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近代化学基础  下
近代化学基础  下

近代化学基础 下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四川大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40193191
  • 页数:396 页
图书介绍:《近代化学基础(第2版)(下册)》第一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近代化学基础(第2版)(下册)》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近代化学基础(第2版)(下册)》在保留第一版特色的基础上,对化学原理及元素化学部分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对有机化学部分则增加了“有机化合物简介”及“蛋白质与核酸”两章。 全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下册共17章,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简介,脂肪族烃类化合物,芳香族烃类化合物,对映异构,卤代烃,醇、酚、醚,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有机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类脂化合物,蛋白质和核酸,金属有机化合物,簇状化合物,化学合成与分离,化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等。每章均有思考题或习题,书后附有部分习题的提示和参考答案及全书索引。 《近代化学基础(第2版)(下册)》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制药、材料、轻纺、食品、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化学基础课教材,也可供其它有关专业选用和读者参考。
上一篇:数学建模下一篇:离散数学
《近代化学基础 下》目录

15.1 有机化合物及其特点 1

15.1.1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特点 1

第十五章 有机化合物简介 1

15.1.2 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特点 2

15.2 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有机化学 2

15.3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和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2

15.3.1 共价键的均裂与自由基型反应 3

15.3.2 共价键的异裂与离子型反应 3

15.4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3

15.4.1 按碳架分类 4

15.4.2 按官能团分类 4

15.5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 6

15.6 有机化合物的研究程序 9

15.6.1 分离提纯 9

15.6.4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确定 10

15.7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概要 10

15.6.3 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分子式的确定 10

15.6.2 物理常数鉴定 10

思考题 13

习题 13

第十六章 脂肪族烃类化合物 15

16.1 饱和烃(烷烃) 15

16.1.1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15

16.1.2 烷烃的构象 17

16.1.3 烷烃的物理性质 20

16.1.4 烷烃的化学性质 22

16.1.5 烷烃的制法 27

16.1.6 烷烃的来源 27

16.2 不饱和烃 28

16.2.1 不饱和烃的结构及π键的性质 29

16.2.2 不饱和烃的构造异构及烯烃的顺反异构 29

16.2.3 不饱和烃的命名 31

16.2.4 不饱和烃的物理性质 34

16.2.5 烯烃的化学性质 36

16.2.6 炔烃的化学性质 46

16.2.7 二烯烃与共轭体系 51

16.2.8 不饱和烃的来源与制备 57

16.3 脂环烃 59

16.3.1 脂环烃的分类及命名 59

16.3.2 环烷烃的性质 61

16.3.3 环烷烃的稳定性及构象 64

思考题 68

习题 68

17.1.1 苯系芳烃的分类及命名 73

17.1 苯系芳烃 73

第十七章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 73

17.1.2 单环芳烃的结构及共振论简介 75

17.1.3 单环芳烃的性质 78

17.1.4 稠环芳烃 92

17.1.5 芳烃的来源与制备 98

17.2 非苯芳烃及休克尔规则 99

17.2.1 休克尔规则 100

17.2.2 非苯芳烃芳香性的判定 100

17.3 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101

思考题 102

习题 103

第十八章 对映异构 107

18.1 立体异构 107

18.2 具有一个手性中心的化合物 107

18.2.1 手性分子和对映异构体 107

18.2.2 对称平面与对称中心 108

18.3.2 旋光仪 109

18.3.1 平面偏振光 109

18.3 平面偏振光与旋光仪 109

18.4 构型的表示方法 110

18.4.1 立体透视式 111

18.4.2 费歇尔投影式 111

18.5 构型的标记 113

18.5.1 相对构型与绝对构型 113

18.5.2 构型标记法——D/L及R/S标记 113

18.6 具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115

18.6.1 具有两个不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115

18.6.2 具有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116

18.7.1 含除碳外的其它手性原子的化合物 117

18.7.2 不含手性原子的手性分子 117

18.7 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117

18.8 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118

思考题 119

习题 119

第十九章 卤代烃 122

19.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122

19.1.1 卤代烃的分类 122

19.1.2 卤代烃的命名 122

19.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23

19.3 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125

19.3.1 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 125

19.3.2 卤代烷的消去反应 131

19.3.3 卤代烷与金属的反应 134

19.4.1 分类 135

19.4.2 结构与反应活性 135

19.4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135

19.5 多卤代烃与人类和环境 138

思考题 139

习题 139

第二十章 醇、酚、醚 143

20.1 醇 143

20.1.1 醇的分类、命名与结构 143

20.1.2 醇的物理性质 145

20.1.3 醇的化学性质 147

20.1.4 醇的制备 153

20.2 酚 155

20.2.1 酚的结构和命名 156

20.2.2 酚的物理性质 157

20.2.3 酚的化学性质 158

20.2.4 酚的来源和制法 164

20.3 醚 165

20.3.1 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65

20.3.2 醚的物理性质 166

20.3.3 醚的化学性质 166

20.3.4 环醚与冠醚 168

20.3.5 醚的制备 170

思考题 170

习题 171

第二十一章 醛和酮 175

