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乙烯及其工业衍生物  上
乙烯及其工业衍生物  上

乙烯及其工业衍生物 上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英)S.A.米勒主编;吴祉龙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5063·3025
  • 页数:668 页
图书介绍:
《乙烯及其工业衍生物 上》目录

第一章 乙烯及其工业利用史 H.M.斯坦利 1

1.乙烯的早期史 1

1.1.早期史 1

1.2.荷兰化学家的工作 2

1.3.荷兰化学家研究的其他制备方法 3

1.4.命名法 4

2.乙烯的实验室制备和工业生产 5

2.1.从乙醇制备乙烯的方法 5

2.2.从乙炔制取乙烯 7

2.3.从卤化烃类制取乙烯 7

2.4.乙烯的其他制取法 8

2.6.从乙醇生产乙烯 9

2.5.乙烯工业的生产法 9

2.7.从乙炔生产乙烯 10

2.8.从煤的碳化气制取乙烯 10

2.9.乙烷和高碳烃类裂解生产乙烯 11

3.十九世纪乙烯化学的发展 12

3.1.乙烯与硫酸的反应 13

3.2.与氯气的反应 14

3.3.与溴和碘的反应 15

3.4.与卤化氢的反应 16

3.5.与氢的反应 16

3.6.乙烯与氧和氧化剂的反应 16

3.7.环氧乙烷及其衍生物 17

3.8.乙烯的热反应 18

3.9.其他反应 19

4.石油化学工业的开端--1930年以前的时期 22

4.1.化学生产利用乙烯的初期尝试 22

4.2.异丙醇-第一个石油化学品 23

4.3.乔治·柯姆博士的早期工作 23

4.4.2-氯乙醇和芥子气 24

4.5.由乙烷/丙烷生产乙烯 24

4.6.环氧乙烷衍生物 25

4.7.乙二醇和乙二醇衍生物--乙醇 26

5.乙烯系化学在30年代的发展 27

5.1.汽车工业的影响 27

5.2.合成聚合物的发展 28

5.3.苯乙烯的聚苯乙烯 28

5.4.氯乙烯 29

5.5.氯乙烷 30

6.聚乙烯的发现 32

6.1.卜内门公司研究计划的背景 32

6.2.对乙烯的初期实验 33

6.3.1935年研究工作的重新开始 33

6.4.工艺过程的发展及其应用 34

6.5.专利 35

7.乙烯系化学产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和战后的发展 36

7.1.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 36

7.2.战争年代美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38

7.3.德国的乙烯化学产品 40

7.4.欧洲的乙烯化学产品 41

7.5.英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开始 41

7.6.欧洲其他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42

8.乙烯系产品新生产工艺对石油化学工业的影响 44

8.1.聚乙烯 44

8.2.齐格勒聚合法 45

8.3.环氧乙烷 46

8.4.直接氧化法生产乙醛 47

8.5.从乙烯直接生产醋酸乙烯酯 47

8.6.乙烯直接水合制乙醇 48

8.7.氯氧化法 48

8.8.用乙烯制取伯醇 49

8.9.乙烯聚合法制取α-烯烃 50

9.乙烯利用的现状和未来 50

9.1.以乙烯为基础的化学工业的发展 50

9.2.原料情况 51

9.3.乙烯生产能力 52

9.4.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53

9.5.在化学工业中利用乙的现状 53

9.6.各国乙烯利用方案 55

9.7.乙烯系化学产品的未来 55

9.8.乙烯与其它原料的竞争 57

10.产量统计 58

第二章 制造乙烯的几种方法 J.W.乌尔考克 65

1.非石油化学法 65

1.1.焦炉气--乙烯的来源之一 66

1.2.考尔比装置 71

1.3.乙炔加氢法 73

1.4.乙醇脱水法 74

2.石油固体热载体(不同氧)裂解法 78

2.1.鲁奇-鲁尔煤气公司砂子裂解炉 79

2.2.菲利浦斯公司卵石加热炉 80

2.3.赫希斯特连续焦化法 84

3.非常规的英国装置 89

