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信息通信网络技术
信息通信网络技术

信息通信网络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学锋编著
  •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10823817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信息通信网络是对包括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新一代网络等在内的各类网络的总称。本书对这些网络在系统层面上就它们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网络技术的形成、网络系统的总体结构、规范与描述方法、寻址与选路、安全和保护、服务质量与网络性能、服务与应用、支持移动的网络能力等等。本书的主要对象是信息通信系统的设计人员、规范与标准的研究人员,以及其它以网络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教学乃至从事网络系统商务营销的人员。
《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目录

目录 1

第1章 历史的回顾与网络系统论的形成 1

1.1 历史的回顾 1

1.1.1 为什么要回顾历史 1

1.1.2 网络技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1

1.2 网络技术的主要里程碑 2

1.2.1 电信网络 3

1.2.2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5

1.2.3 计算机网络 6

1.2.4 电视网络 8

1.2.5 走向融合 8

1.3 经验与教训 9

1.3.1 一般性观察 9

1.3.2 B-ISDN的失败和因特网出乎意料的成功 10

1.3.3 如何对待国际标准 11

1.4 网络系统论的形成——将网络作为一个大系统 11

1.4.1 网络的技术规划 11

1.4.2 将网络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与开发 12

1.5 网络系统的方法论 13

1.6 网络系统论仍有待发展 15

参考文献 16

第2章 信息交换、传送和接入的方式 17

2.1 基本概念 17

2.2 信息交换与传送的方式 18

2.2.1 交换方式 18

2.2.2 传输复用方式 19

2.2.3 传送方式及其分类 20

2.2.4 连接与无连接通信 21

2.2.5 动态同步传送方式 22

2.2.6 信息存储与转发 23

2.3 网络接入方式 24

2.3.1 点到点接入方式 25

2.3.2 多点到点接入方式(多址接入) 25

2.3.3 使用共享媒体的媒体多址接入方式 29

2.4 连接方式与无连接方式 33

2.3.4 接入方式的分类小结 33

参考文献 34

第3章 开放系统互连的参考模型 36

3.1 开放系统互连协议 36

3.2 经典的协议参考模型 36

3.2.1 分层的概念 36

3.2.2 数据单元 37

3.2.3 层间关系的描述 38

3.2.4 层内的一些基本操作 39

3.2.5 经典的协议参考模型 40

3.3 实际的协议参考模型 42

3.3.1 七号信令网的协议模型 42

3.3.2 异步传送方式和帧中继的协议模型 42

3.3.3 以太网的协议模型 44

3.3.4 因特网的协议模型 45

3.4 基于平面的协议描述 46

3.5 协议栈图及其使用 47

3.6 对协议参考模型的重新思考 49

3.7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的三层资源模型 50

3.8 新一代网络发展中的协议参考模型 50

参考文献 51

第4章 信息通信网络功能性结构的描述 53

4.1 引言 53

4.2 基本定义 53

4.3 对网络功能性结构的陈述性描述 54

4.4.1 相关定义 56

4.4 传送网络功能结构的标准化描述 56

4.4.2 描述方法的基本原理 59

4.4.3 基本结构件的图示形态 60

4.4.4 用基本结构件来描述网络 63

参考文献 72

第5章 网络功能的水平分割 73

5.1 网络水平功能结构的演化 73

5.1.1 电话网水平功能结构的演化 73

5.1.2 因特网水平功能结构的演化 74

5.2.1 用户住地网 75

5.2 现有网络功能的水平分割 75

5.2.2 接入网络 76

5.2.3 城域网络 79

5.2.4 核心网络 82

5.3 自动交换传送网的出现及其影响 83

5.4 如何合理水平配置网络功能 85

5.4.1 影响网络功能水平配置的因素 85

5.4.2 网络功能与智能的合理水平分配 85

参考文献 86

5.4.3 研究水平配置的方法 86

第6章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的描述 87

