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诊断学
诊断学

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智慧等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10487159
  • 页数:554 页
图书介绍:
《诊断学》目录

绪论 1

一、诊断学的重点内容 2

二、历代医学对诊断学的贡献 3

三、临床诊断 4

四、学习诊断学的方法与要求 5

第五节 呼吸困难 9

第一节 发热 9

第一篇 常见症状 9

第二节 疼痛 11

一、头痛 12

二、胸痛 13

三、腹痛 14

第三节 咳嗽与咳痰 16

第四节 咯血 18

第六节 紫绀 21

第七节 心悸 22

第八节 恶心与呕吐 23

第九节 呕血 24

第十节 便血 26

第十一节 腹泻 27

第十二节 黄疸 28

第十三节 血尿 30

第十四节 水肿 31

第十五节 眩晕 33

第十六节 意识障碍 34

二、主诉 39

一、一般项目 39

第二篇 问诊 39

第一节 问诊的重要性 39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39

三、现病史 40

四、既往史 41

五、个人史 42

八、家族史 43

七、月经与生育史 43

六、婚姻史 43

一、问诊的方法 44

第三节 问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4

二、问诊的注意事项 45

第二节 触诊 49

第一节 视诊 49

第三篇 检体诊断 49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 49

一、触诊方法 50

一、叩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51

第三节 叩诊 51

二、触诊注意事项 51

二、叩诊音 52

二、听诊注意事项 53

一、听诊方法 53

第四节 听诊 53

第五节 嗅诊 54

二、年龄 55

一、性别 55

第二章 一般检查 55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 55

三、生命征 56

五、营养状态 57

四、发育与体型 57

六、意识状态 58

七、面容与表情 59

八、体位 60

十、步态 61

九、姿势 61

一、颜色 62

第二节 皮肤 62

三、弹性 63

二、湿度与出汗 63

七、蜘蛛痣与肝掌 64

六、皮下出血 64

四、皮疹 64

五、脱屑 64

十、皮下结节 65

九、溃疡与瘢痕 65

八、水肿 65

第三节 淋巴结 66

十一、毛发 66

第一节 头颅 68

第三章 头部及其器官的检查 68

一、眼 69

第二节 头部器官 69

二、耳 73

三、鼻 74

四、口 75

五、腮腺 79

二、颈部姿势与运动 81

一、颈部外形与分区 81

第四章 颈部检查 81

四、颈部血管 82

三、颈部皮肤与包块 82

五、甲状腺 83

六、气管 84

一、骨骼标志 86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 86

第五章 胸廓和肺部检查 86

二、胸部凹陷与分区 87

第二节 胸廓、胸壁和乳房检查 88

三、胸部垂直线 88

二、胸壁检查 89

一、胸廓形状检查 89

三、乳房检查 90

一、视诊 91

第三节 肺和胸膜检查 91

二、触诊 92

三、叩诊 93

四、听诊 95

三、支气管哮喘 99

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99

第四节 肺部和胸膜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99

一、大叶性肺炎 99

七、气胸 100

六、胸腔积液 100

四、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 100

五、肺纤维化 100

二、心尖搏动 102

一、心前区外形 102

第六章 心脏和血管检查 102

第一节 心脏视诊 102

第二节 心脏触诊 103

三、心前区异常搏动 103

三、心包摩擦感 104

二、震颤 104

一、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104

一、正常心浊音界 105

第三节 心脏叩诊 105

三、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06

二、心浊音界各部组成 106

一、心脏瓣膜听诊区 108

第四节 心脏听诊 108

三、听诊内容 109

二、听诊顺序 109

一、脉搏 119

第五节 血管检查 119

二、血压 121

三、血管杂音与周围血管征 122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23

一、二尖瓣狭窄 123

第六节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123

四、主动脉瓣狭窄 124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24

五、心包积液 125

二、腹部分区 126

一、体表标志 126

第七章 腹部检查 126

第一节 腹部体表标志与分区 126

一、腹部外形 128

第二节 视诊 128

二、腹壁皮肤 129

五、脐部 130

四、腹壁静脉 130

三、呼吸运动 130

一、腹壁紧张度 131

第三节 触诊 131

六、蠕动波 131

七、上腹部搏动 131

四、腹部包块 132

三、波动感 132

二、压痛与反跳痛 132

五、肝脏触诊 133

七、脾脏触诊 135

六、胆囊触诊 135

九、肾脏触诊 136

八、胰腺触诊 136

十一、正常腹部可触及的组织与脏器 137

十、膀胱触诊 137

二、移动性浊音 138

一、腹部叩诊音 138

第四节 叩诊 138

四、肝脏与胆囊叩诊 139

三、包块叩诊 139

八、膀胱叩诊 140

七、肾脏叩诊 140

五、脾脏叩诊 140

六、胃泡鼓音区叩诊 140

三、血管杂音 141

二、振水音 141

第五节 听诊 141

一、肠鸣音 141

二、肝硬化 142

一、消化性溃疡 142

第六节 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142

三、急性胆囊炎 143

五、肠梗阻 144

四、急性阑尾炎 144

六、急性腹膜炎 145

一、阴茎 147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及其检查 147

第八章 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 147

三、前列腺 148

二、阴囊 148

三、双合诊盆腔检查 149

二、阴道壁和子宫颈 149

四、精囊 149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及其检查 149

一、外阴 149

二、触诊 150

一、视诊 150

第三节 肛门与直肠检查 150

一、脊柱弯曲度 152

第一节 脊柱检查 152

第九章 脊柱与四肢检查 152

一、形态异常 153

第二节 四肢检查 153

二、脊柱活动度 153

