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糖尿病学
糖尿病学

糖尿病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曼音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47801185
  • 页数:6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6篇53章,包括概论篇、发病机制篇、治疗篇、并发症、伴随情况篇和教育篇。全面深入的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糖尿病的最新理论,特别是有关遗传因素、发病机制、并发症及各种伴随情况的诊断和处理,糖尿病患者和人群的教育问题等。
《糖尿病学》目录

概论篇 3

第一章 糖尿病的历史和发展  3

一、经验医学时代对类似糖尿病的临床描述 3

二、与糖尿病有关的早期实验医学研究 4

三、现代糖尿病相关基础研究的发展 5

四、糖尿病临床研究的发展 6

五、糖尿病治疗的历史和发展 7

六、近代按循证医学对延缓及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重要成果 8

第二章 糖尿病的定义、分类与诊断  12

一、糖尿病的定义 12

二、糖尿病的分类 12

三、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16

四、糖尿病的诊断 16

五、糖尿病的筛选 18

第三章 其他类型糖尿病  21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21

一、线粒体DNA 21

二、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23

第二节 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27

一、回顾 27

二、流行病学 27

三、MODY的致病基因 27

四、MODY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28

五、MODY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

六、MODY的治疗 33

第三节 内分泌疾病相关性糖尿病 34

一、胰升糖素瘤 34

二、肢端肥大症与巨人症 36

三、皮质醇增多症 37

四、嗜铬细胞瘤 38

五、醛固酮增多症 39

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9

七、生长抑素瘤及异位生长抑素综合征 39

八、血管活性肠肽瘤(VIP瘤) 40

九、多发性内分泌疾病 40

十、高催乳素血症与泌乳素瘤 40

十一、性激素异常 40

十二、POEMS综合征 41

第四章 与糖尿病相关的诊断技术  43

一、血糖 44

二、糖化血红蛋白 47

三、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 48

四、高糖化终末产物 49

五、尿液分析 50

六、血脂质分析 51

七、胰岛β细胞功能 53

八、糖尿病自身免疫检查 54

第五章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56

第一节 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56

一、地域性 56

二、时间性 57

三、其他变异因素 57

四、1型糖尿病的死亡率 58

第二节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58

一、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58

二、地域和种族因素 60

三、年龄、性别因素 60

四、生活方式与体重因素 61

五、职业因素 61

六、2型糖尿病的死亡率 62

第三节 糖耐量减低的流行病学 62

发病机制篇 67

第六章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67

第一节 自身免疫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67

第二节 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75

一、自身免疫性多基因遗传因素 75

二、关联分析和全基因组连锁作图揭示的1型糖尿病多基因系统 75

三、小结与展望 85

第七章 2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概论  87

一、β细胞功能缺陷 87

二、胰岛素抵抗 92

三、β细胞功能缺陷与胰岛素抵抗的共同作用 96

四、遗传因素与2型糖尿病的病因 98

五、肥胖发展为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相关机制 100

六、结语 103

第八章 2型糖尿病发病的遗传因素  107

一、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及遗传模式 107

二、普通型2型糖尿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108

第九章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115

一、概述 115

二、临床特征 115

三、免疫病理特征 116

四、诊断 117

五、治疗 118

第十章 肥胖症  121

一、肥胖标准及全球性流行因素 121

二、节俭基因型与肥胖和糖尿病的关系 123

三、肥胖症发生的细胞遗传学机制 124

四、对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的认识 125

五、肥胖的危害性 131

六、肥胖症的防治 136

第十一章 代谢综合征  142

一、概念 142

二、历史回顾 142

三、发病机制 143

四、工作定义与流行现状 144

五、MS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关系 148

六、治疗原则 149

第十二章 高糖毒性和脂毒性  152

一、高糖毒性、脂毒性及糖脂毒性的概念 152

二、高糖毒性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联 152

三、脂毒性的危害 154

四、糖脂毒性 157

五、2型糖尿病中从糖脂适应到糖脂毒性的转变 159

第十三章 蛋白质非酶糖化  162

一、蛋白质非酶糖化的生化 162

二、蛋白质糖化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162

三、晚期糖化终末产物的生化 164

四、晚期糖化终末产物与糖尿病并发症 165

五、晚期糖化终末产物的抑制剂 167

第十四章 多元醇代谢旁路  170

第一节 多元醇旁路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70

第二节 山梨醇-渗透压(兼容性渗透质)假说 171

一、山梨醇与肌-肌醇缺失假说,蛋白激酶C及Na+-K+-ATP酶活性 172

二、葡萄糖对蛋白激酶C的反向平行作用 172

三、糖尿病中山梨醇、牛磺酸缺失及钙平衡改变 173

第三节 山梨醇氧化还原假说 173

第四节 山梨醇-渗透压及山梨醇-氧化还原假说对糖尿病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174

