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世纪的三大改革 卷2 金融制改划及运作全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3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国光,邢贲思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7503517816
- 页数:1256 页
第一篇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3
第一章 银行体系的重新建立 3
第一节 信贷基金的差额包干制 3
一、“差额包干”之前的情况 3
二、“差额包干”体制的提出和内容 4
三、“差额包干”的弊端 5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组织创新 6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的诞生 7
第四节 其他领域改革的突破 8
一、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扩大银行贷款范围 8
二、开始利用外资搞建设 8
三、开放商业信用 9
四、承认货币市场的存在 9
第二章 金融体系的迅速发展 11
第一节 银行资金管理体制向实贷实存的转变 11
第二节 货币管理的发展 13
一、1984年~1988年的货币政策实施 13
二、1988年下半年到1992年的货币政策 15
第三节 金融宏观调控手段的建立与发展 15
一、信贷计划 16
二、中央银行贷款 16
三、存款准备金(率) 17
四、利率政策 18
五、公开市场业务 19
第四节 转换银行经营机制的尝试 19
一、划分信贷基金、自主经营 20
二、扩大基层经营单位自主权 20
三、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20
四、建立经济责任制 21
第五节 金融市场的兴起 24
一、同业拆借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24
二、股票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24
三、债券市场不断扩大 26
第六节 外汇体制改革的发展 27
一、建立健全外汇管理机构,完善外汇管理的立法和制度 27
二、改革外汇分配制度、实行外汇留成办法 27
三、外汇调剂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28
四、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外债管理 29
五、人民币汇价改革 29
六、发展对外金融关系,开展国际问合作 30
第三章 改革的全面推进与进入实质性阶段 31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的改革 31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 31
二、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 33
第二节 外汇体制改革中的外汇政策与人民币政策协调问题 36
一、1994年以来外汇体制改革背景与基本过程 36
二、外汇政策与人民币政策协调问题与深化改革 37
第三节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 41
第四节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 42
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 42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金问题 43
三、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政策措施 45
四、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配套措施 46
第五节 合作金融的组织和建设 46
一、城市合作金融改革方案 47
二、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思路 48
第六节 对未来几年金融体制改革难点问题的理论分析 50
一、中央银行体制改革 50
二、货币政策体系的改革 51
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 53
四、其他商业银行的发展 55
五、政策性银行的发展 55
六、外汇改革 55
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年度表 56
第二篇 中央银行体制改革 63
第一章 中央银行体制改革概论 63
第一节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63
一、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银行 63
二、新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64
三、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 65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改革 66
一、市场金融体制——中央银行的模式 66
二、市场金融体制中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 68
三、我国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最新进展 72
第三节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制度选择 74
一、中央银行的规模选择 74
二、中央银行的行为选择 75
第四节 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80
一、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比较 80
二、建立我国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 82
第二章 转换中央银行职能 85
第一节 中央银行职能概述 85
一、中央银行的一般职能 85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职能 88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职能的转移 89
一、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 89
二、我国中央银行职能的转变 90
三、强化中央银行的领导与管理职能 90
四、强化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的职能 91
五、强化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92
六、强化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 93
第三节 加强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职能 93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化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必要性 94
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的内容 95
三、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的运行 97
四、强化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职能的途径 100
第四节 加强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调查与分析职能 103
一、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调查职能 103
二、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分析职能 108
第三章 中央银行机构改革 119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 119
一、中央银行的领导机构 119
二、货币政策委员会 119
三、我国中央银行内设机构 121
第二节 健全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 137
一、中央银行组织机构职能化 137
二、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设置的经济区域化 137
三、明确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39
