魏至宋元时期的权衡计量 103

(二)分制与裹制 106

(三)药秤“分”重与“十黍为铢”的讹误 110

二、汉魏六朝时期的斤两轻重 115

表2-1战国秦汉斤两考订表 116

表2-2魏晋南北朝时期斤两考订表 117

(一)十五斤一秤的衡制 118

第二节 五代两宋金元时期的秤制 118

一、十五斤秤和以秤论重 118

(二)宋金时期的以“秤”论重之俗 121

(一)十六斤秤和多种秤则之杂用 124

二、多种秤则的杂用及论秤风衰 124

(二)统一秤则的破坏与论秤风衰 127

(三)金元两代的秤制 129

表2-3五代两宋金元时期秤制表 133

(一)隋唐五代的十六两制与廿两制 134

一、隋唐宋元时期的几种斤两制度 134

第三节 隋唐宋元时期的斤制与特殊衡名 134

表2-4唐五代大小秤中的斤两制度表 137

(二)宋元之际的加斤、足斤和省斤 138

表2-5宋代加斤足斤省斤关系对应表 142

表2-6隋唐五代宋元日用斤制表(附明清部分斤制) 143

(一)唐宋茶大斤制 144

二、唐五代宋元时期的茶大斤与特殊衡名 144

表2-7唐五代两宋茶大斤制表 148

(二)宋元裹制 149

(三)宋代的特殊衡名 152

(一)几种不同的“钱”衡创行时间说 155

一、十钱一两制及其创行 155

第四节 隋唐宋元权衡中的精细计量制度 155

(二)初唐说之误与中唐“钱”衡名的出现 157

(三)宋初说之误与五代“钱”衡定制 161

二、字分制与分厘毫丝忽制 162

(一)铢分之分及共与钱折计 162

表2-8四分为两制与十钱为两制之比较 167

(二)字制及其与两套分制的折计 167

表2-9两分铢累制与两钱字分制折计表 169

表2-10两钱字分制与两分铢累制折计表 170

(三)十进位分厘制不始于宋 171

(四)累铢制衰微和分厘毫丝制确立 175

表2-11刘承珪二秤中的两套权衡及其折兑关系 178

第五节 出土钱物与唐代斤两的轻重 179

一、开元铜钱与推测唐衡的初步尝试 179

(一)清代学者的开拓性贡献 179

(二)近代学者的重大疏忽 181

(三)以开元钱推测唐衡的局限性 183

二、出土银铤等物与唐衡的重新检测 185

(一)与唐衡有关的新实物资料 186

(二)近人对唐衡的重新检测 190

(一)唐代权衡的规律性特征 192

三、唐衡特征与唐秤斤两的轻重 192

(二)从银板资料看唐秤轻重 195

(三)各地实测唐两的轻重趋向 197

表2-12唐代银板轻重表 197

(四)关于特殊唐衡资料的认识 199

(五)试定唐衡的斤两轻重 201

第六节 宋衡的斤两轻重 202

表2-13唐衡斤两轻重考订表(附隋衡及清衡轻重量值) 202

一、宋人对当时权衡与古秤轻重的考校 203

(一)刘敞和沈括等人的检测古器活动 203

(二)吕大临等人的考订意见 205

(三)由宋人考校权衡看宋秤轻重 210

表2-14皇祐至大观间考校古秤轻重表 211

二、近年出土的宋衡实物资料及共研究 212

(一)近年出土的宋代权衡实物 212

表2-15北宋权衡实物轻重实测表 214

(二)近年来宋代银铤的出土与研究 215

表2-16出土宋银铤锭铭重与今秤比较表 219

表2-17部分宋银铤锭原重与今秤比较表 220

三、宋衡的斤两究有多重 221

一、晋隋至明清的古尺研究 224

第一节 汉唐迄今的古尺研究 224

第三章 隋唐宋元之际的尺度与步亩 224

二、本世纪以来的尺度研究 227

表3-1历代尺度考订表之一——黄帝至东汉 231

表3-2历代尺度考订表之二——三国至隋 232

三、尺度史研究中尚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234

(一)唐代的步亩制度及其特例 235

一、隋唐时期的尺度与步亩 235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尺度与步亩 235

(二)隋唐尺度的种类及其使用情况 239

(三)唐代尺度的长短 244

表3-3唐尺实物资料表之一 245

表3-4唐尺实物资料表之二 247

二、五代时期的尺度 250

(一)五代用尺与唐尺的关系 250

(二)五代用尺与宋尺的关系 252

表3-5唐五代尺度考订数据表 255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宋尺 255

(一)太府尺、三司尺和文思尺 256

一、宋人常用的几种官尺 256

(二)官小尺与营造官尺 259

(三)布帛尺 264

表3-6宋代布帛尺及其相应绢帛疋法规格表 269

(一)浙尺与南宋省尺 270

二、地方用尺与南宋省尺 270

(二)淮尺、京尺和闽乡尺 276

