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No.6  2005 资源型城市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No.6  2005 资源型城市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No.6 2005 资源型城市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昉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906497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对中国的人口形势与劳动力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下篇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产生的社会问题,全书既有时政性又有对热点专题的针对性,论述详实,逻辑严谨。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No.6 2005 资源型城市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目录

前言 1

目录 1

上篇 3

专题报告一 中国人口转变与政策分析 3

一 人口转变与增长持续性 3

二 劳动年龄人口与就业 5

表 6

专表1-1 农村劳动力外出增长情况 6

专表1-2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变化 7

图 9

专图1-1 城镇就业弹性与城乡整体就业弹性的不同变化趋势 9

图表目录 9

三 人口教育素质及政策 10

四 人口健康素质及政策 14

五 养老保障模式改革 17

六 城乡二元结构、贫困人口和性别不平等 20

专题报告二 2004~2005年的就业形势与政策 24

一 2004年中国就业形势 25

专图2-1 2001年第一季度至2004年第四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变化 29

二 2004年就业市场的几个特点 32

三 2005年就业趋势和政策建议 40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特征 45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历史沿革 45

下篇 45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沿革 60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表现 70

第一节 中国城市的增长状况 71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增长状况 74

表2-1 不同地区及城市规模的增长速度 79

图2-1 不同资源类型城市的人均GDP的对数值变化状况 80

表2-2 不同开采阶段城市的增长状况(人均GDP) 81

表2-3 不同资源类型城市的增长状况(人均GDP) 82

图2-2 不同类型城市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1991年) 85

表2-4 产业结构与增长速度 87

图2-3 东北三省与其他省市增长速度的比较 88

表2-5 不同年份东北三省与其他省市人均GDP对比 89

第三节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增长的进一步探讨 89

表2-6 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增长速度 91

表2-7 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经济指标 94

图2-4 阜新市近年来煤炭生产变化状况 97

图2-5 1990年以来全国原煤产量 98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就业状况 100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就业状况 100

图3-1 不同类型城市1990~2000年各行业就业增长状况 102

表3-1 城市非农业户口人口的劳动力市场状况 103

表3-2 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状况(2000年) 106

表3-3 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状况(2002年) 107

第二节 开采阶段与资源类型对就业的影响 108

表3-4 不同开采阶段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2000年) 109

表3-5 不同开采阶段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2002年) 110

图3-2 进入枯竭期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状况 111

图3-3 不同资源类型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状况(2000年) 113

表3-6 东北三省的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2000年) 114

表3-7 东北三省的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2002年) 115

图3-4 不同城市下岗失业者和内退者实现再就业的比例 117

表3-8 下岗失业及内退者再就业前后的单位类型对比 118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19

表3-9 部分资源型企业办社会情况 120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特征与就业 127

第一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结构 128

表4-1 1991年不同开采阶段城市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129

表4-2 1991年不同资源类型城市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129

表4-3 部分城市煤炭采选业和加工业产值及比重(1989年) 131

表4-4 部分城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加工业产值及比重(1989年) 132

表4-5 部分冶金城市黑色或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加工业产值及比重(1989年) 133

第二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格局和二元结构 135

表4-6 1989年部分城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 136

表4-7 2002年部分城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 137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企业规模结构 139

表4-8 1980年部分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比重 140

第四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劳动力结构与就业 143

表4-9 1990年城乡非农业劳动者的行业分布数量和比重 144

表4-10 2000年城乡非农业劳动者的行业分布数量和比重 145

第五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贫困与社会保障 149

第一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化 150

表5-1 1990年以来两类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变化 150

表5-2 不同规模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对比(部分年份) 152

表5-3 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 153

表5-4 不同开采阶段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 154

表5-5 不同城市类型和行业的劳动者工资性收入 155

第二节 贫困发生状况及差异 156

图5-1 历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变化状况 158

表5-6 不同类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状况 159

图5-2 城市规模与贫困发生率(2004年8月) 160

表5-7 东北三省各类城市的贫困发生率 162

表5-8 不同地区与不同开采阶段城市的贫困发生率 163

图5-3 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发生率 164

图5-4 人均GDP增长率(1989~2002年)与贫困发生率(455个观测值) 167

图5-5 城镇失业率(2000年)与贫困发生率(2004年)(646个观测值) 168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保障状况 169

