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环境污染与卫生监测  第2辑
环境污染与卫生监测  第2辑

环境污染与卫生监测 第2辑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环境卫生学教研室,营养卫生学教研室编
  • 出 版 社:武汉医学院医教处
  • 出版年份:1975
  • ISBN:
  • 页数:388 页
图书介绍:
《环境污染与卫生监测 第2辑》目录

环境污染与健康 1

1.烟气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一、烟气来源及主要有害成分 1

目录 1

二、烟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6

(一)急性危害作用 7

(二)慢性毒害作用 10

(三)致癌作用 13

(四)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危害作用 15

三、烟气在自然界的转归 15

(一)物理沉降作用 15

(三)植物吸收 16

四、烟气治理原则 16

(二)化学变化 16

2.环境中的酚污染 22

一、酚类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 23

二、酚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4

三、酚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5

四、酚的卫生标准及监测 26

3.水环境中的氰化物 28

一、性质与用途 28

二、含氰的工业废水 28

三、在水体中的动向 30

四、对地面水卫生状况的影响 31

五、对地面水感官性状的影响 31

六、对人及温血动物的影响 32

七、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33

八、对农作物的影响 35

九、卫生标准 36

十、综合利用与处理方法 37

十一、水质监测中氰化物的检验方法 38

4.铬与人体健康 40

一、铬的化学性质及自然环境中的铬 40

二、铬的稳定性 40

三、铬的生物学功能 41

四、铬的污染来源及其对环境的污染 41

五、铬的毒性作用及其卫生标准 42

六、防止铬污染的措施 47

5.水与工业废水中的砷及其危害 49

6.氟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4

一、概述 54

二、污染来源 55

三、铝厂和磷肥厂废气中氟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55

四、氟化物烟雾对植物的影响 57

五、氟化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60

六、卫生监测 64

7.黄原酸盐对地面水的污染问题 66

一、地面水受黄药的污染与自净 66

二、黄药污染引起的危害 68

(一)对地面水感官性状的影响 68

(二)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68

(三)对人与温血动物的毒作用 69

(四)关于黄药在地面水中的最高容许浓度 71

三、黄药废水的净化方法 72

四、地面水中黄药的测定方法 73

8.地面水中松油及萜烯醇的卫生评价 74

9.汽车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及其监测 76

一、汽车废气的组成 76

二、汽车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78

三、汽车废气的危害 81

四、汽车废气对环境污染的监测 84

10.噪声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86

一、噪声的来源 86

二、噪声的危害 88

三、噪声的量度 92

四、噪声的测量 95

五、噪声的防制 98

11.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02

一、铅 103

二、砷 105

四、酚 106

五、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亚硝基化合物 106

三、硒 106

六、塑料 108

12.霉菌及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110

一、霉菌的基本概念 110

二、黄曲霉毒素 112

(一)黄曲霉毒素的种类及理化性质 112

(二)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113

(三)黄曲霉毒素的致癌性 114

(四)黄曲霉毒素在体内的代谢 114

(五)黄曲霉毒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问题 115

(六)防霉与去毒问题 116

(七)黄曲霉毒素容许量标准 117

13.食品附加剂及其卫生问题 118

一、对食品附加剂的卫生要求 118

二、食品附加剂的毒理学评价方法 119

三、食品附加剂人体每日容许摄取量的制订 123

四、防腐剂 124

(一)苯甲酸及其钠盐 125

(二)山梨酸及山梨酸钾 125

(三)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126

(四)亚硫酸及其盐类 126

(五)目前已禁止使用的防腐剂 127

五、甜味剂 127

六、食用色素 129

(一)食用合成色素 129

(二)食用天然色素与无机色素 132

七、食用香料及食用酸 133

(一)食用香料 133

(二)食用酸 134

八、油脂抗氧化剂 134

附录:食品附加剂卫生学管理试行办法(草案)(讨论稿)允许使用的食品附加剂品种、范围及最大使用量的规定(讨论稿) 136

