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要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文松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7075317
- 页数:248 页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绪论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2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7
第一节 阴阳学说 7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7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8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0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2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与归类推演 12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3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5
第二章 藏象 17
一、心 18
第一节 五脏 18
【附】 心包络 20
二、肺 20
三、脾 22
四、肝 23
五、肾 25
【附】 命门 28
第二节 六腑 28
一、胆 28
二、胃 29
三、小肠 29
四、大肠 30
五、膀胱 30
六、三焦 30
一、脑 31
二、女子胞 31
第三节 奇恒之腑 31
【附】 精室 32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32
一、脏与脏的关系 32
二、脏与腑的关系 34
三、腑与腑的关系 35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36
第一节 精 36
一、精的概念 36
二、精的生成 36
三、精的功能 37
第二节 气 37
一、气的概念 37
二、气的生成 38
三、气的功能 38
四、气的运动 39
五、气的分类 40
第三节 血 41
一、血的概念 41
二、血的生成 42
三、血的循行 42
四、血的功能 42
第四节 津液 43
一、津液的概念 43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43
三、津液的功能 44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5
一、精与气的关系 45
二、精与血的关系 45
三、气与血的关系 45
四、气与津液的关系 46
六、精与津液的关系 47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47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48
一、经络的概念 48
二、经络系统的构成 48
第四章 经络 48
第二节 十二经脉 49
一、名称与命名原则 49
二、走向、交接及分布规律 49
三、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50
第三节 奇经八脉 50
一、奇经八脉的含义及作用 50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功能 51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51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51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52
一、外感六淫 54
第五章 病因病机 54
第一节 病因 54
二、疫疠 57
三、内伤七情 57
四、饮食失宜、劳逸过度 59
五、痰饮、瘀血、结石 60
六、其他致病因素 62
第二节 病机 63
一、发病 63
二、邪正盛衰 65
三、阴阳失调 67
四、气血失调 68
【附】内生五邪 70
第一节 望诊 72
一、望神 72
第六章 四诊 72
二、望面色 73
三、望形态 74
四、望局部情况 74
五、望皮肤 76
六、望分泌物与排泄物 77
七、望小儿指纹 78
八、望舌 78
第二节 闻诊 81
一、听声音 81
二、嗅气味 82
第三节 问诊 82
一、问寒热 82
二、问汗 83
三、问疼痛 84
四、问饮食与口味 85
五、问睡眠 86
六、问二便 86
七、问经带 87
八、问小儿 87
第四节 切诊 88
一、脉诊 88
二、按诊 91
第七章 辨证 94
第一节 八纲辨证 94
一、表里 94
二、寒热 95
三、虚实 97
四、阴阳 98
第二节 脏腑辨证 99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99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02
三、脾与胃病辨证 104
四、肝与胆病辨证 107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10
六、脏腑兼病辨证 112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115
一、气病辨证 115
二、血病辨证 116
三、气血同病辨证 117
四、津液病辨证 119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121
一、卫分证 121
二、气分证 121
三、营分证 122
四、血分证 123
第一节 养生 125
一、养生基本原则 125
第八章 养生与预防 125
二、养生方法 127
第二节 预防 128
一、未病先防 128
二、既病防变 129
第九章 治疗护理原则 130
第一节 治疗原则 130
一、治病求本 130
二、扶正祛邪 131
三、调整阴阳 132
四、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132
第二节 治法 133
一、汗法 133
二、吐法 133
三、下法 133
四、和法 133
第三节 护理原则 134
八、补法 134
一、施护求本原则 134
五、温法 134
七、消法 134
六、清法 134
二、规律生活起居 135
三、调畅精神情志 136
四、注意饮食调护 137
五、重视用药护理 138
六、促进形神康复 139
第十章 中药 141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与用法 141
一、中药的性能 141
二、中药的用法 142
第二节 常用中药 144
一、解表药 144
二、清热药 146
三、温里药 150
四、泻下药 151
五、化痰止咳平喘药 151
六、祛湿药 153
七、理气药 156
八、理血药 157
九、平肝息风药 160
十、消导药 161
十一、安神药 162
十二、补益药 163
十三、开窍药 167
十四、固涩药 167
十五、驱虫药 168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变化 170
第十一章 方剂 170
第一节 方剂基础知识 170
二、方剂的剂型 171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71
一、解表剂 171
二、清热剂 172
三、温里剂 173
四、泻下剂 174
五、和解剂 175
六、化痰止咳平喘剂 176
七、祛湿剂 177
八、理气剂 178
九、理血剂 178
十、治风剂 179
十一、治燥剂 180
十三、安神剂 181
十二、消导剂 181
十四、补益剂 182
十五、开窍剂 183
十六、固涩剂 184
第十二章 腧穴与针灸 186
第一节 腧穴 186
一、腧穴的分类 186
二、腧穴的作用 186
三、腧穴定位法 186
第二节 常用经穴和奇穴 188
一、十四经穴 188
二、经外奇穴 199
第三节 针灸方法 200
一、针法 200
二、灸法 204
三、耳针疗法 205
【附】 其他疗法 208
一、推拿疗法 208
二、拔罐疗法 209
三、刮痧疗法 209
第十三章 常见病证 211
第一节 感冒 211
第二节 咳嗽 212
第三节 胃痛 214
第四节 泄泻 216
第五节 心悸 218
第六节 淋证 219
第七节 眩晕 221
第八节 郁证 222
第九节 痹证 223
第十一节 月经不调 225
第十节 乳癖 225
第十二节 痛经 227
第十三节 带下病 228
第十四节 胎动不安 229
第十五节 不孕症 230
第十六节 积滞 232
第十七节 痄腮 232
实习指导 234
实习一 人体经络模型的观察 234
实习二 舌诊 234
实习三 脉诊 234
实习四 部分中药的识别及汤剂制备 235
实习五 常用腧穴定位 236
实习六 针灸法运用 236
主要参考文献 238
教学大纲(参考) 240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第2版》赵骏 2018
-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朱古亭》方剑乔总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