3.1.施庞顿的英国西兰尼斯公司 89

3.2.帕廷顿的石油化学公司 89

3.3.威尔顿的过热水蒸汽载热体裂解法 91

4.氧化裂解法 92

4.1.SBA裂解法 92

4.2.赫希斯特高温裂解(HTP)法 94

4.3.堤繁裂解法和TVC法 95

4.4.BASF原油裂解法 100

4.5.用金属盐溶液分离烯烃 103

5.乙烯的输送 108

第三章 现代乙烯工艺和装置的设计 S.M.弗兰克 112

1.乙烯的回收 112

1.1.裂解气的压缩 113

1.2.离心式压缩机的特性 118

1.3.酸性气体的去除 121

1.4.裂解气的干燥 121

1.5.脱甲烷 122

1.6.乙烯和副产品的分离 124

1.7.制冷系统 126

1.8.乙炔的脱除 129

2.裂解和裂解气的冷却 131

2.2.冷却 132

2.1.裂解 132

2.3.原料的影响 135

2.4.乙烷和丙烷原料 135

2.5.石脑油原料 136

2.6.工艺参数 138

2.7.裂解炉的设计 140

2.8.炉管支架 142

2.9.炉管高度和燃烧器的布置 143

2.10.金属材料因素 144

2.11.结焦效应 144

3.能量系统 146

3.1.燃料平衡 147

3.2.能量的需要 149

3.3.可回收的能量 150

3.4.驱动机和蒸汽系统 151

3.5.主要能级 153

3.6.冷激锅炉 154

第四章 乙烯的物理性质 157

1.乙烯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K.戈德曼 157

1.1.分子量 157

1.2.PVT,密度与压缩性 157

1.3.熵、焓与比热 162

1.4.热容比 170

1.5.其它热力学函数 172

1.6.热力学图表 172

1.7.焦耳-汤姆逊系数 173

1.8.逸度 174

2.凝聚相的热力学性质 K.戈德曼 178

2.1.液体范围 178

2.2.蒸汽压 178

2.3.比容与密度 179

2.4.熵与焓 182

2.5.熔融与平衡 182

3.运动性质 K.戈德曼 183

3.1.粘度 183

3.2.导热系数 185

3.3.扩散系数 186

3.4.表面张力 189

4.2.氢-乙烯 190

4.1.氦-乙烯 190

4.二元相平衡 G.A.M.迪彭和M.A.德齐乌 190

4.3.氧-乙烯 192

4.4.水-乙烯 194

4.5.氮-乙烯 195

4.6.氯化氢-乙烯与溴化氢-乙烯 195

4.7.二氧化碳-乙烯 196

4.8.三甲基硼-乙烯 197

4.9.硅烷-乙烯 199

4.10.甲烷-乙烯 199

4.11.二氯甲烷-乙烯 201

4.12.氯仿-乙烯 205

4.13.乙烷-乙烯 205

4.14.氯乙烯-乙烯与六氯乙烷-乙烯 207

4.15.乙炔-乙烯 208

4.16.丙烷-乙烯 210

4.17.丙烯-乙烯 210

4.18.丁烷-乙烯 210

4.19.正己烷-乙烯 214

4.20.正庚烷-乙烯 214

4.21.正癸烷-乙烯 215

4.22.正十六烷-乙烯 216

4.23.正廿八烷-乙烯及正三十六烷-乙烯 216

4.24.αααω-四氯烷烃-乙烯 217

4.25.二甲醚-乙烯 219

4.26.乙醇-乙烯 220

4.27.与醇类、醛类、酯类、腈类、酸类所形成的二元物系 221

4.28.环己烷-乙烯 226

4.29.苯-乙烯 227

4.30.邻-及对-二氯苯--乙烯 230

4.31.四种多卤苯-乙烯物系 231

4.32.邻-和对-氯硝基苯-乙烯 233

4.33.间-二硝苯-乙烯 233

4.34.甲苯-乙烯 234

4.35.六甲基苯-乙烯和六乙基苯-乙烯 235

4.36.萘-乙烯 235

4.37.联苯-乙烯 241

4.38.芪-乙烯与蒽-乙烯 241

4.40.樟脑-乙烯 242

4.39.薄荷醇-乙烯 242

4.41.苯乙酮-乙烯 245

4.42.二苯甲酮-乙烯 245

5.三元及多组分相平衡 G.A.M.迪彭和M.A.德齐乌 248

5.1.氢-甲烷-乙烯 248

5.2.乙烷-氢-乙烯及丙烯-氢--乙烯 248

5.3.氢-甲烷-乙烷-丙烷-丙烯-乙烯 250

5.4.水-甲烷-乙烯和水-甲烷-丙烯--乙烯 250

5.5.水-乙烷-乙烯 251

5.6.水-乙醇-乙烯 254

5.7.包括水与乙烯的其它三元物系 254

5.8.二氧化碳-氧化亚氮-乙烯 258

