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法律咨询全书
中国法律咨询全书

中国法律咨询全书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乐平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218021816
  • 页数:113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时代与改革下一篇:刑法学参考资料
《中国法律咨询全书》目录

1 宪法类篇 5

1.1 宪法 5

1.1.1 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5

1.1.2 我国宪法的结构及主要特点 6

1.1.3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7

1.1.4 我国宪法解释和修改的具体规定 7

1.1.5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特点和内容 8

1.1.6 我国的国体 8

1.1.7 我国的政体 9

1.1.8 宪法关于统一战线的主要规定 9

1.1.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 10

1.1.1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10

1.1.11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11

1.1.12 我国行政区划的内容和特点 12

1.1.1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

1.1.14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14

1.1.15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的经济形式 14

1.1.16 社会主义公有制 16

1.1.17 社会主义分配制 16

1.1.18 宪法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规定 17

1.1.19 宪法关于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规定 17

1.1.20 宪法对土地制度的规定 18

1.1.21 宪法对保护公共财产的规定 19

1.1.22 宪法对保护公民个人财产的规定 19

1.1.23 宪法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定 20

1.1.24 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 20

1.1.25 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1

1.1.26 中国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2

1.1.27 中国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 22

1.1.28 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23

1.1.29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主要内容 24

1.1.30 中国公民的人格权 25

1.1.31 中国公民的住宅权 26

1.1.32 关于保护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规定 26

1.1.33 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 27

1.1.34 中国公民的劳动权 27

1.1.35 中国公民的休息权 28

1.1.36 中国公民的获得物质帮助权 29

1.1.37 中国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内容 30

1.1.38 宪法对妇女权利保护的规定 30

1.1.39 宪法对婚姻、家庭、母亲、儿童的保护规定 31

1.1.40 宪法对华侨、归侨和侨眷的保护规定 31

1.1.41 中国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的基本准则 32

1.1.42 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32

1.1.43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 33

1.1.44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34

1.1.4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 34

1.1.4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任期和工作方式 35

1.1.4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35

1.1.48 我国的立法体制与程序 36

1.1.49 国家主席的性质和地位 37

1.1.50 国家主席的产生、任期和职权 37

1.1.51 国务院的性质、组成和职能 38

1.1.52 国务院的工作制度 39

1.1.53 国务院的组织机构 40

1.1.54 总理的产生、任期和职权 41

1.1.55 我国行政监察体制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41

1.1.56 我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42

1.1.57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组成 43

1.1.58 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 43

1.1.59 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44

1.1.60 我国的审判机关及审判制度 45

1.1.61 我国的检察机关及检察制度 45

1.1.62 宪法关于国旗、国徽、首都和国歌的规定 45

1.2 国旗法与国徽法 47

1.2.1 国旗升挂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关 47

1.2.2 有关国旗升挂的具体规定 47

1.2.3 有关下半旗的具体规定 49

1.2.4 国旗法中的禁令性规定 49

1.2.5 违反国旗法的法律责任 50

1.2.6 有关悬挂国徽的具体规定 50

1.2.7 有关国徽印刻和使用的具体规定 50

1.2.8 国徽法中的禁令性规定 51

1.2.9 违反国徽法的法律责任 52

1.3 集会游行示威法 53

1.3.1 中国集会游行示威的立法概况 53

1.3.2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适用范围 53

1.3.3 集会游行示威许可制度的内容 54

1.3.4 集会游行示威的变更 55

1.3.5 集会游行示威的限制和禁止性规定 55

1.3.6 集会游行示威负责人的权利和义务 56

1.3.7 集会游行示威主管机关的职权 57

1.3.8 违反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法律责任 58

1.4 民族区域自治法 61

1.4.1 民族区域自治法概况 61

1.4.2 民族自治地方及其建立所依据的原则 61

1.4.3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性质及其组成 62

1.4.4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63

1.4.5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4

1.4.6 调整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关系的规定 65

1.4.7 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区域自治的保障 66

1.4.8 民族平等原则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体现 67

1.5 全国人大组织法和选举法 69

1.5.1 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审查的组织和程序 69

1.5.2 议案的提出和审议 69

1.5.3 罢免议案的提出和审议 70

1.5.4 有关质询的具体规定 70

1.5.5 全国人大的工作制度 71

1.5.6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 72

1.5.7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制度 73

1.5.8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内容 73

1.5.9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74

1.5.10 有关代表名额的具体规定 75

1.5.11 选区划分的具体规定 76

1.5.12 有关选民登记的具体规定 76

1.5.13 主持选举工作的组织机构 77

1.5.14 有关代表候选人的具体规定 78

1.5.15 有关差额选举的具体规定 78

1.5.16 有关选举程序的具体规定 79

1.5.17 代表候选人的当选内容 80

1.5.18 补选的具体规定 80

1.5.19 罢免代表的程序和方式 81

1.5.20 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期间的职权 81

1.5.21 人大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的职权 82

1.5.22 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 83

1.5.23 有关停止执行代表职务和终止代表资格的规定 83

1.5.24 我国对民主选举的保障措施 84

1.6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85

1.6.1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85

1.6.2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原则性规定 85

1.6.3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基本原则 86