21.1 醛、酮的分类和结构 175

21.1.1 醛、酮的分类 175

21.1.2 醛、酮的结构 175

21.1.3 醛、酮的命名 176

21.2 醛、酮的物理性质 177

21.3 醛、酮的化学性质 179

21.3.1 亲核加成反应 179

21.3.2 氧化和还原反应 185

21.3.3 α-氢原子的反应 187

21.4 醛、酮的制法 190

21.4.1 醇及不饱和烃的氧化 190

21.4.2 芳烃的酰化 190

习题 191

思考题 191

21.4.3 羰基合成 191

第二十二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195

22.1 羧酸 195

22.1.1 羧酸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195

22.1.2 羧酸的物理性质 196

22.1.3 羧酸的化学性质 198

22.1.4 羧酸的来源和制备 203

22.2.1 羟基酸 205

22.2 取代酸 205

22.2.2 氨基酸 206

22.3 羧酸衍生物 210

22.3.1 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210

22.3.2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 211

22.3.3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212

22.3.4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215

22.4 β-二羰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19

酸性 219

22.4.2 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220

习题 224

思考题 224

第二十三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227

23.1 硝基化合物 227

23.1.1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 227

23.1.2 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228

23.1.3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228

23.1.4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30

23.2.1 胺的分类及命名 233

23.2 胺 233

23.2.2 胺的结构 234

23.2.3 胺的物理性质 235

23.2.4 胺的化学性质 237

23.2.5 胺的制备 242

23.2.6 季铵盐和季铵碱 244

23.3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245

23.3.1 重氮盐的制备、性质及应用 246

23.3.2 偶氮化合物及偶氮染料 249

习题 250

思考题 250

第二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 255

24.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55

24.2 五元杂环化合物 257

24.2.1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 257

24.2.2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58

24.2.3 糠醛 260

24.2.4 重要的吡咯衍生物与卟啉 260

24.3.2 吡啶的性质 261

24.3.1 吡啶的结构 261

24.3 六元杂环化合物 261

24.4 稠杂环化合物 264

24.5 生物碱 265

思考题 267

习题 267

第二十五章 碳水化合物 270

25.1 单糖 270

25.1.1 葡萄糖的结构 271

25.1.2 单糖的化学性质 274

25.1.3 重要的单糖 277

25.2 二糖 278

25.2.1 还原性二糖 279

25.2.2 非还原性二糖 280

25.3 多糖 280

25.3.1 淀粉 280

25.3.2 纤维素 282

25.3.3 其它多糖及其生理功能 283

思考题 283

习题 284

第二十六章 类脂化合物 285

26.1 蜡 285

26.2 油脂 285

26.3 磷脂 286

26.4 萜类 287

26.5 甾族化合物 288

思考题 290

27.1 多肽 291

27.1.1 多肽的分类和命名 291

第二十七章 蛋白质和核酸 291

27.1.2 多肽结构的测定 292

27.1.3 多肽的合成 293

27.2 蛋白质 295

27.2.1 蛋白质的组成、分类和作用 295

27.2.2 蛋白质的结构 296

27.2.3 蛋白质的性质 298

27.3 核酸 299

27.3.1 核酸的组成 299

27.3.2 核酸的结构 301

27.3.3 核酸的生物功效 303

习题 303

第二十八章 金属有机化合物 305

28.1 18电子规则 306

28.2 金属羰基配合物 308

28.2.1 金属羰基配合物的成键特征和表征 308

28.2.2 单核金属羰基配合物 309

28.2.3 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合成 311

28.3.2 σ-烷基化物 312

28.3 σ-烃基过渡金属配合物 312

28.3.1 σ-烃基化物的稳定性 312

22.4.1 β-二羰基化合物的互变异构和 314

28.3.3 σ-芳基化物 314

28.3.4 其它不饱和烃的σ-烃基化物 314

28.4 过渡金属的不饱和烃π-配合物 315

28.4.1 π-烯烃配合物 315

28.4.2 π-炔烃配合物 317

28.4.4 不饱和烃的π-配合物的合成 318

28.4.3 π-烯丙基配合物 318

28.5 π-离域碳环配合物 319

28.5.1 π-环戊二烯基金属配合物 320

28.5.2 π-苯金属配合物 323

28.6 配位催化 325

思考题 327

习题 327

第二十九章 簇状化合物 329

29.1 概述 329

29.1.1 原子簇的定义 329

29.1.2 金属原子簇中的M—M键 330

29.2 金属原子簇的类型和空间结构 332

29.2.1 金属原子簇的分类 332

29.2.2 金属原子簇的空间结构 332

29.2.3 EAN规则和维德规则 336

29.3 金属原子簇的合成和应用 339

29.3.1 金属原子簇的合成 339

29.3.2 金属原子簇的应用 340

习题 342

思考题 342

第三十章 化学合成与分离 343

30.1 化学合成与分离概述 343

30.1.1 化学合成 343

30.1.2 分离 343

30.2 无机合成方法简介 345

30.2.1 气相合成法 345

30.2.2 液相合成法 346

30.2.3 固相合成法 346

30.3.1 合成路线 347

30.3 有机合成方法简介 347

30.3.2 合成方法 348

30.4 常见的分离方法 349

30.4.1 蒸馏分离法 349

30.4.2 萃取分离法 349

30.4.3 泡沫分离法 350

30.4.4 沉淀分离法 350

30.4.5 溶解—沉淀法 351

30.4.6 色谱分离法 352

30.4.7 电泳法 354

30.4.8 膜分离法 355

思考题 358

第三十一章 化学与现代科学技术 359

31.1 化学与材料 359

31.1.1 纳米材料 359

31.1.2 新型一维材料 361

31.1.3 新型薄膜材料 362

31.1.4 梯度功能材料 363

31.1.5 超导材料 364

31.2.1 半导体 366

31.2 化学与信息 366

31.2.2 光导纤维 367

31.2.3 化学传感器 368

31.3 化学生物学简介 368

31.3.1 生命元素与人体健康 368

31.3.2 金属酶 371

31.3.3 抗癌机制与抗癌药物 372

31.4 绿色化学简介 375

31.3.4 化学生物学的一些重要研究方向 375

31.4.1 绿色化学的特点 376

31.4.2 绿色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76

31.4.3 绿色化学与环境 378

思考题 381

主要参考文献 382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383

索引 3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