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中国旱地农业
中国旱地农业

中国旱地农业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生秀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09085384
  • 页数:8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旱地农业在世界农业中的地位、中国旱地农业地区的分布、类型与开发、旱地土壤、西北内陆的盐渍土、旱区地貌、旱地水资源、旱区自然灾害、旱地的风蚀、砂化及防治、旱地水土流失及治理、中国旱地土壤中的氮、磷、钾素及微量元素、中国旱农地区配方施肥;技术、旱地种植制度、旱地作物的生产潜力、旱地主要作物的种质资源及旱地农作物分布及其生态适应性等。
《中国旱地农业》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旱地农业在世界农业中的地位 1

目录 1

一、旱地和旱区 2

第一节 世界旱区的划分、类型和分布 2

二、旱区的划分指标和类型 3

三、旱区的类型和分布 4

四、各大洲旱区的主要特点 7

第二节 干旱的概念和类型 11

一、气象干旱 13

四、社会经济干旱 14

三、水文干旱 14

二、农业干旱 14

一、分布和面积 15

第三节 旱地农业地区的分布、面积和土地利用 15

二、土地利用 17

第四节 世界旱地农业的共同特点 18

一、各国旱地农业发展不平衡 21

第五节 世界旱地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21

三、人口压力 22

二、土地普遍沙化 22

第六节 世界旱地农业生产经验 23

四、水资源不足、灌溉困难、利用浪费 23

一、集水 24

二、蓄水 25

三、保水 29

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31

五、提高灌水利用效率 34

六、改善生态条件 35

八、制订有利于发展旱地农业的政策和法规 36

七、重视旱地农业科学研究 36

第七节 旱地农业在未来世界农业中的地位 37

参考文献 40

一、旱地农业的内涵 44

第一节 旱地农业及其在我国的地位 44

第二章 中国旱地农业的分布和类型 44

二、旱地农业区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45

一、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46

第二节 中国旱地农业区的分布及其类型 46

二、中国旱地农业区的范围及类型分区 48

第三节 中国旱农地区自然资源特点 51

二、干旱少雨,地上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 52

一、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 52

三、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大,雨热同期 53

一、旱地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向 55

第四节 中国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5

四、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经济价值高 55

五、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 55

二、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56

参考文献 59

一、中国干旱半干旱带的自然地理环境 61

第一节 中国干旱半干旱带的分布 61

第三章 中国旱地气候资源 61

第二节 干旱区 62

三、中国干旱半干旱带的主要气候特征 62

二、中国干旱半干旱带的分布 62

一、水分资源 63

二、光能资源 66

三、热量资源 68

四、气象资源 70

一、水分资源 71

第三节 半干旱区 71

三、热量资源 72

二、光能资源 72

一、水分资源 73

第四节 半湿润易旱区 73

四、气象资源 73

一、干旱 74

第五节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气候灾害 74

二、光能资源 74

三、热量资源 74

二、雨涝 75

五、冰雹 76

四、霜冻 76

三、干热风 76

一、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77

第六节 评价与对策 77

四、加强绿洲气候研究 78

三、认真解决本区干旱问题 78

二、努力开发太阳能和风能资源 78

参考文献 79

五、制定切合实际的开发建设规划 79

一、中国干旱农业土壤系统分类 81

第一节 中国干旱农业区土壤类型与分布 81

第四章 中国旱地土壤 81

二、中国干旱农业区土壤分布 83

一、人为因素成壤过程 85

第二节 旱地土壤主要成壤过程 85

五、钙化过程 86

四、盐渍化过程 86

二、腐殖质化过程 86

三、干旱土成壤过程 86

一、灌淤土(Irrigation-warping soil) 87

第三节 主要土壤性态与生产特征 87

六、黏化作用 87

二、土垫旱耕人为土(Earth-cumulic orthic anthrosols) 90

三、肥熟旱耕人为土(Fimicorthic anthrosols) 93

四、均腐土(Isohumisols) 95

五、淋溶土(Luvisols) 98

六、干旱土(Aridisols) 101

七、盐成土(Halosols) 105

八、新成土(Entisols) 106

九、砂(石)田(Sandy or Stone land) 111

第四节 中国旱农地区的灾害与问题 113

二、风沙 114

一、干旱 114

四、水土流失 115

三、土壤盐渍化 115

参考文献 116

五、土壤瘠薄 116

一、盐化过程 118

第一节 土壤盐渍过程 118

第五章 中国西北内陆盐渍土 118

三、次生盐渍化过程 120

二、碱化过程 120

一、盐渍土主要发生类型 121

第二节 盐渍土主要发生类型和分布 121

二、盐渍土主要分布区域 126

一、排水 128

第三节 盐渍土的改良利用 128

三、种植水稻 130

二、冲洗压盐 130

四、种植绿肥 131

六、化学改良 132

五、耕作与施肥 132

参考文献 133

一、北方地貌的基本特征 134

第一节 北方旱区地貌的基本格局 134