1.6.4 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86

1.6.5 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 87

1.6.6 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88

1.6.7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88

1.6.8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 89

1.6.9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职权 89

1.6.10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任期、辞职与代理 90

1.6.11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的关系 90

1.6.12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 91

1.6.13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 91

1.6.14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 92

1.6.15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 92

1.6.16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 93

1.6.17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及主席的职权 93

1.6.18 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机关 93

1.6.19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官 94

1.6.20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域组织 94

1.6.21 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务人员 95

1.6.22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私有财产权 95

1.6.23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和税收 96

1.6.24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金融和货币 96

1.6.25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贸易与产业 97

1.6.26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土地契约 97

1.6.27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航运 97

1.6.28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民用航空 98

1.6.29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育制度和专业制度 98

1.6.30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科技、文化、宗教 99

1.6.31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对外事务 99

1.6.32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和修改 100

1.6.33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附则 100

1.6.34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 101

1.6.35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决定 101

1.6.36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 102

1.6.37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 102

1.7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03

1.7.1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103

1.7.2 中央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103

1.7.3 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 104

1.7.4 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04

1.7.5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职权 105

1.7.6 行政长官的任职资格及产生办法 106

1.7.7 行政长官的任期、辞职 106

1.7.8 行政长官短期不能履行职务和出缺时的处理办法 106

1.7.9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 107

1.7.10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107

1.7.11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职权 107

1.7.12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任期和解散 108

1.7.13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 108

1.7.14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副主席 109

1.7.15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 109

1.7.16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 109

1.7.17 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院 110

1.7.18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立法会和司法机关的产生办法 110

1.7.19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 111

1.7.20 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 111

1.7.21 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务人员 111

1.7.22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制度 112

1.7.23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文化和社会事务管理制度 113

1.7.24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对外事务 113

1.7.25 澳门基本法的解释权和修改权 114

1.7.26 对原澳门政府的法律和原澳门政府签订的契约的处理办法 115

2 行政法篇 121

2.1 我国行政立法概述 121

2.1.1 我国行政法概况 121

2.1.2 我国行政法律关系 121

2.1.3 我国行政立法 122

2.1.4 我国行政措施 122

2.1.5 行政强制执行 123

2.1.6 行政处罚 123

2.2 人事行政法 125

2.2.1 人事行政法概况 125

2.2.2 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125

2.2.3 公务员职位分类 125

2.2.4 录用制度 126

2.2.5 考核制度 126

2.2.6 行政奖励制度 127

2.2.7 行政处分制度 127

2.2.8 职务升降和任免制度 128

2.2.9 交流制度 128

2.2.10 公务员的工资保险福利制度 129

2.2.11 公务员的辞职、辞退和退休 129

2.2.12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 130

2.2.13 高级专家离休、退休待遇的规定 130

2.2.14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的规定 131

2.3 公安行政法 133

2.3.1 公安行政法概况 133

2.3.2 人民公安组织体系 134

2.3.3 人民公安机关工作人员 134

2.3.4 警衔制度 135

2.3.5 人民警察的工作原则 136

2.3.6 人民警察的职责和职权 136

2.3.7 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和纪律 137

2.3.8 人民警察的组织管理 138

2.3.9 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 138

2.3.10 警用武器和警械管理 139

2.3.11 枪支管理 139

2.3.12 民用爆炸物品管理 140

2.3.13 刀具管理 140

2.3.14 化学危险物品管理 141

2.3.15 毒品管理 141

2.3.16 放射性同位素管理 142

2.3.17 户口管理 142

2.3.18 居民身分证管理 143

2.3.19 临时居民身分证管理 143

2.3.20 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 144

2.3.21 外国人出入境管理 144

2.3.22 港澳同胞出入境管理 145

2.3.23 对来往大陆的台湾居民的管理 146

2.3.24 对来往港澳的内地公民的管理 147

2.3.25 对来往台湾的大陆居民的管理 147

2.3.26 消防管理 148

2.3.27 道路交通管理 149

2.3.28 特种行业管理 149

2.3.29 治安管理处罚适用的范围 150

2.3.30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运用 150

