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
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

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文勋著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222042431
  • 页数:4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到现代的丰富的文艺理论的研究,深入阐释儒、道、佛三家思想及其学说的融汇,对中国古代美学领域的渗透和对历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目录

自序 1

原序 1

引言 1

第一章 儒道佛美学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 5

第一节 中华文化的地域差异 6

一 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影响 6

二 地域文化的差异 11

三 地域文化的交流 16

第二节 中华文化是多种文化思想的融合 19

一 三代文化思想的形成 20

二 诸子百家文化学说思想的大发展 24

三 由“大一统”到多极发展的汉魏六朝文化思想 26

四 唐宋以来文化思想的融合与发展 30

第三节 中华文化与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 35

一人文意识的渗透 36

二 国家民族意识的高扬 41

三 主体意识的强化 45

四 超越意识的升华 49

第二章 儒家美学思想 57

第一节 以“政教”为中心的先秦儒家美学思想 58

一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政教为中心的功利主义美学 58

二 “尽美”与“尽善”——以“善”为主的审美判断 65

三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德行”为先的审美标准 73

一 文学的地位和作用 79

第二节 孔子的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79

二 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85

三 关于“道统”与“文统” 91

第三节 孟子和荀子美学思想之比较 98

一 审美主体人格的修养 99

二 审美感情的社会属性 106

三 审美判断的主客观标准 111

第四节 《乐记》论“中和之美” 117

一 中和之美的提出 117

二 中和之美的特色 124

三 中和之美的政治作用 134

第三章 道家美学思想 143

第一节 老庄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144

一 “虚无”与“虚静”——审美境界 145

二 “忽恍”与“意致”——审美心理 154

三 “原天地之美”——审美趣味 160

第二节 老庄美学思想中的“有”和“无”的辩证法 168

一 “有无相生”——艺术创作的辩证法 170

二 “课虚无以责有”——从无形到有形的创作过程 174

三 “无声胜有声”——从有形到无形的审美过程 178

第三节 《淮南鸿烈》中的几个美学理论命题 182

一 “有无”和“虚静” 183

二 “神形”与“质文” 189

三 “自然”与“和谐” 196

第四章 佛家美学思想 204

第一节 佛学对我国古代美学的影响 204

一 “神思”和“妙悟” 206

二 “意境”和“境界” 212

三 “现量”和“比量” 219

第二节 从佛学的“六根”“六境”说看艺术“境界”的审美心理 228

一佛学中的“境界”和王国维的“境界”说 229

二 从“六根”“六境”说看“境界”的主客观条件 230

三 从“六根互用”看“境界”的审美心理功能 234

第三节 从《华严金师子章》看佛教哲学的美学意义 239

一 缘起说——形相的本体 240

二 六相说——形象的构成 245

三 无碍说——形象的直觉 248

第五章 儒道佛美学思想的融合 255

一 审美观念 256

第一节 儒道佛美学思想之比较 256

二 美感经验 265

三 审美趣味 273

第二节 古代美学中的审美心理结构 278

一心物感应的审美基础 279

二情志合一的审美判断 284

三 兴到神会的审美活动 287

第三节 古代审美观念中的时空意识 293

一 文学艺术中的时间意识 297

二 文学艺术中的空间意识 308

三 时空意识与“力量”的显示 320

第四节 意境理论是儒道佛美学思想融合的产物 327

一 意境理论的形成 328

二 意境的主客观因素 332

三 意境的多层次结构 336

四 意境的审美形态 341

第六章 儒道佛美学思想的综合影响 350

第一节 儒道佛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350

一儒学文化思想的影响 351

二道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353

三 佛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357

四 刘勰的美学理论建树 362

第二节 释子皎然及其诗论 367

一 皎然其人及其诗论著作 368

二 皎然的诗论 370

三 皎然诗中的禅理禅趣 377

第三节 胡应麟的神韵说 382

一 神韵的构成要素 383

二 神韵的审美形态 390

三 胡应麟神韵说的历史渊源 397

第四节 从儒道互补看金圣叹的《水浒》评点 403

一儒道互补 403

二宋江之伪 408

三任性天真 413

第五节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文化渊源 417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418

二 意境理论的总结和发展 420

三 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 422

后记 4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