(一)天文尺和礼仪尺 279

三、天文礼乐用尺 279

(二)北宋前期的乐律尺 282

(三)大晟尺和南宋礼乐尺 285

(一)珍贵的宋尺实物资料 290

一、宋尺的长短 290

第四节 宋辽金元尺度的长短 290

表3-7宋尺实物资料表 291

(二)布帛尺与淮尺的长度 294

(三)大晟尺与官小尺的长度 296

(四)营造官尺与闽浙京尺的长度 300

(五)宋代礼乐天文尺的长度 304

(六)几种宋尺的长短比例关系 306

表3-8宋代常用尺度长短考订表 307

表3-9宋尺实物与文献校核鉴定表 307

表3-10五代至宋金元明时期乐律尺长度表 309

(一)辽金尺度 312

二、辽金元代的尺度 312

(二)元代的尺度 315

表3-11金元两代尺度长短考订表 319

(一)前人关于周秦汉新容量制度的研究 320

第四章 魏晋隋唐宋元时期的容量器制 320

第一节 汉魏至宋元间容量器制的发展变迁 320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量制述略 320

表4-1周秦汉新容量标准考订表 321

(二)春秋战国齐量的特点与变迁 322

表4-2齐国新量出土实物资料表 324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量器与量制 325

表4-3魏晋南北朝隋量器实物资料表 327

二、隋唐时期的容量器制 331

(一)开皇官斗与大业太府合 331

表4-4隋代容量制度表 334

(二)贞观黍斛与太府斗的分工行用 334

(三)唐量的特例与变迁 339

表4-5唐代部分容量器制资料表 343

三、五代十国的多种量制杂用 344

(一)荆楚与闽国的大斗斛 344

(二)蜀汉和后周的大小量 346

四、宋辽金元时期量器容积的变迁 349

(一)宋量容积与古量的比较 349

(二)皇祐乐量规格及太府升斗容量 352

表4-6皇祐乐量与北宋太府升斗容积折算表 355

(三)宁国府造文思斛斗及其容量 356

表4-7嘉定九年宁国府造文思斛规格表 359

表4-8嘉定九年宁国府造文思斗规格表 359

(四)数学著作中的宋量规格 361

(五)辽宫卫升及其容量 364

(六)元人的大量 367

表4-9元官量容量与南宋文思斛斗比较表 370

(一)宋量的类型 371

一、宋量类型与加斛加斗 371

第二节 两宋的量器 371

(二)宋代的加耗与加量 373

(三)宋代的加斛与加斗 375

二、宋代的省量 379

(一)“省”的涵义与宋代省斛 379

(二)宋代的省斗、军斗和省合 381

表4-10宋代加斛表 383

表4-11宋代加斗表 384

表4-12宋代省斛表 385

表4-13宋代省斗、军斗、省升表 385

(一)以石为量名不始于宋 386

第三节 斛石关系及宋元斛制之变 386

一、斛与石的通用 386

(二)两宋之斛仍常与石通用 387

二、斛与石的分用 391

(一)最初的斛、石区分 391

(二)宋代一石不尽为两斛或十斗 392

三、五斗斛的创用及其形制 395

(一)五斗斛创始于北宋末南宋初 395

(二)五斗斛的几种形制 397

(三)“截顶方锥形”斛不创自贾似道 401

四、五斗一斛制的确立 403

(一)五斗斛在南宋的推广 404

(二)元代整顿量器与五斗斛制的确立 407

(三)结语 410

(一)太府寺 413

第五章 宋代度量衡的机构设施与管理体制 413

第一节 两宋度量衡器的制作与管理机构 413

一、中央常设的度量衡制作机构 413

(二)文思院(下界) 415

(一)三司、榷货务及临安府的斗秤务 419

二、临时与地方性度量衡制作机构 419

(二)地方官府与部门的仿造度量衡器机构 421

三、度量衡的行政管理机构 423

第二节 两宋度量衡的行政管理体制 427

一、官造度量衡的颁降制度 428

(一)颁降法物与省样 428

(二)火印、榜谕及保管、毁缴 431

二、官造度量衡的销售体制 434

(一)商税院售秤与熙宁出卖印板 434

(二)秤斗销售的经营管理 436

三、民间度量衡器制作与流通的法规 438

(一)从民造与官造并行到宋初的取缔私造 438

(二)熙宁新法与民造度量衡政策的转折 440

(三)北宋后期至南宋的民用度量衡管理法规 443

第三节 宋代度量衡器的技术检定 446

一、标准器式的确定和校正 446

(一)省样法物及其定式 446

(二)重定秤则与更新法斛 449

二、流通使用中的技术检定与监督 452

(一)斗秤条禁与红背心制 452

(二)秋分平校与公督检定 457

后记 46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