第三节 深化中央银行人事体制的改革 141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 141
二、人事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42
三、人事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42
四、人事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42
五、推进中央银行行员的目标管理 142
第四节 加强中央银行队伍建设 144
一、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144
二、加强行员队伍综合建设 145
三、加强制度建设 145
四、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 145
第四章 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 146
第一节 货币政策体系概述 146
一、货币政策的内容 146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47
三、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148
四、货币政策配套的其他政策 149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149
一、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历史沿革 149
二、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几种观点 150
三、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依据 154
四、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158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定 159
一、选择中介指标的五个标准 159
二、目前较有影响的五种中介指标 160
三、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163
第四节 改革和完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168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一般知识 168
二、我国中央银行直接信用控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 170
三、我国中央银行间接信用控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 173
四、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180
五、完善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180
第五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 186
一、货币政策传递机制概述 186
二、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作用过程 187
三、体制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传递机制 188
第六节 经济转型中的通货膨胀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 190
一、经济转型中的货币化与超量货币供应 190
二、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192
三、货币控制的风险和公共选择 193
第五章 加强金融法制建设 195
第一节 金融法概述 195
一、金融法的概念 195
二、金融法在经济法中的地位 196
三、金融法的基本内容 196
四、金融法的作用 197
第二节 金融法的历史沿革 198
一、金融、金融业的产生和发展 198
二、金融法的产生与发展 199
三、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体制及立法态势 200
四、古代及近代中国的金融和金融法规 202
第三节 金融法律关系及其保护 203
一、金融法律关系 203
二、金融法律关系的保护 206
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法规体系 210
一、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确立与发展 210
二、社会主义金融法制的建设和发展 212
三、社会主义金融法的立法原则 213
四、中央银行行为的法制化 215
第六章 强化金融监管 216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216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 216
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意义 217
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对象 218
四、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目标 220
五、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实施方法 221
六、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 222
第二节 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227
一、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监管的目标及必要性 227
二、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监管的原则及方法 228
三、我国金融机构的类型及其监管特点 229
四、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监管的具体内容 230
第三节 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241
一、强化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的监管 241
二、强化中央银行对资本市场的监管 245
第四节 强化中央银行信贷资金的监管 252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252
二、强化中央银行的贷款监管 256
三、强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监管 256
第五节 强化中央银行对社会集资的监管 259
一、中央银行对社会集资监管的目的和意义 259
二、中央银行对社会集资监管的对象和内容 260
三、中央银行对社会集资监管的法律依据 261
第六节 强化中央银行的外汇监管 261
一、中央银行外汇监管概述 261
二、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外汇的监管 262
三、强化中央银行对汇率的监管 264
四、强化中央银行对银行结售汇和外汇交易市场的监管 265
五、强化中央银行对外汇储备的监管 267
六、强化中央银行对外债的监管 268
第七节 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稽核职能 269
一、中央银行金融稽核的概述 269
二、我国金融稽核的发展历程 269
三、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稽核的职能与作用 270
四、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稽核的程序 271
五、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稽核的对象和内容 274
六、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稽核和其他监督部门的关系 275
七、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稽核评级 277
第八节 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监管 279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 279
二、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 279
三、金融风险的危害及表现 280
四、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 283
五、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的处理及化解风险的措施 286
