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历史的记忆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
历史的记忆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

历史的记忆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嘉友等编
  • 出 版 社: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4708313
  • 页数:37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既回顾了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历史和中国共产党90年辉煌历程,又系统总结了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功绩和基本经验,尤其在辛亥革命的现代意义、党建理论和党的历史经验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可为研究辛亥革命和中共党史提供较具参考价值的史料和佐证。
《历史的记忆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目录

八七会议历史局限与共产国际关系研究 1

一、八七会议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和阶级关系“左”的错误观点,完全来源于共产国际 2

二、八七会议关于中国民主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以及相应采取的错误斗争策略,是共产国际错误判断和错误指导的结果 4

三、八七会议在其他方面的错误也与共产国际有着直接的关系 7

共产国际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指导失误研究 10

一 11

二 12

三 14

四 17

试论毛泽东廉政思想 19

一、毛泽东廉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

二、毛泽东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20

(一)廉政是中国共产党取信于民、夺取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 20

(二)廉政是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和长治久安的前提和保障 20

(三)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注重廉政教育,增强预防腐败的能力 20

(四)整党整风是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有效形式和重要手段,民主监督是最有效的“防腐剂” 22

(五)健全法律制度、依法惩治腐败 23

马克思关于东方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思考 25

一、早年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理论的探索 25

二、晚年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 26

(一)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具有“跨越”基本条件的 27

(二)俄国农村公社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 27

(三)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成功,必须借助于一场俄国革命 28

三、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探索的一些启迪 28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探析 31

一、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31

二、近代中国人探索失败的原因 32

三、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新选择 33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中西文明差异决定中国人最终放弃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33

(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安排使中国人对西方国家彻底失望 34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之间却存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是中国人接受并追随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化心理背景 35

试论中国共产党对四川抗战运动的推动 37

一、四川对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 37

(一)四川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撑,成为抗战的大后方 38

(二)四川成为抗日复兴基地的政治、军事、金融、工业、文化中心 38

(三)四川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坚定了沦陷区广大民众的抗日信心 39

二、中国共产党对四川抗战运动的推动 40

(一)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有力地推动了四川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40

(二)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成立深刻影响、推动了四川各界力量的抗日运动 41

(三)中国共产党对四川地方实力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推动了川军出川抗战 42

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探析 46

一、坚持学习并灵活运用马列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是我党执政的根本所在 46

二、群众路线贯穿始终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源泉所在 48

三、整风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必由之路 49

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 50

五、民主执政是长久执政的关键所在 50

多党合作形成的历史原因探究 52

一、中间党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其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难以独立生存和发展 52

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不可能给中间党派以光明的发展前途 54

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她与中间党派联合发展的必要和可能 55

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58

一、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58

(一)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是青年教育的目标 59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教育的核心 59

(三)理论联系实际,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青年教育的法则 60

二、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60

(一)以人为本,注重青年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60

(二)与时俱进,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61

(三)因材施教,拓展当代英才教育的视界 62

(四)循循善诱,帮助青年励志成才 62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资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64

一 64

二 66

三 68

四 70

五 70

重温《反对本本主义》 73

一、思想路线的初步论述 73

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75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初步形成 77

浅析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 79

一、中共深明大义制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 79

二、中共积极加强各方沟通,促成和谈 80

三、中共在军事上给予张、杨以支持 81

四、中共帮助张、杨处理后续工作,巩固和谈成果 82

从《实践论》谈实践 84

论计划与市场视阈下邓小平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90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的探索 90

(一)邓小平按照世界市场经济产生、演化的实质出发,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1979年11月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的著名论断。 90

(二)邓小平明确地指出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经济手段”范畴 91

(三)邓小平阐明了计划和市场之间优势互补的辩证关系,促成了两者的历史结合 92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的探索 92

(一)斯大林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探索 92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93

三、邓小平和斯大林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比较 94

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97

一、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的内涵 98

(一)区域内医疗优势及医疗技术支持 98

(二)区域内医卫工作者的继续教育 98

(三)区域内卫生事业人才供给 99

(四)区域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99

二、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99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1950~1965) 99

(二)“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 100

(三)“文革”结束至20世纪末(1977~1994) 100

(四)20世纪末至今(1995~2011) 101

三、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 101

(一)南充人民的主观努力与艰苦奋斗精神 101

(二)地理位置、人口、区域政治中心地位等客观条件 102

(三)国家政策的支持与相关单位的援助 10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发展理论的创新 105

一 105

二 106

三 107

四 108

五 109

刍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112

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和“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 112

二、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立场和宗旨 114

三、要坚决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 115

四、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适用”和“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 116

五、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听党指挥”和“善打硬仗”的机构和队伍建设 117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及其创新性研究 119

