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老庄学新探
老庄学新探

老庄学新探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葆玹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6463909
  • 页数:422 页
图书介绍:
《老庄学新探》目录
标签:

目录引论 1

一 儒道同源新论 3

二 黄老与庄老的分立 9

三 儒道两家的分立与再度融合 13

四 战国道家与《周易》的关联 17

五 齐道家的“黄老易”系统 19

六 “庄老易”与“易老庄” 26

七 道家著作的经学形式 30

八 南北道家贵阴贵阳说之歧异 33

第一章 《老子》的初传和早期的老子学派 40

一 出于春秋陈国的《老子》 42

二 老子与陈氏代齐的关系 49

三 《老子》用楚语之说驳议 51

四 与庄氏家族关系密切的范蠡和陶朱公 71

五 《范蠡》佚文的研究及其与庄学研究的关系 77

六 关尹其人其书及其与庄老学派的关系 83

七 《黄帝四经》的书名和成书时代 89

八 《黄帝四经》和稷下学的兴起 96

一 战国中晚期的楚郢文化 111

第二章 《老子》郭店竹简本的出土和老子思想的再解释 111

二 郭店竹书《老子》的三种写本 121

三 《老子》郭店甲丙两本的差别及其与马王堆本的关系 127

四 马王堆帛书本所代表的《老子》传本系统 135

五 从郭店竹简本看老子关于道德仁义的概念体系 138

六 从郭店甲本看老子关于“复归”的学说及其圆道观 142

七 从郭店甲本看老学中的清浊问题 144

第三章 庄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与国属 147

一 庄子故里及其国属 148

二 宋国的两次悲剧和庄周姓族的兴衰 154

三 关于庄周年辈晚于惠施的证明 160

四 《齐物论》——惟一现存的庄周作品 164

五 宋国之亡——《庄子》成书时间的上限 170

六 庄周言论的时间下限 178

七 考“十二世有齐国” 181

八《庄子》编纂时间的下限 187

第四章 从一新角度看《庄子》内外杂篇及其序例的问题 192

一 《天下》篇——战国晚期庄子学派的作品 195

二 关于《天下》篇为《庄子》后序的证明 200

三 寓言、重言和卮言——庄书的体裁 205

四 内外杂篇体例的由来 216

五《庄子》内七篇标题的由来 220

第五章 庄子学派的哲学思想 224

一 关于“至大”和“至小”的争论及其意义 225

二 对宇宙发生论的否定 232

三 对宇宙构成论的超越 235

四 不可知论在自然观上的体现 238

五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241

六 对死后世界的向往——庄子的贵阴乐死之说 244

第六章 汉魏老庄之学 254

一 《淮南子》的老庄之学 254

二 严遵关于“老庄易”的解说 259

三 《黄帝四经》的佚失及其意义 265

四 魏初政治与老庄复兴的契机 271

五 古文经学的兴起及其对老庄复兴的刺激作用 276

六 以谈论老庄为主、著述为辅的新型治学方式 283

七 “易老庄”的系统及其思想倾向 293

八 夏侯玄对老庄复兴的推动作用 301

九 何晏的生平事迹及其“易老庄”之学 307

十 王弼的《老子注》和《老子指略例》 313

十一 以老庄解《易》的典范 322

第七章 竹林庄学 333

一 “竹林七贤”的名称问题 334

二 竹林名士寓居山阳的意义 338

三 竹林名士共有的性格特征及其出身 341

四 曹魏政局以及竹林名士集团的同步演变 346

五 嵇康及其著作 357

六 阮籍著作 365

七 向秀著作 371

八 山涛和王戎 377

九 从庄子“火不热”、“指不至”的命题到嵇康“声无哀乐”的本体论 383

十 现存郭象庄注中掺入的向秀注文及其与郭注的比较 392

余论: 玄学与重玄学及三教合一 408

一 孙登之重玄学及其与郭象的关系 409

二 郭象与成玄英重玄学的关系 413

后记 4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