6.1 引言 87

6.2 GII的框架结构 88

6.2.1 GII及其用户的概念性总体描述 88

6.2.2 GII的企业模型 88

6.2.3 GII的结构模型 90

6.2.4 GII的功能模型 92

6.2.5 GII的实现模型 96

6.3 信息通信体系结构 99

6.3.1 信息通信体系结构 99

6.3.2 ICA的框架结构 100

6.4 GII的情景描述方法 102

6.4.1 目的、意义与要求 102

6.4.2 术语的定义与缩写 103

6.4.3 情景描述法原理 104

6.4.4 情景图举例 106

参考文献 108

第7章 协议、规范和信令及其描述与制定过程 109

7.1 协议、规范和信令 109

7.1.1 一般性定义 109

7.1.2 协议、规范和信令概述 109

7.1.3 网络的信令 110

7.2 协议、规范和信令三阶段的开发过程 120

7.2.1 相关的定义 120

7.2.2 开发过程概述 122

7.2.4 第二阶段:网络能力与网络功能结构的定义 123

7.2.3 第一阶段:服务描述 123

7.2.5 第三阶段:信令与设备规范的制定 136

7.2.6 开发过程小结 136

7.3 协议、规范和信令的描述方法 137

7.3.1 陈述性描述法 137

7.3.2 形式化描述方法 137

参考文献 137

第8章 系统与规范描述方法之一:统一建模语言 139

8.1 引言 139

8.2 统一建模语言的语义规则 140

8.2.1 模型化中结构件之间关系的表达 141

8.2.2 统一建模语言结构性描述的主要概念和表达规则 144

8.2.3 统一建模语言行为性描述的主要概念 151

8.2.4 实例化与实例 156

8.3 统一建模语言的图形表达法 156

8.3.1 使用案例图 157

8.3.2 序列图 157

8.3.3 协作图 158

8.3.4 状态图 159

8.3.5 活动图 160

8.3.6 类图 161

8.3.7 对象图 162

8.3.8 部件图 162

8.3.9 实施图 163

8.4 实例 164

8.4.1 用UML进行自动交换光网络控制面功能结构的描述 164

8.4.2 宽带无源光网络的管理系统 164

参考文献 170

第9章 系统与规范描述方法之二:规范描述语言SDL-2000 171

9.1 引言 171

9.1.1 规范描述语言的变迁 171

9.1.2 规范描述语言的语法及其等效性 171

9.2 预备知识 172

9.2.1 与结构性概念有关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172

9.2.2 与动态行为有关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173

9.2.3 与对象、类型和实例等有关的重要概念 173

9.2.4 基础语言和SDL具体语法的一般规则 175

9.2.5 规范描述语言中的数据 178

9.3 规范描述语言的结构性描述 180

9.3.1 整个规范的框架结构 180

9.3.2 执行者 184

9.3.3 通信 190

9.4 动态行为的描述 195

9.4.1 状态机所用符号 196

9.4.2 合成状态和状态聚合 197

9.4.3 激励的处理 199

9.4.4 状态转换过程中的动作与终了 201

9.4.5 异常情况的处理 205

9.4.6 语句和语句列表 206

参考文献 207

第10章 网络地址标识 208

10.1 相关定义 208

10.2 国际公众通信的编号计划 209

10.2.4 移动终端和移动用户的识别计划 210

10.2.3 用于网络的国际公众电信号码 210

10.2.1 用于地理区域的国际公众电信号码 210

10.2.2 用于全球服务的国际公众电信号码 210

10.2.5 固网和移动网融合对编号与寻址的设想 212

10.3 因特网的地址和域名 213

10.3.1 IPv4地址 213

10.3.2 因特网协议IPv6的地址 214

10.3.3 全球因特网地址的分配 216

10.3.4 域名服务器 217

10.3.5 统一资源识别码 218

10.4 局域网地址 220

10.5 编号与域名互通的数字域名技术 221

10.5.1 数字域名引入的意义 221

10.5.2 重要概念与定义 223

10.5.3 从E.164号码到数字域名的转换方法及其使用 223

10.5.4 命名当局指针资源记录的组成和使用规范 224

参考文献 226

11.1 交换与选路的有关概念 227

第11章 路由的选择 227

11.2 电话网与综合服务数字网中的选路 228

11.2.1 电话网的传统结构 228

11.2.2 自动迂回的路由选择方式 228

11.2.3 其他选路方式 229

11.2.4 综合服务数字网的选路特点 230

11.3 因特网中的选路 231

11.3.1 若干基本概念 231

11.3.2 基本的选路算法 232

11.3.3 主要的选路协议 236

11.3.4 多播选路 245

11.4 局域网交换机的选路 250