一、糖尿病时山梨醇-渗透压及山梨醇-氧化还原假说与一氧化氮 174

二、糖尿病时山梨醇-渗透压及山梨醇-氧化还原假说与类花生酸代谢 175

第五节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176

第六节 对醛糖还原酶作用的新研究 177

一、较长期应用ARIs可有客观指标的改善 177

二、新一类ARIs的优点 177

三、对多元醇旁路研究的希望 178

四、ARIs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78

五、AR与炎症关系 178

六、ARIs与PPAR的关系 178

七、中药的ARI作用 179

八、动物实验有效不一定临床有效 179

第十五章 蛋白激酶C与糖尿病并发症  182

一、PKC分类与结构 182

二、高血糖介导PKC激活的机制 182

三、PKC激活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83

四、PKC与胰岛素抵抗 183

五、DAG-PKC通路抑制剂的使用 184

第十六章 己糖胺通路:能量感受器与糖尿病  186

一、己糖胺通路 186

二、己糖胺通路的调节 186

三、己糖胺通路的作用机制 187

四、己糖胺通路是细胞内的能量感受器 187

五、己糖胺通路与胰岛素抵抗 188

第十七章 炎症相关因子与胰岛素抵抗  192

一、TNF-α与胰岛素抵抗 192

二、白介素与胰岛素抵抗 193

三、CRP和PAI-1与胰岛素抵抗 193

四、脂联素和瘦素与胰岛素抵抗 193

五、Tanis和YKL-40与胰岛素抵抗 194

第十八章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  196

一、氧化应激 196

二、对抗氧化应激的防御系统 197

三、氧化应激的测定 197

四、胰岛β细胞与氧化应激 198

五、胰岛素抵抗与氧化应激 200

六、游离脂肪酸与氧化应激 201

七、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并发症 201

八、抗氧化剂与糖尿病 202

第十九章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205

一、糖尿病的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 205

二、糖尿病的血小板功能异常 206

三、糖尿病的凝血和抗凝功能异常 209

四、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210

治疗篇 215

第二十章 2型糖尿病治疗概论  215

一、2型糖尿病的病程 215

二、对患者的评估 216

三、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 217

四、糖代谢异常的控制 218

五、控制高血压 224

六、血脂异常及调脂的处理 225

七、糖尿病肾病的处理 227

八、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228

第二十一章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231

第一节 糖尿病患者的能量及营养素供给 231

一、合理供给能量 231

二、保证碳水化合物摄入 232

三、增加膳食纤维 236

四、限制脂肪和胆固醇 237

五、适量蛋白质 238

六、宏量营养素的最佳比例 239

七、维生素和矿物质 239

第二节 糖尿病患者饮食设计方法 241

一、饮食分配和餐次安排 241

二、糖尿病饮食原则 241

三、食物分类和选择 241

第三节 糖尿病食谱设计 242

一、确定全日能量供给量 242

二、确定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供给量 243

三、餐次能量分配 243

四、饮食内容与用量计算 243

第四节 特殊情况及并发症处理 246

一、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营养治疗 246

二、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 246

三、妊娠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患者妊娠 246

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 247

五、糖尿病肾病的营养治疗 247

六、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的营养治疗与管理 248

第五节 糖尿病营养教育 249

一、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的意义与要点 249

二、不同患者的营养教育案例 249

三、基于血糖负荷的食物交换系统及其应用 253

第二十二章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256

第一节 运动的生理效应和代谢调节 256

第二节 运动的益处 257

一、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258

二、有利于控制血糖 258

三、改善脂质代谢 258

四、矫治肥胖体型 258

五、改善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 258

第三节 运动方案的设计 258

一、运动项目 259

二、运动量的计算 259

三、运动强度 260

四、运动持续时间 260

五、运动时间的选择 261

六、运动的频度 261

第四节 运动的副作用及其预防 261

一、低血糖 261

二、高血糖 261

三、运动诱发酮症 262

四、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262

五、运动系统损伤 262

六、加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262

第五节 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特殊运动方案的实施 262

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案 262

二、1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案 263

三、有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案 263

第六节 确保运动安全的措施 264

第七节 运动治疗贵在坚持 264

第二十三章 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266

第一节 胰岛素的发现及治疗的生化基础 266

一、胰岛素的发现 266

二、胰岛素的提纯 266

三、胰岛素的合成 266

四、胰岛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67

第二节 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的制剂、药理作用 267

一、胰岛素的分类 267

二、肺吸入胰岛素 268

三、胰岛素类似物 268

四、胰岛素的药理作用 270