图5-6 城镇劳动参与率与贫困发生率(646个观测值) 169

表5-9 不同类型城市的年龄结构与就业率 171

表5-10 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标准(2001年11月) 173

图5-7 不同资源类型城市的低保标准(2001年11月) 174

表5-11 不同地区低保标准的比较 175

表5-12 不同规模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实际发放水平 176

表5-13 不同资源类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实际发放水平 177

图5-8 油气型城市的低保发放水平(2004年11月) 178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的非正规就业 179

第一节 非正规就业的概念 179

图6-1 就业总量增长与就业渠道消长 183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非正规就业 188

表6-1 66城市从事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数量 188

表6-2 实现再就业的劳动者单位类型 189

图6-2 未受就业冲击和遭遇就业冲击者的单位类型分布 191

图6-3 获取当前工作的时间与工作性质 192

表6-3 当前这份工作获得时间与工作形式 193

表6-4 获取当前工作的时间与工作形式 195

表6-5 不同城市内劳动者社区就业状况 196

表6-6 不同类型城市劳动者与单位/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 197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 198

表6-7 不同单位类型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199

表6-8 社区就业与非社区就业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200

表6-9 不同工作性质就业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201

表6-10 不同就业形式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202

表6-11 签订劳动合同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203

第七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转型与解决就业的障碍 204

第一节 条块分割体制对矿业企业改革的阻碍 204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需要理顺 214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诱导了资源枯竭型城市选择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 220

第四节 资金匮乏是一个严重的瓶颈 224

图7-1 各省人均受教育水平与人均GDP值对照 229

第五节 教育培训缺乏灵活和激励机制 229

图7-2 各省市受教育与人均GDP对比 230

图7-3 社区学习中心 231

第八章 政府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出台的政策及评价 238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 238

表8-1 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下岗失业)者的生活来源 240

表8-2 不同规模城市的保障状况 241

表8-3 不同类型城市的老年人生活来源 243

表8-4 城市规模与老年人保障状况 244

表8-5 国有经济部门下岗至今持续时间与领取生活费状况 246

表8-6 从国有经济部门排斥出来的下岗者和失业者领取社会保障状况 248

表8-7 救助遭受就业冲击者与过度保护 249

第二节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评价 250

图8-1 不同城市下岗失业者和内退者实现再就业的比例 251

表8-8 城镇下岗失业与再就业状况 253

表8-9 得到政府帮助与劳动力市场参与、失业选择 255

表8-10 政府提供的培训: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城市对比 258

图8-2 实现再就业者找工作的途径 259

表8-11 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和内退者现在的月工资 261

第三节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评价 264

表8-12 不同类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比率 265

图8-3 不同类型城市的贫困发生与保障状况 267

图8-4 两种口径计算出来的贫困发生率 269

第四节 中央政府出台的特殊政策及其效果 272

表8-13 东川矿区保有铜储量表(1990年) 278

图8-5 东川矿区1960~2002年精矿含铜产量 280

表8-14 2002年金沙公司的铜金属产量与探获矿量 281

第一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 283

第九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83

第二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就业 296

附表 310

附录 310

附表2-1 不同类型城市的增长速度:被解释变量为1989~2002年人均GDP增长速度 310

附表2-2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解释变量为人均GDP增长速度 311

附表3-1 中国失业最严重的城市 312

附表3-3 部分资源型城市近年来产业结构和人口增长情况 313

附表3-2 部分资源型企业的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人数情况(2001年) 313

附图5-1 1990~2002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资源型城市/非资源城市) 314

附图 314

附图5-2 不同资源类型的城市贫困发生率 315

附图5-3 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城市贫困发生率对比 315

附表5-1 在岗职工的工资水平 316

附表5-2 不同类型城市未工作者的生活来源状况 316

附表8-1 Probit模型估计:(遭遇冲击者)劳动参与选择 317

附表8-2 Probit模型估计:(遭遇冲击者)失业选择 3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