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化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17039418
- 页数:284 页
绪论 1
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二)中医学术的现代研究 3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5
(一)整体观念 5
(二)辨证论治 7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8
第一节 阴阳学说 8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8
(一)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8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8
(三)阴阳之间的辩证关系 8
(四)阴阳是宇宙运动变化的源泉和根本规律 9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9
(一)从整体上说明人与自然 9
(二)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10
(三)说明人体的发病病理和病理变化 10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1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1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2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12
(一)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12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12
(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 13
(四)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13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
(一)用五行系统说明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14
(二)说明五脏的心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14
(三)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5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5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5
第三节 阴阳和五行学说的关系及正确运用 16
第二章 藏象 18
第一节 脏腑 19
一、五脏 19
(一)心 19
[附]心包络 20
(二)肺 21
(三)脾 22
(四)肝 23
(五)肾 25
[附]命门 27
二、六腑 27
(一)胆 27
(二)胃 27
(三)小肠 28
(四)大肠 28
(五)膀胱 28
(六)三焦 29
三、奇恒之府 29
(一)脑 29
(二)女子胞 30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30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30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32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33
第二节 气、血、津液 33
一、气 34
(一)气的概念 34
(二)气的生成 34
(三)气的功能 34
(四)气的运动 35
(五)气的分类 35
二、血 36
(一)血的概念 36
(二)血的生成 36
(三)血的功能 36
(四)血的运行 36
三、津液 37
(一)津液的概念 37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37
(三)津液的功能 37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38
(一)气与血的关系 38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38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39
第三章 经络 40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及组成 40
一、经络的概念 40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40
第二节 十二经脉 41
一、名称与分布规律 41
二、走向和交接规律 42
三、表里关系 42
四、流注次序 42
第三节 奇经八脉 43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43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43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44
(一)说明病理变化 44
(二)指导疾病诊断 44
(三)指导临床治疗 44
(四)预防疾病 44
第四章 病因 45
第一节 六淫 45
一、风 46
二、寒 46
三、暑 47
四、湿 47
五、燥 47
六、火 48
第二节 疠气 48
第三节 七情 49
第四节 饮食、劳逸 50
一、饮食致病 50
二、劳逸致病 51
第五节 寄生虫、外伤 51
一、寄生虫 51
二、外伤 51
第六节 痰饮、瘀血 52
一、痰饮 52
二、瘀血 52
第五章 四诊 54
第一节 望诊 54
一、望神 54
二、望色 55
三、望形态 56
四、望头与五官 56
五、望皮肤 57
六、望舌 57
(一)舌与脏腑的关系 57
(二)舌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8
(三)舌诊的内容 58
(四)舌诊的临床意义 60
七、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60
八、望小儿食指络脉 60
第二节 闻诊 61
一、听声音 61
二、嗅气味 62
第三节 问诊 62
一、问寒热 62
二、问汗 63
三、问疼痛 64
四、问饮食与口味 65
五、问二便 66
六、问睡眠 67
七、问经带 67
第四节 脉诊 68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及其意义 68
二、诊脉的部位及其方法 68
三、正常脉象 69
四、常见病脉与主病 69
五、相兼脉与主病 72
第六章 辨证 73
第一节 八纲辨证 74
一、表里 74
(一)表证 74
(二)里证 74
(三)表证和里证的关系 75
二、寒热 75