2.3.31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 151

2.3.32 对某些严禁行为的处罚 152

2.3.33 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与执行 152

2.3.34 收容审查 153

2.3.35 城市警察巡逻的规定 153

2.3.36 边防管理 154

2.4 国家安全行政法 155

2.4.1 国家安全行政法概况 155

2.4.2 国家安全机关的职权 155

2.4.3 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法律责任 156

2.4.4 保密范围 156

2.4.5 确定密级、变更密级和解密 157

2.4.6 保密期限 157

2.4.7 保密制度 158

2.4.8 违反保密法的法律责任 158

2.5 军事行政法 161

2.5.1 军事行政法概况 161

2.5.2 兵员的征集 161

2.5.3 士兵的现役和预备役 162

2.5.4 军官的现役和预备役 162

2.5.5 民兵 163

2.5.6 军事训练制度 163

2.5.7 士兵的服役管理 164

2.5.8 士兵的待遇 164

2.5.9 士兵退出现役 165

2.5.10 士兵的奖惩 165

2.5.11 士兵军衔管理 166

2.5.12 军官军衔管理 167

2.5.13 现役军官的待遇 168

2.5.14 军官退出现役 168

2.5.15 违反兵役制度的法律责任 169

2.6 外事与外交行政法 171

2.6.1 外事行政法与外交行政法概况 171

2.6.2 外事主管机关 171

2.6.3 我国关于领海及毗连区的主要规定 172

2.6.4 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 173

2.6.5 驻华使馆的外交特权与豁免 174

2.6.6 驻华外交代表及其他有关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174

2.6.7 领事特权与豁免 175

2.6.8 条约的缔结程序 176

2.6.9 涉外无线电管理 177

2.7 华侨事务行政法 179

2.7.1 华侨的法定概念 179

2.7.2 归侨和侨眷的法定概念 180

2.7.3 华侨回国定居的权利 181

2.7.4 归侨、侨眷参政、结社的权利 182

2.7.5 归侨、侨眷兴办公益事业的权益 183

2.7.6 归侨、侨眷私有房屋所有权 184

2.7.7 对归侨、侨眷侨汇收入的保护 185

2.7.8 归侨、侨眷继承、接受境外遗产的权益 186

2.7.9 对归侨、侨眷在教育、劳动方面给予的照顾 186

2.7.10 归侨、侨眷出境定居的权益 188

2.7.11 保护归侨、侨眷在境外的正当权益 189

2.7.12 侵犯归侨、侨眷权益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190

2.7.13 侵犯归侨、侨眷权益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191

2.7.14 侵犯归侨、侨眷权益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192

2.7.15 保护归侨、侨眷权益的有关组织 193

2.8 工商行政法 195

2.8.1 工商行政法概况 195

2.8.2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195

2.8.3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 196

2.8.4 企业法人开业、变更和注销登记 196

2.8.5 公司的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 197

2.8.6 私营企业的工商监督管理 199

2.8.7 城乡个体工商户的工商监督管理 200

2.8.8 城乡集市贸易管理 200

2.8.9 价格管理体系 201

2.8.10 价格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202

2.8.11 价格违法行为及其处罚 202

2.8.12 产品质量认证管理 203

2.8.13 优质产品奖励制度 204

2.8.14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204

2.8.15 无证产品的行政处罚 205

2.8.16 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制度 205

2.8.17 投机倒把行为的处罚规定 206

2.8.18 广告 206

2.8.19 广告法 207

2.8.20 广告准则 207

2.8.21 对广告主的管理 208

2.8.22 对广告经营者的管理 209

2.8.23 对广告发布者的管理 209

2.8.24 广告的审查 210

2.8.25 违反《广告法》的法律责任 210

2.9 环境行政法 213

2.9.1 环境保护法概况 213

2.9.2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机关 214

2.9.3 环境监测行政管理 214

2.9.4 自然环境行政管理 215

2.9.5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215

2.9.6 水污染防治行政管理 216

2.9.7 违反水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责任 216

2.9.8 大气环境行政管理 217

2.9.9 违反大气环境行政管理的法律责任 218

2.9.10 海洋环境行政管理 218

2.9.11 陆源污染海洋环境管理 218

2.9.12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海洋环境管理 219

2.9.13 海洋倾废管理 219

2.10 资源行政法 221

2.10.1 土地管理法概况 221

2.10.2 土地行政管理机关 222

2.10.3 土地所有权 222

2.10.4 土地使用权 223

2.10.5 土地使用权出让 223

2.10.6 土地使用权转让 225

2.10.7 土地使用权出租 225

2.10.8 土地使用权抵押 226

2.10.9 外商投资企业用地 226

2.10.10 外商投资开发成片土地 227

2.10.11 土地复垦制度 228

2.10.12 土地使用权划拨制度 230

2.10.13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 230

2.10.14 国家建设用地管理 231

2.10.15 乡(镇)村建设用地管理 232

2.10.16 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行为 232

2.10.17 对违反土地管理法行为的处罚 233

2.10.18 森林行政法律体系概况 234

2.10.19 森林采伐更新管理 234

2.10.20 森林采伐许可证制度 235

2.10.21 集体林区木材市场管理 236

2.10.22 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处罚 237

2.10.23 森林防火制度 237

2.10.24 草原行政管理机关 239

2.10.25 草原的保护 239

2.10.26 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和采矿权 240

2.10.27 矿产资源的探矿权 240

2.10.28 矿产资源补偿费 241

2.10.29 违反矿产资源法的法律责任 242

2.10.30 水资源所有权 242

2.10.31 水事行政管理 243

2.10.32 违反水法的法律责任 244

2.10.33 电力资源行政管理 245

2.10.34 石油开采登记管理 246

2.10.35 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立法 247

2.10.36 风景名胜区的法律保护 247

2.10.37 自然保护区的法律保护 248

2.11 劳动行政法 251

2.11.1 劳动法律体系概况 251

2.11.2 劳动服务企业行政管理 251

2.11.3 职工招用行政管理 252

2.11.4 劳务市场管理 253

2.11.5 人才流动管理 254

2.11.6 待业管理 255

2.11.7 劳动合同管理 256

2.11.8 劳动合同的解除 257

2.11.9 录用、聘用和借用合同 258

2.11.10 辞职 258

2.11.11 退职 259

2.11.12 停薪留职 259

2.11.13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260

2.11.14 工资体系 261

2.11.15 津贴 262

2.11.16 工资保障制度 262

2.11.17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 263

2.11.18 未成年工劳动保护 264

2.11.19 对使用童工的处罚 264

2.11.20 职业培训 265

2.11.21 职业病防治行政管理 266

2.11.22 社会保险 267

2.11.23 劳动监察 268

2.11.24 劳动争议处理办法 269

2.11.25 私营企业劳动管理 270

2.11.26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 271

2.12 会计和统计行政法 273

会计法 273

2.12.1 会计法律体系概况 273

2.12.2 会计机构管理体系 273

2.12.3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274

2.12.4 会计核算法律规定 274

2.12.5 会计监督管理 275

2.12.6 企业会计准则 275

2.12.7 企业财务通则 276

2.12.8 会计人员工作规则 277

2.12.9 会计证管理制度 277

2.12.10 我国注册会计师管理 278

2.12.11 会计师事务所管理 279

2.12.12 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279

统计法 280

2.12.13 统计法律体系概况 280

2.12.14 统计组织体系 281

2.12.15 统计机构的职责 281

2.12.16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职权 282

2.12.17 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制度 282

2.12.18 统计调查活动的规则 282

2.12.19 统计资料的管理 283

2.12.20 统计法中的奖励制度 283

2.12.21 违反统计法的法律责任 283

2.13 海关行政法 285

2.13.1 海关法及海关法律体系概况 285

