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第2版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第2版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炳尧等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2344770
  • 页数:911 页
图书介绍: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冷冲模设计 1

第一节 冲压材料 1

一、规格和性能 1

(一)板材和带材 1

(二)型材 36

二、理论重量 42

三、板材成形性能试验方法 45

第二节 冷冲压设备 46

一、曲柄压力机 46

(一)主要技术参数 46

(二)精度 47

(三)技术规格 48

(四)压力机型号选择 54

二、其他冲压设备 55

(一)精冲压力机 55

(二)冷挤压机 56

(三)拉伸压力机 58

第三节 冷冲压工艺 59

一、冲件工艺性 59

(一)冲裁件 59

(二)弯曲件 66

(三)拉伸与成形件 70

(四)挤压件 72

二、工艺计算和工艺参数 74

(一)冲裁 74

(二)弯曲 92

(三)拉伸 97

(四)成形 122

(五)挤压 132

三、辅助工序 144

(一)精冲工艺中的辅助工序 144

(二)拉伸工艺中的辅助工序 145

(三)冷挤压工艺中的辅助工序 146

第四节 常用结构设计和模具典型图例 149

一、常用结构设计 149

(一)凸模和凹模的结构及紧固方式 149

(二)定距、定位装置 155

(三)卸料(件)装置 161

(四)弹顶、推出装置 166

(五)自动送料装置 169

(六)其他结构 173

二、模具典型结构 180

(一)单工序模 180

(二)复合模 188

(三)级进模 195

(四)精冲模 205

(五)冷挤压模 221

第五节 模具零件 225

一、工艺零件 225

(一)成形零件 225

(二)定位(定距)零件 238

(三)卸料与弹顶零件 248

二、结构零件 252

(一)导向零件 252

(二)支承零件 261

(一)模板 275

三、模板和模架 275

(二)模架 276

四、常用模具钢性能和模具零件热处理 289

第六节 典型组合 292

一、固定卸料纵向送料典型组合 292

二、固定卸料横向送料典型组合 298

三、弹压卸料纵向送料典型组合 304

四、弹压卸料横向送料典型组合 310

五、复合模矩形厚凹模典型组合 316

六、复合模矩形薄凹模典型组合 322

七、复合模圆形厚凹模典型组合 328

八、复合模圆形薄凹模典型组合 330

九、弹压导板模纵向送料典型组合 332

十、弹压导板模横向送料典型组合 336

第二章 塑料模设计 340

第一节 塑料及其性能 340

一、热固性塑料 340

(一)酚醛塑料 340

(二)氨基塑料 342

(三)常用热固性塑料性能 343

二、热塑性塑料 347

(一)热塑性塑料和树脂的缩写代号 347

(二)热塑性塑料性能 348

第二节 模塑工艺 356

一、塑件工艺性与结构分析 356

(一)工艺性 356

(二)结构分析 363

二、模塑成形工艺 367

(一)热固性塑料模塑成形工艺 367

(二)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形工艺 370

三、塑件质量分析与模具调试 375

第三节 模塑成形设备 382

一、成形设备技术规格 382

(一)液压机 382

(二)注射机 385

二、设备选择 391

(一)液压机选择 391

(二)注射机选择 396

第四节 分型面与浇注系统 398

一、分型面 398

二、浇注系统 400

(一)普通浇注系统 400

(二)无流道浇注系统 411

(一)结构型式 416

二、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416

一、常用抽芯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416

第五节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416

(二)设计要点 419

三、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422

(一)结构型式 422

(二)设计要点 424

四、其他抽芯形式 426

第六节 推出机构与复位机构 428

一、推出机构 428

(一)一次推出机构 428

(二)二次推出机构 432

(四)辅助推出机构 437

(三)双推出机构 437

(五)其他推出机构 441

二、复位机构 445

第七节 模具典型图例 447

一、压缩模 447

二、压注模 447

三、注射模 447

第八节 模架组合 458