第六章 中国旱地地貌 134

二、北方地貌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 136

三、地貌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137

一、流水地貌的分布 140

第二节 流水地貌的分布及其特征 140

二、流水地貌形成的基本作用 141

三、流水地貌的基本特征 142

一、黄土地貌的分布 144

第三节 黄土地貌的分布、形成与演化 144

四、流水地貌区的土地资源 144

二、黄土地貌的形成与发育条件 145

三、黄土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147

第四节 风沙地貌的分布及其发展 149

二、风沙地貌的形成与发育条件 150

一、风沙地貌的分布 150

三、风沙地貌的基本特征 151

四、风沙地貌的演变 153

二、山地地貌的基本特征 154

一、北方山地地貌的分布 154

第五节 山地地貌及其基本特征 154

参考文献 157

二、地表水资源 160

一、大气降水 160

第七章 中国旱地水资源 160

第一节 旱区水资源 160

三、地下水资源 162

五、水资源总量 163

四、农田土壤水 163

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64

第二节 水资源分布及特点 164

二、水资源特点 167

一、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68

第三节 水资源利用 168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70

参考文献 174

一、旱灾 176

第一节 北方旱区的气候灾害 176

第八章 中国旱地自然灾害 176

二、洪涝 177

三、气候灾害的特点与防灾减灾 178

一、地震 179

第二节 旱区的地质灾害 179

二、滑坡 180

三、泥石流 181

第三节 旱区的生物灾害 183

一、北方干旱地区农作物病害的种类、分布及危害 184

二、旱区虫害的种类、分布及其危害 186

三、其他生物灾害 189

四、我国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190

一、土地沙漠化 191

第四节 旱区的荒漠化灾害 191

二、水土流失 193

三、土壤盐渍化 196

参考文献 198

一、旱地农田水分运移规律 202

第一节 土壤蓄水保墒机制和旱农地区水资源特点 202

第九章 中国旱地农田水分管理 202

二、旱农地区全年土壤墒情季节性变化概况 208

一、传统水保型农业及其保水蓄水技术 211

第二节 旱地农田保水蓄水技术 211

二、集水农业及技术途径 219

第三节 旱地保墒技术措施 221

一、传统的耕作保墒技术 222

二、覆盖保墒技术 225

三、少耕免耕法 237

第四节 合理用水 239

一、培肥土壤 240

二、合理轮作 241

三、合理配置作物 243

参考文献 244

四、巧播捉苗 244

第十章 中国旱地的风蚀及沙化 247

第一节 沙漠化的概念 248

一、中国北方沙漠化发展的干旱气候 252

第二节 中国北方沙漠化发育的自然条件 252

二、中国北方沙漠化的沉积物基础 256

第三节 中国北方沙漠化发展的人为因素 257

三、过度樵采与沙漠化 258

二、过度放牧与沙漠化 258

一、过度的耕垦与沙漠化 258

六、历代频繁的战乱造成环境破坏,促进了沙漠化 259

五、工矿交通、城镇建设与沙漠化 259

四、水资源利用不当与沙漠化 259

一、沙漠化发展过程的指征 260

第四节 沙漠化的指征与沙漠化土地类型 260

二、沙漠化的特性与类型 262

第五节 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整治 267

参考文献 269

一、水土流失严重 270

第一节 旱地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及治理的紧迫性 270

第十一章 中国旱地水土流失及治理 270

二、土地生产力下降和土壤肥力退化 271

三、生态环境恶化 273

一、土壤水力侵蚀类型 274

第二节 土壤水蚀类型及分布 274

二、不同土地类型的水土流失 276

三、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 277

一、降雨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78

第三节 旱地水土流失规律及影响因素 278

二、植被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82

三、耕作和轮作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86

四、不同土壤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93

五、地貌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95

六、土地利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97

一、建设基本农田,逐步实施坡改梯 298

第四节 旱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 298

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 299

三、开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 300

参考文献 301

一、自然界中的氮量 306

第一节 自然界和旱地土壤中的氮量 306

第十二章 中国旱地的氮素管理 306

二、旱地土壤中的氮量 308

第二节 旱地土壤的氮素组成 310

一、无机态氮 311

二、有机态氮 317

一、铵态氮的硝化 318

第三节 旱地土壤氮素的转化 318

二、有机氮的矿化 320

一、氮素的湿沉降 324

第四节 旱地土壤无机氮素的流向和归宿 324

二、氮素的流失 325

三、氮素的淋失 327

四、氮素的反硝化 328

五、氮素的挥发 337

一、植物吸收的氮素形态 340

第五节 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340

二、植物对氮素的吸收过程 341

第六节 氮肥的农业和生态环境效应 346

二、氮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347

