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古籍编撰史
中国古籍编撰史

中国古籍编撰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之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7049805
  • 页数:5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论述了以下内容:古籍编撰学理论的发展历史;古籍编撰者,包括官、私修书机构、代表人物及经验等;古代图书编撰的内容;古代图书编撰的形式。
《中国古籍编撰史》目录
标签:编撰 古籍

上编 源流编 3

第一章 先秦两汉图书编撰 3

一、图书编撰的起源 3

旧说考辩 3

图书编撰源于夏代 7

最早的图书编撰家 9

二、孔子与“六经” 10

孔子与《周易》 10

孔子与《尚书》 13

孔子与《诗经》 16

孔子与《春秋》 17

孔子与礼书、乐典 18

孔子编撰图书的特点 21

三、先秦古籍的著者 25

《春秋》左氏传 26

《论语》和《孟子》 27

《孝经》和《尔雅》 27

《战国策》和《山海经》 28

《管子》、《晏子》和《老子》 30

《墨子》、《商子》和《韩非子》 31

四、汉代图书编撰家 32

五、司马迁与《史记》 41

《史记》的撰写过程 42

《史记》的体例 44

司马迁成功的原因 45

六、刘向与《七略》 47

《七略》编撰时间和人员 47

《七略》编撰过程 50

刘向成功的原因 52

七、先秦两汉图书编撰的特点 54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图书编撰 60

一、魏晋南北朝的修书机构和官修书 60

魏秘书监及官修书 60

晋秘书监及官修书 61

南北朝秘书省及官修书 64

文林馆与麟趾殿 65

二、魏晋南北朝图书编撰家 67

三、抄书与著书 78

四、《世说新语》的抄撰者 84

从刘义庆的经历分析 84

从刘义庆的交游分析 89

从内容和社会风气分析 94

五、魏晋南北朝图书编撰的特点 98

隋代修书机构 103

一、隋唐修书机构 103

第三章 隋唐五代图书编撰 103

唐代集贤院 104

唐代史馆的建立 106

二、唐代官修书 113

唐代初期 113

高宗、武周时期 116

玄宗之后 118

三、五代官修书 120

《旧唐书》 120

实录系列 122

其他图书 124

四、隋唐五代图书编撰家 126

五、刘知几与图书编撰学 137

刘知几其人 137

史官与史例 138

史籍编撰的原则与方法 141

六、隋唐五代图书编撰的特点 145

第四章 宋代图书编撰 154

一、宋代官修书 154

馆阁简介 154

官书局举例 157

二、宋代图书编撰家 162

三、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69

预修人员与准备工作 170

编撰过程 173

四、郑樵与图书编撰学 176

郑樵其人 176

关于“会通”观 179

贵成一家之言 180

关于书目编撰 181

陈起其人 185

五、陈宅书籍铺 185

陈起、陈思与陈解元 186

江湖诗案 188

编刻图书 190

六、宋代图书编撰的特点 194

第五章 辽金元图书编撰 204

一、辽国官修书 204

二、金国官修书 207

三、元代官修书 211

《宋史》、《辽史》和《金史》 212

编年体史书及其他 215

四、辽金元图书编撰家 218

五、元代的农书 225

六、辽金元图书编撰的特点 229

翰林院简介 232

第六章 明代图书编撰 232

一、翰林院和官修书 232

《五经大全》等经书 233

实录系列 233

《元史》和国史 235

其他官修书 237

二、明代图书编撰家 239

三、胡应麟与图书编撰学 249

胡应麟其人 249

关于“会通”观 251

关于图书编撰史 252

关于书目编撰 254

关于伪书 256

四、明代三大著者群 257

藩王著者群 258

书坊著者群 260

山人墨客著者群 262

五、毛晋汲古阁 266

毛晋其人 266

编书与刻书 267

编刻图书的条件 269

六、明代图书编撰的特点 272

第七章 清代图书编撰 280

一、翰林院及官修书 280

翰林院简介 280

经书和史书 282

子书和文集 285

二、《四库全书》 287

酝酿时期 287

征集图书 288

整理图书 290

抄写和校订 291

成书原因 294

三、清代图书编撰家 296

四、顾炎武“采铜”著书 306

顾炎武其人 306

著书目的明确 308

重视实地考察 310

严肃的著书态度 311

五、纪昀等与图书编撰学 314

纪昀其人 314

关于图书编撰者 315

关于书目编撰 317

六、章学诚与图书编撰学 322

章学诚其人 322

关于图书编撰史 324

关于史籍编撰的理论与方法 328

关于书目编撰 332

七、清代图书编撰的特点 334

下编 专题编 343

第一章 四部丛谈 343

一、经书 343

经书的著作方式 344

“十三经”的产生 347

经书众多的原因 349

经书的内容 351

二、史书 352

先秦时期 353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354

隋唐宋元时期 356

明清时期 358

三、子书 360

子书的产生 360

子部的形成 362

子书的内容 364

四、科技著作 366

古代农书 367

古代医书 368

发人深省的问题 371

五、佛教典籍 375

《大藏经》的编撰 375

佛教典籍的体例 377

六、道教典籍 380

七、别集 383

别集源流 383

别集的内容 384

别集的编者 386

别集编例 389

卷首、附录和外集 391

八、总集 394

总集源流 394

总集编例 397

九、类书 402

唐代以前的类书 402

唐代以后的类书 406

类书的类型、命名和分类 408

第二章 著者纵横 411

一、著者与人品 411

二、著者与毅力 417

狱中著书 417

残而著书 419

落第著书 420

老而著书 421

三、读万卷书 423

秘书省与读书 424

藏书与读书 427

目录学家与读书 428

四、行万里路 431

司马迁万里征程 431

沈括宦游各地 433

魏源放浪山水 435

查慎行等游迹半天下 436

五、著者与文字狱 437

六、著者与伪书 443

伪书产生的原因 444

作伪方法 445

伪书的考辨 448

七、著者与著作权 450

第三章 编撰方法论 458

一、书名 458

书名史略 458

与内容有关的书名 461

与著者有关的书名 464

同书异名与同名异书 467

二、序和跋 469

序之源流 469

序之位置和作者 471

序之种类和内容 473

唐宋之跋 475

明清之跋 476

三、凡例 478

凡例史略 479

凡例的种类 484

四、目录 490

五、计量方法 495

册、集和帙 495

卷与篇 497

分卷方法 499

卷次的命名 500

六、卷端著者题名 502

卷端著者题名简史 502

官修书著者题名 503

一般图书著者题名 505

七、引文 506

唐代以前的引文 506

宋元明引文 508

清代引文 511

牌记种种 515

八、广告 515

御制诗文、题识、书目等 517

九、插图 520

宋元以前的插图 520

明清插图 521

第四章 古籍编撰的特点 523

一、思想性 523

二、目的性 525

三、时代性 529

四、区域性 532

五、广泛性 535

六、连续性 539

七、系列性 543

八、严肃性 547

主要参考文献 5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