一、压缩和压注模模架 458

(一)模架组合型式 472

(二)模架组合尺寸 472

二、注射模模架 472

(三)模架标记方法 494

第九节 模具零件设计 495

一、模具零件结构及尺寸 495

(一)成形零件 495

(二)导向零件 507

(三)浇注系统零件 513

(四)抽芯机构零件 515

(五)推出和复位机构零件 519

(六)定位和支承零件 525

(七)其他零件 529

二、模具零件配合关系 533

三、模具零件计算 537

(一)型腔和型芯成形尺寸计算 537

(二)成形螺纹计算 538

(三)凹模侧壁和底板厚度计算 544

(四)压缩模加料腔高度计算 545

(五)抽芯距和抽拔力计算 546

(六)斜销计算 549

(七)楔紧块计算 556

(八)卸模杆长度计算 558

(十)加热元件和加热量计算 559

(九)塑件推出距离计算 559

四、常用模具材料 561

第三章 金属压铸模设计 566

第一节 压铸合金与压铸工艺 566

一、压铸合金 566

二、压铸工艺 568

(一)压铸件工艺性 568

(二)压铸成形工艺参数 574

第二节 压铸设备 575

一、压铸机分类和应用特点 575

二、压铸机规格 576

四、压铸机选择 584

三、液压抽芯器规格 584

第三节 分型面与浇注系统 589

一、分型面 589

(一)分型面类型 589

(二)分型面选择 590

二、浇注系统 591

(一)直浇道 591

(二)横浇道 597

(三)内浇口 599

(四)溢流槽 603

(五)排气槽 606

(一)抽芯机构 608

第四节 常用机构与模具图例 608

一、常用机构 608

(二)推出机构 615

(三)多次分型辅助机构 619

(四)先复位机构 621

二、模具图例 623

(一)热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 623

(二)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 623

(三)卧式冷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 623

(四)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 623

一、模具零件结构及尺寸 627

(一)模体零件 627

第五节 模具零件设计 627

(二)成形零件 632

(三)导向零件 637

(四)浇注系统零件 641

(五)抽芯机构零件 644

(六)推出机构零件 647

(七)支承和限位零件 649

二、模具零件配合关系和表面粗糙度 651

三、模具零件计算 657

(一)成形尺寸计算 657

(二)动、定模套板边框厚度计算 659

(三)抽芯力、抽芯距和推出距离计算 660

(四)液压抽芯计算 662

四、常用模具零件材料 664

第四章 模具制造 665

第一节 毛坯制备 665

一、毛坯(半成品)余量 665

(一)锻件余量 665

(二)圆钢加工余量 666

(三)气割毛坯机械加工余量 666

(四)模具零件工序余量 666

(二)锻造温度 668

(一)锻件下料尺寸计算 668

二、毛坯锻造 668

(三)锻造工艺要点 669

三、毛坯快速锯割 671

第二节 坐标镗削加工 672

一、坐标镗床主要技术规格 672

二、加工工艺 674

(一)基准找正 674

(二)孔系加工 675

(三)划线和冲中心孔 679

(一)立式铣床和万能工具铣床规格 680

(二)加工工艺 680

一、立铣、万能工具铣加工 680

第三节 铣削加工 680

二、仿形铣加工 683

(一)仿形铣床规格 683

(二)仿形加工基本机能 683

(三)加工方法 684

(四)周进量和周进方式 684

(五)靠模指 684

三、数控铣加工 686

(一)数控加工基础知识 686

(二)编程要点 687

(三)数控铣床规格和功能 706

(四)加工实例 712

四、模具铣刀 721

第四节 磨削加工 728

一、平面磨削 728

(一)平面磨床主要技术规格 728

(二)平面磨削夹具 729

(三)平面磨削工艺 732

二、外圆磨削 734

(一)外圆磨床主要技术规格 734

(二)外圆磨削工艺 734

(二)内圆磨削工艺 738

(一)内圆磨床主要技术规格 738

三、内圆磨削 738

四、成形磨削 740

(一)工具曲线磨床主要技术规格 740

(二)成形磨削方法 740

五、光学曲线磨削 754

(一)光学曲线磨床主要技术规格 754

(二)磨削工艺要点 754

六、坐标磨削 757

(一)坐标磨床磨削 757

(二)数控坐标磨床磨削 760

(一)磨削工艺参数 766

七、磨削工艺参数、砂轮选择和硬质合金磨削 766

(二)砂轮选择与应用 767

(三)硬质合金磨削 770

第五节 电火花加工 772

一、电火花加工机床主要技术规格 772

二、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 774

