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
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

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胥少汀,郭世绂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117018534
  • 页数:690 页
图书介绍:
《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目录

第一篇 脊柱、脊髓解剖与生理 3

第一章 脊柱解剖 3

第一节 脊椎骨的构造 3

一、颈椎 4

二、胸椎 8

三、腰椎 9

四、骶椎 11

五、尾椎 12

第二节 椎管 13

一、颈段椎管 13

二、胸段椎管 14

三、腰段椎管 14

四、骶段椎管 18

第三节 脊柱的血供 19

一、脊柱动脉 19

二、脊柱静脉 20

第四节 脊柱的连接 21

一、脊柱周围的韧带 23

二、椎间盘 24

三、椎间关节 28

四、脊柱其他关节 29

第五节 脊柱的运动 33

第六节 脊柱的生物力学 36

一、脊柱各结构的生物力学 36

二、脊柱损伤的生物力学 37

第一节 脊髓的形态 39

第二章 脊髓解剖 39

一、脊髓测量数值 40

二、脊髓与椎骨的位置关系 41

第二节 脊髓的内部构造 44

一、脊髓灰质 45

二、脊髓白质 51

三、脊髓的重要传导束及其传导径路 52

第三节 脊髓节 62

第四节 脊髓的血供 62

一、脊髓的动脉 63

二、脊髓的静脉 70

三、脊髓的淋巴 71

第五节 脊髓的发育 73

二、二重脊髓 76

第六节 脊髓畸形 76

一、脊髓纵裂 76

第七节 脊髓反射 77

第八节 有关脊髓病变的解剖基础 80

一、脊髓前角病变 80

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81

三、脊髓损伤 81

四、脊柱骨折合并截瘫 86

第九节 脊髓的被膜及椎管内腔隙 86

一、硬脊膜 87

二、脊蛛网膜 89

第十节 脊髓X线解剖——脊髓造影 90

三、软脊膜 90

第十一节 脊神经 91

一、脊神经根 91

二、脊神经节 95

三、脊神经分支 95

四、脊神经根损伤 97

第十二节 脊髓的生物力学 98

第三章 脊髓生理 100

第一节 脊髓神经组织 100

一、神经元 100

二、神经胶质细胞 102

三、神经纤维 104

第二节 突触和突触传递 109

一、突触的结构 110

二、突触传递 111

第三节 神经递质 113

一、神经递质应具备的条件 113

二、神经递质分类 113

三、胆碱能递质 114

四、肾上腺能递质 115

第四节 脊髓的感觉功能 116

一、感受器 116

二、脊髓感觉传导通路 117

第五节 脊髓的运动功能 118

一、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 118

三、兴奋的传递 119

二、运动终板 119

第六节 脊髓反射 120

一、肌紧张 120

二、牵张反射 120

第七节 脊髓休克 122

第八节 脊髓损伤后全身病理生理改变 123

一、呼吸系统 123

二、循环系统 124

三、体温调节障碍 124

四、代谢改变 124

一、脊髓半横断 125

第九节 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改变 125

六、性功能的变化 125

五、植物神经机能紊乱 125

二、脊髓不完全横断 126

三、脊髓完全横断 126

第二篇 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131

第四章 脊髓损伤的病理 131

第一节 脊髓撞击伤的病理 131

一、脊髓损伤的基本病理改变 131

二、不同类型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过程 143

三、脊髓撞击伤的病理机制 145

第二节 脊髓压迫伤的病理 146

一、压迫伤的结果 147

第三节 脊髓缺血性损伤的病理 149

一、脊髓缺血性损害的方法 149

二、压迫伤的病理 149

二、脊髓耐受缺血的时限 153

三、缺血性脊髓损害的病理 154

四、脊髓缺血性损害的实验治疗 154

第四节 脊髓横断伤的病理 155

一、断端间的改变 155

二、横断伤头尾两端的改变 158

第五节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脊髓损伤 170

一、脊髓损伤后早期改变 170

二、脊髓损伤后期(10~12周)改变 171

第六节 实验病理与临床联系 173

第五章 脊髓损伤后的生化改变 176

一、乳酸盐的改变 176

二、水与电解质的改变 176

三、神经递质的改变 178

四、P物质 186

第六章 脊髓损伤后血供的改变 194

一、脊髓的血供 194

二、脊髓血流的测定方法 195

三、影响脊髓血流的因素 199

四、脊髓损伤后脊髓血流的改变 200

五、脊髓损伤后引起血流改变的因素 204

六、实验性改善脊髓血流的药物 210

七、脊髓损伤后缺血病理假说 212

第七章 脊髓再生 217

一、脊髓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217

二、脊髓再生的方式 223

三、影响脊髓再生的因素 224

四、脊髓吻合 234

五、脊髓移植 236

第八章 脊髓损伤的实验治疗 244

第一节 减压治疗 244

一、脊髓切开治疗完全性脊髓损伤 244

二、硬膜切开 247

第二节 局部低温治疗 249

第三节 高压氧治疗 252

第四节 大网膜脊髓移植 254

第五节 药物治疗 255

一、类固醇 255

二、鸦片对抗剂 257

三、抗儿茶酚胺疗法 258

四、渗透性利尿剂 259

五、二甲亚砜 259

六、东莨菪碱 260

七、其他 263

第六节 电场治疗 264

三、药物治疗 266

第七节 脊髓吻合 269

一、周围神经移植 270

第八节 神经移植 270

二、神经组织移植 271

三、肌基膜管结合神经生长因子移植 272

第九节 酶类药物治疗 275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发病率 283

第三篇 脊髓损伤的临床 283

第九章 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及病因 283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病因 284