三、脊椎压痛与叩击痛 153

二、运动功能障碍 156

二、视神经 157

一、嗅神经 157

第十章 神经系统检查 157

第一节 脑神经检查 157

三、动眼、滑车及展神经 158

七、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159

六、位听神经 159

四、三叉神经 159

五、面神经 159

一、随意运动与肌力 160

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 160

八、副神经 160

九、舌下神经 160

三、肌体积 161

二、肌张力 161

五、共济运动 162

四、不随意运动 162

一、感觉功能检查 163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及感觉障碍 163

三、感觉障碍的类型 164

二、感觉障碍的性质 164

一、浅反射 165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 165

二、深反射 166

三、病理反射 168

四、阵挛 169

五、脑膜刺激征 170

一、一般检查 171

第五节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171

六、拉赛格征 171

一、多发性神经炎 172

第六节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172

二、自主神经反射 172

三、脑血栓形成 173

二、急性脊髓炎 173

第一章 概述 177

第四篇 实验诊断 177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179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179

第二章 血液检查 179

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182

三、类白血病反应 188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 189

第二节 贫血的其他检查 189

二、血细胞比容测定 190

三、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算和意义 191

一、ABO血型系统及其亚型 192

第三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192

三、交叉配血试验 193

二、Rh血型系统 193

第四节 溶血性贫血的常用实验室检查 194

二、分析溶血原因的有关检查 195

一、确诊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95

三、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196

第五节 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198

一、血液自动分析仪的分型及应用 199

第六节 血液自动分析仪应用简介 199

二、血液自动分析仪各项参数及临床意义 200

三、注意事项 201

第一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202

第三章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202

二、骨髓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演变规律 203

一、血细胞的生成 203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规律 203

二、粒细胞系统 205

一、红细胞系统 205

第三节 各阶段血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205

三、淋巴细胞系统 206

五、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207

四、浆细胞系统 207

七、其他常见细胞 208

六、巨核细胞系统 208

一、检查方法 209

第四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209

二、结果分析 210

第五节 正常骨髓象 212

三、填写检验报告单 212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 213

第六节 常用的血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213

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214

二、苏丹黑B染色 214

五、糖原染色 215

四、酸性磷酸酶染色 215

八、骨髓铁染色 216

七、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216

六、特异性酯酶染色 216

一、贫血 217

第七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 217

二、白血病 219

附: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 221

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22

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22

五、多发性骨髓瘤 223

一、止血机制 224

第一节 概述与基本理论 224

第四章 止血与凝血障碍的检查 224

三、抗凝机制 225

二、凝血机制 225

四、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226

二、出血时间测定 227

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227

第二节 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常用检查方法 227

四、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228

三、阿司匹林耐量试验 228

六、血小板的相关检测 229

五、血块收缩试验 229

九、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232

八、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232

七、凝血时间测定 232

十一、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233

十、复钙时间交叉试验 233

十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234

十二、D-二聚体测定 234

四、凝血酶时间测定 235

三、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235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 235