一、氮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347

三、氮肥对生态环境的效应 350

一、氮素与其他营养元素的协调供应 353

第七节 旱地土壤氮肥的施用 353

二、根据土壤供氮能力施用氮肥 355

三、采用合适的施肥方法 360

四、提高作物本身利用氮素的能力 363

五、改善作物生育条件 364

六、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工业途径 366

参考文献 368

第一节 北方旱地石灰性土壤中磷的含量与分布 390

第十三章 中国旱地的磷素管理 390

第二节 影响作物对磷肥反应的因素 391

一、土壤肥力 392

二、磷肥品种 393

三、施肥技术 395

四、作物种类 398

一、优先施在缺磷严重的土壤上 400

第三节 磷肥的合理施用 400

五、气候因子 400

二、与氮素化肥配合施用 402

三、掌握适宜的施用量 403

四、作基肥深施 404

五、要考虑有机肥的供磷效果 407

六、要充分估计磷肥的后效 408

七、要在轮作中合理分配 409

参考文献 410

第一节 旱地土壤中钾的含量 414

第十四章 中国旱地的钾素管理 414

一、土壤中钾的形态 415

第二节 土壤中钾的形态和转化 415

二、土壤中钾的转化 416

一、土壤钾素的平衡状况及调节 419

第三节 北方农田土壤的钾素平衡及动态变化 419

二、土壤钾素的动态变化 420

二、化学评价法 422

一、生物试验评价法 422

第四节 土壤供钾能力的评价 422

三、物理化学评价法 423

一、北方地区钾肥肥效的演变 424

第五节 钾肥的合理施用 424

四、电超滤法(EUF) 424

二、影响钾肥肥效的因素 426

三、北方地区钾肥的合理施用 428

参考文献 430

第十五章 中国旱地的微量元素管理 433

一、成土母质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434

第一节 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与供给水平 434

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435

三、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供给水平与评价 437

四、土壤微量元素在剖面中的分布 443

一、土壤微量元素的形态及其有效性 444

第二节 土壤微量元素的农业化学行为 444

二、土壤对微量元素的吸附与解吸 447

三、土壤微量元素的转化与迁移 451

四、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残留与残效 454

五、过量施用微量元素的毒害效应 456

六、微量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关系 458

第三节 农田生态系统中微量元素的循环与平衡 460

一、锌 463

第四节 微量元素在农业上的应用 463

二、锰 466

三、硼 468

四、钼 470

五、铜 471

六、铁 472

七、稀土及其他微量元素 473

参考文献 475

第五节 土壤微量元素的管理 475

一、地力分区分级法 483

第二节 旱农地区主要配方施肥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483

第十六章 中国旱地的配方施肥 483

第一节 前言 483

二、肥料效应函数法 485

三、目标产量法 491

四、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 493

五、推荐施肥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495

一、配方施肥的效果 498

第三节 配方施肥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498

参考文献 499

二、配方施肥存在的问题 499

一、生理学变化 504

第一节 干旱胁迫对作物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504

第十七章 作物抗旱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504

二、生物化学的变化 509

一、抗旱性的类型 510

第二节 作物抗旱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510

二、抗旱的生理学基础 511

三、生物化学机制 513

参考文献 515

二、旱农地区种植制度分区简况 518

一、种植方式 518

第十八章 中国旱地的种植制度 518

第一节 旱地种植方式 518

一、种植制度演变与现状 519

第二节种植制度的发展 519

二、作物组成的发展 520

四、间、混、套作的历史 521

三、复种的历史 521

一、旱地作物布局 522

第三节 作物布局 522

二、旱地作物分布 523

二、北方旱区的主要复种类型 525

一、发展复种的条件与增产机理 525

第四节 复种 525

一、间、混、套作的原理 526

第五节 间作、混作与套作 526

二、旱地间、混、套作的类型与分布 529

三、实行间、混、套作的原则与技术要求 532

一、作物布局的变化特点及调整 534

第六节 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 534

二、北方旱区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 536

参考文献 538

一、旱地作物生产潜力的概念和含义 540

第一节 旱地作物生产潜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540

第十九章 旱地作物的生产潜力 540

二、旱地作物生产潜力的计算 541

一、旱农地区的作物生产潜力 547

第二节 旱农地区的气候作物生产潜力 547

二、旱地主要作物的生产潜力 549

一、旱地作物生产潜力的限制因素 552

第三节 旱地作物生产潜力的限制因素和开发措施 552

二、旱地作物生产潜力的开发措施 554

参考文献 557

一、作物种质资源的特点 559

第一节 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多样性 559

第二十章 中国旱地农作物的种质资源 559

二、旱地农业种质资源 560

一、谷类作物 562

第二节 旱地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 562

