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环境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镜波著
  • 出 版 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60228577
  • 页数:511 页
图书介绍:
《环境毒理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环境毒理学的概念 1

二、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内容 2

(一)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2

(二)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2

三、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3

四、环境毒理学展望 4

第二章 环境污染物与毒性 9

一、环境污染物与毒物 9

二、环境污染物毒作用的时相 10

三、毒物的剂量与毒性 12

(一)毒性 12

(二)剂量 13

(三)损害作用和非损害作用 21

(四)剂量与效应和剂量与反应 25

(五)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26

第三章 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29

一、污染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29

(一)生物膜的基本构造 30

(二)生物转运过程机理 32

(一)吸收 38

二、污染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38

(二)分布 42

(三)排泄 51

三、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56

(一)降解反应 57

(二)结合反应 71

(三)生物代谢酶与生物活化 77

第四章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和影响因素 85

一、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 85

(一)毒作用机理 87

(二)毒作用类型 111

二、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112

(一)环境因素 113

(二)化学毒物的理化性状 119

(三)接触化学毒物的方式 125

(四)个体因素 128

第五章 环境污染物毒性的评定方法 138

一、一般毒性评价 138

(一)急性毒性评价 138

(二)蓄积毒性评价 145

(三)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评价 150

(四)联合毒性评价 155

(一)基本概念与参数 164

二、污染物代谢动力学基础 164

(二)代谢动力学模型 167

(三)代谢毒性评价 180

三、特殊毒性评价 184

(一)化学致突变作用 184

(二)化学致癌作用 204

(三)化学致畸作用 243

第六章 化学物质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环境标准的制订 255

一、安全性毒理学毒性试验程序 256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257

(二)毒理试验程序 259

(一)环境卫生标准概述 264

二、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 264

(二)制定环境中有害物质卫生标准的依据 266

(三)制定环境卫生标准的原则 267

(四)制定环境卫生标准的方法 268

第七章 金属的环境毒理学作用 285

一、有害金属的毒性作用 285

(一)重金属的特性与毒作用 286

(二)金属与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 294

(三)金属侵入机体的途径和代谢 297

(四)金属硫蛋白 301

(一)环境汞污染 303

二、汞 303

(二)汞在体内的代谢 305

(三)汞的毒性作用 310

(四)毒作用机理 314

(五)环境中汞的允许标准 315

三、镉 316

(一)环境镉污染 316

(二)镉在体内的代谢 317

(三)镉的毒性作用 321

(四)毒作用机理 325

(五)镉的环境标准 326

四、铅 327

(一)环境铅污染 327

(二)铅在体内的代谢 329

(三)铅的毒作用及机理 331

(四)环境标准 335

第八章 大气污染物的环境毒理学作用 336

一、概述 336

二、二氧化硫 338

(一)理化性质 338

(二)二氧化硫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339

(三)毒性与毒作用机理 340

三、氮氧化物 346

(一)理化性质 346

(四)环境标准 346

(二)氮氧化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 347

(三)毒性及其毒作用机理 348

(四)环境标准 353

四、一氧化碳 354

(一)理化性质 354

(二)一氧化碳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355

(三)一氧化碳的毒性与毒作用机理 356

(四)环境标准 358

(一)汽车废气的污染与危害 359

五、汽车废气与光化学烟雾 359

(二)光化学烟雾的污染与危害 362

第九章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作用 366

一、农药的分类与残留毒性 366

(一)农药分类 366

(二)农药的残留毒性特点 371

(三)农药在环境中和体内的代谢特点与毒性效应 375

二、农药残留与环境污染 398

(一)农药对作物的直接污染 398

(二)污染环境中作物对农药的吸收 401

(四)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404

(三)农药对水质的污染 404

(五)生物富集与食物链 405

(六)农药的合理使用与处理 408

(七)农药的安全使用 414

第十章 环境毒理学常用实验方法 422

一、毒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与技术 422

(一)实验材料的选择 422

(二)实验动物的标记与固定 425

(三)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定 427

(四)实验动物的分组、饲养与管理 428

(五)实验动物的染毒方式 430

(六)动物血液采集 436

(七)动物尿液收集 440

(八)实验动物的处死法 441

(九)实验动物的解剖检查 441

二、急性毒性试验 444

(一)经口染毒急性毒性试验 444

(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448

(三)经皮染毒急性毒性试验 450

(四)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452

(五)半数致死浓度的计算和统计方法 456

(一)原理 470

三、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 470

(三)试式剂 471

(二)器材 471

(四)测定方法 472

(五)计算 473

(六)注意事项 473

四、血液尿素氮(BUN)的测定 474

(一)原理 474

(二)器材 474

(三)试剂 475

(四)测定方法 475

(一)原理 476

(五)注意事项 476

五、鱼脑胆碱酯酶活力的测定 476

(二)仪器 478

(三)试剂 478

(四)操作步骤 479

(五)计算 480

六、鱼类回避活动的测定 480

(一)原理 480

(二)实验方法与装置 481

(一)原理和意义 487

七、骨髓细胞的微核分析法 487

(三)鱼类回避实验与实际调查相结合 487

(二)器材和试剂 488

(三)操作步骤 489

八、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490

(一)目的意义 490

(二)器材和试剂 491

(三)试验方法 492

九、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 495

(一)原理和意义 495

(三)试验方法 496

(二)器材和试剂 496

(四)注意事项 498

十、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 498

(一)实验原理 498

(二)实验器材 499

(三)实验方法 499

十一、动物组织切片的制作方法 500

(一)目的意义 500

(二)器材 501

(三)操作步骤 502

参考文献 5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