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
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

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文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2826503
  • 页数:68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技术健身教学论下一篇:教学论
《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目录

总序[钟启泉] 2

本卷前言[高文] 2

第一编 现代教学的研究模式 2

第一章 系统分析与教学情境 2

第一节 教学情境中的系统方法 2

一 教学情境的系统分析 2

二 教学情境中系统分析的一般程序 7

第二节 教学情境中系统方法的应用 10

一 教学情境中问题辨识步骤 10

二 教学目标的定义 11

三 教学资源与教学控制 15

四 教学策略及其选择 17

五 教学评价 30

第三节 系统方法与教学改革 44

一 教学情境中的改革 44

二 教学改革的协调性 46

三 教学改革中应用系统方法的实例 48

第二章 行动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 53

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 53

一 行动研究概念的提出 53

二 教育与课程改革领域中的行动研究 54

第二节 行动研究的操作模式 60

一 勒温的行动研究模式 60

二 埃里奥特的行动研究模式 61

三 埃伯特的行动研究模式 63

四 迪金大学行动研究模式 63

第三节 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 68

一 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分类 69

二 有关方法技术的简介 70

第四节 行动研究的成功实例 80

一 行动研究盛行的外因与内因 88

第五节 评议与建议 88

二 行动研究合理运用的注意点 90

第三章 课堂教学变量的研究 94

第一节 课堂教学变量的研究模式 94

一 邓金--彼德尔研究模式 94

二 课堂教学变量分析 100

第二节 课堂教学变量研究模式的功能 111

一 模式提出的目的 111

二 模式的功能 112

第四章 学校的有效教学 126

第一节 研究有效教学的方法 127

一 研究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 127

二 研究有效教学的两大策略 129

三 研究有效教学的三大模式 131

一 学生学习的性质 134

第二节 学生学习的研究 134

二 “发展”问题与有效教学 140

三 认知问题与有效教学 143

四 情感问题与有效教学 146

第三节 学习经验的建立 148

一 教师的讲解 148

二 学术作业 151

第四节 重视学生的差异 154

一 能力问题 154

二 动机问题 156

三 性别角色意识 158

四 特殊教育需要 159

第五节 课堂教学的主要特性和任务 160

一 课堂教学的主要特性 161

二 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163

一 教师的权威 171

第六节 师生关系 171

二 师生相互尊重与紧密联系 173

三 课堂气氛 174

四 德育关怀 176

第七节 学生不良行为的处理 177

一 学生不良行为的实质和成因 177

二 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 179

三 责备与惩罚 180

四 冲突的处理 182

五 德育关怀和学校政策 182

六 行为矫正 184

第八节 三个职业问题 185

一 课程 185

二 教师评估 188

三 教师的压力 190

第五章 以信息加工为基点的教学过程模式 194

第二编 学校教学基本模式与风格 194

第一节 巴特勒模式 195

一 模式的提出 195

二 情境要素 199

三 动机要素 202

四 组织要素 206

五 应用要素 210

六 评价要素 214

七 重复要素 217

八 概括要素 224

九 结论 229

第二节 加涅模式 230

一 五种学习结果 231

二 学习过程--人类信息加工模型 233

三 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事件 237

第三节 梅里尔模式 243

一 业绩--内容二维矩阵 243

二 基本呈现方式 244

三 基本呈现方式与业绩相匹配的教学处方 245

四 基本呈现方式与内容相匹配的教学处方 246

五 辅助呈现方式 248

六 呈现间的关系 249

第四节 模式之比较与分析 250

一 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与动态性 250

二 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依赖关系 251

三 教学过程中的非认知因素 253

四 教学过程与新知能的习得 254

五 教学过程与学习结果、内容之间的联系 256

一 西方个别化教学思想渊源 258

第一节 个别化教学发展考察 258

第六章 当代个别化教学模式研究 258

二 个别化教学发展的早期制度 259

三 当代个别化教学发展 263

第二节 当代个别化教学的实质及其模式分析 265

一 当代个别化教学的实质 265

二 当代个别化教学的概念 268

三 当代个别化教学模式分析 270

第三节 当代个别化教学模式分类 276

一 技术辅助教学模式 276

二 适应性教学模式 283

三 自主学习模式 290

四 掌握教学模式 296

五 个别化指导教学模式 305

六 策略教学模式 310

第七章 学习集体论 320

一 60年代以来日本学校教育的特征和弊端 321

第一节 日本学习集体思想形成的背景 321

二 学习集体思想的提出和形成 323

第二节 学习集体思想的理论研究 329

一 学校教育的理念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考察 330