2.13.2 我国海关的性质、任务、机构及职权 285

2.13.3 海关关税制度 286

2.13.4 海关税则归类及税率运用 286

2.13.5 海关估价与关税计算 287

2.13.6 纳税争议与申诉程序 287

2.13.7 海关关于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进口税规定 288

2.13.8 海关关于进口汽车零件、部件试行定点报关纳税的规定 288

2.13.9 海关关于调整进口小汽车关税税率及减免税规定 289

2.13.10 海关代征进口消费税规定 289

2.13.11 海关对减免税进口货物管理年限规定 289

2.13.12 进出口报关制度 290

2.13.13 进口货物通关程序 291

2.13.14 海关保税制度 291

2.13.15 保税区管理制度 291

2.13.16 保税仓库制度 292

2.13.17 保税工厂管理制度 292

2.13.18 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监管的法律制度 293

2.13.19 海关监管手续费及规费制度 294

2.13.20 进出口货物的担保 294

2.13.21 海关对暂时进口货物的监管制度 295

2.13.22 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的监管 295

2.13.23 海关对国际航行船舶的监管制度 296

2.13.24 海关对航行香港、澳门小型船舶的监管制度 297

2.13.25 海关对集装箱及所载货物的监管制度 297

2.13.26 海关对进出境邮递物品的监管制度 298

2.13.27 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的监管制度 298

2.13.28 海关对港澳旅客行李物品的监管制度 299

2.13.29 海关对进出境物品的监管制度 299

2.13.30 海关对禁止进出境物品的监管制度 300

2.13.31 海关对限制进出境物品的监管制度 300

2.13.32 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监管制度 300

2.13.33 海关对进出经济特区货物的监管制度 301

2.13.34 海关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出口货物监管制度 302

2.13.35 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化验鉴定的规定 302

2.13.36 海关稽查制度 303

2.13.37 海关对检举或协助查获违反海关法案件有功人员的奖励办法 303

2.13.38 走私行为及其处罚 304

2.13.39 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及其处罚 304

2.13.40 海关行政复议制度 305

2.14 教育行政法 307

2.14.1 教育行政法律体系概况 307

2.14.2 教育法及其基本原则 307

2.14.3 教育管理体制 308

2.14.4 教育基本制度 308

2.14.5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309

2.14.6 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310

2.14.7 受教育者 310

2.14.8 社会对教育的责任 310

2.14.9 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 311

2.14.10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312

2.14.11 教育法确定的法律责任 312

2.14.12 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312

2.14.13 扫除文盲工作的规定 313

2.14.14 幼儿园管理 314

2.14.15 成人高等学校设置管理 314

2.14.16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 315

2.14.17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管理 316

2.14.18 高等教育管理职责 317

2.14.19 我国的学位管理 318

2.14.20 教师法的主要规定 319

2.15 科技行政法 321

2.15.1 科研机构管理的规定 321

2.1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21

2.15.3 科技成果鉴定 322

2.15.4 科技成果奖励制度 323

2.15.5 国家秘密技术出口审查 323

2.15.6 技术引进审查 324

2.15.7 技术监督法律体系 325

2.15.8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325

2.15.9 标准的制定、实施与监督 325

2.15.10 违反标准化法的法律责任 326

2.15.11 计量行政法律体系 326

2.15.12 计量行政管理机关 327

2.15.13 计量器具的管理与计量监督 327

2.15.14 计量基准、标准器具管理 328

2.15.15 计量器具的检定 328

2.15.16 计量器具的制造和修理 329

2.15.17 违反计量法的法律责任 329

2.16 文化行政法 331

2.16.1 文化行政法律体系概况 331

2.16.2 文物保护制度 331

2.16.3 文物保护单位 332

2.16.4 考古发掘管理 333

2.16.5 水下文物的保护 334

2.16.6 文物出境管理 335

2.16.7 使用文物古迹拍摄电影、电视的规定 335

2.16.8 涉外考古工作的管理 336

2.16.9 违反文物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337

2.16.10 录音录像制品的管理 338

2.16.11 印刷行业的管理 339

2.16.12 期刊的管理 340

2.16.13 集体、个体、私营书店(摊)的管理 341

2.16.14 有关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具体规定 342

2.16.15 关于查禁淫秽及色情物品的规定 343

2.16.16 关于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认定标准 343

2.17 卫生行政法 345

2.17.1 卫生行政法律体系 345

2.17.2 卫生行政管理机关 345

2.17.3 进出国境卫生检疫 346

2.17.4 食品卫生管理 346

2.17.5 药品管理法律制度 347

2.17.6 麻醉药品的管理 348

2.17.7 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 348

2.17.8 化妆品卫生管理 348

2.18 体育行政法 351

2.18.1 体育行政法律体系 351

2.18.2 运动员等级和技术职称制度 351

2.18.3 裁判员等级和技术职称制度 351

2.18.4 运动纪录审批制度 352

2.18.5 综合体育锻炼制度 352

2.18.6 竞赛管理制度 353

2.19 宗教事务行政法 355

2.19.1 宗教事务主管机关 355

2.19.2 宗教协会 355

2.19.3 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 355

2.19.4 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 356

2.20 行政监督法 359

2.20.1 行政监督法律体系概况 359

2.20.2 行政监察机关 359

2.20.3 监察机关的管辖权限 360

2.20.4 监察机关的职权 360

2.20.5 监察程序 361

2.20.6 行政复议机构 361

2.20.7 申请复议的范围及条件 362

2.20.8 审计法 362

2.20.9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363

2.20.10 审计机关职责 363

2.20.11 审计机关权限 364

2.20.12 审计程序 364

2.20.13 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 365

2.21 国家赔偿法 367

2.21.1 国家赔偿立法概况 367

2.21.2 行政赔偿范围 367

2.21.3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368

2.21.4 行政赔偿程序 368

2.21.5 刑事赔偿范围 368

2.21.6 刑事赔偿程序 369

2.21.7 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370

2.21.8 国家赔偿的时效和涉外赔偿的法律适用 370

3 刑法类篇 377

3.1 总则 377

3.1.1 中国刑事立法概况 377

3.1.2 刑法的基本原则 378

3.1.3 刑法的体系 378

3.1.4 刑法的解释 378

3.1.5 刑法的空间效力 379

3.1.6 刑法的时间效力 380

3.1.7 犯罪 380

3.1.8 犯罪构成 380

3.1.9 犯罪客体 381

3.1.10 犯罪的客观方面 382

3.1.11 犯罪主体 382

3.1.12 犯罪的主观方面 383

3.1.13 正当防卫 384

3.1.14 紧急避险 384

3.1.15 犯罪既遂 384

3.1.16 犯罪未遂 385

3.1.17 犯罪预备 385

3.1.18 犯罪中止 385

3.1.19 共同犯罪 386

3.1.20 主犯 386

3.1.21 从犯 387

3.1.22 胁从犯 387

3.1.23 教唆犯 388

3.1.24 刑罚 388

3.1.25 管制 388

3.1.26 拘役 389

3.1.27 有期徒刑 389

3.1.28 无期徒刑 389

3.1.29 死刑 390

3.1.30 罚金 390

3.1.31 剥夺政治权利 390

3.1.32 没收财产 391

3.1.33 驱逐出境 392

3.1.34 量刑的一般原则 392

3.1.35 量刑的情节 392

3.1.36 数罪并罚 393

3.1.37 累犯 394

3.1.38 自首 394

3.1.39 缓刑 395

3.1.40 减刑 396

3.1.41 假释 397

3.1.42 追诉时效 398

3.1.43 赦免 398

3.2 分则 399

3.2.1 危害国家安全罪 399

3.2.2 阴谋颠覆政府罪 399

3.2.3 阴谋分裂国家罪 399

3.2.4 间谍罪 400

3.2.5 劫持航空器罪 400

3.2.6 侮辱国旗、国徽罪 400

3.2.7 危害公共安全罪 401

3.2.8 放火罪 401

3.2.9 决水罪 401

3.2.10 爆炸罪 402

3.2.11 投毒罪 402

