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癌症生物治疗学  原理与实践  第3版
癌症生物治疗学  原理与实践  第3版

癌症生物治疗学 原理与实践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3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罗森堡(Rosenberg,S.A.)主编;陈复兴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94478X
  • 页数:12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美国癌症研究所Steven.A.Rosenberg博士主编,全书共分七大部分:细胞因子治疗原理和实践、细胞转输治疗的原理和实践、单克隆抗体治疗的原理和实践、癌疫苗的原理和实践、基因治疗的原理和实践、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原理和实践以及其他正在研发中的生物治疗方法。每部分的第一章均详细介绍了该领域临床应用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前研究成果。在临床各章中介绍以治疗适应证为重点的临床资料分析和安全应用这些治疗技术所必需的实践信息。本书内容广博,几乎涵盖了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的全部主要领域,是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重要的参考书。
《癌症生物治疗学 原理与实践 第3版》目录

第1章 白细胞介素概述 3

第一节 细胞因子 3

目录 3

第一部分 细胞因子治疗的原理与实践 3

第二节 IL-1 5

第三节 IL-2 6

八、双功能抗体 (59 7

第四节 IL-3 7

第五节 IL-4 8

第七节 IL-6 9

第六节 IL-5 9

第八节 IL-7 10

第九节 IL-8 11

第十节 IL-9 12

第十二节 IL-11 13

第十一节 IL-10 13

第十三节 IL-12 14

第十四节 IL-13 15

第十六节 IL-15 16

第十五节 IL-14 16

第十七节 IL-16 17

第十九节 IL-18 18

第十八节 IL-17 18

第一节 IL-2全身给药 31

第2章 IL-2的临床前试验 31

第二节 IL-2瘤内局部给药 36

第三节 IL-2的联合治疗 40

第四节 小结 43

一、IL-2药理学 49

第3章 IL-2的临床应用 49

第一节 给药原则和副作用的处理 49

二、IL-2治疗的全身反应及毒副反应的处理 51

第二节 黑素瘤 64

三、外科与免疫治疗 64

四、减少IL-2副作用的一些方法 64

一、单用IL-2方案 65

二、IL-2和其他生物应答调变剂联合应用 73

三、基于IL-2的生物化疗 79

第三节 肾细胞癌 85

四、小结 85

一、IL-2一次性大剂量静脉推注 86

二、IL-2持续静脉输注给药 89

四、IL-2与过继细胞转输联合治疗 90

三、IL-2皮下注射 90

五、IL-2和IFN-α联合治疗 91

六、IL-2、IFN和化疗 93

八、免疫治疗后疾病复发的治疗 94

七、IL-2的其他联合治疗 94

第四节 恶性血液病 95

九、小结 95

一、IL-2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试验 96

二、IL-2作为化疗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 97

三、骨髓和干细胞移植后IL-2应用的临床试验 99

四、小结 104

一、分子概况 136

第4章 IL-4的临床应用 136

第一节 IL-4的生物学 136

三、其他生物学功能 138

二、免疫学 138

一、动物模型 139

第二节 重组IL-4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139

二、重组IL-4临床试验 140

一、动物模型 141

第三节 IL-4及其在基因疗法中的应用 141

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IL-4基因疗法 142