5.9.二氧化碳-乙烷-乙烯 258

5.11.甲烷-异丁烷-乙烯 259

5.10.甲烷-乙烷-乙烯 259

5.12.甲烷-异丁烷-乙烯-吸收油物系 263

5.13.乙烷-乙炔-乙烯 263

5.14.聚乙烯-乙烯 265

5.15.原油及乙烯 266

5.16.六氯乙烷-萘-乙烯 267

5.17.苯-萘-乙烯 267

5.18.苯-薄荷醇-乙烯 270

5.19.2-氯硝基苯-4-氯硝基苯-乙烯 272

5.20.萘-薄荷醇-乙烯 273

5.21.萘-樟脑-乙烯 278

6.溶解度 G.A.M.迪彭和M.A.德齐乌 282

6.1.水中溶解度 283

6.2.水溶液中溶解度 284

6.3.液氨中溶解度 287

6.4.烃类中溶解度 288

6.5.醇中溶解度 294

6.6.氯化烃类中溶解度 296

6.7.在其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299

7.吸附 G.L.曼特尔 301

8.其它某些物理性质 S.A.米勒 309

8.1.水中溶解速率 309

8.2.调节系数 310

8.3.声速与振动松弛 310

8.4.折光指数 312

8.5.介电常数 313

8.6.电强度及电离系数 314

8.7.静电势 315

8.8.电离横截面 316

8.9.电子群漂移速度 316

8.10.辐射电离 320

8.11.粒子横截面 321

8.12.慢电子散射 322

8.13.法拉第效应 323

8.14.其它各种数据 324

第五章 乙烯分析 G.福雷斯特 327

1.分析要求的范围 327

2.1.设备 329

2.溶气计法 329

2.2.二氧化碳 331

2.3.苯与烯烃 332

2.4.氢 333

2.5.水蒸气 333

2.6.硫化氢 333

2.7.有机硫 334

2.8.乙烯 334

2.9.氧 334

2.10.一氧化碳 335

2.11.链烷烃 336

3.色谱法 337

4.光谱法 341

5.其它方法 342

6.乙烯作为麻醉剂 343

6.1.酸度或碱度 343

6.2.二氧化碳 343

6.3.乙炔、醛、硫化氢与PH3 344

6.4.一氧化碳 344

6.5.乙烯含量检定 344

第六章 乙烯聚合物 345

1.聚乙烯 R.A.V.拉夫 345

1.1.绪言 345

1.2.聚合过程 347

1.3.游离基聚合机理 354

1.4.固体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的聚合 357

1.6.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358

1.5.阴离子(低压)聚合 358

1.7.端基 359

1.8.结晶结构 360

1.9.分子结构 364

1.10.结构和性能间的关系 365

1.11.性能 372

1.12.照射 381

1.13.老化、降解和稳定 386

1.14.加工和处理 392

1.15.粉末加工 397

1.16.起泡法 399

1.17.加工和转化 399

1.18.应用 401

1.19.检验 403

1.20.标准 406

1.21.工业 407

2.高分子量乙烯聚合物 P.E.坎贝尔与R.V.琼斯 418

2.1.菲利浦制备法 418

2.2.性能 419

2.3.加工过程 420

2.4.用途 421

2.5.挤压 422

2.6.压注模制法 427

2.7.其他制备方法 428

3.乙丙共聚体 A.伐尔伐索利;N.卡美利 430

3.2.间断聚合 431

3.1.合成 431

3.3.连续聚合 433

3.4.影响共聚物组成的因素 436

3.5.竞聚率 438

3.6.影响特性粘数的因素 439

3.7.共聚物的粘弹性质 440

3.8.硫化与硫化橡胶性能 441

4.以乙丙为基础的三元共聚物 A.伐尔伐索利;N.卡美利 443

4.1.选择第三单体的限制因素 443

4.2.合成 445

4.3.三元共聚物组成的测定 448

4.4.未加工的三元共聚物的性质 449

4.5.硫化橡胶 449

4.7.结论 454

4.6.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的主要应用 454

5.极性共聚物 N.L.楚图;J.A.浮秋尔;S.波内托 456

5.1.绪言 456

5.2.共聚物的类型 457