一、血小板计数 235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235

八、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活性测定 236

七、D-二聚体测定 236

五、副凝试验 236

六、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236

附: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DIC诊断标准修订方案(1999年,长沙) 237

九、红细胞形态学观察 237

二、采集准备 239

一、采集时间 239

第五章 尿液检查 239

第一节 标本的收集和保存 239

一、尿量 240

第二节 一般性状检查 240

三、注意事项 240

四、标本处理及保存 240

四、密度 241

三、外观 241

二、气味 241

二、尿蛋白质检查 242

一、尿液的酸碱反应 242

第三节 化学检查 242

四、尿酮体检查 243

三、尿糖检查 243

一、细胞 244

第四节 显微镜检查 244

五、尿亚硝酸盐试验 244

六、尿隐血试验 244

七、尿白细胞试验 244

二、管型 245

五、尿细胞计数 246

四、其他有形成分 246

三、结晶体 246

二、尿淀粉酶检查 247

一、尿β2微球蛋白检查 247

第五节 尿液的其他检查 247

二、尿沉渣自动分析仪 248

一、干化学尿分析仪 248

三、尿二胆检查 248

第六节 尿液自动化仪器检查 248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253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试验 253

第六章 肾功能检查 253

二、血清尿素氮测定 254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试验 255

四、血清尿酸测定 255

三、血清肌酐测定 255

一、远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256

二、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257

二、方法 258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 258

第三节 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病理诊断 258

第四节 肾功能检查的选择和应用 259

三、分类及临床意义 259

一、量 261

第二节 一般性状检查 261

第七章 粪便检查 261

第一节 标本采集 261

五、结石 262

四、寄生虫体 262

二、颜色及性状 262

三、气味 262

第四节 显微镜检查 263

二、粪胆素检查 263

第三节 化学检查 263

一、隐血试验 263

三、食物残渣检查 264

二、寄生虫及虫卵检查 264

一、细胞成分检查 264

四、细菌学检查 265

一、代谢功能 266

第一节 肝脏的基本功能 266

第八章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266

一、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267

第二节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267

二、解毒功能 267

三、分泌与排泄功能 267

三、血清前清蛋白测定 268

二、血清蛋白电泳 268

一、血清胆红素测定 269

第三节 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 269

第四节 酶学检查 270

二、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测定 270

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271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271

五、血清胆碱酯酶测定 272

四、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272

三、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 272

一、AST同工酶测定 273

第五节 血清同工酶测定 273

六、血清单胺氧化酶测定 273

三、CK同工酶测定 274

二、ALP同工酶测定 274

第六节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275

五、GGT同工酶测定 275

四、LDH同工酶测定 275

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 276

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 276

四、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 280

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 280

一、甲种胎儿球蛋白测定 281

第七节 肝癌标志物测定 281

五、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 281

第八节 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282

二、α-L-岩藻糖苷酶测定 282

第一节 标本采集 284

第九章 痰液检查 284

一、一般性状检查 285

第二节 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285

三、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 286

二、显微镜检查 286

第一节 标本采集 287

第十章 脑脊液检查 287

四、透明度 288

三、颜色 288

第二节 一般性状检查 288

一、量 288

二、压力 288

一、蛋白质测定 289

第三节 化学检查 289

五、凝固性 289

三、氯化物测定 290

二、葡萄糖测定 290

三、酶学检查 291

二、细菌学检查 291

四、隐血试验 291

第四节 其他检查 291

一、显微镜检查 291

第五节 常见脑及脑膜疾病脑脊液检查的特点 292

二、漏出液 294

一、渗出液 294

第十一章 浆膜腔积液检查 294

第一节 浆膜腔积液分类 294

二、化学检查 295

一、一般性状检查 295

第二节 检查项目 295

六、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296

五、酶学检查 296

三、显微镜检查 296

四、细菌学检查 296

一、血糖测定 298

第一节 糖代谢检查 298

第十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查 298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99