(一)寒证 75
(二)热证 75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75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76
三、虚实 76
(一)虚证 76
(二)实证 77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77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78
四、阴阳 78
(一)阴证与阳证 78
(二)亡阴证与亡阳证 78
五、八纲之间的关系 79
第二节 脏腑辨证 79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79
二、肺与大气病辨证 81
三、脾与胃病辨证 83
四、肝与胆病辨证 85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87
六、脏腑兼病辨证 88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91
一、卫分证 91
二、气分证 91
三、营分证 92
四、血分证 92
第七章 防治原则 94
第一节 预防 94
一、未病先防 94
二、既病防变 95
第二节 治则 95
一、治病求本 95
二、扶正祛邪 97
三、调整阴阳 98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99
第三节 治法 99
一、汗法 99
二、吐法 100
三、下法 100
四、和法 100
五、温法 100
六、清法 101
七、消法 101
八、补法 101
第八章 中药 102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102
一、中药的炮制 102
(一)炮制的目的 102
(二)炮制的方法 102
二、中药的性能 103
(一)四气五味 103
(二)归经 104
(三)升降浮沉 104
三、中药的用法 105
(一)配伍 105
(二)禁忌 105
(三)剂量 106
(四)煎法与服法 106
第二节 常用中药 107
一、解表药 107
(一)辛温解表药 107
(二)辛凉解表药 109
二、清热药 111
(一)清热泻火药 111
(二)清热解毒药 113
(三)清热燥湿药 115
(四)清热凉血药 117
(五)清虚热药 118
三、泻下药 119
(一)攻下药 119
(二)润下药 120
(三)峻下逐水药 121
四、祛风湿药 121
五、芳香化湿药 124
六、利水渗湿药 126
七、温里药 129
八、理气药 131
九、消导药 133
十、活血祛瘀药 135
十一、止血药 139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 142
(一)化痰药 142
(二)止咳平喘药 145
十三、安神药 148
十四、平肝熄风药 149
十五、开窍药 152
十六、补益药 152
(一)补气药 152
(二)补阳药 155
(三)补血药 158
(四)补阴药 161
十七、收涩药 163
十八、驱虫药 164
十九、外用药 165
[附]常用抗肿瘤中药 165
第九章 方剂 167
第一节 方剂概述 167
一、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167
二、方剂的剂型 167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69
[附]常用中成药简表 184
第十章 常见病证治 190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90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 192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193
第四节 高血压病 195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97
第六节 脑梗塞 199
第七节 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 201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 203
第九节 肝硬化 206
第十节 溃疡性结肠炎 208
第十一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210
第十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212
第十三节 泌尿系感染 213
第十四节 泌尿系结石 215
第十五节 胆道感染与胆石症 217
第十六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18
第十七节 关节炎 220
第十八节 内耳眩晕病 222
第十九节 荨麻疹 224
第二十节 过敏性紫癜 225
第二十一节 小儿腹泻 227
第二十二节 流行性腮腺炎 229
第二十三节 月经不调 230
一、月经先期 230
二、月经后期 231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232
四、月经过多 233
五、月经过少 234
第二十四节 痛经 235
第二十五节 闭经 236
第二十六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38
第二十七节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240
第二十八节 男性不育症 242
第二十九节 癌症 244
第十一章 针灸 247
第一节 经络与腧穴 247
一、腧穴的分类 247
二、腧穴的定位方法 247
三、十四经脉循行与常用腧穴 250
(一)手太阴肺经穴 250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 251
(三)足阳明胃经穴 252
(四)足太阴脾经穴 255
(五)手少阴心经穴 256
(六)手太阳小肠经穴 257
(七)足太阳膀胱经穴 258
(八)足少阴肾经穴 261
(九)手厥阴心包经穴 262
(十)手少阳三焦经穴 263
(十一)足少阳胆经穴 265
(十二)足厥阴肝经穴 267
(十三)任脉穴 268
(十四)督脉穴 269
(十五)经外穴 271
第二节 刺灸方法 272
一、针法 272
(一)常用的针具 272
(二)针刺的练习 273
(三)针刺前的准备 273
(四)针刺方法 274
(五)针刺意外及其处理 276
(六)针刺注意事项 277
二、灸法 277
(一)艾灸种类 277
(二)灸治的作用与适应症 278
(三)施灸禁忌及灸后处理 278
[附]拔罐法 279
第三节 针灸治疗 279
一、治疗概述 279
二、选穴原则 280
三、配穴方法 280
四、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280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第2版》赵骏 2018
-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朱古亭》方剑乔总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