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资本市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资本市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资本市场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582435X
  • 页数:377 页
图书介绍: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资本市场》目录

第一章 资本市场的起源与产生 1

第一节 信用关系的一般概念 1

一、商品流通关系在赊销、预付条件下的二重化 1

二、信用关系的产生 2

三、信用关系的性质 3

四、信贷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要前提 4

第二节 生息资本的古老形式——高利贷资本 5

一、高利贷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早已产生;在现代信用制度下仍然存在 5

二、高利贷资本的发展是和商人资本的发展,特别是和货币经营资本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6

三、高利贷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区别是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区别 8

四、高利贷资本的贷出者 9

五、高利贷资本的借入者 11

第三节 高利贷资本的特点 13

一、高利贷资本的基本特点是利率高、剥削重 13

二、高利贷资本的利息来源于奴隶或小生产者的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 14

三、高利贷资本具有保守性和寄生性 15

四、高利贷资本具有双重作用 17

第四节 产业资本分泌出借贷资本 18

一、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经历购买、生产和售卖等三个阶段 18

二、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分为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 21

三、产业资本的循环形成资本的周转与流通 23

四、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分为两个独立的、彼此分离的过程 25

五、产业资本的循环必然地派生和分泌出借贷资本 27

第五节 借贷资本的形成 28

一、从资本周转中游离出来的货币通过银行的信用中介形成借贷资本 28

二、借贷资本是货币作为借贷货币资本的贷放形式 30

三、借贷资本的迅速发展是再生产过程发展的结果 32

四、产业资本对于高利贷的斗争与改造 33

五、建立现代银行制度 35

第二章 资本市场的性质与结构 37

第一节 生息资本的性质 37

一、货币作为资本执行生产利润的手段,形成了资本市场 37

二、在资本市场上,货币作为资本变成了商品,这种商品的买卖形式表现为货币的贷放和回流 39

三、生息资本作为资本形式的商品,不同于产业资本的任何一种形式 41

四、生息资本的独特性质在于,它是作为资本贷放的商品,在于它特殊的运动形式 42

第二节 生息资本的特点 44

一、生息资本是作为资本的商品 44

二、在资本市场上,生息资本作为资本的商品具有同一形式 45

三、借款人购买的是资本商品的使用价值,他支付的是从利润中分割的利息 48

四、生息资本是作为财产所有权的资本 50

第三节 生息资本的特殊运动 52

一、生息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52

二、不能把一般资本的运动混同于生息资本特有的运动 54

三、货币作为资本的让渡,形成资本商品 56

四、资本商品具有执行其资本职能,并在中等条件下生产平均利润的使用价值 58

五、资本市场兴起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是货币作为生息资本能够带来的利润 59

六、资本作为商品形式的出现,是由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 61

第四节 资本市场的表现形式 63

一、资本市场上,资本表现的仅仅是一种表面的数量关系 63

二、在资本市场上,资本关系被颠倒为物与物的关系 64

三、在资本市场上,货币或资本商品具有独立于再生产过程之外进行增殖价值的能力 65

四、生出货币、提供利息,成了生息资本在货币形式上固有的属性 67

五、在资本市场上,资本取得了纯粹拜物教的形式,完成了资本拜物教的观念 68

第五节 生息资本的两大构成 70

一、生息资本是由借贷资本和虚拟资本两种形式构成的 70

二、资本市场划分为银行借贷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 72

三、借贷资本派生出股票、证券等虚拟资本 75

四、虚拟资本是转化为取得定期收入即股息的资本索取权 76

五、虚拟资本是货币索取权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78

六、虚拟资本是借贷资本的派生形式,是生息资本的另一种形式 79

第三章 资本市场的借贷利息与证券行市 81

第一节 平均利润在资本市场上的分割 81

一、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最初是在借入资本的场合发生的 81

二、资本市场对再生产的独立,形成职能资本家和产权资本家相互独立 83

三、资本市场是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之间的对立场所 86

四、平均利润在资本市场上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88

五、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使资本关系更加神秘化 90

一、资本家分为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便创造出利息这个范畴 92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借贷利息 92