六、金融诈骗及其防范 287
第九节 健全和完善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系 289
一、建立一个权威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289
二、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操作体系 290
三、加强法制建设,提高银行监管人员素质 293
第七章 中央银行财务制度改革 294
第一节 我国中央银行财务制度改革的概述 294
一、中央银行财务管理的涵义及其管理方法 294
二、中央银行的财务管理体制 295
三、中央银行财务管理范围 295
四、中央银行的财务报告 297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财务预算制度改革 297
一、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简介 297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298
第三节 深化中央银行会计结算制度改革 300
一、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计划 300
二、中央银行的会计制度改革 301
三、中央银行会计结算制度改革 302
第四节 深化中央银行资金清算制度 305
一、全国联行 305
二、人民银行的电子联行 306
第五节 加强中央银行系统财务管理的软件化 308
一、软件设计依据 308
二、系统设计方法 308
三、运行环境 309
四、软件的特点 309
第六节 完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制度 310
一、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方法 310
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金融业务活动的会计核算 311
三、完善中央银行的会计检查与会计分析制度 314
第七节 深化中央银行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 316
一、对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审计监督的必要性 316
二、对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审计监督的任务 318
三、对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319
第三篇 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篇 323
第一章 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概论 323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323
一、商业银行的基本涵义 323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325
三、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326
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 329
第二节 现代商业银行所具有的职能和业务 330
一、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特点 330
二、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 331
三、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 336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方向 340
一、商业银行及其行为特征的分析 340
二、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方向 342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模式选择 344
一、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差别 344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模式 347
第二章 商业银行体系 351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概述 351
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351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 351
三、城市合作银行 352
第二节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352
一、中国银行 352
二、中国工商银行 353
三、中国农业银行 354
四、中国建设银行 355
第三节 股份制商业银行 357
一、交通银行 357
二、深圳发展银行 362
三、中信实业银行 362
四、中国光大银行 366
五、华厦银行 366
六、中国投资银行 366
七、招商银行 367
八、广东发展银行 367
九、福建兴业银行 368
第四节 合作银行 368
第五节 其它形式的商业银行 369
一、住房储蓄银行 369
二、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 369
第三章 健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 370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概述 370
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涵义 370
二、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模式 372
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的效益指标 374
四、西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形式的借鉴 380
第二节 健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385
一、资产负债结构单一,稳定性差 385
二、资产结构不合理,流动性、盈利性差 385
三、资本充足率低,贷款严重超负荷 385
四、利率传导机制失衡 386
第三节 健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途径 386
一、规范企业经营机制 386
二、改善负债结构,提高资金营运能力 387
三、培育和完善货币市场体系 387
四、改革利率管理机制,实现利率市场化 388
五、充实银行资本,提高银行竞争能力 388
六、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 388
七、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指标监控体系,强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388
第四节 健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系统 389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必要性 389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89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演进 390
四、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内容 391
五、建立有效的监控考核体系的问题 395
第四章 健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 397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权数的测算 397
一、《巴塞尔协议》对风险资产权数的测定 397
二、我国政府对风险权数的规定 398
第二节 我国银行资产质量现状和特点 400
一、不断完善贷款“三查”制度 401
二、确定合理的贷款方式 401
三、实施贷款分散化策略 402
四、实施优化存量结构策略 402
五、保证银行贷款的合理运用 403
第三节 健全商业银行贷款资产风险管理制度 405
一、贷款风险的分析 405
二、贷款风险的计量 410
三、贷款风险的处理与防范 414
四、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 415
第五章 完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体系 419