5.3.共聚合的过程 457

5.4.反应动力学 459

5.5.竞聚率 461

5.6.物理性质 464

5.7.乙烯-醋酸乙烯酯系统 466

5.8.玻璃化 469

5.9.加工 470

5.10.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的应用 475

5.11.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应用 479

5.13.充填料 487

5.12.含羧基的乙烯共聚物 487

5.14.用乙烯共聚物涂层 488

5.15.工业 490

6.离子键聚合物 S.波诺托 492

6.1.通性 493

6.2.特例 495

6.3.离子键合 498

6.4.离子键合对性能的影响 500

6.5.离子键聚合物的加工 501

6.6.应用 502

7.聚乙烯的衍生物 P.J.坎特雷诺 503

7.1.氯化聚乙烯 503

7.2.氯化过程 504

7.3.氯化聚乙烯的性质 508

7.4.加工 513

7.5.应用 514

7.6.氯磺酰化聚乙烯 514

7.7.氯磺酰化的过程 515

7.8.性能 516

7.9.配料与加工 518

7.10.用途 522

7.11.氧化聚乙烯 522

7.12.氧化过程 523

7.13.氧化聚乙烯的性质 524

7.14.用途 525

7.15.其它衍生物 526

1.统计概况 529

1.1.环氧乙烷的现状 529

第七章 环氧乙烷 R.兰多 R.E.莱达夫 529

1.2.产量统计 530

1.3.价格 531

1.4.环氧乙烷消费的类型 535

2.氯乙醇法制环氧乙烷 538

2.1.氯乙醇化反应 538

2.2.脱氯化氢过程 540

2.3.制造过程 541

2.4.收率 542

2.5.影响成本的因素 543

3.1.发现 544

3.直接氧化法 544

3.2.工厂产量统计 546

3.3.化学过程的反应机理 548

3.4.温度及热参数 551

3.5.乙烯转化率 556

3.6.原料气中的杂质 559

3.7.气相“抑制剂” 561

3.8.安全问题 562

3.9.压力 563

3.10.催化剂的担体 563

3.11.银的形态 565

3.12.助催化剂 569

3.13.催化抑制剂 571

3.14.操作参数的选择 572

3.15.空气法工厂 573

3.16.环氧乙烷的回收 575

3.17.氧气法工厂 576

3.18.空气法和氧气法影响经济性的差异 577

3.19.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乙烷的经济性 578

4.环氧乙烷的性质 583

4.1.物理性质 583

4.2.规格 584

4.3.化学性质 586

4.4.亲核反应 588

4.5.亲电子反应 597

4.6.环化反应 600

4.7.毒性 601

4.8.环氧乙烷的处理和贮存 602

5.环氧乙烷的用途(除作为化学中间体以外) 606

5.1.杀菌 606

5.2.熏蒸剂 607

5.3.抗酸化反应 608

5.4.火箭和喷气式发动机燃料 609

5.5.其它应用 610

6.乙二醇的制造 612

6.1.工业统计数字 613

6.2.乙二醇的制造方法 613

6.3.环氧乙烷的水合 614

6.4.乙二醇装置 619

6.5.聚乙二醇 624

6.6.环氧乙烷蜡(E.O.蜡) 625

6.7.结语 626

7.乙二醇的性质和用途 627

7.1.物理性质 627

7.2.规格 627

7.3.化学性质 630

7.4.乙二醇的毒性 632

7.5.乙二醇的处理和贮藏 633

7.6.一乙二醇的用途 634

8.聚乙二醇和环氧乙烷蜡的性质和用途 642

8.1 聚乙二醇的物理性质 642

8.2.商品规格 644

8.3.化学性质 644

8.4.聚乙二醇的用途 645

8.5.环氧乙烷蜡的性质 647

8.6.环氧乙烷蜡的用途 651

8.7.其它羟基醚 652

9.乙二醇的单醚 654

9.1.制造 655

9.2.性质 657

9.3.用途 659

10.乙醇胺 661

10.1.统计 661

10.2.制造 662

10.3.其它乙醇胺 663

10.4.乙醇胺的性质 664

10.5.乙醇胺类的用途 6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