二 一般班级集体向学习集体发展的过程 338

三 学习集体中集体思维的研究 347

第三节 学习集体指导方法的研究 359

一 学习集体中教学行为的技术体系 360

二 学习集体指导中的诸方法 363

三 学习集体指导中的“个别接近”原理 371

四 学习集体中指导性评价的研究 373

第八章 合作教学模式 375

第一节 合作教学的基本原理 375

一 教育过程的发展性原理 376

二 教育过程的人性化原理 378

三 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原理 379

四 教育过程的合作性原理 380

第二节 合作教学体系 381

一 合作教学的原则 381

二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383

三 合作教学法体系 385

四 实质性教学评价体系 391

五 教学形式的改革 400

第三节 合作教学中的教师 408

一 教师职业的本质 409

二 教师创造灵感的源泉 411

三 教师的再培训 412

第四节 完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413

一 对家长的建议 413

二 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形式 414

一 激发阅读的愿望 418

第五节 合作教学中内容与方法的一体化改革 418

二 阅读课的改革 419

第九章 教学基本模式系列的研究 424

第一节 教学基本模式系列概述 424

一 教学基本模式系列的提出 424

二 教学规划和教学模式 427

第二节 教学基本模式系列 439

一 直接教学模式 439

二 概念获得模式 443

三 概念发展模式 446

四 群辩法模式 450

五 萨奇曼探究模式 453

六 课堂讨论模式 459

七 合作学习模式 462

八 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模式 466

第三节 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 471

一 确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 472

二 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 473

三 课的设计示例 474

四 教学模式实施实例 477

五 教学模式系列观简评 479

第十章 教学风格谱系的研究 484

第一节 教学风格谱系的理论基础 485

一 有关教学的理论 485

二 有关思维的理论 494

第二节 A-E风格集 502

一 风格A:命令式风格 502

二 风格B:实践型风格 507

三 风格C:交互型风格 511

四 风格D:自我检查型风格 516

五 风格E:包含型风格 519

第三节 F-K风格集 525

一 风格F:指导-发现型风格 526

二 风格G:辐合发现型风格 530

三 风格H:发散性产出风格 532

四 风格I:学生设计个人计划的风格 536

五 风格J:由学生启动的风格 538

六 风格K:自我教学的风格 540

第四节 教学风格谱系的实施 541

一 教学风格谱系的介绍 541

二 教学风格的选择 543

三 学日的组织 544

四 教学风格谱系的维持 547

第五节 教学风格谱系与学生的发展 549

一 风格A与发展渠道 549

二 风格B与发展渠道 551

三 风格C与发展渠道 552

四 风格D与发展渠道 554

五 风格E与发展渠道 555

六 风格F与发展渠道 556

七 风格G与发展渠道 558

八 风格H与发展渠道 559

九 风格I与发展渠道 560

十 风格J与发展渠道 561

十一 风格K与发展渠道 562

十二 不同的评价标准 562

第三编 课程与教学的一体化研究 568

第十一章 美国的核心知识课程与教学模式 568

第一节 核心知识课程的实施背景与目标 569

第二节 核心知识课程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 573

第三节 核心知识课程的实施 577

第四节 核心知识课程的教学模式 580

第五节 核心知识课程实施成效及其评价 586

附录: 591

1 世界文明(世界史) 592

一 学科大纲举例 592

2 视觉艺术与建筑 604

3 生命科学 609

二 授课教案实例 617

1 进入地球:一次地理学习 617

2 世界各地的“灰姑娘” 620

三 教师教学心得 622

1 核心知识作为改革的“催化剂” 622

2 我再次为教学振奋不已 624

3 核心知识:一个教师的经验 627

第十二章 人本主义学派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631

第一节 人本主义学派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点 632

一 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632

二 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 633

一 教学目标的设定 640

第二节 人本主义学派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设想 640

二 学科课程的重构 644

三 教学方法的革新 652

四 评价渠道的拓展 666

第三节 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验 669

一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情意教育方案 670

二 马萨诸塞州纽顿市的知情均衡发展教学方案 671

三 纽约市生活学校的合理-情绪治疗实验 672

四 加利福尼亚州格拉泽学校的集体讨论模式 673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派课程与教学改革评说 674

一 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 674

二 关于教材编制 676

三 关于情知教学 677

四 关于自我评价 678

主要参考文献 6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