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
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

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广银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10043574
  • 页数:6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的道德建设问题。这一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因而本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目录

导论 当代中国的伦理审视 1

一、深厚的伦理文化根基 1

1.伦理道德的发轫 1

目录序 1

2.伦理道德的嬗变 5

3.伦理型文化的特征 11

二、先进的伦理文化导向 17

1.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17

2.传播与发展 22

3.先进性的道德追求 24

1.经济体制的变革与道德生活的变化 27

三、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 27

2.将坚持和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 31

3.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33

立论基点第一章 迎接全球化发展的挑战 39

第一节 全球化及其发展 40

一、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40

二、全球化发展的进程 44

三、全球化的新特点 47

第二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 53

一、正确方略的抉择 53

二、理性立场的确立 55

三、中国发展的新机遇 57

第三节 全球化发展的伦理问题 59

一、全球伦理的提出 59

二、审视与应对 63

三、世界眼光与本土意识 69

第二章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72

第一节 道德建设的本质性要求 72

一、“相适应”问题的提出 72

二、道德与经济的本质关系 75

第二节 “相适应”的内涵 79

一、“相适应”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79

二、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85

三、与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适应 91

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95

第三章 与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相协调 102

第一节 道德建设的功能性要求 102

一、道德与法律的功能互补 102

二、“相协调”的理性透视 109

第二节 “相协调”的内涵 118

一、目标上的一致性 118

二、规范上的协调性 119

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20

一、道德的历史继承性 128

第一节 道德建设的历史性要求 128

第四章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128

二、对中华传统道德的基本评价 131

三、承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大意义 155

第二节 “相承接”的内涵 158

一、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158

二、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162

市场道德第五章 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思考 167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问题 167

一、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 167

二、市场经济的本质内容 173

三、市场经济的局限与“失灵” 177

第二节 市场经济伦理的发展 181

一、“斯密难题” 181

二、市场经济的伦理反思 187

三、现代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取向 191

第三节 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 194

一、伦理道德是市场经济功利性的要求 194

二、伦理道德是市场经济理性的选择 198

三、伦理道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201

第六章 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 207

第一节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 207

一、近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征 207

二、计划经济模式的出现 21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212

第二节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16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216

二、过渡形态 220

三、公平与效益兼顾 2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道德的建构 226

一、伦理道德的现实困惑 226

二、优秀传统道德的弘扬 229

三、西方伦理文化的扬弃 233

四、倡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伦理观 238

第七章 中国市场经济运行的道德法则 243

一、市场主体的概念 244

第一节 市场主体道德 244

二、市场主体的功利原则与公平竞争原则 245

三、市场主体的道德要求 252

第二节 市场交换道德 256

一、市场交换概述 256

二、市场交换中的平等原则与诚信原则 259

三、市场交换的道德要求 261

第三节 市场分配道德 265

一、市场分配概述 265

二、市场分配中的公正原则与平等原则 268

三、市场分配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体系 274

第八章 建构道德规范体系的几个理论问题 279

第一节 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280

一、满足“实践着的人”的道德需要 280

二、体现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要求 288

三、符合道德规范的发展规律 293

第二节 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299

一、理想性与现实性 299

二、稳定性与开放性 305

三、主导性与多元性 314

第三节 规范体系的价值追求 318

一、价值模式的核心关系 318

二、中国传统的义利关系 322

三、坚持社会主义义利观 330

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价值核心:为人民服务 337

第一节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依据 337

一、历史依据 338

二、现实依据 343

第二节 为人民服务:内涵和价值 346

一、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346

二、确立为人民服务核心的重要意义 348

第三节 坚持为人民服务核心的两个问题 353

一、为人民服务要求的层次性 353

二、为人民服务核心与集体主义原则的关系 355

第十章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 356

一、集体主义的历史考察 357

第一节 集体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357

二、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依据 361

第二节 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 364

一、集体的概念 364

二、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 367

三、正确贯彻集体主义原则 371

第三节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 375

一、个人主义的历史考察 375

二、个人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 379

三、集体主义原则的价值意义 383

第十一章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与基本要求 392

一、公民与公民社会 393

第一节 公民道德是社会道德大厦的基石 393

二、公民权利与义务 398

三、公民道德的基础性 403

第二节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05

一、确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 406

二、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408

三、关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两个重要问题 416

第三节 公民基本道德要求 422

一、道德基本要求的形成 422

二、公民道德的五大基本要求 423

一、公德与私德 443

第十二章 公民主要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 443

第一节 社会公德 443

二、社会公德的特质和作用 447

三、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 452

第二节 职业道德 457

一、职业与道德 458

二、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点 458

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461

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分类及其基本准则 464

第三节 家庭美德 467

一、恋爱道德 468

二、婚姻道德、性道德 473

三、家庭道德 480

道德建设体系第十三章 优化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 483

第一节 物质文明环境 484

一、物质文明是基础 485

二、优化物质文明环境 489

第二节 政治文明环境 499

一、政治文明是保障 500

二、优化政治文明环境 509

第三节 精神文明环境 517

一、精神文明是载体 518

二、优化精神文明环境 521

一、社会建设系统的有机联系 531

第十四章 完善道德建设的运行机制 531

第一节 确立道德建设的特定边界 531

二、道德建设功能的科学界定 534

三、摆正道德建设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 541

第二节 找准道德建设的特定视角 545

一、道德建设系统的基本环节 545

二、道德建设的基本矛盾 553

三、从他律到自律 558

第十五章 激发道德主体的内在动能 569

第一节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569

一、道德是人的本质需要 570

二、道德的主体性 576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81

第二节 发挥道德人格的力量 586

一、人格的形成及实质 586

二、道德人格的内涵 588

三、道德人格是道德活动的内在动力 592

第三节 强化个体道德的修养 596

一、社会道德教育与个体道德修养 596

二、道德修养的实质与方法 599

三、走向崇高的道德境界 606

后记 6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