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殷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40179040
  • 页数:4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教育部“2004~2007年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编写计划”(教职成司函[2004]13号)的精神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十九章,在内容和深度上突出了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①本教材以临床检验的标准方法和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突出了本教材的科学性;②将目前国内外临床检验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相关内容编入各个章节之中,突出了本教材的先进性;③根据《临床检验基础》形态教学内容较多而在临床应用中又非常重要的特点,增加了医用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术一章;同时根据教学实践的要求,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编在一起,突出了本教材的实用性。本教材既可作为五年制或三年制医学检验(专科)学生教学使用,又可作为基层临床检验工作者继续医学教育使用,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临床检验基础》全书共分十九章,建议学时数为160学时,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临床检验》目录

第一章 医用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术 1

第一节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与性能 1

目录 1

一、原理 2

二、性能指标 2

第二节 医用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6

一、光学系统 6

二、机械系统 8

第三节 显微镜的组装与调试 10

一、显微镜的组装 10

二、显微镜的调试与使用 10

三、显微镜的维护与保管 12

四、光学系统的清洁 12

二、荧光显微镜 13

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医用显微镜 13

一、暗视野显微镜 13

三、透射式荧光显微镜 15

四、落射式荧光显微镜 15

第五节 显微摄影术 15

一、显微摄影的常用装置 15

二、感光胶片的性能及选择 15

三、显微摄影中滤光片的选择 18

四、正确测光与曝光 18

第二章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血涂片的制备 20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 20

一、毛细血管采血法 20

二、静脉采血法 22

一、常用抗凝剂 24

第二节 血液标本的抗凝 24

二、抗凝标本的应用 25

第三节 血涂片的制备 26

一、载玻片的清洁 26

二、制作血涂片的标本 26

三、血涂片的制备 26

第三章 血细胞计数技术与细胞染色技术 30

第一节 血细胞计数技术 30

一、直接计数法 30

二、间接计数法 32

第二节 血细胞染色技术 32

一、染料与染色 32

二、染色技术 34

第三节 瑞氏(Wright)染色法 34

二、试剂 35

一、染色原理 35

三、染色步骤 36

四、染色结果 36

五、注意事项 36

第四节 吉姆萨(Giemsa)染色法 37

一、吉姆萨染色法 37

二、瑞氏(Wright)-吉姆萨(Giemsa)混合染色法 37

第四章 血液学一般检验 39

第一节 概论 39

一、血液的组成 39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39

三、血液检验的临床应用 41

第二节 血液常用检查 41

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41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count,DC,DIFF) 44