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创新发展 119

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 123

三、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 125

当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现代化发展 128

一、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化发展 128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有机契合 129

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引领现代化发展的功能释放 131

(一)政治稳定 131

(二)政治民主 132

(三)社会整合 133

从五次宏观调控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复杂性 136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137

二、五次宏观调控概况 138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复杂性表现 140

浅议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的实现形式 143

一、什么是腐败 143

二、我国反腐败工作格局及当前腐败犯罪的特点 144

(一)从作为执政党的中共党内蔓延至参政议政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145

(二)从党政官员蔓延至一般的社会成员 145

(三)从公共权力的滥用蔓延至其他权力的滥用 145

(四)从政治经济生活领域蔓延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146

三、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的实现形式 146

(一)推动反腐败工作的法制化 147

(二)向反腐败工作机构推荐干部 147

(三)开展廉洁教育和廉政监督,树立全民族的廉洁意识和廉政监督意识 148

(四)纪律检查机关对反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 148

略论邓小平和谐执政观 151

一、树立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是邓小平和谐执政观的核心思想 152

二、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是邓小平和谐执政观的重要内容 153

三、建立健全公正的制度是邓小平和谐执政观的鲜明特点 154

试论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 157

一、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制度在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重建人民对政治权威的信心,激发人们的热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57

(一)确立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指导思想 157

(二)创立适应世界政治文明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中国政治民主制度的最高法律体系 158

(三)确立中国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 159

二、曲折前进的中国民主政治和新时期民主政治制度运转规则的重建与发展 159

(一)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面 160

(二)坚持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 160

(三)改进民主政治制度的治理机制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最具创新的实践 161

(四)新时期民主政治制度的新发展 161

三、坚持实践中的创新发展,处理好党的领导、法律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162

对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165

一、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65

(一)注重数量,忽视质量 165

(二)入党动机复杂、多元化 166

(三)忽视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 167

二、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167

(一)注重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与质量并举 167

(二)正确引导,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 169

(三)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169

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71

一、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源于科学的理论、宏伟的事业和骄人的成绩 171

(一)源于科学的理论 172

(二)源于宏伟的事业 172

(三)源于骄人的成绩 173

(四)源于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 174

二、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74

(一)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75

(二)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为当代中国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75

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177

一、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概述 177

(一)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的意义 177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性特征 178

二、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80

(一)新生代农民工党员比例偏低 180

(二)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不够 180

(三)党组织建立难 180

(四)新生代农民工党员发挥作用难 181

三、加强和改进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181

(一)扩大党的工作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覆盖面 181

(二)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增强党的号召力 182

(三)开展活动,提高党员整体素质 182

(四)坚持与时俱进,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 183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思想建设的角度论述 185

一 186

二 187

三 189

论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191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 191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动力 192

(一)坚持发展的观点,指明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条件 193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导向 193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赋予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内涵 194

(四)坚持统筹兼顾,明确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方法 194

三、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丰富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 195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深化了党的执政理念 195

(二)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强化了党的执政理念 195

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 196

(一)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思想保障 196

(二)提高党的组织领导能力,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197

(三)完善党的制度机制建设,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197

全球化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 200

一、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机遇 200

二、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现实挑战 201

三、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203

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生“三观”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208

一、“三观”教育的含义及相互联系 208

二、“三观”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210

(一)“三观”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210

(二)“三观”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211

(三)“三观”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11

三、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生“三观”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212

(一)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生“三观”教育活动中发挥着导向作用 212

(二)高校党建工作为大学生“三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13

(三)高校党建工作为大学生“三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2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215

一、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构 215

二、以查办大案要案为突破口 216

三、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宣传 217

四、深化反腐败理论和实践创新 217

五、建立惩治预防腐败新体系 218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21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221

二、科学分类,促进文化建设全面发展 222

三、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23

四、坚决抵制“三俗”,保证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224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25

(一)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抢占文化制高点。 225

(二)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26

(三)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艺术,掌控媒体话语权 226

当代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的哲学思考 228

一、当代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的现状 228

二、当代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的策略 230

三、基于当代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现状与策略的结语 232

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中的作用 234

一、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党建工作植根的土壤 234

二、高校党建工作是服务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的活动 235

三、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23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及经验 240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 240

(一)党内民主的逐步恢复 240

(二)党内民主的创新发展 242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 24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进程研究 246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全面探索阶段 246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发展创新阶段 247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248

