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全科医师培训教程  上
中医全科医师培训教程  上

中医全科医师培训教程 上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牛阳,徐武清主编
  • 出 版 社:阳光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52508529
  • 页数:4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我国目前基层医生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依据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发展的基本国情以及宁夏基层医疗服务的实际需要,结合中医药临床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要求编写而成。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共14部分,内容涵盖全科医学及中医全科医学概论、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卫生、中医养生保健学、中医康复医学、社区中医基本检查技能、社区中医适宜技术传染病学、急诊急救等内容。
《中医全科医师培训教程 上》目录

(上册) 1

第一部分 全科医学概论 1

第一章 全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3

第一节 医学的目标是促进人类健康 3

第二节 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 5

第二章 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师 11

第一节 全科医学 11

第二节 全科医疗 13

第三节 全科医师 14

第四节 全科医师的学术组织 18

第三章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19

第一节 基层医疗保健 19

第二节 人性化照顾 20

第三节 综合性照顾 23

第四节 持续性照顾 23

第五节 协调性照顾 26

第六节 可及性照顾 27

第七节 个体—群体一体化照顾 28

第八节 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诊治理论基础 44

第九节 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 45

第十节 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48

第四章 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 50

第一节 医患关系及其基础 50

第二节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52

第三节 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主要途径 53

第五章 中医全科医学概述 57

第一节 中医学与全科医学的关系 57

第二节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全科医疗的思维方式与基本原则 59

第三节 中医全科医学发展要素 63

第二部分 预防医学 65

第一章 流行病学 67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67

第二节 疾病的分布 69

第二章 医学研究资料的统计处理 72

第一节 SPSS快速入门 72

第二节 数据文件的管理 80

第三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94

第四节 均数间的比较 102

第五节 SPSS统计绘图 114

第三章 预防医学 120

第一节 预防医学概论 120

第二节 人和环境 122

第三节 环境污染 124

第四章 社区卫生服务 129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及特点 129

第二节 健康教育 130

第三部分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卫生 133

第一章 医学心理学 135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135

第二节 主要理论 137

第三节 人的心理 142

第四节 健康心理问题 166

第二章 常见精神障碍 171

第一节 精神障碍分类简介 171

第二节 常见精神障碍诊断及常用处理方法 172

第三章 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技术 195

第一节 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概述 195

第二节 常用心理治疗技术简介 203

第四章 中医药治疗情志病 210

第一节 中医心理治疗 210

第二节 中医方药治疗 212

第三节 针灸疗法 214

第四部分 社区基本中医诊查技能 217

第一章 绪论 219

第二章 四诊 221

第一节 望诊 221

第二节 闻诊 226

第三节 问诊 228

第四节 切诊 232

第三章 八纲 238

第一节 表里 238

第二节 寒热 239

第三节 虚实 240

第四节 阴阳 240

第四章 辨证 242

第一节 病因辨证 242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245

第三节 脏腑辨证 249

第五部分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 259

第一章 针灸疗法 261

第一节 针灸学的基本理论 261

第二节 针灸的基本技能 286

第三节 针灸临床应用 298

第二章 推拿疗法 307

第一节 推拿概述 307

第二节 推拿功法 310

第三节 推拿手法 310

第六部分 中医养生保健学 327

第一章 绪论 329

第一节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概念、性质和任务 329

第二节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基本理论 330

第三节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335

第二章 一般人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 338

第一节 精神养生 338

第二节 睡眠养生 342

第三节 饮食养生 348

第四节 保健针、灸、按摩 349

第五节 运动养生 353

第六节 药物养生 358

第七节 四时养生 368

第三章 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 375

第一节 老年人中医药保健 375

第二节 妇女中医药保健 376

第三节 儿童中医药保健 379

第七部分 中医康复学 381

第一章 中医康复学概论 383

第一节 中医康复学的概念 383

第二节 中医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383

第三节 中医康复学的对象 385

第二章 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 386

第一节 整体观 386

第二节 辨证观 389

第三节 正气为主 390

第四节 杂合而治 390

第三章 中医康复学基本理论 392

第一节 阴阳论 392

第二节 五行论 393

第三节 藏象经络论 394

第四节 精气神论 396

第五节 体质论 397

第六节 摄生论 399

第四章 康复评定 401

第一节 中医康复评定概述 401

第二节 现代康复评定技术 405

第五章 残疾评定 409

第一节 视力残疾标准 409

第二节 听力残疾标准 410

第三节 言语残疾标准 410

第四节 智力残疾标准 411

第五节 肢体残疾标准 411

第六节 精神残疾标准 412

第六章 社区康复 414

第一节 社区康复的定义 414

第二节 社区康复的主要目标 414

第三节 社区康复的特点 415

第四节 社区康复基本原则 415

第七章 康复方法 419

第一节 水疗法 419

第二节 泥疗法 421

第三节 音乐疗法 425

第四节 情志疗法 429

第五节 熏蒸疗法 430

第六节 天灸疗法 432

第七节 作业疗法 435

第八节 物理疗法 438

第九节 气功疗法 441

第八章 偏瘫康复 443

第一节 偏瘫康复治疗的目标及训练原则 443

第二节 治疗的分期 443

第三节 方法 4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