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伤寒、副伤寒防治手册
伤寒、副伤寒防治手册

伤寒、副伤寒防治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707776X
  • 页数:131 页
图书介绍:伤寒、副伤寒为乙类传染病,本书介绍治疗及防治。
《伤寒、副伤寒防治手册》目录

概述 1

第一章 流行病学 4

第一节 流行环节 4

一、传染源 4

二、传播途径 5

三、人群易感性 6

三、人群分布 7

二、季节分布 7

一、地区分布 7

第二节 流行特征 7

四、流行形式 8

第三节 影响流行的因素 9

一、生物因素 9

二、自然因素 10

三、社会因素 10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1

一、明确职责分工 11

(一)卫生行政部门 11

第二章 预防控制 11

第一节 组织管理 11

(三)卫生监督机构 12

(四)医疗保健机构 12

二、监督检查 12

第二节 技术措施 12

一、常规预防措施 12

(一)监测 13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5

(四)食品卫生管理 16

(三)饮用水的卫生管理 16

(五)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污水污物的处理 17

(六)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 17

(七)学校、托幼机构及特殊人群的卫生管理 18

(八)预防接种 18

二、疫情控制措施 19

(一)散发疫情的调查处置 19

(二)暴发疫情控制措施 20

(三)灾区疫情的预防控制 26

一、形态与染色 31

二、培养特性 31

第一节 病原学 31

第三章 病原学和实验诊断 31

三、生化特性 32

四、抗原构造 32

(一)菌体抗原(O抗原) 32

(二)鞭毛抗原(H抗原) 34

(三)表面抗原(K抗原) 35

五、基因组结构 36

六、变异 37

(一)耐药性变异 37

(二)抗原变异 38

(三)L型变异 39

七、抵抗力 40

八、致病性 40

第二节 实验诊断 41

一、标本采集及运送 41

(-)血 42

(二)骨髓 42

(三)粪便 43

(四)水 43

(六)其他标本 44

(五)食品 44

二、标本检测 45

(一)病原分离及鉴定 45

(二)血清学检查 50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 55

三、报告 57

(一)病原学结果报告 57

(二)血清学结果报告 57

四、菌株管理及菌株保存 57

(一)菌株管理 57

(二)菌株保存 58

五、药敏试验 59

(一)纸片扩散法(K-B法) 59

(二)稀释法 62

(三)抗生素浓度稀释法(E-test法) 66

六、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 67

(一)提前准备 68

(二)第一天的操作 68

(三)灌制凝胶块 69

(四)凝胶块中细胞的裂解 70

(五)洗胶块 70

(六)凝胶块内DNA以XbaI限制性酶切 71

(七)灌制电泳胶 73

(八)电泳 75

(九)第二天的操作 76

(十)试剂的配制 77

七、病原培养、分离常用的培养基 80

(一)血液增菌培养基 80

(二)胆盐葡萄糖肉汤 81

(三)亚硒酸盐增菌培养基(SF) 81

(六)鸡蛋斜面 83

(四)亚硒酸氢钠甘露醇增菌液(SFM) 83

(五)甘油肉汤 83

(七)动力-靛基质-尿素半固体(MIU) 84

(八)Cary-Blair运送培养基 84

(九)KIA、TSI、SS、MaC、MH、半固体、显色培养基等 84

第四章 临床学 85

第一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85

一、发病机制 85

(一)肠道病变 86

二、病理变化 86

(二)其他脏器的改变 87

第二节 临床表现 87

一、典型(普通型)伤寒 87

(一)初期 87

(二)极期 88

(四)逍遥型 89

(三)迁延型 89

(二)暴发型(重型) 89

(一)轻型 89

二、其他临床类型 89

(四)恢复期 89

(三)缓解期 89

三、临床特殊情况 90

(一)小儿伤寒 90

(二)老年伤寒 90

四、复发与再燃 90

五、并发症 90

(一)肠出血 90

(四)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 91

(五)中毒性心肌炎 91

(三)中毒性肝炎 91

(二)肠穿孔 91

(六)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92

(七)其他 92

六、副伤寒 92

(一)甲、乙型副伤寒 92

(二)丙型副伤寒 92

(二)诊断原则 93

(一)诊断依据 93

一、诊断 93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93

(三)诊断标准 94

二、鉴别诊断 94

(一)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94

(二)斑疹伤寒 94

(三)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94

(四)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94

(一)一般治疗 95

一、治疗原则 95

二、治疗方法 95

第四节 伤寒、副伤寒的治疗 95

(六)其他 95

(五)恶性组织细胞病 95

(二)病原治疗 96

(三)并发症治疗 98

(四)对症治疗 103

(五)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103

(六)中医药治疗 104

三、出院标准 105

附表 106

附表1 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表 106

附表2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108

附表3 伤寒、副伤寒消毒对象与消毒方法表 113

附表4 伤寒、副伤寒粪便、血标本送检单 116

附表5 伤寒、副伤寒外环境标本送检单 117

附表6 实验室伤寒、副伤寒标本检验登记表 118

附表7 伤寒、副伤寒菌株上送、移交登记表 119

附件 120

附件一 伤寒、副伤寒疫点消毒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120

附件二 不同水体的管理与消毒方法 121

附件三 常用灭蝇方法和注意事项 124

参考文献 126

结语 13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