3.2.12 破坏交通工具罪 402

3.2.13 破坏交通设备罪 403

3.2.14 破坏电力设备罪 403

3.2.15 破坏通讯设备罪 403

3.2.16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404

3.2.17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404

3.2.18 交通肇事罪 404

3.2.19 重大责任事故罪 405

3.2.20 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肇事罪 406

3.2.21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406

3.2.22 生产、销售假药罪 407

3.2.23 生产、销售劣药罪 407

3.2.24 生产、销售不卫生食品罪 408

3.2.25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408

3.2.26 生产、销售不合格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罪 409

3.2.27 生产、销售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格产品罪 409

3.2.28 生产、销售伪劣农用生产资料罪 410

3.2.29 生产、销售不卫生化妆品罪 410

3.2.30 破坏国家经济秩序罪 411

3.2.31 走私罪 411

3.2.32 逃汇、套汇罪 412

3.2.33 隐瞒境外存款罪 413

3.2.34 投机倒把罪 413

3.2.35 伪造、倒卖计划供应票证罪 414

3.2.36 偷税罪 415

3.2.37 抗税罪 416

3.2.38 伪造国家货币罪和贩运伪造国家货币罪 416

3.2.39 伪造有价证券罪 416

3.2.40 伪造有价票证罪 417

3.2.41 破坏集体生产罪 417

3.2.42 挪用国家特定款物罪 417

3.2.43 假冒商标罪 418

3.2.44 盗伐、滥伐林木罪 418

3.2.45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419

3.2.46 非法狩猎罪 420

3.2.47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420

3.2.48 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 421

3.2.49 故意伤害罪和过失重伤罪 421

3.2.50 刑讯逼供罪 422

3.2.51 诬告陷害罪 422

3.2.52 强奸妇女罪 423

3.2.53 奸淫幼女罪 423

3.2.54 强迫他人卖淫罪 423

3.2.55 拐卖妇女、儿童罪 424

3.2.56 绑架妇女、儿童罪 425

3.2.57 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 425

3.2.58 破坏选举罪 426

3.2.59 非法拘禁罪 426

3.2.60 非法管制罪 426

3.2.61 非法搜查罪 427

3.2.62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427

3.2.63 侮辱罪 427

3.2.64 诽谤罪 428

3.2.65 报复陷害罪 428

3.2.66 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 428

3.2.67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429

3.2.68 伪证罪 429

3.2.69 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 429

3.2.70 侵犯财产罪 430

3.2.71 抢劫罪 430

3.2.72 盗窃罪 431

3.2.73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432

3.2.74 诈骗罪 432

3.2.75 抢夺罪 433

3.2.76 敲诈勒索罪 433

3.2.77 贪污罪 434

3.2.78 挪用公款罪 435

3.2.79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435

3.2.80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436

3.2.81 妨害公务罪 436

3.2.82 扰乱社会秩序罪 437

3.2.83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罪 437

3.2.84 流氓罪 437

3.2.85 赌博罪 438

3.2.86 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罪 439

3.2.87 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439

3.2.88 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 440

3.2.89 走私毒品罪 441

3.2.90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441

3.2.91 窝藏毒品罪 442

3.2.92 窝藏毒品犯罪所得财产罪 442

3.2.93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442

3.2.94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443

3.2.95 非法持有毒品罪 443

3.2.96 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 444

3.2.97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出售毒品罪 444

3.2.98 传授犯罪方法罪 444

3.2.99 妨害婚姻家庭罪 445

3.2.100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445

3.2.101 重婚罪 446

3.2.102 破坏军人婚姻罪 446

3.2.103 虐待罪 446

3.2.104 遗弃罪 447

3.2.105 拐骗儿童罪 447

3.2.106 渎职罪 448

3.2.107 受贿罪 448

3.2.108 行贿罪 449

3.2.109 介绍贿赂罪 449

3.2.110 泄露国家秘密罪 449

3.2.111 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450

3.2.112 玩忽职守罪 450

3.2.113 徇私舞弊罪 451

3.2.114 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 451

3.2.115 私放罪犯罪 451

3.2.116 妨害邮电通讯罪 452

3.2.117 违反公司法罪 452

4 民法类篇 459

4.1 总则 459

4.1.1 中国民事立法概况 459

4.1.2 民法的基本原则 459

4.1.3 民法的适用范围 460

4.1.4 公民 461

4.1.5 宣告失踪 462

4.1.6 宣告死亡 463

4.1.7 监护 464

4.1.8 个体工商户 465

4.1.9 农村承包经营户 466

4.1.10 个人合伙 466

4.1.11 法人制度 468

4.1.12 企业法人制度 469

4.1.13 企业法人的民事责任 470

4.1.14 联营 471

4.1.15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 471

4.1.16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472

4.1.17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473

4.1.18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474

4.1.19 无效民事行为 474

4.1.20 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475

4.1.21 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 476

4.1.22 民事代理的适用范围 477

4.1.23 代理的种类 477

4.1.24 复代理 478

4.1.25 滥用代理权 478

4.1.26 无权代理 479

4.1.27 代理的终止 479

4.1.28 诉讼时效的效力及适用范围 480

4.1.29 诉讼时效的开始 481

4.1.30 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481

4.1.31 诉讼时效规定的适用问题 483

4.1.32 期间与期日 484

4.2 财产所有权 485

4.2.1 财产所有权的内容 485

4.2.2 财产所有权的取得 485

4.2.3 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时间 486

4.2.4 财产所有权的民法保护方法 487

4.2.5 财产所有权的消灭 487

4.2.6 国家财产所有权 488

4.2.7 集体财产所有权 489

4.2.8 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 489

4.2.9 共同共有的财产关系 490

4.2.10 按份共有的财产关系 490

4.2.11 相邻关系的处理 491

4.3 债权 493

4.3.1 债与债的发生根据 493

4.3.2 债的分类 493

4.3.3 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 494

4.3.4 债的履行 495

4.3.5 债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496

4.3.6 不当得利之债 497

4.3.7 无因管理之债 497

4.3.8 债的终止 498

4.4 著作权 499

4.4.1 著作权法立法概况 499

4.4.2 著作权的主体 499

4.4.3 著作权的客体 500

4.4.4 著作权的内容 501

4.4.5 作品著作权归属的确认 502

4.4.6 著作权的保护期 503

4.4.7 著作权的限制 504

4.4.8 著作权的转移 505

4.4.9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505

4.4.10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506

4.4.11 传播者同著作权人的关系 507

4.4.12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507

