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物理药剂学  供药学类专业用
物理药剂学  供药学类专业用

物理药剂学 供药学类专业用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玉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2319684
  • 页数:429 页
图书介绍:《物理药剂学》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教学使用。物理药剂学作为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以物理化学原理与实验方法为主导,揭示药物及其制剂的物化性质变化规律和机理,研究药物制剂形成的理论与作用特点,是新兴的理论药剂学。该教材结构合理,注重突出科学性、简明性和实用性。编写人员为长期从事中药药剂学、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等教研工作的专家教授。该教材分为十章:包括绪论;物理药剂学的基本理论;药物的溶解与分配;药物的表面现象与表面活性剂;剂型的物态特征;药物扩散、溶出与释放;制剂处方与试验设计;制剂成型原理与技术;新型给药系统及其释药技术和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本教材既可作为教师、学生教学之用,也可做为药学爱好者参考之用。
上一篇:中西医学比较概论下一篇:方剂学
《物理药剂学 供药学类专业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物理药剂学的涵义与研究范畴 2

二、物理药剂学的基本任务 4

第二章 物理药剂学的基本理论 5

第一节 热力学基本理论 5

一、能量守恒定律与化学反应热效应 5

二、熵与自由能 9

三、溶液体系热力学 15

四、药物的热力学性质 19

第二节 相平衡 28

一、相律 28

二、相图 29

第三节 化学动力学 33

一、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 33

二、简单反应动力学 34

三、复杂反应 37

四、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39

五、光化反应 40

第四节 电磁学 40

一、导电 41

二、电导 43

三、电动势 45

四、电化学平衡体系 45

五、溶胶的电动电势 47

六、磁性 51

参考文献 53

第三章 药物的溶解与分配 55

第一节 药物的溶解 55

一、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 56

二、溶解度的表示及其测定 59

第二节 气体、液体、固体溶质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60

一、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60

二、液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61

三、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65

第三节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92

一、影响气体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92

二、影响液体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92

三、影响固体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96

第四节 改变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98

一、降低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98

二、提高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99

第五节 药物的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 103

一、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的概念 103

二、等渗溶液的调节 104

三、等张溶液的调节 112

第六节 药物的分配 116

一、分配系数的测定与计算 116

二、分配系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124

三、分配系数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 124

参考文献 125

第四章 药物的表面现象与表面活性剂 127

第一节 表面张力与表面自由能 127

一、表面张力 127

二、表面自由能 128

三、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129

第二节 表面吸附 130

一、液体表面的吸附 130

二、固体表面的吸附 133

第三节 表面活性剂 140

一、表面活性剂概述 140

二、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143

三、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149

四、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与药物制剂 150

五、药物制剂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154

参考文献 163

第五章 剂型的物态特性 164

第一节 固体剂型的物态特性 165

一、固体材料 165

二、一般粉体 166

三、纳米粉 180

第二节 半固体剂型的物态特性 185

一、黏弹性 185

二、热胀性 188

三、pH敏性与电解质敏性 189

四、磁敏性 190

五、触变性与离浆作用 190

六、生物黏附性 191

第三节 液体剂型的物态特性 193

一、液体的流变性 193

二、高分子溶液的物态特性 198

三、非均相液体的物态特性 200

参考文献 205

第六章 药物的扩散、溶出与释放 206

第一节 药物的扩散 206

一、扩散理论与基本定律 206

二、药物扩散形式 213

第二节 药物的溶出 222

一、单质点体系的溶出度模型 223

二、多质点体系的溶出度模型 232

三、影响溶出度的因素 240

第三节 药物的释放 248

一、药物从高聚物基体中的释放 249

二、药物从不同形状片剂中的释放 258

三、药物从微球中的释放 263

四、药物从微胶囊中的释放 264

五、药物从蜡质基质中的释放 266

六、药物从乳剂中的释放 266

七、药物从软膏中的释放 267

八、药物从药物树脂中的释放 268

九、药物从混合药膜中的释放 269

参考文献 269

第七章 制剂处方与试验设计 272

第一节 试验设计方法 273

一、概述 273

二、单因子比较设计 278

三、筛选设计 279

四、优化试验设计 287

第二节 药剂的矫味、矫嗅与调色 299

一、药剂的矫味与矫嗅 300

二、药剂的调色 308

参考文献 310

第八章 制剂成型原理与技术 311

第一节 液体制剂分散技术 311

一、增溶技术 311

二、乳化技术 311

三、混悬技术 313

第二节 固体制剂成型技术 313

一、制粒技术 313

二、微丸成型技术 316

三、压片技术 322

第三节 制剂成型新技术 330

一、固体分散技术 330

二、微囊化技术 335

三、包合技术 339

四、纳米粒制备技术 340

参考文献 342

第九章 新型给药系统及其释药技术 345

第一节 缓控释给药系统及其释药技术 345

一、缓控释材料 346

二、缓控释给药系统的释药机制 350

三、缓控释给药系统的类型 352

第二节 定位与靶向给药系统及其释药 357

一、肝靶向给药系统 357

二、肺靶向给药系统 358

三、结肠靶向给药系统 359

四、脑靶向给药系统 360

五、骨髓靶向给药系统 362

六、淋巴靶向给药系统 363

七、靶向给药乳剂 365

八、热敏给药系统 366

九、胞内靶向给药 367

第三节 脉冲式给药系统及其释药 368

一、脉冲式释药制剂的主要类型 369

二、脉冲释药的剂型 370

三、实现脉冲式释药的方式 371

第四节 自调式给药系统及其释药 373

一、pH型自调式给药系统 373

二、酶调节系统 374

三、自调式胰岛素给药系统 376

第五节 自乳化给药系统及其给药 378

一、成型机制 378

二、自乳化给药系统 379

第六节 经皮给药系统及其给药 381

一、影响经皮给药的因素 381

二、经皮给药系统的类型 382

三、经皮给药系统的基础剂型 386

四、经皮给药系统的释药机制 387

五、经皮给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388

第七节 黏膜给药系统 390

一、黏膜给药系统的类型 390

二、生物黏附性材料与作用机制 395

三、黏膜给药系统的性能评价 396

参考文献 397

第十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400

第一节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400

一、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 400

二、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非处方因素 405

第二节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试验 411

一、恒温法 411

二、变温法 415

第三节 固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417

一、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 417

二、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理论基础 418

三、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421

参考文献 42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