二、食用豆类作物 572

三、荞麦 574

第三节 旱地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 575

四、薯类作物 575

二、根据干旱特点合理配置作物品种资源 576

一、保护现有旱地植物种质资源 576

参考文献 577

三、旱地农业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77

一、对光的适应性 580

第一节 作物生态适应性 580

第二十一章 中国旱地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580

二、对热量的适应性 582

三、对水分的适应性 583

四、对营养元素和土壤的适应性 584

一、小麦的生态适应性 585

第二节 旱地粮食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585

二、玉米的生态适应性 586

三、高粱的生态适应性 587

四、谷子的生态适应性 588

五、糜子的生态适应性 590

六、荞麦的生态适应性 591

八、马铃薯的生态适应性 592

七、大豆的生态适应性 592

九、甘薯的生态适应性 593

一、棉花的生态适应性 594

第三节 旱地经济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594

二、麻类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595

三、油菜的生态适应性 596

五、花生的生态适应性 598

四、芝麻的生态适应性 598

七、甜菜的生态适应性 599

六、向日葵的生态适应性 599

八、烟草的生态适应性 600

十、蓖麻的生态适应性 601

九、红花的生态适应性 601

二、草木樨的生态适应性 602

一、苜蓿的生态适应性 602

第四节 旱地饲料绿肥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602

四、沙打旺的生态适应性 603

三、紫穗槐的生态适应性 603

六、三叶草的生态适应性 604

五、毛苕子的生态适应性 604

八、无芒雀麦的生态适应性 605

七、苏丹草的生态适应性 605

参考文献 606

九、披碱草的生态适应性 606

一、混林农业的历史 608

第一节 混林农业的历史、概念及意义 608

第二十二章 中国旱地的混林农业 608

二、混林农业的概念和定义 609

三、混林农业的意义 610

一、混林农业的原理 611

第二节 混林农业的原理、特点、系统分类及类型 611

二、混林农业的特点 614

三、昆林农业的系统分类 615

第三节 能流与物流在混林农业中的互动效应 616

四、混林农业的类型 616

三、物质循环 617

二、能量流动 617

一、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617

五、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 619

四、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 619

六、系统中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620

第四节 混林农业生态系统的加环增益 622

二、食物链的加环种类 623

一、食物链的加环作用 623

三、农产品加工的加环增益效果 624

一、混林农业系统分析 625

第五节 混农林业效益的评价 625

二、混林农业总体效益评价 626

一、混林农业的设计原则 630

第六节 混林农业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630

二、混林农业的设计方法 631

参考文献 632

第二节 草地资源类型 633

第一节 草地分类原则 633

第二十三章 中国旱地的草地资源 633

一、梁塬典型草原类 634

二、丘陵典型草原类 638

三、荒漠草原类 642

二、植物种类丰富,优良牧草多样 645

一、草地分布广阔,类型多样 645

第三节 草地资源特点 645

三、草地生物量组成季节差异显著 646

五、草地退化、沙化严重 647

四、草地组成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647

第四节 天然草地的建设与合理利用 648

六、水、热、光能资源的相对优越性 648

一、草地封育 649

二、草地改良 651

三、草地补播 653

四、草地的合理利用 656

参考文献 658

附:西北草原经营管理之改善 659

参考文献 665

一、麦类病害 666

第一节 麦类病虫害 666

第二十四章 中国旱地的生物灾害 666

二、小麦害虫 680

一、杂粮病害 686

第二节 杂粮作物病虫害 686

二、杂粮害虫 693

一、棉花病害 699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 699

二、棉花害虫 705

一、果树病害 712

第四节 果树病虫害 712

二、果树害虫 721

一、蔬菜病害 727

第五节 蔬菜病虫害 727

二、蔬菜害虫 734

一、油料作物病害 737

第六节 油料作物病虫害 737

二、油料作物害虫 740

一、烟草病害 742

第七节 烟草病虫害 742

二、烟草害虫 744

一、农田草害 747

第八节 农田草害与鼠害 747

二、农田鼠害 749

参考文献 750

第一节 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764

第二十五章 中国旱地农业发展的途径 764

第二节 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 765

一、水分亏缺 766

第三节 旱农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症结 766

二、侵蚀严重 767

三、土地退化 772

四、环境恶化 772

第四节 改善生态环境是旱地农业发展的基础 773

第五节 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技术体系 774

一、充分利用降水资源 774

二、合理投入营养物质 778

三、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780

四、防治水土流失 784

五、控制风蚀和沙尘暴 786

六、退耕还草还林,发展高效产业 791

参考文献 80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