第一节 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回顾 419
一、我国国有专业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419
二、我国国有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的尝试 420
三、我国国有专业银行仍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 424
四、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427
五、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途径 429
六、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外部条件 431
第二节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 433
一、建立和完善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法人制度 433
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应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434
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应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制度 436
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应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 437
五、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外部环境 438
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实施步骤 439
第三节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九五”时期的改革目标 440
一、中国工商银行“九五”时期的改革目标 440
二、中国农业银行“九五”时期的改革目标 444
三、中国银行“九五”时期的改革目标 447
四、中国建设银行“九五”时期的改革目标 451
第六章 发展和完善股份制银行和合作银行体系 455
第一节 发展和完善股份制银行 455
一、我国股份银行的发展状况 455
二、商业银行股份化的特点 455
三、规范股份,确定一级法人体制 457
四、完善股份制银行的组织形式 458
五、按照经济和业务重要性设置分支机构 458
第二节 发展和完善合作银行体系 460
一、对西方国家合作银行体制的借鉴 460
二、发展和完善我国合作银行体系 463
第七章 引进和发展外资金融机构 467
第一节 外资金融机构概述 467
一、外资金融机构的概念 467
二、我国外资金融机构的分类 467
三、我国外资金融机构的概况 468
四、外资金融机构的作用 468
五、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及其利弊 470
第二节 外资金融机构的历史沿革 472
一、国外外资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472
二、我国外资金融机构的历史沿革 473
第三节 我国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与退出的准则与程序 475
一、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准则与程序 476
二、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准则与程序 481
三、外国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的设立与撤销的准则与程序 482
第四节 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483
一、外资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484
二、外资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 489
三、外资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 489
第五节 外资、中外合资财务公司 490
一、外资、中外合资财务公司的设立条件 490
二、外资、中外合资财务公司的注册资金 490
三、外资、中外合资财务公司设立的程序 490
第六节 中央银行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492
一、中央银行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492
二、中央银行对外资保险机构的监管 495
第四篇 完善和发展政策性银行 499
第一章 政策性银行概述 499
第一节 政策性银行的涵义 499
一、政策性银行的概念 499
二、政策性银行的性质 499
三、政策性银行的职能 500
四、我国设立政策性银行的必要性 500
第二节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基本模式 502
一、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 502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资金运用 503
三、我国应构建独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 504
四、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监督管理 505
五、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外部关系 506
第三节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主要业务 506
一、政策性银行的负债业务 507
二、政策性银行的资产业务 508
三、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管理 510
四、政策性银行的融资原则及经营方针 511
第四节 政策性银行的体系 512
一、政策性银行的一般类型 512
二、我国目前设立的政策性银行 513
三、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前景 514
第二章 完善和发展政策性银行 516
第一节 国家开发银行 516
一、国家开发银行的组织机构 516
二、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和筹措办法 516
三、国家开发银行资金运用的基本原则 517
四、国家开发银行项目安排及其运作程序 517
第二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518
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机构设置 518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注册资金 518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 519
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管理 519
五、建立真正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520
第三节 中国进出口银行 525
一、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机构设置 525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来源 526
三、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范围 526
第五篇 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 529
第一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概述 529
第一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内涵、历史沿革及其法律地位 529
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涵义 529
二、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历史沿革 530
三、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 530
第二节 我国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现实意义 531
