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心理学新编
心理学新编

心理学新编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阳红,吴天武,王呈祥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6223373X
  • 页数:47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和过去许多同类教材相比,更加贴近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在重视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感受。本书不仅有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还增加了大量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尤其是本书联系学生学习实际较大篇幅的阐述了认知过程的发展特点及其各种能力的培养,重点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资源链接和实践拓展,使教材体例更加灵活、生动,并在内容上克服了过去重理论轻现实生活的倾向,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心理学新编》目录

前言 1

绪论 5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5

二、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10

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 13

一、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3

二、心理学的性质和体系 19

三、心理学是一门未来的科学 24

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7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8

第四节 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一、具备未来教书育人工作的素养 33

二、提高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33

三、做好未来思想教育工作 34

四、搞好未来的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 34

五、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34

第一章 人的心理实质 41

第一节 人的心理实质概述 41

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41

二、机械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42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44

第二节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46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46

二、人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8

三、心理是脑的机能 56

第三节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一、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 64

二、客观现实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67

三、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和能动的反映 68

四、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69

第二章 注意 74

第一节 注意概述 74

一、什么是注意 74

二、注意的功能 76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77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80

一、无意注意 80

二、有意注意 83

三、有意后注意 85

四、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的关系 86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89

一、注意的广度 89

二、注意的稳定性 91

三、注意的分配 93

四、注意的转移 94

第四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学生注意力涣散的主要表现 96

二、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力 97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104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104

一、感觉和知觉概述 104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107

三、错觉 111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的基本规律 115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15

二、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16

三、知觉的特性与规律 118

第三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 123

二、运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26

第四章 记忆 133

第一节 记忆概述 133

一、什么是记忆 133

二、记忆的类型 134

第二节 记忆过程的分析 139

一、识记 139

二、保持与遗忘 140

三、再认和重现 143

第三节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记忆力的培养 146

二、掌握常用的记忆法 151

三、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 154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159

第一节 思维概述 159

一、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 159

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160

三、思维的种类 162

四、思维的基本过程 166

第二节 概念的形成 170

一、什么是概念 170

二、概念的种类 171

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概念 171

第三节 问题解决 175

一、什么是问题及问题解决 175

二、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176

第四节 表象与想象 181

一、表象及其特征 181

二、表象的种类 182

三、想象及其功能 183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 186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186

二、创造性思维的分类 187

三、思维的品质及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 188

四、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94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 204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204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204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205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206

第二节 情绪、情感的基本分类 208

一、基本情绪 208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210

三、情感的种类 213

第三节 情绪、情感的调控与情商的培养一、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 217

二、大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 218

三、情绪异常的表现 219

四、情商的培养 221

第七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231

第一节 个性概述 231

一、什么是个性 231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232

第二节 需要 236

一、什么是需要 236

二、需要的作用 236

三、需要的分类 237

四、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239

五、青少年需要的研究 241

六、大学生需要的研究 242

第三节 动机 245

一、什么是动机 245

二、动机的作用 246

三、动机的分类 247

四、动机理论 251

第四节 兴趣 255

一、什么是兴趣 255

二、兴趣的作用 256

三、兴趣的种类 257

四、兴趣的发展水平 258

五、学生的学科兴趣 259

六、学习兴趣的培养 260

第五节 态度与价值观 264

一、态度 264

二、价值观 268

第八章 个性心理特征 277

第一节 能力 277

一、能力概述 277

二、多元智能理论 281

三、能力的测量 282

四、能力的培养 285

第二节 气质 289

一、气质概述 289

二、气质类型的基本特征 291

三、气质对教育的意义 292

第三节 性格 296

一、性格概述 296

二、性格的形成与塑造 300

第九章 挫折与意志 310

第一节 挫折概述 310

一、什么是挫折 310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310

三、挫折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312

四、个体对挫折的反应 313

第二节 意志概述 320

一、什么是意志 320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 320

三、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个性的关系 321

第三节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26

一、采取决定阶段 326

二、执行决定阶段 329

第四节 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332

一、意志品质 332

二、青少年意志品质的特点 334

三、青少年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336

四、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340

第十章 自我意识 348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348

一、什么是意识 348

二、自我意识及其发生发展 348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357

第二节 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360

二、引导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362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364

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366

第十一章 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第一节 学习概述一、什么是学习 374

二、学习的种类 375

三、学习的意义 377

第二节 学习动机 380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380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380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 382

四、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384

五、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386

第三节 学习迁移 390

一、学习迁移及其作用 390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 391

三、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 393

四、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395

第四节 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指导一、学习策略及其类型 399

二、运用学习策略能力的培养 400

三、学习方法指导及其意义 402

四、学习方法的指导过程 403

五、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405

六、指导学生选择学习环境 407

第十二章 人际交往 412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412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412

二、人际交往的特点 413

三、人际交往的作用 414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类型、原则及影响因素一、人际交往的类型 418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 420

三、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422

第三节 人际交往存在的障碍及其调适一、青少年人际交往的一般特点 427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般特点 428

三、人际交往存在的障碍及其调适 429

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 442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442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442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442

三、心理健康对人的影响 444

第二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47

二、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450

三、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 452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一、心理健康的中小学教师的特点 461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462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464

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调适 465

主要参考文献 469

后记 4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