三、白细胞形态检查(morphology of leucocyte) 47

四、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 52

五、血红蛋白测定 54

六、红细胞形态检查 59

七、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 61

八、血小板的形态检查 63

第三节 血液其他检查 64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 64

二、血细胞比容测定 67

三、红细胞平均值计算 70

四、红细胞平均直径和红细胞直径曲线测定 71

五、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73

六、嗜碱点彩红细胞计数 77

七、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78

八、红斑狼疮细胞检验 81

第五章 血细胞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84

第一节 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84

一、细胞计数及体积测定原理 84

二、白细胞分类原理 86

三、红细胞测定原理 90

四、血小板分析原理 91

五、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配置网织红细胞检测原理 91

六、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流程 91

第二节 血细胞分析仪的类型 92

一、半自动二分群血细胞分析仪 92

二、全自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 93

三、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93

四、全自动五分类连接网织红细胞分析仪 94

一、血细胞分析仪报告方式 95

二、结果判断 95

第三节 血细胞分析仪报告方式举例 95

第四节 血细胞分析仪各项参数、直方图临床意义 96

一、WBC、RBC、PLT、HCT、MCV、MCHC、MCH 96

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96

三、血小板参数 97

四、血细胞体积直方图的应用 98

第五节 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 102

一、分析前质量控制 102

二、分析中质量控制 104

三、分析后质量控制 106

第六章 血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 108

第一节 概述 108

一、临床检验质量评价标准及要求 108

二、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 109

二、仪器校正 110

第二节 血细胞检验的预防性质量控制 110

一、对实验室环境的要求 110

三、对试剂和参考品的质量要求 112

四、技术考核 113

第三节 血细胞检验的回顾性质量控制 113

一、质量控制物 114

二、质量控制图 115

三、利用红细胞参数均值进行回顾性质量控制 117

第四节 血细胞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 117

一、质控物的准备与靶值的确定 117

二、统计评价 117

第七章 血栓与止血的一般检查 119

第一节 概述 119

一、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119

三、凝血因子及血液凝固机制 120

二、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120

四、血液抗凝及纤溶系统 121

第二节 血栓与止血常用试验 122

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122

二、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测定 123

三、血块退缩试验(clot retraction test,CRT) 124

四、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测定 126

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est,APTT)测定 127

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测定 128

七、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测定 129

八、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测定 130

九、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131

十、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测定 133

二、全自动血液凝固测定仪的检测原理 134

一、全自动血液凝固测定仪采用的分析方法及其特点 134

第三节 血凝仪及其临床应用 134

三、全自动血液凝固测定仪的临床应用 136

第四节 血栓与止血检查的质量控制 136

一、实验方法的选择 136

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36

三、检测试剂的选择 137

四、仪器的选择和校准 137

五、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38

第五节 血栓与止血检查进展 138

一、血栓与止血检查的一般步骤 138

二、血栓与止血的分子标志物 139

三、血栓与止血检测仪器的应用 140

第一节 血液流变学的基础知识 142

一、血液流变学的基本概念 142

第八章 血液流变学检查 142

二、血液流变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145

第二节 血液流变学常用参数的测定 146

一、血液黏度测定 146

二、红细胞变形性测定 149

三、红细胞聚集性测定 150

四、红细胞电泳 152

第三节 血液流变学检查的质量控制 153

一、仪器质量 153

二、仪器校正 154

三、抗凝剂的选择 154

四、常规肝素抗凝管的制备方法 154

五、标本采集及处理 154

一、红细胞血型分类及命名 156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系统 156

第九章 血型与输血 156

二、ABO血型系统 157

三、Rh血型系统 170

四、红细胞其他血型系统 177

五、红细胞血型系统的交叉配血 180

第二节 其他血型系统 183

一、人类白细胞抗原与抗体 183

二、血小板血型系统 186