一、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世界的趋势 531
二、我国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要性 535
三、我国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措施 537
第三节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的方向 539
一、保险机构发展的多元化 539
二、发展多层次的信托投资机构 540
三、复兴和发展合作金融机构 540
四、建立邮政储蓄机构体系 542
五、发展融资租赁、财务公司 542
六、发展和完善证券机构 542
第二章 保险公司 543
第一节 保险公司概述 543
一、保险公司的概念 543
二、保险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543
三、我国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 544
四、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544
第二节 我国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终止程序 546
一、我国保险公司的设立程序 546
二、我国保险公司的变更程序 547
三、我国保险公司的终止程序 548
第三节 我国保险公司的业务种类与经营规则 548
一、我国保险公司的业务种类 548
二、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规则 548
第四节 完善与发展人寿保险公司和国家再保险公司体制 550
一、人寿保险公司的完善与发展 550
二、国家再保险公司的完善与发展 553
第三章 信托投资公司 555
第一节 信托投资公司概述 555
一、信托投资公司的涵义 555
二、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历史沿革 555
三、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性质 556
四、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组织机构 556
五、我国现有几类信托投资公司概况 557
第二节 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设立程序 559
一、信托投资公司的设立 559
二、信托投资公司的变更 562
三、信托投资公司的终止 563
第三节 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种类 565
一、信托业务 565
二、代理业务 567
三、金融租赁业务 569
四、国际金融信托业务 569
五、咨询业务 570
六、其他信托业务 570
第四节 信托投资公司的管理 571
第四章 证券机构 573
第一节 证券机构概述 573
一、证券机构的概念 573
二、我国证券机构的主要形式 573
三、证券机构的监督管理 574
第二节 证券公司 574
一、证券公司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574
二、证券公司的设立程序 575
三、证券公司的变更和撤销程序 575
四、证券公司的业务种类 576
五、我国证券公司的监督管理 576
六、我国对证券公司违纪的检查与处罚 577
第三节 证券交易所 577
一、证券交易所的组织机构 577
二、证券交易所的功能 580
三、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解散程序 583
四、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职能 584
五、我国证券交易所的组织 585
六、我国证券交易所对证券交易活动的监管 587
七、我国对证券交易所的管理与监督 587
第五章 财务公司 588
第一节 财务公司概述 588
一、财务公司的概念 588
二、我国财务公司的历史沿革 589
三、我国财务公司的地位、作用 589
第二节 财务公司的类型 589
一、商业财务公司 589
二、消费财务公司 590
三、销售财务公司 591
第三节 我国财务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业务范围 591
一、我国财务公司的组织机构 591
二、我国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 592
第六章 信用合作组织 594
第一节 城市信用合作社 594
一、我国城市信用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594
二、我国城市信用社的法律地位、组织机构、业务范围、内部组织管理 594
三、我国城市信用合作社的经营业务 595
四、我国城市合作银行与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关系及其各自的发展趋势 596
第二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597
一、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597
二、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性质与基本任务 597
三、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管机关 598
四、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管理 598
五、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业务范围 598
六、加强农村信用社的监督管理 600
七、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市场定位 601
第七章 其他金融机构 603
第一节 融资租赁公司 603
一、金融租赁概述 603
二、金融租赁公司的概念、性质与特点 609
三、融资租赁公司的产生、发展 609
四、融资租赁公司的组织、业务范围 610
五、融资租赁公司的地位和作用 611
第二节 金融期货公司 611
第三节 中国邮政储金汇业局 612
第四节 典当行 613
第六篇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617
第一章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概论 617
第一节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产生与发展 617
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617
二、外汇税收统支管理体制 618
三、外汇留成制度 618
四、外汇结售汇制度 619
第二节 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背景 619
一、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背景及其必要性 620
二、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时机和条件 621
三、外汇体制改革的思路 622
四、外汇管理体制的进一步重大改革 624
五、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625
第三节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625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次改革 625
二、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627
三、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和外汇立法的新思考 629
第四节 深化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改革 630
一、我国人民币货币制度面临的挑战 630
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进程 634
三、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636
四、人民币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应注意的问题 638
第五节 深化外汇结汇制度的改革 642
一、外汇结售汇制度存在的问题 642
二、外汇结售汇制度的改革 644
第二章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646
第一节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概述 646
一、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重要性 646