三、IL-4基因疗法的临床试验 143

四、IL-4毒素疗法 144

第四节 IL-4在癌症治疗中的发展方向 145

第二节 IL-12的产生 151

第5章 IL-12的临床应用 151

第一节 IL-12的发现 151

第三节 IL-12受体和信号转导 152

三、IL-12的联合治疗 154

第四节 临床前肿瘤模型 154

一、重组IL-12蛋白全身给药的抗癌效用 154

二、运用基因转导技术使IL-12旁分泌产生的抗癌作用 154

一、重组IL-12的全身给药 155

四、IL-12抗癌作用机制 155

第五节 IL-12的临床研究 155

二、重组IL-12全身给药的抗癌活性和免疫调节 157

三、IL-12基因治疗的1、2期研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158

第七节 小结 159

第六节 有关IL-12基因治疗的抗癌活性的初步信息 159

一、分子特征 164

第6章 集落刺激因子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前研究 164

第一节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164

二、M-CSF受体 165

三、M-CSF的产生及其调控 166

四、M-CSF的生物学活性 167

五、妊娠时M-CSF的作用 168

九、M-CSF的体内临床前研究 169

六、M-CSF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169

七、M-CSF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169

八、M-CSF在脂肪组织生长中的作用 169

二、G-CSF受体 170

第二节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170

一、G-CSF基因的分离和蛋白质结构 170

五、G-CSF产生细胞及其调控 173

三、髓系转录因子在G-CSF反应中的作用 173

四、G-CSF和G-CSF受体基因剔除小鼠的血细胞生成 173

八、G-CSF的体内临床前研究 174

六、G-CSF对祖细胞的作用 174

七、G-CSF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174

一、分子特征 176

第三节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176

三、GM-CSFR的信号转导 177

二、GM-CSF受体 177

四、GM-CSF的产生及其调控 178

六、GM-CSF对成熟白细胞作用 179

五、GM-CSF对祖细胞的作用 179

七、GM-CSF与树突细胞 180

九、定向缺失GM-CSF、GM-CSFR-α、GM-CSFR-β共同链的小鼠 181

八、GM-CSF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181

一、分子特征 182

十、GM-CSF在体内进行的临床前研究 182

第四节 IL-3 182

三、IL-3受体复合物介导的信号转导 183

二、IL-3受体复合物与信号转导 183

四、IL-3的来源及其产生的调控 184

五、IL-3与白血病细胞 185

第五节 小结 186

六、IL-3对非造血细胞的作用 186

七、IL-3的体内临床前研究 186

一、GM-CSF和G-CSF的生物学特性 207

第7章 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 207

第一节 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学的应用 207

三、重组人GM-CSF和重组G-CSF的临床应用 208

二、重组分子 208

五、小结 214

四、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214

一、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细胞因子及激素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 215