新疆辛亥革命与新疆近代化 251

一、辛亥革命前新疆的社会状况 251

二、辛亥革命在新疆的发展 252

三、新疆辛亥革命对新疆近代化的影响 254

(一)在政治制度的变迁上 255

(二)在边疆意识与主权意识的产生上 255

(三)在经济上 256

(四)在民族政策上 256

“首动”与“首应”:论湖南与辛亥革命 258

一、湖南人民的“首动” 259

(一)“湖南保路运动” 259

(二)萍浏醴起义 260

二、湖南人民的“首应” 261

三、湖南与辛亥革命 262

简析清末“预备立宪”运动的历程 265

一 265

二 268

三 270

辛亥革命与“中山式”教育观 273

一、关于“非学问无以建设” 273

二、关于“教便是宣传” 275

三、关于“普及教育” 277

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制度探究 279

一、监察制度的历史渊源 279

二、监察院的组织机构和主要职能 280

三、监察院失灵的原因 281

(一)监察权不独立于政府 281

(二)监惩分离 282

(三)政府内部分工不分权 282

(四)大众媒体的弱化 282

(五)监察党化 283

(六)监察院制度的启示 284

孙中山对近代中国人思想的影响 286

一、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的内容及影响 286

(一)民族革命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主要内容 286

(二)孙中山民族革命思想的影响 287

二、孙中山政治革命思想的内容及影响 288

(一)政治革命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主要内容 288

(二)孙中山政治革命思想的影响 289

三、孙中山的社会革命思想的形成及影响 290

(一)社会革命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主要内容 290

(二)孙中山社会革命思想的影响 291

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293

一、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政治权威的理性化 293

(一)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对外态度 294

(二)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对内主张 294

二、辛亥革命引起了中国政治功能的专门化 295

三、辛亥革命促进了政治参与的扩大化 296

(一)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 296

(二)政治参与主体范围的多样化 297

四、辛亥革命在政治现代化上的不足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298

辛亥革命的前奏——四川保路运动 300

一、四川保路运动爆发的背景 300

二、保路运动爆发经过 301

三、保路运动反思 303

对黎元洪在武昌首义前后的再认识 306

一、认识对象及背景 306

二、武昌首义爆发 307

(一)湖北新军起义 307

(二)黎元洪杀害革命党人 307

(三)黎元洪被迫当都督 308

三、黎元洪当都督的理由 308

(一)稳定局势,统一协调作战 308

(二)借助有影响的人物发号施令容易壮大声势 309

(三)调和两个革命团体之间的矛盾 309

四、黎都督上任后起的积极作用 310

(一)呼吁各省响应起义 310

(二)说服清军归附革命 310

(三)坚拒加爵,始终民国 311

浅析清末民初思想文化的嬗变 313

一、启蒙思想的崛起,近代化进程的开启 313

二、教育改革,促进革命进行 314

三、国粹、国故,传统思想中的新亮点 316

四、新文化运动新的出路 317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及启示 320

一、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内容 320

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322

(一)蒋介石执政时期 323

(二)蒋经国执政时期 324

(三)李登辉及陈水扁执政时期 325

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两岸关系的启示 326

辛亥革命时期的日本华侨 329

一 329

二 331

三 332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 335

一、辛亥革命的民主宪政建设铺设了推进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 335

二、辛亥革命绘制了推进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全新发展蓝图 337

三、辛亥革命提出了推进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创新理念 339

当代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研究 341

一、我国城市社区党建的历史演变 341

二、我国城市社区党建的现状 342

(一)我国城市社区党建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342

(二)我国城市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 343

三、加强我国城市社区党建的对策 345

(一)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城市社区党建的重视程度 345

(二)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建的运行机制 345

(三)建立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机制 346

(四)全面扩大党在社区工作的覆盖面和领导力 347

建党90周年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启示 349

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349

二、理论创新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350

三、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活力的源泉 350

(一)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保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350

(二)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党永葆生机 351

(三)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党引导社会不断前进 351

四、理论创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35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 35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52

五、党的理论创新给我们的启示 353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理论创新的强大思想动力 353

(二)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354

(三)理论创新要坚持与时俱进。理论L创新是党和国家不断前进的重大推动力 354

(四)理论创新的成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354

浅谈实践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356

一、“纲要”课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357

(一)实践学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 357

(二)实践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57

(三)实践教学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 358

二、“纲要”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创设 358

(一)开展以课堂讨论为中心的“听、看、读、思、议、写”活动 358

(二)充分利用地方性资源,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358

(三)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 359

(四)组织党员支教队活动 359

三、“纲要”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60

(一)实践教学是参与式教学,学生是否参与和参与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360

(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60

(三)实践教学不宜过多,“纲要”课堂还是应以理论教学为主 36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课程 361

一、“纲要”课——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途径 361

二、“纲要”课——难以取代的优势课程 362

三、“纲要”课——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364

构建“课堂·网络·社团”综合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 367

一、构建“课堂·网络·社团”综合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368

二、构建“课堂·网络·社团”综合教学平台的可能性 369

三、“课堂·网络·社团”综合教学平台的初步实践 370

后记 3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