三、血清蛋白抗原 187

第三节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188

一、发病机制 188

二、临床表现 188

三、实验室检查 189

三、质量控制 190

二、主要特点 190

一、原理及临床意义 190

第四节 自动化血型分析仪 190

第五节 输血血库工作 191

一、概述 191

二、采血、储血与供血 192

三、成分输血 196

四、输血反应及处理 198

五、血液质量管理 200

第十章 尿液检验 202

第一节 概述 202

一、尿液的形成 202

二、尿液检验的范围和目的 204

三、尿液标本的收集、保存和处理 205

一、尿液感官检查 206

第二节 尿液理学检查 206

二、尿相对密度测定 208

三、尿渗透浓度测定 210

四、尿液浓缩稀释试验 212

第三节 尿液化学检验 214

一、尿液酸度测定 214

二、尿液蛋白质检查 215

三、尿液糖的检验 221

四、尿中酮体的检验 223

五、尿液胆色素检验 225

六、尿血红蛋白定性检查 227

七、尿液亚硝酸盐定性检查 228

第四节 尿液其他蛋白质的检查 228

一、尿液本周蛋白定性检查 229

二、尿液肌红蛋白定性检查 230

三、尿液清蛋白定量测定 231

五、尿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232

四、尿液β2微球蛋白的测定 232

第五节 尿液酶的检查 233

一、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 234

酶测定 234

二、尿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235

三、尿丙氨酸氨基肽酶测定 236

四、尿淀粉酶测定 237

五、尿胰蛋白酶Ⅱ检查 238

第六节 尿液其他化学成分检查 238

一、乳糜尿定性检查 238

二、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239

三、尿含铁血黄素定性检查 242

四、尿卟啉定性检查 242

第七节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243

五、尿苯丙酮酸定性检查 243

一、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原理及应用 244

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247

第八节 尿沉渣检查 250

一、尿沉渣的定性和半定量检查法 250

二、尿液细胞及管型的计数 253

三、尿液有形成分形态及检查的临床意义 254

四、尿液沉渣(细胞)分析仪 265

第九节 尿液检验的质量保证 267

一、分析前质量控制 268

二、分析中质量控制 268

三、分析后质量控制 269

二、粪便检验的意义 271

一、粪便的组成 271

第一节 概述 271

第十一章 粪便检查 271

三、粪便标本的采集、保存和检验后处理 272

第二节 粪便一般性状检查 272

一、量 272

二、外观 272

三、气味 274

四、酸碱度 274

五、寄生虫及结石 274

第三节 粪便显微镜检查 274

一、细胞 275

二、寄生虫卵及原虫 276

五、食物残渣 277

四、细菌 277

三、结晶 277

第四节 粪便化学及免疫学检查 278

一、粪便隐血试验 278

二、粪胆色素定性检查 280

第十二章 脑脊液检查 283

第一节 概述 283

一、脑脊液的生成 283

二、脑脊液的生理功能 283

三、适应证和标本采集 284

第二节 脑脊液的一般性状检查 284

一、颜色 284

一、蛋白质检验 285

第三节 脑脊液常用化学检验 285

三、薄膜或凝块 285

二、透明度 285

二、葡萄糖定量测定 287

三、氯化物定量测定 288

四、谷氨酰胺定量测定 289

第四节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290

一、细胞计数 290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291

第五节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 293

一、涂片细菌检查 293

二、新型隐球菌检查 293

三、寄生虫检查 293

二、遵守操作规程,统一操作方法和报告方式 294

一、标本采集和处理 294

第六节 脑脊液检查质量控制 294

三、建立良好的室内质控制度,保证质控工作的落实 295

四、脑脊液质控物的制备 295

第七节 脑脊液检验的进展 296

一、脑脊液蛋白分子谱检查 296

二、脑脊液酶类检查 297

三、脑脊液肿瘤标志物检查 298

第十三章 浆膜腔积液检查 300

第一节 概述 300

一、正常浆膜腔液的形成以及浆膜腔积液的分类和发生机制 300

二、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301

三、标本采集和注意事项 301

第三节 浆膜腔积液常用化学检查 302

三、酸碱度 302

一、蛋白质定性检查 302

一、外观 302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一般性状检查 302

二、相对密度 302

二、蛋白质定量测定 303

三、葡萄糖定量测定 303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查 304

一、有核细胞计数 304

二、有核细胞分类计数 304

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病原学检查 305

一、微生物检查 305

二、寄生虫检查 305

第六节 浆膜腔积液检验进展 306

一、浆膜腔积液检测指标 306

二、浆膜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指标 309

一、标本采集与保存 311

二、一般性状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311

第十四章 其他体液检查 311

第一节 滑膜液检查 311

三、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313

四、常见关节疾病滑液的特征 314

第二节 泪液检查 315

一、泪液标本采集 315

二、一般性状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315

三、化学及免疫学检查 316

第三节 唾液检查 317

一、标本采集 317

二、一般性状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318

三、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319

第四节 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320

一、胃液检查 320