第二节 血小板刺激因子 215

二、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药理学 217

三、骨髓衰竭时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临床前研究 219

四、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临床试验 220

第三节 癌症患者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223

五、结论 223

一、治疗癌症贫血的作用 224

二、rhEpo治疗癌症临床应用中的问题 227

三、贫血对癌症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 228

四、小结 231

第8章 肿瘤坏死因子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 251

二、TNF受体 252

第一节 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生物学特性 252

一、TNF基因、蛋白质和生物合成 252

四、TNF、的抗肿瘤作用 253

三、TNF的生物学作用 253

一、全身应用TNF的1期研究 254

第二节 应用TNF的早期临床研究 254

二、全身应用TNF的2期研究 255

四、局部应用TNF的早期试验 256

三、全身性的TNF联合其他制剂的应用研究 256

二、使用TNF分离灌注的基本原理 258

五、TNF基因治疗 258

第三节 局部灌注TNF的应用 258

一、背景 258

三、应用TNF经肢体分离灌注治疗黑素瘤 259

四、使用TNF进行分离性肢体灌注治疗无法手术的末端肉瘤 262

五、分离性肝灌注TNF治疗不能手术的肝脏肿瘤的结果 263

第四节 小结 268

六、TNF对分离肺或肝的灌注 268

第二节 IFN-Ⅰ型基因和蛋白产物 280

第9章 IFN-α和IFN-β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前研究 280

第一节 IFN的发现 280

一、诱导物 281

第三节 IFN合成的诱导 281

二、IFN-β合成的诱导 282

第四节 IFN受体 283

第五节 IFN-α和IFN-β激活的信号通路 286

二、信号转导物和转录激活物 287

第六节 IFN信号转导通路元件 287

一、Janus激酶 287

四、IFN-Ⅰ型反应通路的其他信号分子 288

三、p48 288

第八节 IFN诱导的抗病毒途径 289

第七节 IFN诱导的蛋白 289

二、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 290

一、Mx蛋白 290

三、2-5A合成酶/核糖核酸酶L系统 292

第九节 IFN-Ⅰ型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294

第十节 小结 295

一、IFN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301

第10章 IFN-α及IFN-β的临床应用 301

第一节 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301

二、IFN治疗毛细胞白血病 308

三、IFN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309

四、IFN治疗淋巴瘤 311

一、与Ⅰ型受体结合的IFN 313

五、IFN治疗其他血液系肿瘤 313

第二节 黑素瘤 313

二、与Ⅱ型受体结合的IFN 314

三、间接免疫调节效应 317

四、黑素瘤1B期试验中体内免疫调节的多变量分析 318

七、IFN的毒性及其药代动力学:1期试验结果 320

五、IFN-γ在其他细胞因子发挥效应时的作用 320

六、IFN-α抗血管生成作用 320

八、IFN-γ单药治疗转移性疾病:IFN-α-2的1~2期临床试验 321

九、IFN-α、IFN-γ局部治疗 322

十一、Ⅰ型和Ⅱ型IFN:IFN-α-2和IFN-γ联合的2期临床试验研究 323

十、全身性应用IFN-γ的1期和2期临床试验 323

十三、视黄醛衍生物对IFN-α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324

十二、生物制剂、细胞毒药物、非甾类抗炎药物对IFN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324

十四、通过吡罗昔康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来调节IFN-α-2作用 325

十七、IFN-α与替莫唑胺联合 326

十五、IFN的联合调节治疗:IFN与全身化疗同时应用 326

十六、INF的联合调节治疗:先用INF后用达卡巴嗪 326

十八、IFN-α-2和非达卡巴嗪为基础的药物的联合 327

十九、高危黑素瘤中IFN的辅助治疗作用 329

二十、高危黑素瘤手术后应用大剂量IFN-α-2b的研究 330

二十一、大剂量与低剂量IFN-α-2a在高危手术后的黑素瘤的其他临床试验:北部中心癌症研究组83-7052和WHO的试验16 332

二十四、低剂量IFN治疗中危黑素瘤:奥地利及法国的多中心研究 333

二十二、大剂量IFN-α-2b缩短诱导治疗周期E1697方案 333

二十三、大剂量IFN-α-2b联合放疗有严重扩散的黑素瘤 333

二十七、IFN和疫苗联合应用 334

二十五、组间评价GM2-KLH加QS21疫苗、大剂量IFN治疗高危黑素瘤的疗效 334

二十六、IFN作用机制研究的基本原理 334

三十、高危及中危黑素瘤辅助治疗小结 335

二十八、流行病学、病因学、生物学异质性:早期生物学干预的应用前景 335

二十九、非家族性(散发性)和家族性黑素瘤及其癌前病变 335

第三节 肾细胞癌 336

二、IFN治疗 337

一、内分泌治疗和化疗 337

三、小结 346

一、KS的发病机制和IFN的作用机制 347

第四节 Kaposi肉瘤 347

二、IFN-α治疗 350

四、IFN治疗KS未来应用的趋势 354

三、IFN-β 354

一、结肠直肠癌 355

第五节 上皮癌 355

三、胃癌 360

二、食管癌 360

五、肝细胞癌和胆道癌 361

四、胰腺癌和神经内分泌性肿瘤 361

七、肺癌 362

六、头和颈部癌 362

八、膀胱癌 363

九、小结 364

第一节 IFN-γ基因和蛋白结构 405

第11章 IFN-γ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 405

第三节 IFN-γ受体 406

第二节 IFN-γ生物合成 406

一、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和转录蛋白的信号转导物和活化剂 407

第四节 通过IFN-γ受体的信号转导 407

二、IFN-γ受体信号转导 408

三、IFN-γ依赖性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的信号转导物和转录蛋白信号转导激活的调节 409

