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民事程序法·诉讼程序篇
民事程序法·诉讼程序篇

民事程序法·诉讼程序篇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中洪主编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1523475
  • 页数:3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全面、深入地阐述和研究了民事诉讼中的程序问题。全书共 24个专题,按照民事诉讼的程序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上诉程序、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并特别对人事诉讼程序、小额诉讼程序作了专题研究。
《民事程序法·诉讼程序篇》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审普通程序 1

专题一 第一审普通程序的基本结构 3

第一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的概述 3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的基本构造 4

专题二 我国第一审普通程序设置中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 16

第一节 起诉与受理中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 16

第二节 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利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 18

第三节 庭前准备程序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 26

第二部分 简易程序 43

专题一 简易程序的基本结构 45

第一节 简易程序的概念 45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基本法理 47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审判组织 55

第四节 简易程序的受案范围 56

第五节 简易程序的诉讼代理 58

第六节 简易程序的启动 58

第七节 简易程序的庭审运作 59

第九节 简易程序的一审判决 61

第八节 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间 61

第十节 简易程序的救济 62

专题二 我国简易程序设置面临的问题 64

第一节 我国简易程序的现行相关规定 64

第二节 我国民事简易程序实务运作面临的司题 67

第三节 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立法面临的问题 68

专题三 我国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发展 74

第一节 我国简易程序的历史考察 74

第二节 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现行实务运作和改革动向 76

第三节 对我国未来简易程序改革完善的构想 78

第三部分 上诉审程序 89

专题一 上诉审程序的基本结构 91

第一节 上诉审程序概述 91

第二节 我国民事上诉制度若干缺陷的法理分析 95

专题二 接近正义与民事上诉权的保护 102

第一节 民事上诉权的性质 102

第二节 民事上诉权的保护 105

专题三 我国第二审程序的完善 112

第一节 审判权对上诉权的限制 112

第二节 上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 115

第三节 对发回重审制度的限制 116

专题四 建构我国三审终审制的思考 118

第一节 第三审功能的定位 118

第二节 第三审审理范围的限制 120

第三节 第三审提起条件的限制 123

第四节 第三审程序规则的限制 124

第五节 实行飞跃上诉制度 125

第四部分 特别程序 127

第一节 特别程序的概念 129

专题一 特别程序的基本结构 129

第二节 特别程序的确定标准 130

第三节 特别程序的立法体例 131

第四节 特别程序的启动 133

第五节 国外非诉程序的调整范围 134

第六节 国外非讼程序立法和理论中的共同规则 135

第七节 与我国特别程序相对应的域外特别程序 138

专题二 特别程序设置面临的问题 144

第一节 我国特别程序的特点 144

第二节 我国特别程序的现行相关规定 146

第三节 我国特别程序的问题 153

专题三 特别程序的改革与发展 158

第一节 我国选民资格案件程序的改革与发展 158

第二节 我国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程序的改革与发展 161

第三节 我国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程序改革与发展 163

第四节 我国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程序的改革与发展 166

第五节 对我国特别程序改革与发展的宏观构想 167

第五部分 审判监督程序 169

第一节 设立再审程序的目的及其意义 173

专题一 再审程序的基本结构 173

第二节 再审程序的特性 174

第三节 再审程序的构造 176

第四节 再审程序的诉讼标的 176

第五节 再审的条件 177

第六节 再审之诉的审判程序 183

第七节 再审判决的效力 186

第八节 “准再审” 186

专题二 中国审判监督程序设置面临的问题 188

第一节 过分强调实体公正,忽视程序的独立价值 188

第二节 违背了司法权的被动性 191

第三节 弱化了司法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192

第四节 降低了诉讼效率,加大了诉讼成本 193

第五节 剥夺了当事人的诉权和处分权 194

第六节 再审的条件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 196

第七节 削弱了证据规则的功能 197

第八节 审理的范围不明确 197

第九节 审级设置不合理 198

第十节 申请再审时效规定不合理 198

第十一节 法院“先定后审”缺乏程序的正当性 199

第一节 正确处理好诉讼观念的转变与审判监督程序改革的关系 200

专题三 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与发展 200

第二节 正确处理好实体权利保护意识与程序保护意识的关系 202

第三节 正确处理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改革与我国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关系 203

第四节 正确区分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的关系 203

第五节 正确区分申诉与再审程序的关系 204

第六节 协调好再审制度改革与审级制度改革的关系 206

第七节 将申请再审制度改造确立为再审之诉制度 207

第八节 对再审条件予以适当的限制 209

第十节 取消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 211

第九节 重新构建再审的法定理由 211

第十一节 提高再审管辖法院的审级 212

第十二节 完善人民检察院的抗诉监督制度 213

第六部分 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 215

专题一 督促程序的基本结构 217

第一节 督促程序的概念及其制度目的 217

第二节 督促程序的性质和特点 219

第三节 适用督促程序的条件 220

第四节 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程序 222

第五节 法院对申请支付令的审理程序 225

第六节 债务人对支付令的异议 226

第七节 债务人对支付令的反应方式及其后果 229

第八节 外国适用督促程序的情况 230

第九节 生效支付令的救济 231

第十节 督促程序的利弊以及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231

专题二 公示催告程序的基本结构 234

第一节 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及其制度目的 234

第二节 公示催告程序的性质和特点 236

第三节 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 237

第四节 公示催告程序的要件 239

第五节 公示催告程序的结构 240

第六节 公示催告程序的终结 247

第七节 对利害关系人的法律救济 247

第八节 在审判实践中适用公示催告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49

第七部分 人事诉讼程序 251

专题一 人事诉讼程序制度的基本结构 253

第一节 人事诉讼概念释义 253

第二节 人事诉讼程序与相关程序之比较 254

第三节 人事诉讼程序的裁判对象 257

专题二 人事诉讼程序的基础理论 259

第一节 人事诉讼程序价值分析 259

第二节 确立人事诉讼程序的法理依据 261

专题三 人事诉讼程序的特殊法则 265

第一节 人事诉讼中的调解前置原则 265

第二节 职权探知主义 269

第三节 人事诉讼程序中处分权和辩论主义的限制 271

第四节 检察官参与人事诉讼 277

第一节 两大法系人事诉讼程序的历史沿革 283

专题四 两大法系人事诉讼程序制度之比较分析 283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人事诉讼程序 286

第三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人事诉讼程序 297

第四节 两大法系人事诉讼程序的共同选择 300

专题五 设立我国人事诉讼程序的构想 302

第一节 我国人事诉讼程序的理论研究状况 302

第二节 我国人事诉讼程序的历史考察 302

第三节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有关人事诉讼程序规定所存在的问题 304

第四节 我国未建立人事诉讼程序制度的原因 305

第五节 设置人事诉讼程序制度的必要性 306

第六节 设立具有中国特色人事诉讼程序制度之初步构想 308

第八部分 小额诉讼程序 315

专题一 小额诉讼程序的基本结构 317

第一节 小额诉讼程序概述 317

第二节 小额诉讼程序之法理 319

第三节 小额诉讼程序的比较法考察 324

专题二 我国增设小额程序的构想 332

第一节 我国应引进小额诉讼程序 332

第二节 构建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基本设想 3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