二、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现状 648
三、完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制度 649
第二节 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649
一、经常项目外汇管理 649
二、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651
第三章 外汇储备管理 654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与外汇储备 654
一、国际收支平衡的有关概念 654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655
三、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656
四、外汇储备管理的概念 657
五、外汇储备的功能及其经营原则 658
六、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659
第二节 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 661
一、外汇储备的形成与外汇市场运作的关系 661
二、中央银行统一、集中管理外汇储备 661
三、衡量外汇储备量的指标 662
四、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663
五、提高我国外汇储备的质量 663
六、外汇储备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之间的关系 664
七、资本流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666
八、外汇储备是经济内外均衡的工具 666
第四章 汇率与外汇市场管理 668
第一节 外汇与外汇管理 668
一、外汇概述 668
二、我国外汇管理的具体内容 670
三、外汇管理下的外汇交易 673
四、外汇管理的改革和外汇调剂市场 674
五、外汇兑换券 675
六、外汇风险 675
第二节 外汇管制 676
一、外汇管制概述 676
二、外汇管制的方法 677
三、外汇管制的前景 680
四、外汇管制的意义 680
五、我国外汇管制的改革方向 680
第三节 汇率管理 680
一、汇率的概念 680
二、外汇汇率的标价方法 681
三、汇率的种类 681
四、货币的升值与贬值 685
五、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685
六、汇率制度 686
七、汇率的决定 688
八、汇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690
九、我国汇率政策的取向 691
第四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691
一、人民币汇率的演变过程 691
二、制定人民币汇率的依据 692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 692
四、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及特点 694
五、人民币汇率水平 695
六、对人民币汇率作用的评价 696
七、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 696
八、人民币汇率的放开与管理 697
九、推进人民币可兑换改革 697
第五节 外汇市场管理 700
一、外汇市场的概念 700
二、外汇市场的作用 701
三、外汇市场的业务 701
四、我国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703
五、我国外汇市场的性质 704
六、外汇市场的运作 705
七、世界主要的外汇市场及我国的外汇调剂中心 708
八、我国外汇市场改革的模式选择 710
九、进一步发展我国银行间的外汇市场 711
第五章 国际融资与外债管理 712
第一节 国际融资 712
一、国际金融市场 712
二、国际融资的发展及其原因 719
三、国际融资方式 720
四、国际融资渠道 722
五、国际融资风险与风险的防范 725
第二节 外债管理 726
一、外债管理概述 726
二、我国外债状况 728
三、外债的统计监测与管理 728
四、外债管理体制 729
五、外债管理的具体内容 731
六、外汇担保管理 736
七、外债风险管理 737
第六章 外汇存贷款管理 741
第一节 外汇存款管理 741
一、外汇存款概述 741
二、甲、乙、丙种外币存款 742
第二节 外汇贷款管理 746
一、外汇贷款的概念 746
二、外汇贷款的使用范围 746
三、外汇贷款的类型 747
四、外汇贷款的期限和利率 749
五、各类外汇贷款的申请、审批和监管 749
六、发行外币债券的申请、审批和监管 750
七、对外担保的申请、审批和监督 750
八、外汇贷款与发展进出口 751
第三节 发展国际信用业务 752
一、出口信贷 752
二、银行信贷 752
三、政府间信贷 753
四、补偿贸易 753
五、租赁信贷 753
六、国际金融机构信贷 753
七、发行国际债券 754
第七章 黄金储备管理 755
第一节 我国黄金储备概述 755
一、我国黄金储备状况 755
二、我国管理、经营黄金储备的做法 757
第二节 我国的黄金储备管理 757
一、黄金储备的涵义 757
二、黄金储备合理规模的确定 758
三、黄金储备的运用 758
第三节 黄金市场 759
一、黄金市场的概念 759
二、世界主要的黄金市场及其业务特色 759
第七篇 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763
第一章 金融市场概论 763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一般理论 763
一、金融市场的涵义 763
二、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 764
三、金融市场的特征 764
四、建立金融市场的一般条件 765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功能及其类型 766
一、金融市场的功能 766
二、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 766
三、金融市场的类型 768
第三节 实现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769
一、实现我国货币市场国际化 769
二、实现证券市场国际化 769
三、实现我国外汇市场国际化 770
第四节 新时期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 770
一、我国金融市场创新的涵义 770
二、我国金融市场创新的必要性 774
三、我国金融市场创新的重大意义 777
第二章 发展和完善货币市场 781
第一节 货币市场的概述 781
一、货币市场的概念 781
二、货币市场的种类 781
三、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784
四、我国货币市场现状 785
第二节 发展和完善同业拆借市场 786
一、同业拆借市场的产生及运作 786
二、同业拆借市场的拆借期限和利率 787
三、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 788
四、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问题 790
五、发展和完善我国同业拆借市场 791
第三节 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票据市场 795
一、票据市场的概念 795
二、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特点 796
三、我国票据市场的产生和发展现状 796
四、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目标 797
第四节 发展和完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798
一、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由来及发展 798
二、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发行与流通 799
三、我国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800
第五节 发展和完善短期债券市场 800
一、我国货币市场上的债券及其直接融资的国际比较 800
二、发展和完善我国短期债券市场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802
三、发展和完善证券回购市场 805
第三章 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 809
第一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809
第二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类型 810
一、证券发行市场 810
二、证券交易市场 812
