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环境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殿忠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61042477
  • 页数:57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环境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学术专著,论述了环境社会学的基本内容,社会价值及现实意义。
《环境社会学》目录

目录 1

导论:环境社会学的缘起、现状和未来 1

一、缘起:环境社会学是社会学学科体系的重要分支 3

1.前史:在社会学研究中心转移(从欧洲到美国)的前提下酝酿出的学科 3

2.起点:在学术取向(思想资源)与学术运动(社会资源)相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科 5

3.分期:在现代(工业)社会与后现代(信息)社会冲突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科 7

二、现状:环境社会学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9

1.理论体系的“三足鼎立”:实证化的体系,人本化的体系,技 10

术化的体系 10

2.理论体系的三大特征: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理性的与实践的统一;结构的与功能的统一 12

3.理论体系的三个比较:描述的比较;解释的比较;范式的比较 15

1.一个挑战:“只有一个地球” 17

三、展望:环境社会学正在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中走向成熟 17

2.两个机遇:“追求横向公平”与“追求纵向公平” 19

3.三个前景:从专业化到整体化;从本土化到全球化;从边缘化到中心化 21

第1章 发人深思的逻辑起点 23

第1节 什么是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 24

1.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的“细胞” 24

2.相变反映了环境与社会的相互转变 28

3.相变既是历史起点,也是逻辑起点 32

4.相变包含着环境社会学全部发展的萌芽 36

第2节 环境与社会相变的实质 40

1.是两个环境还是一个环境 40

2.纯粹自然环境是尚未社会化的环境 43

3.人化环境是社会化的环境 49

4.相变的实质是制约与改造问题 56

第3节 环境与社会相变的模式 62

1.一种极端的模式:完全破坏型 63

2.又一种极端的模式:完全保护型 66

3.适当的模式:合理利用型 69

4.模式的转型与替代 73

第4节 环境与社会相变的重要视角 77

1.普遍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77

2.开展公众环境意识的问卷调查 82

3.公众环境意识变化的轨迹 86

4.环境保护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 93

第2章 源远流长的历史运动 99

第1节 前城市化时代环境问题的起源 100

1.关于玛雅文明的论争 100

2.发生学的思考:早期环境恶化的教训 103

3.运动学的思考:早期环境保护的经验 104

4.动力学的思考:早期环境管理的举措 104

第2节 城市化时代环境问题的突变 107

1.蒸汽大王“翻转了整个世界” 107

2.近代中国没有发生产业革命的反思 112

3.发达国家“富裕排放”的遏制 116

4.发展中国家“双重压力”的失调 119

第3节 城市化时代环境问题的挑战 121

1.环境问题使世界面临着严峻考验 121

2.水资源短缺引发公众的心态变化 129

3.迎接环境问题挑战的两种组织 134

4.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文化建设的新特征 136

1.人类拯救地球的重要机会 143

第4节 城市化时代环境问题的出路 143

2.要用整体性观点认识中国的“东西对话” 148

3.怎样寻找城市 150

4.用科学和理性的眼光审视国情 155

第5节 后城市化时代环境问题的前景 159

1.评估:20世纪社会问题的环境后果 159

2.反思:20世纪环境问题的社会后果 162

3.预警:21世纪社会发展的环境效应 165

4.展望:21世纪环境发展的社会效应 168

第3章 错综曲折的理性探索 171

第1节 主体(社会)与客体(环境)相变的解析 172

1.环境与认识的主体 172

2.环境与认识的对象 175

3.环境与认识的工具 177

4.环境与主客体的对立统一 180

第2节 有神论的挑战 186

1.环境问题与神秘主义 186

2.环境问题与宗教神秘主义 190

3.环境问题与邪教神秘主义 192

4.环境问题与反对伪科学的斗争 195

第3节 机械论的误区 201

1.环境运动的本质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201

2.环境运动的本质不是一个很孤立的问题 204

3.环境运动的本质不是一个很难认识的问题 207

4.环境运动的本质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 211

第4节 经验论的陷阱 214

1.在环境问题上的一股重要思潮 215

2.环境问题不是感觉的复合 218

3.环境问题不是主观的体验 220

4.经验是连结主体与客体的桥梁 222

第5节 理性与反理性相互冲突的阐释 224

1.又一股重要的思潮 224

2.反理性主义排斥感性经验的作用 230

3.反理性主义排斥理性思维的作用 233

4.走出神秘的“直觉”歧途 234

第4章 举世瞩目的环境问题 237

第1节 环境问题的历史性 238

1.漫长而又短暂的历史轨迹 238

2.直接而又深刻的历史根源 241

3.沉重而又多样的历史教训 243

4.复杂而又明晰的历史规律 246

第2节 环境问题的时代性 248

1.环境成为重大的时代问题 248

2.时代变迁导致的环境问题 252

3.环境问题对时代变迁的影响 254

4.解决环境问题的时代要求 256

第3节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259

1.无法否认的全球性根源 259

2.无法回避的全球性后果 261

3.无法拒绝的全球性行动 264

4.无法忽略的全球性控制 266

1.倡导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 269

第4节 环境问题的社会性 269