四、微生物学检查 320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325

第五节 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327

一、痰液检查 327

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331

第十五章 精液及前列腺液检查 334

第一节 概述 334

第二节 精液一般性状检查 334

一、标本采集 334

二、一般性状检验 335

第三节 精液显微镜检查 335

一、精子活力检查 335

二、精子计数 337

三、精子形态及生精细胞形态观察 337

五、精子尾部低渗肿胀试验 340

四、精子凝集检查 340

第四节 精液常用化学检查 341

一、精浆果糖测定 341

二、精浆α-葡萄糖苷酶测定 341

三、精浆肉毒碱测定 341

四、精浆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LDH-X)活性测定 341

五、精浆酸性磷酸酶(ACP)测定 342

六、精子顶体酶活性测定 342

七、精浆锌测定 342

第五节 精液微生物学检查 343

一、标本采集 343

二、涂片检查 343

三、培养 343

第六节 精液免疫学检查 344

一、抗精子抗体测定 344

第七节 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345

三、精浆免疫抑制物测定 345

二、精浆免疫球蛋白测定 345

一、基本原理 346

二、基本组成 346

三、CASA有关术语及含义 346

四、CASA分析参数 346

五、CASA的临床应用 347

第八节 精液检验的质量控制 348

一、分析前质量控制 348

二、分析中质量控制 348

三、分析后质量控制 349

四、室间质量评价 349

第九节 前列腺液检查 349

一、概述 349

三、前列腺液的显微镜检查 350

二、前列腺液一般性状检查 350

第十六章 精子-宫颈黏液相互作用的检查 352

第一节 概述 352

一、宫颈黏液标本的采集 352

二、宫颈黏液的一般性状 352

三、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 353

四、宫颈黏液的功能 354

第二节 宫颈黏液的评价指标 354

一、黏液量 354

二、黏稠度 354

三、羊齿状结晶 355

四、成丝性 356

五、细胞数量 356

第三节 精子-宫颈黏液相互作用检查的试验 357

六、酸碱度 357

一、性交后试验 358

二、体外试验 359

第四节 精子-宫颈黏液相互作用检查的质量控制 362

第十七章 阴道分泌物检查 364

第一节 概述 364

第二节 常用阴道分泌物检查 365

一、一般性状检查 365

二、清洁度检查 365

三、病原学检查 366

第三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的质量控制 374

一、羊水的来源 375

三、羊水的成分 375

二、羊水的代谢 375

第一节 概述 375

第十八章 羊水检查 375

四、羊水的功能 377

五、羊水标本的采集 377

六、羊水检查的临床意义 377

第二节 羊水一般性状检查 378

一、量 378

二、颜色与透明度 378

三、其他理学检查 379

第三节 胎儿成熟度检查 379

一、胎儿肺成熟度检查 379

二、胎儿肾成熟度检查 381

三、胎儿肝成熟度检查 382

四、胎儿皮脂腺成熟度检查 382

五、胎儿唾液腺成熟度检查 382

一、染色体核型分析 383

第四节 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 383

二、羊水细胞性染色质检查 384

三、羊水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385

第十九章 脱落细胞及针吸细胞学检查 388

第一节 概述 388

一、正常上皮细胞形态 388

二、上皮细胞的退化变性 391

三、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 392

四、肿瘤细胞形态 395

五、恶性肿瘤涂片的背景特点 398

六、放射治疗后的细胞形态改变 398

一、标本采集 399

二、涂片制作 399

第二节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基本技术 399

三、涂片观察及报告方式 403

四、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控制 404

第三节 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 404

一、标本的采集 405

二、阴道正常细胞形态 405

三、阴道上皮细胞与雌激素水平的关系 407

四、女性生殖道炎症的细胞形态 408

五、宫颈癌细胞形态 409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411

一、标本的采集与制片 411

二、正常及良性病变的细胞形态 412

三、浆膜腔积液内恶性肿瘤细胞形态 413

第五节 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416

一、标本的采集与制片 416

三、泌尿道良性病变细胞形态 417

二、尿液中正常细胞形态 417

四、泌尿道恶性肿瘤细胞形态 419

第六节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420

一、标本的采集与制片 420

二、食管正常细胞形态 420

三、食管良性病变细胞形态 421

四、食管恶性肿瘤细胞形态 422

第七节 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423

一、标本的采集与制片 423

二、痰液中的正常细胞形态 425

三、痰液中炎症变性细胞形态 425

四、痰液中非上皮细胞形态 427

五、痰液中恶性肿瘤细胞形态 427

一、乳腺穿刺标本的采集与制片 430

第八节 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 430

六、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细胞学特点 430

二、乳腺穿刺常见正常细胞形态 431

三、乳腺穿刺良性病变细胞形态 431

四、乳腺穿刺恶性肿瘤细胞形态 432

第九节 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 433

一、淋巴结穿刺标本的采集与制片 433

二、淋巴结正常细胞形态 433

三、淋巴结良性病变细胞形态 434

四、淋巴结恶性肿瘤细胞形态 435

第十节 体表和软组织针吸细胞学检查 436

一、皮肤囊肿 436

二、脂肪瘤 437

三、纤维瘤 437

参考文献 438

英中文名词对照表 43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