(一)电规准 774

(二)电极损耗 775

(一)穿孔加工 776

(二)型腔加工 776

三、加工工艺 776

(三)极性 776

四、电极 781

(一)电极设计 781

(二)电极制造 785

(三)电极装夹和定位 786

五、常用排屑方法 788

第六节 数控线切割加工 789

一、数控线切割机床主要技术规格 789

二、线切割加工工艺规律 790

(一)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790

(二)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790

(一)基本规则 791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791

三、编程方法 791

(二)坐标计算方法 793

(三)非圆曲线编程 798

(四)计算举例 804

第七节 其他加工 807

一、型腔冷挤压加工 807

(一)型腔冷挤压设备 807

(二)型腔冷挤压工艺 808

(三)实例和废品分析 811

(二)母模制备 813

(一)电铸工艺过程 813

二、电铸 813

(三)电铸方法 816

(四)加固和脱模 817

三、型腔表面花纹加工 818

(一)照相腐蚀法 818

(二)丝印转移腐蚀法 821

(三)亚光型面的电火花法和喷砂(丸)法 821

(四)图文的手工雕刻和压印法 821

四、冲模电火花强化工艺 821

五、合金粉末喷熔 822

(三)冷冲模刃口强化方法 822

(一)电火花强化机主要技术规格 822

(二)电火花强化工艺 822

六、模具型面研抛 826

(一)研磨剂 826

(二)研抛工艺 827

(三)研抛工具 829

七、镀铬 832

(一)模具镀铬前准备 832

(二)阳极、辅助阳极和阴极挂具、辅助阴极 833

(三)镀铬液配方、配制及维护 833

(四)镀铬工艺过程 834

(一)高温箱式加热电阻炉 835

(二)中温箱式加热电阻炉 835

第八节 模具材料热处理 835

一、常用热处理设备 835

(三)井式气体渗碳炉 836

(四)埋入式电极盐浴炉 836

(五)外热式坩埚盐浴炉 836

(六)外热式油浴电阻炉 837

二、模具常用钢基本特性 837

三、热处理方法和规范 838

四、热处理工序安排 843

五、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防止措施 847

(一)渗碳 851

六、模具零件化学热处理 851

(二)碳氮共渗 852

(三)盐浴渗硼 856

(四)碳氮硼三元共渗 856

(五)化学热处理疵病及其防止措施和补救方法 858

第九节 模具装配 860

一、冲模装配 860

(一)冲模零件固定方法 860

(二)冲模零件装配要点 867

(三)冲模间隙控制方法 869

(四)冲模装配要点 870

(一)塑料模零件组装 871

二、塑料模装配 871

(二)塑料模装配实例 876

附录 880

一、公差和配合 880

表1 标准公差数值 880

表2 新国标与旧国标公差等级对照 881

表3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882

表4 基孔制配合的轴新旧国标对照 882

表5 基轴制配合的孔新旧国标对照 883

表6 常用优先孔的极限偏差 884

表7 常用优先轴的极限偏差 888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 893

表8 直线度、平面度公差值 893

表9 圆度、圆柱度公差值 893

表10 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公差值 894

表11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全跳动公差值 895

三、弹簧和聚氨酯弹性体 896

表1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尺寸系列 896

表1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计算 896

表14 碟形弹簧尺寸和参数 900

表16 聚氨酯弹性体尺寸 901

表15 碟形弹簧组合方式和计算公式 901

表17 聚氨酯弹性体压缩量与工作负荷的关系 902

四、紧固连接件 902

表18 螺钉主要结构尺寸 902

表19 六角头螺栓主要结构尺寸 904

表20 圆柱销和内螺纹圆柱销尺寸 905

表21 螺母尺寸 905

五、螺钉(螺栓)安装和连接尺寸 906

表22 螺钉、螺栓沉头孔尺寸 906

表23 螺钉连接尺寸 906

六、模具名词及相关术语汉英对照 907

参考文献 91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