一、不同脊髓节段及周围神经支配 287

第十章 脊髓损伤的检查 287

第一节 神经学检查 287

二、运动系统检查 290

三、感觉系统检查 291

四、反射检查 293

五、植物神经检查 295

三、脑脊液的物理性质 296

一、脑脊液的形成与回吸收 296

二、脑脊液的细胞成分 296

第二节 脑脊液检查 296

四、脑脊液的化学成分 297

五、脑脊液压力及其测定 299

六、腰椎穿刺及奎肯试验 299

七、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300

第三节 X线检查 300

一、X线检查计划 300

二、一般X线平片检查 302

四、体层造影 304

二、干板X线照像 304

五、脊髓造影术 305

六、硬膜外腔造影术 307

七、电子计算机横断扫描 307

八、磁共振成像 308

九、同位素检查 309

十一章 脊髓损伤的电生理检查 312

第一节 体感诱发电位的原理和应用 312

诱发电位检查的基本装置及测试方法 312

第二节 皮质诱发电位 315

一、皮质诱发电位的成分 316

二、皮质诱发电位的传导 318

三、脊髓损伤的SEP表现 320

四、皮质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323

第三节 脊髓诱发电位(SCEP) 324

一、脊髓诱发电位的成分 325

二、脊髓损伤的SCEP表现 330

三、脊髓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334

第四节 运动诱发电位(MEP) 337

第五节 其他诱发电位 338

一、节段性SEP 338

二、前庭诱发电位 338

三、网状结构诱发电位 339

四、脊髓-脊髓诱发电位 339

第六节 H反射 339

第十二章 脊髓损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46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诊断 346

一、脊髓完全横断与不完全横断的鉴别诊断 346

二、上、下运动神经单位瘫痪的鉴别诊断 346

三、脊髓各节段完全横断的鉴别诊断 347

四、脊髓不同节段损伤的临床表现 347

一、脊髓损伤评定方法 350

第二节 脊髓损伤评定标准 350

二、脊髓运动指数 351

三、脊髓损伤病人评级 352

第三节 脊髓损伤的鉴别诊断 353

一、脊髓出血性疾患 353

二、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354

三、脊髓栓系综合征 354

第十三章 脊髓损伤的治疗 356

第一节 急救与搬运 356

第二节 人体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 358

第三节 治疗原则 359

二、整复脊柱骨折脱位 360

三、采用综合治疗 360

一、治疗愈早愈好 360

四、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361

五、康复治疗及功能重建 361

第四节 治疗方法概述 361

一、闭合复位 361

二、牵引治疗 363

四、针灸治疗 367

五、高压氧治疗 368

一、脊髓切开 369

第五节 手术治疗 369

二、脊髓冷疗 371

三、关于手术治疗的讨论 373

第六节 疗效评价及预后 374

第十四章 颈段脊髓损伤 381

第一节 概述 381

第二节 上颈段脊髓损伤 399

一、寰枕部损伤 399

二、寰枢椎损伤 399

三、寰枢椎手术 408

第三节 中下颈段脊髓损伤 410

一、不同暴力所致下段颈椎损伤 411

二、几种特殊类型下颈段脊髓损伤 422

三、下颈段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426

第四节 迟发性及陈旧性颈段脊髓损伤 430

一、迟发性颈段脊髓损伤 430

二、陈旧性颈段脊髓损伤 430

第十五章 胸腰椎脊髓损伤 437

第一节 胸腰椎损伤的分类 437

一、胸腰椎损伤的分类 437

二、脊椎损伤的稳定性 438

三、脊髓损伤的分类 439

四、胸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440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现代检查诊断 441