五、胰岛素的相互作用 270

第三节 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的临床应用 271

一、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271

二、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273

三、特殊人群的胰岛素治疗 274

四、胰岛素治疗的并发症和处理 275

第二十四章 口服降糖药  277

第一节 磺酰脲类降糖药 277

一、发展简史 277

二、作用机制 278

三、SU类降糖药的药理学与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学的关系 284

四、药代动力学 285

五、药物的相互作用 286

六、不良反应 287

七、临床应用 289

八、SU类降糖药各论 295

第二节 双胍类降糖药 302

一、药代动力学 302

二、作用机制 303

三、MET对DM的其他有利作用 305

四、适应证 308

五、禁忌证 308

六、剂量及用法 308

七、不良反应 309

八、停药问题 309

九、药物相互作用 309

十、临床使用 310

第三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318

一、α糖苷酶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作用 318

二、α糖苷酶抑制剂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318

三、阿卡波糖的药理作用 319

四、阿卡波糖在糖尿病预防及治疗上的应用 321

五、阿卡波糖的用法、用量 325

六、阿卡波糖的禁忌证、慎用证及用药注意事项 325

第四节 噻唑烷二酮类 327

一、噻唑烷二酮类的化学结构及药代动力学 327

二、TZDs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 328

三、格列酮类改善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 329

四、对血脂质、尿白蛋白、血压的作用 330

五、TZDs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病 330

六、格列酮类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333

第五节 格列奈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334

一、瑞格列奈 335

二、那格列奈 339

第六节 类胰升糖素肽-1(GLP-1)及其类似物及DPP-4抑制剂 342

一、GLP-1的生物化学、类似物的研制及DPP-4抑制剂的开发 342

二、GLP-1及类似物的生物学效应 343

三、GLP-1类似物及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344

第二十五章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  346

第一节 根据古方治则的研究 346

一、中药疗法 346

二、中医疗法 348

第二节 近代临床治疗研究 348

一、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348

二、糖尿病肾病 349

三、糖尿病神经病变 349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49

五、糖尿病足 349

六、辅助胰岛移植 350

第三节 糖尿病防治性实验研究 350

一、中药降血糖的实验研究 350

二、中药成分降血糖研究 350

三、中药复方降血糖研究 351

四、草药降血糖研究 351

五、中药降血糖作用在人体的研究 351

六、中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 352

七、中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研究 352

第四节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展望 353

一、预防为主 353

二、扩大思路 354

三、重视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354

四、用严格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354

第五节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 354

一、人参 354

二、小檗碱 355

三、栀子苷 355

四、黄芩苷 355

五、甘草醇提物 356

六、大黄素 356

七、斛皮素 356

八、葛根素 356

九、桑叶总黄酮 356

十、银杏叶提取物 356

十一、黄芪多糖 356

第二十六章 胰岛移植与器官移植治疗糖尿病  360

第一节 胰腺移植 360

一、胰腺移植的历史 360

二、胰腺移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361

三、胰腺移植的术式 362

四、胰腺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及免疫排斥反应监测 362

五、胰腺移植的并发症 363

六、胰腺移植患者的预后 364

第二节 胰岛移植 364

一、胰岛移植的发展历程 364

二、胰岛移植的步骤 365

三、胰岛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及免疫排斥反应监测 366

四、胰岛移植的副作用 367

五、胰岛移植的进展及存在的困难 367

六、胰岛移植目前的地位及各方的评价 368

七、胰岛移植的前景展望 369

第二十七章 糖尿病的预防  372

第一节 1型糖尿病的预防 372

一、理论基础 372

二、早期预测 372

三、预防分级 374

四、预防的策略和措施 374

五、国际上预防1型糖尿病的大型临床试验 377

第二节 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379

一、IGT的患病率与转归 379

二、IGT的病因和危害 379

三、阻止IGT转化为糖尿病 380

四、中国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试验 381

五、国际上预防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结果 382

并发症篇 389

第二十八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89

一、定义 389

二、诱因 389

三、病理生理 389

四、临床表现 390

五、实验室检查 390

六、治疗 392

七、预防 394

八、预后 395

第二十九章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  396

一、定义 396

二、诱因 396

三、病理生理 396

四、临床表现 397

五、实验室检查 397

六、鉴别诊断 398

七、治疗 398

八、预防 398

九、预后 398