14.论致癌物质的卫生标准 140

环境监测 147

1.大气污染的卫生学调查与监测 147

一、大气污染卫生学调查与监测的目的 147

二、大气污染卫生学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48

(一)大气污染源的调查 148

(二)大气污染状况的调查检测 151

(三)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方法 164

(四)大气污染对居民生活卫生条件和外界环境影响的调查方法 169

三、大气污染的监测工作 172

(一)大气污染卫生监测系统设立的原则和监测对象 172

(二)污染物排放源的监测方法 173

1.烟尘的监测方法 173

2.二氧化硫的监测方法 179

1.生物监测法 184

(三)大气环境污染的监测方法 184

2.从烟囱排烟情况推算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法 185

3.从烟形观测大气环境污染趋势 194

2.水体污染的卫生学调查与监测 197

一、污染源的调查 197

二、水体污染的调查 200

(一)江河的调查 200

(二)湖泊水库的调查 203

(三)海域的调查 204

(四)地下水的调查 204

三、水体污染的监测 205

(一)监测站(网)的设立 205

(二)水质自动化监测的仪器设备 205

四、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与工农渔业生产影响的调查 206

(三)水体污染的生物学监测 206

3.水系底质污染 208

一、水系底质概述 208

二、水底质污染 215

三、底质污染的调查 217

(一)调查的目的 217

(二)调查的范围 217

(三)采样点布设 218

(四)样品的采集 219

(五)样品的保存 220

(六)样品的分析 220

4.水体稀释规律的探讨 224

一、一些基本概念 224

二、为什么要研究水体稀释的规律 225

三、湖泊水库的稀释问题 225

四、江河的稀释问题 227

检测方法 232

1.环境监测工作中一些特殊的动物试验方法 232

一、繁殖试验 232

二、致癌试验 234

三、致畸胎试验 237

四、致突变试验 238

(一)显性致死突变试验 239

(二)染色体分析法 239

(三)宿主间介试验 240

五、鸡胚试验 241

2.水的细菌学检验 244

一、水样的采集和送验 244

二、细菌总数 244

(一)发酵法 246

三、大肠菌群 246

(二)滤膜法 249

(三)大肠菌群的鉴别 250

四、粪链球菌的检验 252

(一)多管法 253

(二)滤膜法 260

(三)倾注培养法 261

五、病原菌的检验 261

六、水质细菌学检验常用培养基 265

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 282

一、原理 282

二、仪器 282

三、试剂 282

四、操作步骤 283

五、方法的灵敏度和回收率 287

六、讨论 288

附录: 291

花生油和棉籽油及油泥中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291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的双向展开法 291

黄曲霉毒素B1标准的浓度及纯度的检定方法 292

4.食品中糖精的比色测定 294

5.食品中添加的合成焦油系色素的检测方法 296

一、基本原理 296

二、试剂与仪器 296

三、样品处理与提纯 298

(一)非酒精性饮料的处理和提纯 298

(二)硬糖(水果糖)的处理和提纯 298

(三)淀粉软糖的处理和提纯 299

(四)奶糖的处理和提纯 299

(七)肉制品的处理和提纯 300

(六)明胶糖的处理和提纯(棉花糖) 300

(五)中酯胶汁糖的处理和提纯 300

(八)糕点及熔烤食品的处理和提纯 301

(九)奶制品(冰琪淋等)的处理和提纯 301

(十)蜜饯(山渣片)的处理和提纯 302

四、提纯色素溶液的定性 302

(一)用点滴试验确证 302

(二)纸上层析试验 303

五、提纯的色素溶液中我国准用的四种合成色素的薄层分离和定量 304

(一)层析板的制备 304

(二)操作步骤 304

(三)比色定量 305

(四)计算 305

(五)标准曲线 306

六、分析方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06

二、实验器材 309

6.水中有机磷农药的薄层层析——酶抑制分析法 309

一、方法的原理 309

三、操作方法 312

7.单硝基酚三种异构体的薄层层析分离测定方法 315

一、试剂及设备 316

二、实验方法 316

三、结果和讨论 318

8.底质及土壤中污染物质测定法 324

一、底质及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326

二、底质及土壤中砷的测定 330

三、底质及土壤中铬的测定 334

四、底质及土壤中铜的测定 338

五、底质及土壤中锌的测定 341

六、底质及土壤中镉的测定 344

七、底质及土壤中镍的测定 348

八、底质及土壤中氰化物的测定 351

九、底质及土壤中五氯酚的测定 357

十、底质及土壤中硫化物的测定 359

9.关于氟的测定 363

一、常用的测定方法 363

二、测定实验两例 364

(一)氟的定性检验 364

(二)镧量法——铬合滴定测氟 364

10.大气中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分别测定方法 366

11.直接指示空气中氯气浓度的膜电极 370

一、膜电极的制作 370

二、膜电极的校验 371

三、膜电极的使用 372

12.灰尘中苯并(a)芘的分离与分析(桂及薄层层析、紫外与萤光分光光度法) 37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