二、利息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94

三、利润的量的分割 95

四、利润的质的分割 98

五、利润的量的分割必然地转变为质的分割 101

第三节 利息率及其决定 103

一、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货币资本的比率 103

二、平均利息率 106

三、利息在产业周期中的变动 108

四、利息率有下降趋势 109

五、利息率降低是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 111

六、生息资本总是形成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的基础 112

第五节 资本市场的证券行市 114

一、证券行市是股票等有价证券在交易所中的买卖价格 114

二、证券行市受到利息率的调节和决定 116

三、证券行市也取决于供求状况和投机程度 119

四、一定时期内形成的证券指数的平均最低点是支配证券行市涨落的重要规律 122

五、证券行市因为利息率的下降而不断上升 124

第四章 资本市场的一般信用 128

第一节 商业信用 129

一、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129

二、商业信用产生的基础是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市场,并同它们相互影响 131

三、商业信用的扩张以资本的容易流回和生产的扩大为基础 131

四、商业信用的极度紧张,有可能诱发生产过剩危机 132

五、商业信用扩大和加深了生产过程的危机 133

第二节 银行信用和银行 134

一、银行信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 134

二、银行信用把一切借贷货币资本及货币收入吸收到银行,成了信用中介人 135

三、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 137

四、现代银行是在反对高利贷的激烈斗争中创立的 140

五、资本主义银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精巧和最发达的产物 142

第三节 银行的职能 143

一、资本主义银行的基本职能是信用中介 143

二、银行是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形式,具有资本分配的社会职能 144

三、资本主义银行具有把货币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职能 146

四、资本主义银行具有创造信用工具的职能 147

五、资本主义银行具有支付中介职能 148

第四节 银行的负债业务 149

一、银行负债业务的构成 149

二、组织存款 150

三、发行信用货币和有价证券 154

第五节 银行的资产业务 155

一、银行资产业务构成 155

二、汇票贴现 156

三、银行贷款 158

第五章 资本市场的衍生信用 161

第一节 衍生信用的概念 161

一、衍生信用也就是信用关系的特殊形式或派生形式 161

二、银行资本的物质组成具有虚拟性 163

三、银行资本的来源和运用本身具有虚拟性 164

四、即使借贷资本完全是金银形式的货币,它们的很大部分也是虚拟的 166

五、货币的借贷即信用货币形成了货币索取权和虚拟货币的二重存在 167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信用工具 168