第三十章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400

一、定义 400

二、诱因 400

三、病理生理 400

四、DLA的临床分类 401

五、临床表现 402

六、诊断 402

七、防治 402

第三十一章 低血糖症  405

一、低血糖症的定义和低血糖症血糖界定值 405

二、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 406

三、机体血糖调节的机制 406

四、低血糖的分类 408

五、低血糖的预防和治疗 416

第三十二章 糖尿病肾病  422

一、糖尿病肾病的病理 422

二、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期 423

三、糖尿病肾病诊断 424

四、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426

第三十三章 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432

第一节 糖尿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432

一、糖尿病与缺血性脑卒中 432

二、糖尿病与脑老化及痴呆 433

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434

四、糖尿病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病机制 434

第二节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434

一、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 434

二、临床分类 435

三、临床表现 436

四、临床诊断 441

五、发病机制 441

六、治疗与预防 442

第三十四章 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  446

第一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46

一、分型 447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449

三、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因素 450

第二节 糖尿病的其他眼部病变 451

一、屈光改变 451

二、白内障 451

三、青光眼 451

四、神经病变 451

第三十五章 糖尿病的脂质代谢异常  453

一、血脂与脂蛋白 453

二、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 455

三、血脂异常的处理 457

四、未来研究方向 460

第三十六章 糖尿病与高血压  462

第一节 概述 462

第二节 发病机制 462

一、细胞外容量增加 462

二、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 463

三、胰岛素抵抗 463

四、血糖升高和动脉内皮功能损害 464

第三节 临床特点 464

一、血压升高 464

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64

三、RAS异常 464

四、心血管损害 464

五、肾病 464

第四节 治疗 465

一、改善生活行为 465

二、降压治疗 465

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468

四、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468

第五节 展望 469

第三十七章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471

一、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 471

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472

三、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475

四、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病的临床特征 477

五、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血管造影特征 478

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冠心病的筛查 479

七、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479

八、针对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治疗 479

第三十八章 糖尿病胃轻瘫  484

一、糖尿病胃轻瘫的定义 484

二、糖尿病胃轻瘫的病理生理 484

三、胃慢波电位与胃电节律紊乱 485

四、胃肠运动与胃轻瘫 486

五、胃排空与胃排空障碍 487

六、胃运动功能的检查方法 488

七、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 488

八、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及治疗 490

第三十九章 糖尿病足  496

一、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 496

二、糖尿病足的分级、分期 497

三、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498

四、糖尿病足的诊断 501

五、糖尿病足的筛查程序及项目 504

六、糖尿病足的治疗 504

七、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508

第四十章 糖尿病相关皮肤病  511

一、与糖尿病相关的皮肤疾病 511

二、皮肤感染 517

三、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皮肤损害 518

四、药物反应 520

伴随情况篇 525

第四十一章 糖尿病与感染  525

第一节 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的机制 525

一、机体防御功能减弱 525

二、高血糖 526

三、血管病变 526

四、神经病变 526

五、其他因素 526

第二节 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感染 526

一、呼吸系统感染 526

二、泌尿系统感染 527

三、肝胆系统感染 528

四、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529

五、败血症 529

第三节 糖尿病中的特殊感染 530

一、恶性外耳道炎 530

二、鼻腔毛霉菌病 530

三、非梭状芽胞杆菌气性坏疽 531

四、气肿性胆囊炎 531

五、气肿性肾盂肾炎 531

六、糖尿病足感染 532

第四十二章 糖尿病与肺结核  533

一、概述 533

二、发病机制 533

三、临床表现 534