11.4.1 预备性概念 250

11.4.2 局域网交换机的选路 251

11.4.3 生成树算法与协议 251

11.5 对电信网和因特网选路方式的比较与评述 254

参考文献 255

12.1.1 电话网中的服务质量保证 256

12.1 综述 256

第12章 服务质量与网络性能 256

12.1.2 因特网带来的挑战 257

12.1.3 出路何在 257

12.1.4 服务质量与网络性能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258

12.2 服务对质量的要求 260

12.2.1 多媒体服务面向用户的性能要求 260

12.2.2 多媒体服务质量要求的分类 262

12.3.1 3×3矩阵的服务质量与网络性能的描述方法 263

12.3 网络性能 263

12.3.2 因特网的网络性能 265

12.3.3 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的信息传送性能 269

12.4 网络性能的规划 273

12.4.1 因特网IP包传送性能核算 273

12.4.2 基于用户观点的模拟信号传输损伤及其控制 276

12.5 因特网和局域网中的QoS机制 280

12.5.1 基于相对优先级的机制 280

12.5.2 终端到终端的保证机制 282

参考文献 283

12.5.3 逻辑子网机制 283

第13章 网络安全和保护 285

13.1 引言 285

13.2 信息通信的安全 285

13.2.1 密码系统的基本知识 285

13.2.2 安全威胁的种类与来源 292

13.2.3 可用的安全防范机制 294

13.2.4 安全防范的一般性考虑 296

13.2.5 因特网的安全协议 297

13.2.6 基于网络的安全性对策 302

13.2.7 小结 304

13.3 网络的保护与恢复 304

13.3.1 基本概念与定义 305

13.3.2 保护与恢复的原理 305

13.3.3 线性保护方法 306

13.3.4 基于环状拓扑的保护方法 308

13.3.5 网络重新选路的保护方法 309

参考文献 310

14.1 引言 311

第14章 服务与应用 311

14.2 服务、应用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 312

14.2.1 服务与应用的含义 312

14.2.2 与服务、应用相关的其他概念与定义 314

14.3 现行网络服务的分类方法 315

14.3.1 综合服务数字网对服务的分类 315

14.3.2 3GPP对网络服务的分类 319

14.3.3 全球基础信息设施对服务的分类 321

14.4 服务与应用分类的研究 322

14.4.1 信息承载服务的分类 322

14.4.2 面向终端的网络服务与应用的分类 323

14.5 服务与应用的描述方法 326

14.6 服务与应用的发展趋势 326

14.7 新服务与新应用的开发 328

14.7.1 重视服务与应用的研究与开发 328

14.7.2 关键是要有好的创意 328

参考文献 329

14.7.3 研究用户心理制定新服务新应用的推广策略 329

14.7.4 重视内容和信息产业链的组建 329

第15章 移动通信网络 331

15.1 引言 331

15.2 重要的概念与定义 331

15.3 支持移动性的网络能力 335

15.3.1 无线技术作为移动通信的接入手段 335

15.3.2 无线接入的特点与所需网络功能 335

15.3.3 基于网络拓扑的移动性分类 337

15.3.4 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例 338

15.4 固定网络的移动服务 340

15.4.1 什么是固定网络的移动性 340

15.4.2 ISDN的移动性 340

15.4.3 固定网络移动性的意义 341

15.4.4 固定网络移动性的实现方法 341

15.5.1 核心网融合的历史机遇 342

15.5.2 建议书Q.1761已经为这一融合描绘了蓝图 342

15.5 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的融合 342

15.6 未来基于因特网协议的移动性管理 344

15.6.1 后3G系统关注因特网的移动性管理技术 344

15.6.2 后3G系统的网络环境 345

15.6.3 现有因特网支持移动性的协议机理 345

15.6.4 探索加快切换的扩展MIP协议 347

15.6.5 探索其他移动性管理协议 349

参考文献 350

15.7 小结 350

第16章 网络结构学的基本原则 351

16.1 引言 351

16.2 电信网络的结构性理念 351

16.3 因特网的结构理念 352

16.3.1 因特网的主要结构理念 352

16.3.2 对端到端论的置疑 354

16.3.3 对因特网架构的反思 357

16.4 新一代网络的结构原则 358

参考文献 36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