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第5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守曾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7117033215
- 页数:282 页
绪言 1
上篇 5
第一章 导论 5
第一节 中医学的历史及其人文背景 5
一、中医学发展的历史纵观 5
二、孕育中医学术的人文背景 7
(一)中国农耕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7
(二)人文地理的隔绝状态对中医学的影响 8
第二节 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9
一、中医学的主要学术内容 9
(一)中医理论 9
(二)中医临床知识与技能 9
二、中医学的学科优势 10
(一)综合性 10
(三)中药方剂知识与经验 10
(四)养生保健技能及生活科学 10
(二)实用性 11
(三)诊疗手段的非损伤性及安全性 12
(四)注重自身内因,重在调整状态 13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3
(一)整体观念 13
(二)恒动观念 15
(三)辨证论治 17
第三节 中医学的认知方法 18
二、具体的有特色的中医认知方法 19
(一)司外揣内 19
一、中医学认知方法的总体特点 19
(二)援物比类 20
(三)心法和顿悟 20
(四)试探和反证 21
第四节 中医学未来发展展望 22
一、医学发展的态势--调整与融合 22
(一)调整--世界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 22
(二)融合与互补--中国医学发展的必然态势 22
二、中医学术发展展望 23
(一)中医理论--亟须重新认识和阐发 23
(二)中医临床--众多优势有待弘扬 24
(三)拓展新的领域--未来中医学发展的更大空间 24
(一)基本概念 26
(三)气化和形气转化 26
(二)气的基本特征 26
第一节 元气论 26
一、元气论的主要内容 26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26
二、元气论对中医学的渗透 28
(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28
六、常见证型治要 28
(二)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29
(三)说明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 29
第二节 阴阳学说 29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29
(一)基本概念 29
(四)阴阳可概括自然变化的规律 30
(三)阴阳的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30
(二)阴阳的特征 30
(五)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31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3
(一)阐释组织结构 33
(二)概括生理功能 34
(三)说明病理变化 34
(四)指导疾病诊断 34
(五)指导疾病治疗 35
第三节 五行学说 36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36
(一)基本概念 36
(二)五行的特性 36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 37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37
(二)解释病理传变 39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9
(一)解释生理现象 39
(三)指导诊断疾病 40
(四)指导临床治疗 40
第四节 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41
第三章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43
第一节 脏腑 43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43
(一)心 43
(一)肺 45
(三)脾 47
第四节 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47
(四)肝 48
(五)肾 50
(一)胆 53
(二)胃 53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53
(三)小肠 54
(四)大肠 54
(五)膀胱 54
(六)三焦 54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55
(一)脑 55
(一)气的基本概念 56
一、气 56
第二节 气、血、津液 56
(二)女子胞 56
(二)气的生成 57
(三)气的功能 57
(四)气的运动形式 57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 58
二、血 59
(一)血的基本概念 59
(二)血的生成 59
(三)血的功能 59
(四)血的运行 59
第三节 经络 60
(三)津液的功能 60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60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60
三、津液 60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61