一、信用货币的一般概念 168

二、作为信用工具的商业汇票 170

三、作为信用工具的银行汇票 172

四、作为信用工具的银行券 173

五、银行券的流通有自身的规律 178

六、作为信用工具的转帐结算 179

第三节 虚拟资本的产生与形成 181

一、货币在借贷的形式上由于进行许多次的借贷而变成了虚拟货币 181

二、货币的虚拟化根源于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 184

三、虚拟资本的形成是收入的资本化 185

四、银行资本的虚拟化和虚拟资本的产生 187

第四节 有价证券 190

一、有价证券包括国家证券、股票及公司债券 190

二、股票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 191

三、有价证券的买卖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 192

四、出卖有价证券的价格,相当于它带来的收入的资本化 193

五、在收入既定时,有价证券的价格涨落与利息率的升降成反比 194

第五节 证券交易所 196

一、资本市场兴起于信用制度发达的国家 196

二、证券交易所成了国民经济的中心点 197

三、拥有巨额资本的大货币资本家操纵资本市场 197

四、大银行必然取代交易所的职能 200

第六章 资本市场的资本积累 202

第一节 货币资本的积累 202

一、货币资本积累的概念 202

二、货币资本积累的必要性 205

三、货币资本的积累的作用 207

四、货币资本的积累的形式 209

五、货币资本的积累的趋势 212

第二节 商业汇票的积累 215

一、商业汇票是商业信用的代表 215

二、商业汇票的互相抵销,取决于资本的回流 215

三、商业信用制度,并不排除现金支付的必要 216

四、商业信用的界线和规模取决于职能资本的运用状况 217

五、商业信用的扩张和收缩与产业资本的生产状况是同步的 219

六、商业信用的一部分可以转化为银行信用,并同银行信用相互交织 221

第三节 虚拟资本的积累 222

一、股票和国债资本的积累,不过表明食利者和国家债务人的增加 222

二、国债、股票等虚拟资本的积累,实际上是银行家手中的财富的积累 224

三、虚拟资本的积累是支取未来劳动的凭证,是资本索取权的积累 225

第四节 借贷资本的积累 227

一、借贷资本的积累划分为现实积累和名义积累两种形式 227

二、现实积累是指真正的、同产业资本的现实积累相联系的借贷资本的积累 228

三、借贷资本的真实积累,应排除几种特殊情况 229

四、借贷资本的积累,既是现实资本积累的产物,又是现实资本积累的条件 231

五、直接来自于资本或收入的货币,构成了现实的借贷资本积累的基本要素 233

第七章 资本市场的资本泡沫 235

第一节 资本泡沫的概念 235

一、资本泡沫是名义的货币资本,是经济的肥皂泡 235

二、利息率和企业主收入率的变动是相反变化的 238

三、借贷资本的供求和现实资本的供求并不是一回事 239

四、商品资本的供求和借贷资本的供求是两回事 240

五、在危机期间,借贷资本供求和现实资本供求的差别,表现得尤为突出 242

六、货币发展和转化为虚拟货币 243

第二节 借贷资本的名义积累 245

一、从收入用于消费部分的扩大来看,借贷资本的积累大于现实资本的积累 245

二、货币资本进行积累的特殊形式,使借贷资本积累大于现实资本积累 246

三、从利润用于积累的部分看,借贷资本积累也大于现实资本积累 247

四、来自于地租、工资等的货币资本的积累,无疑也要大于现实资本的积累 248

五、总之,借贷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的积累是两个不同的量 249

六、生息资本形式的积累,在本质上都是劳动的所有权证书的积累 249

第三节 资本泡沫的形成根源 251

一、资本泡沫可以因银行制度的发展而形成 251

二、借贷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 251

三、借贷资本的积累能够独立于现实资本积累而进行,形成自身的独立存在 252

四、银行通过信用业务的活动片面地扩大了借贷资本的来源 254

五、借贷资本的量与货币流通的量是相互独立的 257

第四节 资本泡沫的周期表现和后果 259

一、资本泡沫的扩大在萧条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259

二、在复苏阶段到繁荣阶段,资本泡沫也会极大地膨胀 260

三、在危机阶段资本泡沫缩减,甚至破灭 261

四、在危机阶段,借贷资本的缺乏与产业资本的过剩是并存的 264

五、在资本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上,资本泡沫都有可能出现 265

六、资本泡沫的周期性膨胀和破灭,导致了资本更加广泛地集中 266

第八章 资本市场的流通手段与借贷资本 267

第一节 流通手段与借贷资本的区分 267

一、借贷资本的量和通货的量是完全不同的 267

二、收入的货币形式与资本的货币形式之间的区别,不能等同于通货和资本之间的区别 268

三、通货和资本的差别,并不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之间的差别 270

四、通货量媒介的资本流通和收入流通,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 272

五、在危机时期,通货量在收入的流通上减少,而在资本的流通上增加 274

第二节 资本借贷和货币借贷 275

一、银行贷款具有信用放款、抵押放款和票据贴现三种形式 275

二、银行是资本的贷放、还是流通手段的贷款,要具体分析 277

三、银行以自有资本金发放贷款并不是资本的贷放 279

四、贵金属的输出,并不是资本的输出,而只是流通手段的输出 281

五、通货紧缩是由于生产过剩的危机引起的 282

六、在危机即货币紧迫或缺乏时期,人们真正缺乏的并不是资本,而是货币 283

第三节 信用对货币流通的调节 285

一、信用能够节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 285

二、信用能够节省银行券的流通量 287

三、流通手段量在个别条件下对于利息率有一定影响 288

四、流通手段量在一般条件下,并不能影响利息率 290

五、信用制度的发展最终使银行准备金趋于消失 291

第四节 中央银行对于信用的调节 294

一、资本主义中央银行具有半国家机关的性质 294

二、中央银行是发行银行券的银行 296

二、银行券的发行要受到货币流通规律的决定 299

四、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率等办法调节信用 302

一、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资本市场支配的货币资本也得到发展 305

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银行集中 305

第九章 资本市场的集中与垄断 305

二、银行的集中,最初表现为大银行的统治力量 306

三、银行的集中,有可能形成银行资本对于产业资本的统治 307

四、大银行的统治力量,在它对资本市场上的利率调节上显示出来 307

五、大银行借助于生产垄断的力量,形成与工业垄断资本的融合即金融资本 310

第二节 股份资本是金融资本的形成基础 311

一、股份公司的成立以生产规模的惊人地扩大为前提 311

二、在股份公司内,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了 312

三、股份公司的建立,使产业资本由单个的独立资本转化为股份资本 313

四、股份公司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一般形式 315

五、股份公司代表的股份资本,预示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新阶段的产生 317

第三节 资本市场的银行垄断 319

一、银行垄断的基础是生产的集中和垄断 319

二、银行垄断的形式 321

三、银行垄断的方法 323

四、大银行的垄断情况 324

一、金融资本产生于生产集中引起的银行和工业融合或混合生长 326

第四节 金融资本的产生 326

二、金融资本是控制工业垄断资本的少数大银行资本 328

三、银行由普通的中介企业变成了金融资本的垄断者 330

四、银行由简单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 331

五、银行成了金融寡头,成了万能机构 332

第五节 金融寡头的统治 334

一、金融寡头和土地贵族联合统治的化身是国家 334

二、银行同政府进行“个人联合”,派出自己的代表 336

三、银行为输出资本而引起世界战争 338

四、英美等国成为世界金融资本的剥削中心 340

五、帝国主义腐朽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食利者阶层的大大增长 343

第十章 资本市场的作用与危机 345

第一节 资本主义信用的作用 345

一、信用加强资本集中、加速资本周转 345

二、信用扩大和再分配社会资本 346

三、信用加速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节省流通手段和流通费用 348

四、信用促进利润率平均化 350

五、信用促进资本主义向新的生产方式过渡 351

六、信用制度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加速工人阶级的解放 353

第二节 信用危机与经济危机 353

一、信用危机与经济危机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353

二、生产过剩危机最初是从货币信用方面爆发出来的 355

三、货币信用危机发生有自身的根源 357

第三节 信用危机的表现 360

一、在货币流通方面 360

二、在信用流通方面 362

三、在证券市场方面 364

四、在利息率方面 365

五、在国际收支方面 367

六、在货币信用机构方面 371

第四节 总危机时期的货币信用危机 372

一、危机的表现 372

二、危机的消失 374

后记 3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