三、证券交易所 812
四、股票价格指数 814
第三节 建立证券多样化的证券市场 815
一、证券多样化的必要性 815
二、我国证券应该具有的种类 817
第四节 发展和完善以股票为主体的证券市场 817
一、我国的股票市场与我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818
二、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819
三、发展和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途径 822
第五节 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826
一、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要性与主要障碍 827
二、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本途径 828
三、实现证券市场国际化应注意的问题 831
四、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 836
第六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金融风险管理 837
一、我国证券市场金融风险的涵义 837
二、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具有较大的制度性风险 838
三、证券机构风险及其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839
四、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对策 840
第八篇 加强金融基础建设 843
第一章 加快会计、结算制度改革 843
第一节 加快会计制度改革 843
一、财务会计制度的一般知识 843
二、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制度 845
三、我国金融会计制度的改革 849
四、加强电子联行往来业务的会计核算 851
第二节 加快银行结算制度改革 855
一、银行结算概述 855
二、完善银行结算工具 860
三、银行结算方式的改革与完善 863
第二章 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 868
第一节 金融电子化概述 868
一、金融电子化的涵义及其构成 868
二、银行专用计算机设备 870
三、银行中的网络系统 870
第二节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 871
一、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历程 871
二、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前景 874
第三节 加快我国金融电子化应用系统的建设 875
一、加快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建设 875
二、加快我国金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879
三、加快我国金融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 880
四、加快我国金融自动化服务系统的建设 882
第三章 加强金融队伍建设 885
第一节 加强金融队伍建设概述 885
一、要加强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885
二、要抓紧对职工的业务培训 885
三、增强中央银行的凝集力,稳定职工队伍 886
第二节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886
一、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改革,增强竞争激励机制 886
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加大干部交流步伐 886
三、干部亲属回避制度的改革 887
四、深化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制度 887
五、在局、处、科级委任制干部中,完善试用期制度 887
第三节 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 887
一、人民银行的工资制度 887
二、发展和完善行员等级工资制度 892
第九篇 国外金融改革与发展 897
第一章 国际金融改革的新趋势 897
第一节 国外金融制度概述 897
一、国外金融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897
二、国外建立金融制度的基本原则 901
三、国外各种不同的银行制度比较分析 904
第二节 国际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 906
一、国际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概述 906
二、国际货币政策和金融管制改革与发展趋势 913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922
一、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历史背景 922
二、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重点与问题 925
第二章 欧美发达国家金融改革与发展 930
第一节 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发展新趋势 930
一、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制度比较 930
二、国际银行形成新的竞争格局 932
三、银行国际化进程加快 936
四、国际金融工具的创新 937
五、金融管制的自由化 939
六、国际融资方式证券化 941
七、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 942
八、国际金融监管逐步加强 943
第二节 美国金融改革与发展 944
一、美国的国民银行制度 944
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947
三、美国金融制度的改革 952
四、美国银行业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955
第三节 英国金融改革与发展 956
一、英国的金融体系 956
二、英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961
三、英国的货币政策的改革与发展 965
第四节 法国金融改革与发展 969
一、法国的银行制度 969
二、金融市场与金融调节机制的改革与发展 973
第五节 澳大利亚金融改革与发展 977
一、澳大利亚的金融机构 977
二、澳大利亚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 982
三、80年代以来的澳大利亚金融改革 985
第三章 拉丁美洲金融改革与发展 988
第一节 拉丁美洲的金融结构 988
一、拉美市场经济中有着广泛存在的经济二元性和金融二元性问题 989
二、拉美国家只依靠信用控制、利率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政府干预倾向严重 989
第二节 拉丁美洲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 991
一、拉美国家的金融机构 991
二、拉美国家的资本市场 993
第三节 拉丁美洲的金融改革与金融自由化 996
一、拉美三国金融改革的实施 997
二、拉美三国金融改革的效果 998
三、拉美金融改革步骤及改革教训 1000
第四章 非洲金融改革与发展 1002
第一节 非洲国家金融结构的特点 1002
一、与经济二元性相联系的金融二元性广泛存在 1002
二、政府对金融业的广泛干预 1002
三、外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原宗主国的金融机构在非洲国家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1003
四、大多数非洲国家的金融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农产品出口、其他初级产业和外贸为导向的 1003
第二节 非洲国家的金融体制与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1003
一、非洲国家的金融体制 1003
二、金融机构 1004
第三节 非洲国家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1007
一、非洲国家金融市场的特点 1007
二、非洲国家金融市场概况 1008
第四节 非洲国家金融改革与金融自由化 1009
一、非洲国家金融调整改革的基本情况 1009
二、非洲国家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 1011