4.4.13 著作权法的追溯效力 508

4.4.14 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法律规定 509

4.4.15 计算机软件的登记管理 511

4.4.16 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511

4.5 人身权 513

4.5.1 对民事主体人身权保护的规定 513

4.5.2 公民、法人的人格权 514

4.5.3 公民、法人的身分权 515

4.5.4 人身权的民法保护 515

4.6 民事责任 517

4.6.1 民法对民事责任的基本规定 517

4.6.2 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 518

4.6.3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519

4.6.4 免除民事责任的条件 519

4.6.5 民事责任的形式 520

4.6.6 损害赔偿的范围及其计算方法 521

4.6.7 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522

4.6.8 一般侵权行为及其民事责任 523

4.6.9 特殊侵权行为及其民事责任 524

4.6.10 职务侵权的民事责任 525

4.6.11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525

4.6.12 因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526

4.6.13 因施工、建筑物或其他设施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526

4.6.14 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527

4.6.15 当事人对损害都无过错的民事责任 528

4.6.16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528

4.7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531

4.7.1 涉外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531

4.7.2 涉外侵权赔偿的法律适用 531

4.7.3 涉外财产所有权关系的法律适用 531

4.7.4 涉外合同关系的法律适用 532

4.7.5 涉外婚姻关系的法律适用 533

4.7.6 涉外扶养关系的法律适用 533

4.7.7 涉外继承关系的法律适用 533

4.7.8 关于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规定 533

4.7.9 关于公共秩序保留的规定 534

5 婚姻家庭法篇 539

5.1 婚姻法 539

5.1.1 婚姻法立法概况 539

5.1.2 婚姻自由原则 540

5.1.3 一夫一妻原则 541

5.1.4 男女平等原则 541

5.1.5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542

5.1.6 实行计划生育原则 543

5.1.7 结婚条件 543

5.1.8 结婚程序 544

5.1.9 夫妻关系 545

5.1.10 夫妻共同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 546

5.1.11 父母子女关系 547

5.1.12 非婚生子女 548

5.1.13 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 548

5.1.14 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关系 549

5.1.15 兄弟姐妹的权利义务 549

5.1.16 亲属 549

5.1.17 亲系 550

5.1.18 亲等 551

5.1.19 婚姻的终止 551

5.1.20 离婚 552

5.1.21 离婚条件 552

5.1.22 离婚程序 553

5.1.23 离婚的法律后果 554

5.1.24 对现役军人离婚的特别保护 555

5.1.25 民族婚姻 556

5.1.26 国内公民与华侨、港澳居民的婚姻 557

5.1.27 台湾同胞与大陆公民之间的婚姻 558

5.1.28 处理去台人员与其留在大陆的配偶之间婚姻关系的办法 558

5.1.29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的婚姻 559

5.1.30 涉外结婚和离婚的法律适用 560

5.1.31 涉外扶养和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 560

5.1.32 无效婚姻 560

5.1.33 重婚 561

5.1.34 事实婚姻 561

5.1.35 违反婚姻法的制裁 562

5.2 收养法 565

5.2.1 收养法立法概况 565

5.2.2 收养 565

5.2.3 收养的成立 566

5.2.4 收养成立的法律效力 567

5.2.5 收养的禁止规定 568

5.2.6 外国人收养中国子女 568

5.2.7 收养的解除及其法律后果 568

5.2.8 事实收养 569

5.2.9 隔代收养 570

5.2.10 华侨与港澳台胞的收养规定 570

5.2.11 收养与立嗣的区别 570

5.2.12 收养关系与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异同 571

5.2.13 收养与寄养的区别 571

5.3 继承法 573

5.3.1 继承法立法概况 573

5.3.2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573

5.3.3 继承权 574

5.3.4 继承能力 575

5.3.5 遗产 576

5.3.6 继承开始的时间与地点 576

5.3.7 继承开始的通知 577

5.3.8 遗产转移的方式 577

5.3.9 遗产的分割 578

5.3.10 继承权的接受和放弃 578

5.3.11 遗赠的接受与放弃 579

5.3.12 继承权的丧失 580

5.3.13 法定继承 580

5.3.14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580

5.3.15 法定继承的顺序 581

5.3.16 代位继承 582

5.3.17 转继承 583

5.3.18 遗产的分配原则 583

5.3.19 必要的遗产份额 584

5.3.20 遗嘱继承 585

5.3.21 遗嘱的有效条件 585

5.3.22 遗嘱的形式 586

5.3.23 遗嘱的变更和撤销 587

5.3.24 遗嘱的执行 588

5.3.25 遗赠 588

5.3.26 遗赠扶养协议 589

5.3.27 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的区别 590

5.3.28 遗赠扶养协议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 590

5.3.29 遗产的保管 591

5.3.30 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 591

5.3.31 无人继承遗产的处理 592

5.3.32 涉外遗产的处理 593

6 经济法篇 599

6.1 合同法 599

经济合同法 599

6.1.1 我国经济合同立法概况 599

6.1.2 经济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599

6.1.3 经济合同的种类 600

6.1.4 经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600

6.1.5 经济合同的订立程序 601

6.1.6 代订经济合同 601

6.1.7 经济合同的形式及主要条款 602

6.1.8 无效经济合同 602

6.1.9 无效经济合同的确认 603

6.1.10 无效经济合同的处理 603

6.1.11 经济合同的履行 604

6.1.12 经济合同的担保 605

6.1.13 经济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605

6.1.14 承担违约责任的主体和条件 606

6.1.15 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606

6.1.16 经济合同纠纷的调解和仲裁 607

6.1.17 经济合同的管理 608

6.1.18 《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的特别规定 608

6.1.19 《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的特别规定 609

6.1.20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的特别规定 610

6.1.21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的特别规定 611

6.1.22 《加工承揽合同条例》的特别规定 612

6.1.23 《借款合同条例》的特别规定 613

6.1.24 《财产保险合同条例》的特别规定 613

6.1.25 《仓储保管合同实施细则》的特别规定 614

6.1.26 《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的特别规定 615

6.1.27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的特别规定 616

6.1.28 《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的特别规定 617

6.1.29 《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的特别规定 618

技术合同法 619

6.1.30 技术合同法与技术合同 619

6.1.31 技术成果 619

6.1.32 技术成果的鉴定 620

6.1.33 技术成果的使用权和转让权 620

6.1.34 非专利技术成果的使用权和转让权 621

6.1.35 技术合同管理 621

6.1.36 技术合同的订立及条款 622

6.1.37 技术合同的担保 623

6.1.38 技术合同的价金 623

6.1.39 技术合同中介机构 623

6.1.40 违反技术合同的法律后果 624

6.1.41 无效技术合同 624

6.1.42 技术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和转让 625

6.1.43 技术开发合同 625

6.1.44 技术开发成果的归属和分享原则 626

6.1.45 履行技术开发合同的风险责任 627

6.1.46 技术转让合同 627

6.1.47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628