一、神经学检查 441

二、脊柱X线平片及侧位断层检查 442

三、CT检查 443

四、磁共振成象检查 444

五、脊髓造影 444

六、诱发电位检查 444

第三节 胸段脊髓损伤 447

一、胸椎骨折脱位的类型与脊髓损伤 447

二、创伤解剖特点 447

三、临床表现特点 448

四、X线检查 453

第四节 胸腰段脊髓损伤 453

一、胸腰段脊椎损伤类型与脊髓损伤 453

二、创伤解剖特点 453

三、临床表现 454

四、X线检查 455

五、脊髓损伤程度的估价 455

第五节 腰椎损伤合并与尾神经损伤 456

一、马尾神经的临床解剖学 456

二、腰椎骨折脱位与马尾损伤 458

三、马尾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459

第六节 胸腰椎脊髓损伤治疗方法选择 460

一、胸椎脊髓损伤的治疗 460

二、胸腰段脊髓损伤的治疗 462

三、腰椎损伤合并马尾或神经根损伤 465

第七节 闭合复位,保守治疗 470

第一节 脊椎后路手术 473

一、椎板切除减压术 473

第十六章 胸腰椎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473

二、马尾缝合术 474

三、切开复位脊柱内固定术 475

四、脊椎后方固定方法 477

第二节 椎根螺丝内固定术 488

一、椎根解剖 488

二、固定器设计 489

三、固定方法生物力学及优点 490

四、手术适应证及选择 492

五、治疗结果 493

六、几种椎弓根螺丝内固定的选择 494

第三节 脊椎外固定器 494

第四节 脊椎后融合问题 495

一、T_(1~10)段骨折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496

二、胸腰段骨折脱位 496

三、腰椎骨折脱位 497

一、适应证 497

二、手术方法 498

第五节 椎管侧前方减压术 499

三、椎管侧前方减压术的效果 504

第六节 脊椎(椎管)前减压与固定术 504

一、脊椎前固定的设计 505

二、适应证 505

三、椎管前方减压术之操作 506

四、椎体钉固定 507

第七节 脊椎固定的生物力学 509

一、三种减压与固定方法的优缺点及选择 511

第八节 减压与固定术的选择及治疗时机再讨论 511

二、治疗时机与方法的再讨论 512

第十七章 陈旧性脊髓损伤的治疗 516

第一节 陈旧性脊髓损伤存在的问题与检查 516

第二节 陈旧性颈椎损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 524

一、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合并脊髓压迫症 524

二、陈旧性下颈椎损伤合并脊髓损伤 531

第三节 陈旧性胸腰椎损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 536

一、关于手术适应证的讨论 536

二、手术选择 538

三、手术方法 538

一、肋间神经移植 548

第四节 脊髓重建手术 548

二、大网膜移植 549

第五节 陈旧性脊髓损伤的脉冲电场治疗 554

第六节 继发性脊髓损伤 556

一、刨伤性脊髓病 556

二、创伤性椎管狭窄症 558

三、创伤后脊髓空洞症 559

第十八章 脊髓火器伤 565

第一节 脊髓火器伤的发生情况 565

第二节 脊髓火器伤的病理 565

一、脊髓横断 565

二、完全性脊髓损伤或脊髓挫裂伤 566

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或脊髓震伤 569

四、轻微损伤 571

第三节 脊髓枪伤的组织化学改变 574

一、实验方法 574

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观察标准 574

三、结果 574

第四节 脊椎火器伤的分类及其与脊髓损伤程度的关系 579

第五节 脊椎枪伤致脊髓损伤的机制 583

第六节 脊柱脊髓火器伤的临床分类调查 587

第七节 脊髓火器伤的临床特点 591

第八节 脊髓火器伤的处理 592

一、急救、搬运及输送 592

二、清创术 592

第九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 594

四、并发伤的处理 594

三、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 594

第十九章 脊髓损伤的并发症 597

第一节 高热与低温 597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 599

第三节 呼吸衰竭及肺部感染 600

一、正常与高位脊髓损伤后呼吸机制 601

二、高位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检查 601

三、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602

四、人工呼吸器的应用 603

第四节 消化道功能障碍及急腹症 610

一、应激性溃疡 610

三、便秘 611

第五节 排尿障碍及泌尿系感染 611

二、其他急腹症 611

一、排尿的解剖生理 612

二、正常排尿机制 614

三、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 614

四、神经原性膀胱的分类 614

五、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表现 616

六、神经原性膀胱的检查 617

七、神经原性膀胱的诊断 617

八、泌尿系感染 620

九、神经原性膀胱的治疗 620

第六节 脊髓损伤后性功能障碍 625

第七节 异处骨化 626

一、脊髓损伤后反射的变化 627

第八节 脊髓损伤后痉挛状态 627

二、痉挛状态的神经递质变化 628

三、痉挛状态的预防 629

四、痉挛状态的治疗 630

第九节 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疼痛 631

第十节 神经系统并发症 632

第十一节 深静脉血栓 633

第十二节 褥疮 633

一、褥疮发生的原因 633

二、褥疮的好发部位及分度 634

三、褥疮的预防 635

四、褥疮的治疗 636

一、截瘫手的分类 659

第一节 手功能重建 659

第二十章 功能重建 659

第四篇 功能重建与康复治疗 659

二、手术适应证选择 661

三、手术原则、设计及方法 661

四、手术并发症 669

五、术后训练 669

六、效果判定 671

第二节 括约肌功能重建 671

一、应用解剖 671

二、手术设计与方法 672

三、手术时机 673

四、射精功能重建 673

一、截瘫病人的矫形问题 674

第三节 截瘫病人的矫形治疗 674

二、矫形手术的目的 675

三、矫形手术的选择及方法 676

第二十一章 康复治疗 679

第一节 功能锻炼 679

一、功能锻炼的解剖生理基础 680

二、功能锻炼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680

三、功能锻炼主要内容 681

第二节 功能性电刺激 681

第三节 物理治疗与支具 685

第四节 职业治疗及教育 687

第五节 轮椅 687

第六节 心理治疗 6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