四、胸部X线表现 534

五、肺结核的病原学检查 535

六、结核菌素试验 535

七、诊断 536

八、治疗 537

九、预防 538

第四十三章 糖尿病与妊娠  540

第一节 妊娠期糖尿病 540

一、GDM的病因 540

二、GDM的筛查、诊断及分类 545

三、GDM对母儿的影响 548

四、GDM对母儿的远期影响 549

五、妊娠期治疗原则 550

六、GDM的产科处理 552

第二节 糖尿病合并妊娠 555

一、DM孕前咨询 555

二、妊娠指征 556

三、DM合并妊娠者孕期管理注意事项 556

四、妊娠期降糖药的使用问题 556

五、DM合并妊娠的母亲分娩后处理 559

六、新生儿的处理 559

第四十四章 儿童糖尿病  562

一、发病率 562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563

三、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分类 564

四、实验室检查 565

五、诊断 566

六、鉴别诊断 566

七、治疗 567

八、酮症酸中毒诊断和处理 569

九、新生儿糖尿病 570

第四十五章 老龄与糖尿病  575

第一节 老年糖尿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 575

一、老年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575

二、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576

第二节 老年人糖耐量减退的机制 576

一、胰岛素分泌减少 576

二、胰岛素抵抗 576

三、升糖激素变化 577

四、肥胖 577

五、体力活动减少 577

六、其他因素 577

第三节 老年糖尿病诊断 577

一、老年人高血糖的临床表现 577

二、老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577

三、慢性并发症的初步筛选 578

第四节 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578

一、急性并发症 578

二、慢性并发症 579

第五节 老年糖尿病防治 580

一、老年糖尿病防治原则 580

二、老年糖尿病综合治疗 581

第六节 老年糖尿病患者外科处理 582

一、外科手术对代谢的影响 582

二、术前准备 582

三、外科手术处理原则 582

第四十六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  584

一、甲亢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584

二、甲亢合并糖尿病的诊断 586

三、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586

第四十七章 糖尿病与外科手术  588

一、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改变 588

二、糖尿病患者的术前评估及处理原则 589

三、1型糖尿病行任何手术 589

四、2型糖尿病行大手术时的处理 590

五、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手术不大,但血糖控制不良者 590

六、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行小手术时的处理 590

七、急诊外科手术时的处理 590

八、糖尿病患者行直视心脏手术时的处理 591

九、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的处理 591

十、高龄糖尿病患者 591

十一、糖尿病患者的术后处理 591

十二、糖尿病患者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处理 592

第四十八章 糖尿病性骨病  594

一、1型糖尿病中的骨质疏松 594

二、2型糖尿病中的骨质疏松 597

第四十九章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  601

第一节 阴茎勃起的功能解剖学 602

一、与阴茎勃起相关的骨骼肌 602

二、阴茎勃起器官的主要组织成分 603

三、阴茎的血管系统及勃起血流动力学变化 604

第二节 阴茎勃起机制 605

一、阴茎的神经支配 605

二、神经递质的基本概念及阴茎的神经纤维 606

三、阴茎非勃起状态时阴茎内神经调控 607

四、阴茎勃起的阴茎内神经调控 608

五、阴茎海绵体血窦内皮系统在调节阴茎勃起与疲软状态中的作用 610

六、阴茎海绵体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610

七、阴茎勃起和疲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611

第三节 糖尿病ED的病理生理 611

一、神经病变 611

二、糖尿病ED的内皮源性及肌源性因素 612

三、血管病变 613

四、内分泌的变化 613

五、阴茎海绵体RAS的异常 613

六、精神-心理性因素 614

第四节 糖尿病ED的诊断 614

一、病史询问 614

二、一般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614

三、特殊检查 615

第五节 糖尿病ED的治疗 616

一、口服药 616

二、阴茎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注射 618

三、负压吸引疗法 620

四、中医药疗法 620

五、基因治疗 620

六、其他 620

第五十章 糖尿病与肝病  622

一、糖尿病对肝脏的影响 622

二、肝源性糖尿病 625

第五十一章 糖尿病和微量营养素  629

一、β胡萝卜素 630

二、维生素E 630

三、维生素C 631

四、其他维生素 632

五、锌 632

六、铬 633

七、硒 633

八、钒 633

教育篇 639

第五十二章 糖尿病教育  639

第一节 概述 639

第二节 糖尿病专业教育团队的建立 640

一、糖尿病治疗及健康教育小组的构成及作用 641

二、糖尿病保健教员的培训 642

第三节 糖尿病患者教育目标、课程和效果评估 646

一、确立糖尿病教育目标 646

二、设计糖尿病教育课程 648

三、糖尿病教育效果的评价 655

第四节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社区化和数字化 657

第五十三章 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661

一、糖尿病科学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61

二、西方国家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661

三、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地位及内容简介 662

四、影响糖尿病管理模式有效实施的因素 663

五、我国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初步探索 6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