四、血清C肽释放试验 300

三、胰岛素测定 300

一、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301

第二节 血脂及脂蛋白测定 301

五、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301

三、血清脂蛋白测定 302

二、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302

三、血清游离T3和游离T4测定 303

二、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测定 303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检查 303

一、血清总甲状腺测定 303

四、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304

一、X射线的发现、产生和特性 307

第一节 X射线设备和成像原理 307

第五篇 影像诊断学 307

第一章 概述 307

二、X射线成像原理 309

第二节 X射线检查方法 310

第三节 计算机体层摄影 312

三、CT值 313

二、像素 313

一、CT机的基本结构 313

五、CT图像分析与诊断 314

四、窗宽与窗位 314

一、MRI基本原理与设备 315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诊断 315

三、MRI检查技术 318

二、MRI图像特点 318

四、MRI分析与诊断 319

第五节 介入放射学 320

五、MRI诊断的临床应用 320

二、介入放射学技术与临床应用 321

一、介入放射学器械 321

二、胸部摄片 323

一、胸部透视 323

第二章 肺与纵隔检查 323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技术 323

一、正常X射线表现 324

第二节 肺与纵隔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324

三、体层摄影 324

四、支气管造影 324

五、其他影像学检查 324

二、正常CT表现 327

一、支气管病变 328

第三节 肺与纵隔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328

二、肺部病变 329

三、胸膜病变 331

一、支气管扩张症 332

第四节 肺与纵隔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332

二、肺部炎症 333

三、肺结核 334

三、肺部肿瘤 337

一、常规X射线检查 340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技术 340

第三章 循环系统检查 340

三、其他影像学检查 341

二、特殊X射线检查 341

一、正常X射线平片表现 342

第二节 心脏与大血管正常影像学表现 342

二、心脏、大血管的搏动 343

一、心脏增大及其常见类型 344

第三节 心脏、大血管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344

三、影响心脏形态的生理因素 344

二、各房室增大的X射线表现 345

三、肺循环改变 347

一、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348

第四节 心脏与大血管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348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50