2.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规范 272

3.强化环境管理的社会效益 275

4.发展环境技术的社会措施 278

第5节 环境问题的公众性 280

1.公众参与是提高环境意识的根本途径 281

2.公众参与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根本保证 285

3.公众参与是改进环保投入的根本条件 289

4.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292

第5章 相互作用的多重视角 297

第1节 环境与公共行政 298

1.公共环境行政的主体与职能 298

2.“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302

3.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确立 304

4.中国环境行政的运作过程日益成熟 309

第2节 环境与经济增长 315

1.面对两种高速增长模式的选择 315

2.环境经济问题与居民的收费心态 319

3.环境保护的三种效益 322

4.环境与社会发展必须同步进行 328

第3节 环境与公众教育 333

1.环境保护的基础教育 333

2.环境保护的专业教育 335

3.环境保护的继续教育 337

4.环境保护的社会教育 338

1.环境保护成为科技进步的新动力 340

第4节 环境与科技进步 340

2.科技进步成为环境保护的第一推动力 343

3.“绿色工业”和生态农业正在成为时代的主流 345

4.科技进步与绿色文明 348

第5节 环境与法制建设 352

1.环境法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352

2.环境立法要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 356

3.环境执法要解决执法必严的问题 357

4.环境司法要解决违法必究的问题 360

第6节 环境与道德准则 364

1.环境道德准则的历史性特征 364

2.环境道德准则的协调性特征 367

3.环境道德准则的持续性特征 368

4.环境道德准则的全球性特征 370

第6章 息息相关的运作机制 373

第1节 “环境—社会”:一个新系统的结构 373

1.“原生环境—社会”系统的结构 374

2.“次生环境—社会”系统的结构 376

3.“再生环境—社会”系统的结构 379

4.新系统是由物质、能量、信息组成的耗散结构 381

第2节 “环境—社会”系统的物质流 386

1.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物质流 386

2.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投入—产出” 393

3.资源加速利用与突然耗尽的可能性 397

4.对资源进行社会控制的途径与手段 402

1.环境与社会之间的能量流 406

第3节 “环境—社会”系统的能量流 406

2.能源在社会发展中的“投入—产出” 412

3.能源利用与枯竭的可能性 417

4.对能源进行社会控制的途径与手段 421

第4节 “环境—社会”系统的信息流 425

1.环境与社会之间的信息流 425

2.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投入—产出” 432

3.“信息爆炸”与“新的公害” 437

4.对信息进行社会控制的途径与手段 439

第5节 “环境—社会”系统的思想资源 442

1.环境思想资源的特点和类别 442

2.环境思想资源的运行和规律 447

3.环境思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51

4.环境思想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456

第6节 “环境—社会”系统的运作机制 459

1.三种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机制 459

2.三种发展(环境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 463

3.三种建设(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的同步机制 466

4.三种开发(环境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的适度机制 468

第7章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进程 474

第1节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变迁的根本方向 475

1.一个过程:城市化的主要趋势 475

2.两股潮流:产业转换的重要动力 478

3.三种扩散:文明传播的基本内容 480

4.四类转化:景观变化的显著形态 483

1.社会进步的新阶段 484

第2节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进步的根本道路 484

2.社会进步的新动因 489

3.社会进步的新特征 494

4.社会进步的新趋势 498

第3节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评估的根本要求 504

1.城市居民满意度的性别差异 505

2.城市居民满意度的年龄差异 507

3.城市居民满意度的文化差异 509

4.城市居民满意度的收入差异 512

第4节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教育的根本原则 513

1.开创城市成人环境教育的崭新局面 514

2.完善城市成人环境教育的系统网络 515

3.巩固城市成人环境教育的显著成效 518

4.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特定作用 519

第5节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 524

1.环境意识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525

2.环境意识依然存在明显差异 527

3.环境意识态度选择的价值取向 530

4.环境意识相互比较的重要启示 532

第6节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模式 535

1.相互协调的基本选择 535

2.相互协调的基本标志 537

3.相互协调的基本内容 539

4.相互协调的基本模式 544

后记 549

附录:部分参考文献 5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