6.1.48 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 628

6.1.49 后续改进技术成果的分享办法 629

6.1.50 技术咨询合同 629

6.1.51 技术服务合同 629

6.1.52 新技术成果的归属 630

6.1.53 技术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 630

涉外经济合同法 631

6.1.54 涉外经济合同及其立法 631

6.1.55 涉外经济合同的种类 632

6.1.56 涉外经济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632

6.1.57 涉外经济合同适用的法律 632

6.1.58 涉外经济合同订立的原则 633

6.1.59 涉外经济合同订立的程序 634

6.1.60 涉外经济合同订立的形式 634

6.1.61 涉外经济合同的一般条款 635

6.1.62 涉外经济合同成立的实质条件 635

6.1.63 无效合同的种类及其责任 636

6.1.64 涉外经济合同的履行 637

6.1.65 违反涉外经济合同的责任 637

6.1.66 不可抗力的免责条款 637

6.1.67 涉外经济合同的转让 638

6.1.68 涉外经济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638

6.1.69 涉外经济合同的终止 639

6.1.70 涉外经济合同争议的解决 639

担保法 642

6.1.71 担保法立法概况 642

6.1.72 保证 642

6.1.73 保证合同 643

6.1.74 保证责任 644

6.1.75 抵押和抵押物 645

6.1.76 抵押合同和抵押物登记 645

6.1.77 抵押的效力 646

6.1.78 抵押权的实现 647

6.1.79 动产质押 647

6.1.80 权利质押 648

6.1.81 留置 649

6.1.82 定金 649

6.2 工业产权法 651

商标法 651

6.2.1 我国商标立法 651

6.2.2 商标的特征及其分类 651

6.2.3 商标注册的禁用条款 652

6.2.4 商标权及其取得和丧失 653

6.2.5 商标注册的申请原则 653

6.2.6 商标注册的申请程序 654

6.2.7 商标注册的审查程序 655

6.2.8 商标注册审查的原则 655

6.2.9 商标注册审查的法律依据 656

6.2.10 商标异议的裁定和复审 656

6.2.11 注册商标的期限和续展 657

6.2.12 注册商标的转让方式及手续 657

6.2.13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658

6.2.14 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658

6.2.15 商标使用的管理 659

6.2.16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659

6.2.17 商标管理机构及职权 660

6.2.18 外国商标在中国的申请注册 661

专利法 661

6.2.19 我国专利立法 661

6.2.20 专利及其种类 662

6.2.21 专利权的申请人及专利权的归属 662

6.2.22 取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条件 663

6.2.23 取得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条件 663

6.2.24 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664

6.2.25 专利的申请 664

6.2.26 办理涉外专利申请的做法 665

6.2.27 发明专利的审查批准程序 665

6.2.28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审查批准程序 666

6.2.29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666

6.2.30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667

6.2.31 专利侵权及其处理 668

6.2.32 违反《专利法》的法律责任 668

6.2.33 专利纠纷案件的调处、诉讼和申请执行 669

6.3 企业法 671

企业法 671

6.3.1 我国企业立法概况 671

6.3.2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 671

6.3.3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设立 672

6.3.4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变更和终止 673

6.3.5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经营权 673

6.3.6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义务 674

6.3.7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自负盈亏的责任 675

6.3.8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 675

6.3.9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 676

6.3.10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677

6.3.11 企业租赁经营责任制 677

6.3.12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和政府的关系 678

6.3.13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法律规定 678

6.3.14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法律规定 680

6.3.15 私营企业的法律规定 680

6.3.16 个体工商户的法律规定 682

公司法 683

6.3.17 公司与《公司法》 683

6.3.18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683

6.3.19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和出资 684

6.3.20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685

6.3.21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 685

6.3.22 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 686

6.3.23 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 687

6.3.24 公司董事、经理、监事的任职条件和义务、责任 687

6.3.25 国有独资公司 688

6.3.26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 688

6.3.27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 689

6.3.28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 690

6.3.29 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 690

6.3.30 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 691

6.3.31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发行 691

6.3.32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 692

6.3.33 上市公司 693

6.3.34 公司债券 693

6.3.35 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694

6.3.36 公司的合并、分立 695

6.3.37 公司的解散和清算 696

6.3.38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696

6.3.39 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697

破产法 698

6.3.40 破产与破产法 698

6.3.41 破产申请的提出和受理 698

6.3.42 债权人会议 699

6.3.43 和解和整顿 700

6.3.44 破产宣告 700

6.3.45 破产清算 701

6.3.46 法律责任 701

反不正当竞争法 702

6.3.47 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概况 702

6.3.48 不正当竞争中的欺骗行为 702

6.3.49 不正当竞争中的滥用权力行为 703

6.3.50 不正当竞争中的其他行为 704

6.3.51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704

6.3.52 法律责任 705

产品质量法 705

6.3.53 我国产品质量法的概况 705

6.3.54 质量管理机关 706

6.3.55 产品质量标准 706

6.3.56 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706

6.3.57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707

6.3.58 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708

6.3.59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708

6.3.60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709

6.3.61 生产者、销售者的损害赔偿 709

6.3.62 损害赔偿的责任承担、范围和诉讼时效 710

6.3.63 损害赔偿的解决办法 710

6.3.64 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处罚 710

6.3.65 对处罚不服的复议和起诉 711

6.3.66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的责任 71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712