二、高血压性心脏病 350

五、心包积液和心包炎 351

四、心肌病 351

六、先天性心脏病 352

二、普通造影检查 354

一、常规X射线检查 354

第四章 消化系统检查 354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技术 354

三、介入放射学 355

一、食管 356

第二节 消化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356

四、其他影像学检查 356

二、胃 357

六、胆系 358

五、结肠 358

三、十二指肠 358

四、空肠和回肠 358

七、肝脏 359

八、胰腺 360

一、管腔病变 361

第三节 消化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361

二、实质器官病变 362

一、食管疾病 363

第四节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363

三、胃疾病 364

三、肠管疾病 366

四、常见胃肠急腹症 368

二、特殊X射线检查 370

一、普通X射线检查 370

第五章 泌尿和生殖系统检查 370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技术 370

三、其他影像学检查 371

一、肾脏 372

第二节 泌尿和生殖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372

四、子宫、输卵管 373

三、膀胱 373

二、输尿管 373

一、肾脏 374

第三节 泌尿和生殖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374

一、泌尿系结石 375

第四节 泌尿和生殖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375

二、肾盏、肾盂、输尿管 375

二、泌尿系结核 376

三、泌尿系肿瘤 378

四、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379

二、特殊影像学检查 381

一、普通X射线检查 381

第六章 骨骼系统检查 381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技术 381

一、长骨 382

第二节 骨骼正常影像学表现 382

三、脊柱 383

二、四肢关节 383

一、骨骼的基本病变 384

第三节 骨骼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384

四、常见的正常变异 384

二、周围软组织改变 385

一、骨与关节外伤 386

第四节 骨与关节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386

三、关节的基本病变 386

二、骨关节化脓性感染 388

三、骨、关节结核 389

四、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病 390

六、骨肿瘤 391

五、代谢性骨病 391

一、超声波的定义及有关物理量 394

第一节 超声诊断的基础知识 394

第七章 超声检查 394

二、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395

一、超声波的产生与接收 396

第二节 超声诊断原理 396

三、人体组织的声学特性 397

二、超声显像的穿透力和分辨力 397

四、超声诊断的类型 398

第三节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399

五、超声诊断术语 399

一、超声心动图 400

第四节 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400

二、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409

三、心脏声学造影 414

一、肝、脾疾病超声诊断 416

第五节 腹部疾病超声诊断 416

二、胆管系统疾病超声诊断 417

三、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419

四、泌尿系统疾病超声诊断 420

第六节 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 422

一、妇科超声诊断 423

二、产科超声诊断 424

二、甲状腺的超声诊断 426

一、眼的超声诊断 426

三、宫内节育器声像图 426

第七节 其他超声诊断 426

四、介入性超声诊断 427

三、乳腺的超声诊断 427

第一节 甲状腺吸131Ⅰ率测定 428

第八章 放射性核素检查 428

第二节 甲状腺显像 430

第三节 放射性肾图 431

第四节 心肌灌注显像 433

第五节 骨显像 435

一、心电产生的原理与心电向量概念 439

第一节 临床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439

第六篇 器械检查 439

第一章 心电图 439

二、心电图导联体系 441

三、心脏传导系统及P、QRS、T心电向量环的形成 444

一、心电图的检测 447

第二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正常数据 447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452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 456

三、小儿心电图的特点 456

一、心房肥大 457

二、心室肥大 458

一、心肌缺血时T波的改变 462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 462

二、心肌缺血时ST段的改变形式 463

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的ST-T改变 464

一、病理解剖和心电图改变 466

第五节 心肌梗死 466

二、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467

三、心电图演变与分期 469

四、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471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 473

第六节 心律失常 473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 475

三、激动起源异常的心律失常 476

四、激动传导异常的心律失常 481

一、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488

第七节 药物和电解质对心电图的影响 488

二、电解质对心电图的影响 489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492

一、心电图的阅读分析 492

第八节 心电图的阅读分析及临床应用 492

一、基本概念 493

第一节 心电向量图 493

第二章 与心电图有关的检查 493

二、分析方法 494

三、正常心电向量图 496

二、导联选择 497

一、仪器基本结构 497

第二节 动态心电图 497

二、阳性诊断标准 498

一、检测原理与方法 498

三、临床应用 498

第三节 心室晚电位 498

一、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 499

第四节 心电图负荷试验 499

第五节 心音图 502

三、阿托品试验 502

四、心得安试验 502

一、正常心音图 503

二、额外心音图 504

三、心脏杂音图 504

一、肺容积测定 506

第一节 通气功能检查 506

第三章 肺功能检查 506

二、通气功能 507

第二节 换气功能检查 508

一、弥散功能 508

三、临床应用 508

二、通气/血流比值 509

第三节 血气分析 509

一、内镜的种类 511

二、内镜的用途 511

第一节 内镜的基本知识 511

第四章 内镜检查 511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512

一、适应证 512

二、禁忌证 512

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前准备 512

四、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断 513

五、并发症 514

第三节 结肠镜检查 514

一、适应证 514

二、禁忌证 515

三、结肠镜检查术前准备 515

四、结肠疾病的内镜诊断 515

一、适应证 516

五、并发症 516

第四节 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516

第五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517

三、并发症 517

一、适应证 517

二、禁忌证 517

二、禁忌证 517

三、检查方法 518

四、并发症 518

第七篇 临床常用诊断技术 521

一、导尿术 521

二、胸膜腔穿刺术 521

二、极量与次极量运动试验 522

三、腹膜腔穿刺术 523

四、心包腔穿刺术 523

五、肝活体组织穿刺术及抽脓术 524

六、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 526

七、肾脏活体组织穿刺术 527

八、淋巴结穿刺术 528

九、腰椎穿刺术 529

十、膝关节腔穿刺术 530

十一、前列腺检查及按摩术 530

十二、静脉压测定 531

十三、中心静脉压测定 532

十四、胃液采集术 533

十五、眼底检查法 534

一、建立诊断的一般步骤与思维方法 539

第八篇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 539

第一章 诊断步骤与思维方法 539

二、诊断内容与书写方式 542

第二章 病历书写 544

第一节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544

一、门诊病历 545

二、住院病历 545

第二节 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 5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