二、十二经脉 62
(一)名称分类 62
(二)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62
(三)循行部位 63
三、奇经八脉 71
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73
五、经络的功能 73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73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74
一、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74
(一)脏与脏之间的相互联系 74
(二)腑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76
(三)脏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77
(一)气与血之间的相互联系 77
二、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 77
(二)气与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 78
第五节 体质 78
一、个体的生理特性 78
(一)体质的概念 79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79
(三)体质的特点 80
(四)体质的构成和分类 80
(一)气质的概念 81
(二)影响气质的因素 81
二、个体的心理特性 81
(三)气质的特点 82
(四)气质的构成和分类 82
(一)指导修身养性 83
三、体质学说的应用 83
(二)指导防范疾病 84
(三)指导诊断疾病 84
第四章 病因、病机 86
第一节 病因 86
一、外感致病因素 86
(一)六淫 86
(二)疠气 90
(一)七情 91
二、内伤致病因素 91
(二)饮食 93
(三)劳逸 94
三、其他致病因素 95
(一)外伤 95
(二)烧烫伤 95
(三)冻伤 95
(四)虫兽伤 95
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95
(一)痰饮 96
(二)瘀血 96
(三)结石 97
(一)内风 98
五、内生 五邪 98
(二)内火 99
(三)内湿 99
(四)内燥 100
(五)内寒 100
第二节 病机 100
一、正邪相争 100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 100
(二)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101
(三)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 102
(四)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 103
二、阴阳失调 104
(一)阴阳失调与发病 104
(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104
(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107
(一)气滞 108
(二)气逆 108
(三)气陷 108
(四)气闭 108
三、气机失常 108
(五)气脱 109
第五章 诊法述要 110
第一节 诊法的基本原则与运用原则 110
一、基本原理 110
(一)司外揣内 110
(二)见微知著 110
(三)揆度奇恒 110
一、望诊 111
第二节 四诊 111
(一)全身望诊 111
二、运用原则 111
(二)四诊合参 111
(一)内外祥察 111
(三)病证结合 111
(二)局部望诊 114
(三)望排出物 116
(四)望小儿指纹 116
(五)望舌 117
二、闻诊 119
(一)听声音 119
(二)嗅气味 120
(二)问汗 121
(一)问寒热 121
三、问诊 121
(三)问疼痛 122
(四)问饮食口味 122
(五)问睡眠 123
(六)问二便 123
(七)问小儿及妇女 124
四、切诊 124
(一)脉诊 124
(二)按诊 130
(一)未病先防 131
一、治未病 131
第六章 治疗概要 131
第一节 防治原则 131
二、治病求本 132
(二)既病防变 132
(一)正治与反治 132
四、扶正祛邪 133
(二)治标与治本 133
三、调整阴阳 133
六、病治异同 134
五、三因制宜 134
第二节 中药和方剂 135
一、中药基本知识 135
(一)中药的产地、采收与炮制 135
(二)中药药性理论 136
(三)中药的应用 139
二、方剂基本知识 141
(四)中药的分类 141
(二)方剂的组成理论 142
(一)方剂与治法 142
(三)方剂的应用 143
(四)方剂的分类 144
第三节 针灸和推拿 144
一、针灸基础知识 144
(一)腧穴 144
(二)刺法 146
(三)灸法 151
二、推拿基础知识 152
(二)推拿的基本治法 153
(一)推拿的作用原理 153
(三)推拿手法简介 155
(一)外治法概说 156
(二)常用中药外治法简介 156
三、外治法 156
(三)手术疗法 158
(四)其他疗法 159
四、防治疾病的其他方法 160
(一)气功疗法 160
(二)饮食疗法 161
(三)传统功法 162
(四)心理治疗 163
第一章 辨证论治概述 167
第一节 辨证论治体系 167
下篇 167
第二节 辨证论治的特性 168
一、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68
二、强调个体特异性 168
三、恒动变化的观点 168
第三节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169
第二章 寒证 171
第一节 表寒证 171
一、临床表现 171