6.3.67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概况 712

6.3.68 消费者的权利 713

6.3.69 经营者的义务 713

6.3.70 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714

6.3.71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方法 714

6.3.72 法律责任 715

6.4 税法 717

税收征收管理法 717

6.4.1 我国税收法制体系 717

6.4.2 税收管理体制 717

6.4.3 税收关系当事人 718

6.4.4 税务登记 719

6.4.5 帐簿、凭证管理 719

6.4.6 发票管理 720

6.4.7 纳税申报 721

6.4.8 税款征收 722

6.4.9 对漏税、欠税、偷税、抗税、骗税等的处理 723

6.4.10 税务争议的复议和执行 724

税法 724

6.4.11 增值税 724

6.4.12 营业税 725

6.4.13 消费税 727

6.4.14 资源税 728

6.4.15 个人所得税 729

6.4.16 企业所得税 731

6.4.17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732

6.4.18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消除双重征税方法 732

6.4.19 土地增值税 733

6.4.20 房产税 734

6.4.21 城镇土地使用税 734

6.4.22 车船使用税 735

6.4.23 车船使用牌照税 736

6.4.24 屠宰税 736

6.4.25 船舶吨税 737

6.4.26 印花税 738

6.4.27 契税 739

6.4.28 城市维护建设税 740

6.4.29 城市房地产税 740

6.4.30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741

6.4.31 耕地占用税 741

6.4.32 农业税 742

6.5 金融法 743

银行法 743

6.5.1 我国金融立法概况 743

6.5.2 中国人民银行 743

6.5.3 人民币的管理 744

6.5.4 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 744

6.5.5 金融监督管理 745

6.5.6 伪造、变造人民币及其处罚 745

6.5.7 违反金融管理的法律责任 745

6.5.8 中国商业银行法 746

6.5.9 中国商业银行 746

6.5.10 我国各主要商行银行介绍 747

6.5.11 商业银行的设立 749

6.5.12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 749

6.5.13 储蓄存款 750

6.5.14 贷款基本规则 750

6.5.15 商业银行其他业务规则 751

6.5.16 商业银行接管和终止 751

6.5.17 违反商业银行法的法律责任 752

6.5.18 我国综合性银行 752

6.5.19 我国其他金融机构 753

6.5.20 金融机构的设置和撤销 754

6.5.21 外资金融机构的管理 754

6.5.22 货币发行管理 755

6.5.23 现金管理 755

6.5.24 金银管理 756

6.5.25 个人储蓄管理 757

6.5.26 外币存款管理 757

6.5.27 国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管理 759

6.5.28 外债管理 759

6.5.29 国际商业贷款管理 760

6.5.30 商业信用管理 760

6.5.31 结算管理 761

6.5.32 汇票有关的法律规定 761

6.5.33 本票的法律规定 762

6.5.34 支票的法律规定 762

6.5.35 汇兑和委托收款 763

6.5.36 公债管理 763

6.5.37 企业内部集资管理 764

6.5.38 信用卡 764

6.5.39 几种信用卡的基本规定 764

证券法 766

6.5.40 我国的债券与股票法规 766

6.5.41 我国证券主管机关 766

6.5.42 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发行的法律规定 767

6.5.43 保值公债的发行 767

3.5.44 金融债券的发行 767

6.5.45 企业债券 768

6.5.46 企业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 769

6.5.47 我国股票发行的条件 769

6.5.48 我国股票发行的程序和方式 769

6.5.49 股票发行的法律文件 770

6.5.50 招股说明书 770

6.5.51 我国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 771

6.5.52 我国股票的分类 771

6.5.53 我国证券交易的法定形式 771

6.5.54 我国证券交易管理 772

6.5.55 我国股票上市交易的条件及审批 772

6.5.56 证券交易所的设立 773

6.5.57 证券交易所会员的法定条件和申请程序 773

6.5.58 《上海市证券交易管理办法》的主要规定 774

6.5.59 《深圳市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规定 774

6.5.60 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管理 774

6.5.61 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的法定条件 775

6.5.62 境外证券代理商的资格 775

6.5.63 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的交易 775

6.5.64 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投资的税收规定 776

6.5.65 我国在境外发行债券的法律规定 776

期货交易法 777

6.5.66 期货经纪公司的设立 777

6.5.67 期货经纪公司的经营 777

6.5.68 金融期货业务管理的政策及法律规定 778

外汇管理法 779

6.5.69 外汇 779

6.5.70 我国的外汇管理 779

6.5.71 我国外汇管理机构及职责 780

6.5.72 我国境内机构结汇、售汇、付汇的主要规定 780

6.5.73 我国对个人外汇管理的规定 781

6.5.74 对外国驻华机构及其人员的外汇管理规定 781

6.5.75 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人员外汇管理的规定 782

6.5.76 对外汇、贵金属和外汇票证进出国境的管理 782

6.5.77 人民币汇价 782

6.5.78 外汇交易市场 783

6.5.79 套汇行为及其处罚 783

6.5.80 逃汇行为及其处罚 783

6.5.81 扰乱金融及其处罚 784

票据法 784

6.5.82 票据法立法概况 784

6.5.83 票据 785

6.5.84 汇票 786

6.5.85 汇票背书 786

6.5.86 汇票承兑 787

6.5.87 汇票付款 787

6.5.88 汇票追索权 788

6.5.89 本票 789

6.5.90 支票 789

6.5.91 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 790

6.6 保险法 791

6.6.1 保险法立法概况 791

6.6.2 保险 791

6.6.3 保险合同 792

6.6.4 说明和告知义务 793

6.6.5 保险理赔 793

6.6.6 保险欺诈 794

6.6.7 再保险 794

6.6.8 财产保险合同 795

6.6.9 财产保险代位求偿权 796

6.6.10 责任保险 797

6.6.11 人身保险合同 797

6.6.12 受益人 798

6.6.13 保险公司 798

6.6.14 保险公司的变更、解散、撤销和破产 799

6.6.15 保险经营规则 800

6.6.16 资金的运用 800

6.6.17 保险业的监督管理 801

6.6.18 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 802

6.6.19 违反《保险法》的法律责任 803

6.6.20 人身保险 804

6.6.21 人寿保险 804

6.6.22 养老保险 805

6.6.23 意外伤害保险 805

6.6.24 法定保险 806

6.6.25 责任保险 806

6.6.26 信用保险 807

6.6.27 投资保险 807

6.6.28 保证保险 807

6.6.29 农业保险 808

6.6.30 再保险 808

6.6.31 社会保险 808

6.6.32 货物运输保险 809

6.6.33 涉外保险 810

6.6.34 涉外人身保险 810

6.6.35 涉外财产保险 810

6.7 房地产法 813

6.7.1 房地产法律体系 813

6.7.2 房地产管理法的适用范围 813

6.7.3 房地产开发投资市场管理 814

6.7.4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设立 815

6.7.5 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范围 815

6.7.6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管理 816

6.7.7 房地产交易应当办理的手续 817

6.7.8 商品房的预售 818

6.7.9 城市私有房屋买卖管理 818

6.7.10 商品住宅价格管理 819

6.7.11 房地产估价 820

6.7.12 房地产抵押 821

6.7.13 城市私有房屋出租管理 821

6.7.14 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 822

6.7.15 外侨购买和建造住宅管理 822

6.7.16 对外侨历史遗留房产的处理 823

6.7.17 宗教房屋产权的确定 823

6.7.18 房屋所有权登记 824

6.8 外贸法 825

进出口贸易 825

6.8.1 外贸法的基本概况 825

6.8.2 对外贸易及其基本原则 825

6.8.3 外贸企业许可制度 826

6.8.4 外贸代理制 826

6.8.5 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贸易 827

6.8.6 国际服务贸易 828

6.8.7 对外贸易秩序的维护 829

6.8.8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 830

6.8.9 促进对外贸易的各种措施 831

6.8.10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措施 832

6.8.11 进口许可证管理制度 833

6.8.12 出口许可证制度 834

6.8.13 我国对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具体规定 835

6.8.14 我国对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具体规定 836

6.8.15 我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 837

6.8.16 我国出口配额制度的主要内容 837

6.8.17 一般商品进口配额管理制度 838

6.8.18 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制度 839

6.8.19 我国对外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 840

技术转让 841

6.8.20 我国的技术引进及其立法 841

6.8.21 技术引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842

6.8.22 技术引进合同的签订 843

6.8.23 技术引进合同的审批 844

6.8.24 技术引进合同的履行 845

6.8.25 技术引进合同中限制性条款 845

6.8.26 引进技术的作价 846

6.8.27 我国技术出口概况 846

6.8.28 技术出口的审查 847

6.8.29 国家秘密技术出口的审查 848

6.9 外商投资法 849

6.9.1 我国外商投资现状 849

6.9.2 外商投资者的资格 850

6.9.3 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主要特点 851

6.9.4 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方式及比例 852

6.9.5 外商投资的基本形式 855

6.9.6 对外商投资的法律保护 856

6.9.7 《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主要规定 859

6.9.8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及其特点 860

6.9.9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颁布及作用 861

6.9.1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原则 861

6.9.11 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程序 862

6.9.12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项目建议书及其审批程序 864

6.9.13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批程序 865

6.9.14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合同、章程及其审批程序 866

6.9.15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 868

6.9.16 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 869

6.9.17 外商用工业产权投资入股的有关规定 870

6.9.18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870

6.9.19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劳动管理 871

6.9.2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权力机构 872

6.9.21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正、副董事长 873

6.9.22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正、副总经理 874

6.9.23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承包经营 874

6.9.24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中止和终止 876

6.9.25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颁布 878

6.9.26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及其特点 878

6.9.27 设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律程序 880

6.9.28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同和章程 881

6.9.29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土地使用权和矿产资源使用权的取得 882

6.9.30 中外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