第五章 亚洲国家金融改革与发展 1013
第一节 亚洲国家金融改革与发展概况 1013
一、中央银行形式的多元化 1013
二、金融活动受政府的控制较大 1014
三、金融机构及金融工具比较简单 1014
四、金融压抑影响经济发展 1014
五、国内金融市场一般不发达 1016
六、少数地方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1017
第二节 日本金融改革与发展 1018
一、日本金融制度的产生 1018
二、日本金融制度的演变 1022
三、日本金融制度的完善 1030
第三节 韩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1038
一、韩国的金融制度 1038
二、韩国的金融政策 1042
三、韩国的金融改革 1044
第四节 印度尼西亚金融改革与发展 1045
一、印度尼西亚改革前夕的宏观经济前景 1045
二、印度尼西亚的金融改革措施 1045
三、印度尼西亚金融改革的效果 1046
第五节 马来西亚金融改革与发展 1046
一、马来西亚改革前夕的宏观经济前景 1046
二、马来西亚金融改革的措施 1047
三、马来西亚金融改革的效果 1047
第六节 亚洲国家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 1047
一、亚洲国家的金融改革不能照搬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的措施 1048
二、宏观经济稳定,尤其是价格的稳定对放松金融管制至关重要 1048
三、金融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与市场深化的进程相适应 1048
四、金融改革并非单纯的取消管制 1049
五、常用的衡量金融体系深化度的指标是M2/GDP或M3/GDP,它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机制的深化程度 1049
六、金融改革与一切改革一样,会引起不同利益集团的收入和财富发生转移和变化 1049
第六章 独联体及东欧国家银行制度的演变 1050
第一节 前苏联东欧国家银行制度的演变 1050
一、一级银行制度的形成 1050
二、前苏联银行制度的演变 1051
三、东欧国家银行制度的演变 1052
四、原苏东国家的银行体制改革 1054
第二节 独联体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1059
一、银行体制转轨及现状 1059
二、独联体各国新的货币制度 1061
三、俄罗斯银行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成效 1062
第三节 波、匈、捷三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1063
一、改革银行体制 1064
二、金融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育 1065
第四节 原民主德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1065
一、两德的货币统一 1065
二、银行体制的改组和一体化 1067
第十篇 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法规文件汇编第一部分 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法规文件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纲要(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1071
“六五”计划、“七五”计划”、“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以及“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有关金融改革发展的内容摘要 1099
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110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 1107
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1111
关于“九五”时期金融工作规划的编写说明 1115
中国人民银行“九五”时期金融工作规划(1996年12月15日) 1128
中国工商银行“九五”时期发展规划(1997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分行行长工作会议通过) 1140
中国农业银行“九五”时期改革与发展纲要(1997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办公会议通过) 1148
中国银行发展“九五”时期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年10月经中国银行党组批准下发执行) 1154
中国建设银行“九五”时期工作规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纲要(1996年12月9日第16次行务会议通过) 1166
国家开发银行“九五”时期信贷计划基本思路(1997年1月42次党组扩大会议讨论通过) 1174
中国进出银行“九五”时期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简本)(1997年1月30日经第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186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九五”时期工作规划(1997年3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办公会议通过) 1195
交通银行“九五”时期发展规划纲要(1996年1月交通银行全国分支行行长会议通过) 1203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1996—2000年发展规划(1997年1月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全国分公司总经理会议讨论通过) 1208
第二部分 有关金融法律选编 1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6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1995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7号公布 自1995年7月1日起施行) 12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1995年5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公布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1995年6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1号公布 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1239
- 《体育公共服务改革 理想之美与现实之殇》齐超 2019
- 《自我保健按摩全书 彩图典藏版》张威编著 2018
- 《昆虫王国 写给孩子们的百科全书》贝贝狗童书馆 2018
- 《罪全书 3》蜘蛛著 2020
-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探析》李瀛心,吴价宝著 1997
- 《改革进程中的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 基于警察的视角》谢波 2019
- 《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管理方法技术与服务创新丛书 俄罗斯档案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徐胡乡责编;肖秋会 2019
-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内科学》(中国)刘德培 2019
- 《高中课程与高考改革 走向多样化》冯生尧主编;崔允潡总主编 2018
- 《中国农药研究与应用全书 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欧晓明,司乃国,陈杰编 2019
- 《断陷湖盆比较沉积学与油气储层》赵永胜等著 1996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激光加工实训技能指导理实一体化教程 下》王秀军,徐永红主编;刘波,刘克生副主编 2017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新时代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教学专题实务》郭志龙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