二、病机分析 171
三、治疗法则 171
四、常用中药 171
五、常用腧穴 174
(一)风寒束表证;寒邪束表证(风寒表证;表实寒证) 175
六、常见证型治要 175
(二)风袭表疏证(风邪袭表证;表虚证) 176
第二节 里寒证 177
一、临床表现 177
二、病机分析 177
三、治疗法则 177
四、常用中药 179
五、常用腧穴 182
六、常见证型治要 182
(一)寒滞经脉证(风寒袭络证;风寒阻络证) 182
(二)寒滞胃脘证(寒邪犯胃证;胃实寒证;胃寒证) 182
(三)寒滞心脉证 183
(四)寒滞肝脉证;寒滞肝经证(肝经实寒证;肝寒证) 184
第一节 表热证 186
一、临床表现 186
二、病机分析 186
三、治疗法则 186
四、常用中药 186
第三章 热证 186
五、常用腧穴 188
六、常见证型治要 190
(一)风热犯表证;风热犯卫证(风热表证;卫分证) 190
一、临床表现 191
二、病机分析 191
第二节 里热证 191
(二)风热犯肺证 191
三、治疗法则 192
四、常用中药 192
五、常用腧穴 197
六、常见证型治要 198
(一)气分证;气分热盛证(热炽气分证) 198
(二)营分证;营分热盛证(热炽营分证;营热炽盛证) 199
(三)血分证;血分热盛证(热炽血分证;血热证;血热内扰证) 200
(四)热盛动分证 201
(五)肺热炽盛证;肺热壅盛证(肺实热证;肺火证;邪热壅肺证) 202
(六)心火上炎证 202
(七)肝火上炎证 203
(八)胃火证;胃热证;胃火炽盛证(胃实热证) 204
(九)大肠热结证;肠道热结证;大肠实热证(肠热腑实证;热结肠燥证) 205
(十)热毒蕴结证;热毒壅滞证(火毒证;热毒证;势毒炽盛证) 205
第一节 气虚证 207
一、临床表现 207
二、病机分析 207
三、治疗法则 207
四、常用中药 207
第四章 虚证 207
五、常用腧穴 210
六、常见证型治要 212
(一)脾气(亏)虚证 212
附:脾气下陷证;中气下陷证 213
脾不统血证;脾不摄血证 213
(二)肺气(亏)虚证 214
(三)心气(亏)虚证 215
(四)肾气(亏)虚证 216
第二节 血虚证 216
一、临床表现 217
二、病机分析 217
三、治疗法则 217
四、常用中药 217
五、常用腧穴 219
六、常见证型治要 220
(一)心血(亏)虚证 220
附:心脾两虚证 220
(二)肝血(亏)虚证 221
四、常用中药 222
三、治疗法则 222
二、病机分析 222
一、临床表现 222
第三节 阴虚证 222
五、常用腧穴 224
六、常见证型治要 226
(一)心阴(亏)虚证 226
(二)肺阴(亏)虚证(肺虚热证) 226
(三)肝阴(亏)虚证(肝虚热证) 227
(四)肾阴虚(热)证(真阴亏虚证;真元亏虚证;肾水亏虚证) 228
附:肝阳上亢证;肝阳上扰证;肝阳亢盛证 228
(五)胃阴(亏)虚证 229
(六)亡阴证(阴脱证) 230
第四节 阳虚证 231
四、常用中药 231
一、临床表现 231
三、治疗法则 231
二、病机分析 231
五、常用腧穴 234
(一)心阳(亏)虚证 235
六、常见证型治要 235
(二)脾阳(亏)虚证(脾阳虚衰证;脾虚寒证) 236
(三)肾阳虚证(元阳亏虚证;元阳虚衰证;命门火衰证) 237
(四)亡阳证(阳脱证) 237
二、病机分析 239
三、治疗法则 239
四、常用中药 239
一、临床表现 239
第一节 气滞证 239
第五章 实证 239
五、常用腧穴 241
六、常见证型治要 242
(一)肝气郁结证;肝气郁滞证(肝郁证;气滞证) 242
附:肝脾不调证(肝郁脾虚证;肝滞脾虚证) 243
肝胃不和证;肝胃不调证(肝气犯胃证) 244
(二)胃肠气滞证(气滞胃肠证) 245
第二节 血瘀证 245
一、临床表现 245
二、病机分析 245
四、常用中药 246
三、治疗法则 246
五、常用腧穴 249
六、常见证型治要 250
(一)气滞血瘀证(气血瘀滞证) 250
(二)气虚血瘀(凝)证 251
(三)寒凝血瘀证 252
(四)热结血瘀证 252
(五)外伤瘀滞证 253
第三节 湿阻证 254
一、临床表现 254
二、病机分析 254
三、治疗法则 254
四、常用中药 254
五、常用腧穴 258
六、常见证型治要 259
(一)风湿袭表证(湿郁卫分证;湿郁卫表证;表湿证) 259
(二)风寒湿阻证(风寒湿凝滞筋骨证) 260
(三)湿困脾胃证 260
(四)肝胆湿热证 261
(五)膀胱湿热证 262
(六)肠道湿热证;大肠湿热证 262
第四节 痰证 263
一、临床表现 263
二、病机分析 263
三、治疗法则 263
四、常用中药 263
五、常用腧穴 267
(二)风痰上扰证;风痰上攻证 268
六、常用证型治要 268
(一)痰湿中阻证;痰饮中阻证;湿浊中阻证 268
(三)风痰入络证;风痰阻络证 269
(四)痰火扰神证;痰热扰神证;痰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痰火闭窍证) 270
(五)燥痰结肺证;燥痰阻肺证 271
(六)痰湿流注(经脉筋骨)证 272
第五节 水饮证 272
一、临床表现 272
二、病机分析 273
三、治疗法则 273
四、常用中药 273
(一)寒饮停肺证(饮邪客肺证;饮邪犯肺证;肺寒饮停证) 274
六、常见证型治要 274
五、常用腧穴 274
(二)寒饮停胃证(胃寒饮停证;痰饮停胃证) 275
(三)饮停胸胁证 276
(四)水湿内停证(水停证;水气证;水湿停聚证;水湿浸渍证;水湿泛溢证) 276
第六节 食滞虫积 277
一、临床表现 277
二、病机分析 277
三、治疗法则 278
四、常用中药 278
五、常用腧穴 280
(一)食滞胃肠证;食积胃肠证 280
(二)虫积肠道证;虫积小肠证 281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第2版》赵骏 2018
-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朱古亭》方剑乔总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