一、抗病毒和抗增殖活性 411

第五节 IFN-γ诱导基因 411

第六节 IFN-γ生物学活性 411

三、抗原加工和提呈 412

二、巨噬细胞活化和固有免疫 412

四、辅助T细胞表型产生 413

六、肿瘤免疫 414

五、体液免疫 414

二、IFN-γ信号转导或产生缺陷病人的确定 420

第七节 体内IFN-γ信号转导功能异常 420

一、与IFN-γ信号转导有关的定向分裂基因小鼠 420

第八节 IFN-γ的临床应用 421

一、已建立的肿瘤抑制过继性免疫治疗 431

第二部分 细胞转输治疗的原理与实践 431

第12章 细胞转输治疗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前研究 431

第一节用同基因小鼠免疫脾细胞进行过继性转输 431

二、系统性免疫抑制和使用IL-2增强过继性治疗效果 432

三、体外致敏生产高效能效应细胞 436

四、影响治疗效果的效应细胞特征的选择 437

第二节 非特异性淋巴细胞激活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438

五、用免疫脾细胞进行过继性转输治疗小结 438

一、小鼠TIL的研究 441

第三节 肿瘤抗原特异性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441

二、人T1L 445

第四节 体外致敏的T细胞克隆 446

三、TIL临床前实验小结 446

第五节 小结 449

一、简要历史回顾 456

第13章 细胞转输治疗的临床应用 456

第一节 黑素瘤 456

二、TILs 457

三、用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进行细胞免疫治疗 464

第二节 肾细胞癌 466

四、用于细胞输注治疗的其他细胞类型 466

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467

二、自身淋巴细胞疗法 469

三、TIL 470

五、细胞疗法的展望 475

四、肿瘤引流淋巴结淋巴细胞 475

一、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免疫机制 478

第三节 同种异基因移植物抗白血病和抗肿瘤效应 478

二、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临床实践 482

第四节 EB病毒相关恶性疾病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489

三、展望 489

一、EBV相关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491

二、未经处理的供者T细胞 493

三、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 494

四、EBV相关霍奇金病的免疫治疗 496

五、其他EBV相关的恶性疾病 498

六、小结 499

第14章 单克隆抗体治疗的基本原理 521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抗原识别 521

一、单克隆抗体在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521

第三部分 单克隆抗体治疗的原理与实践 521

二、肿瘤-相关抗原 523

三、免疫流式细胞术 525

四、免疫组织化学 526

五、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 526

六、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527

一、毒素的结构和功能 530

第二节 免疫毒素和重组免疫毒素 530

二、免疫毒素的构建 532

三、临床试验 533

四、局部输注免疫毒素 539

五、小结 542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偶联物 542

一、历史回顾 543

二、放射性核素-抗体偶联体 544

三、用于放射免疫治疗的放射性核素 544

五、放射免疫治疗的模式和放射剂量测定 545

四、α发射体 545

六、辅助性放射免疫治疗 547

七、基于放射剂量测定设计的放射免疫治疗试验 548

八、临床试验 550

九、小结 558

第15章 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576

第一节 B细胞淋巴瘤 576

一、抗体疗法中重要的抗原特征 576

二、非偶联单克隆抗体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 578

三、毒素偶联单克隆抗体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 583

四、放射性标记单克隆抗体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 586

五、小结 590

第二节 T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 591

一、单克隆抗体的抗T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效应 592

二、IL-2R作为T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免疫治疗的靶抗原 594

三、IL-2和IL-2R系统及其信号途径 594

四、正常个体和T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的IL-2R表达 595

五、IL-2Rα作为人类T细胞白血病或HTLV-1相关ATL治疗中的靶抗原 596

六、IL-2Rα的人源化抗体 596

九、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药物的联合应用 597

七、人源化抗-Tac(达珠单抗)在良性疾病和白血病中的试验性应用 597

十、IL-2R靶向的免疫毒素 598

十一、与α、β射线的放射性核素结合的抗-Tac 599

十二、展望 600

十三、小结 600

一、全身转移性黑素瘤的治疗 601

二、黑素瘤治疗的靶抗原 601

第三节 黑素瘤 601

三、用未偶联的抗黑素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 603

四、用未偶联的单克隆抗体与细胞因子联合进行的治疗 605

五、与毒素偶联的单克隆抗体 606

六、单克隆抗体与放射性核素偶联 607

七、单克隆抗体的局部用药 608

八、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609

九、展望 610

第四节 乳腺癌和其他腺癌 611

一、抗体的基本结构 611

二、抗体杀伤肿瘤机制 613

三、抗体的局限性 613

四、抗体治疗的靶点 614

五、作为诊断工具的抗体 616

六、在乳腺癌及其他腺癌中的单克隆抗体治疗 617

七、双特异性抗体治疗(BSAb) 621

八、放射免疫治疗 623

九、免疫毒素 624

十、细胞因子与抗体联合治疗 626

十一、单克隆抗体和化疗联合治疗 627

十二、作为疫苗的抗体 628

十三、新的方法 629

十四、小结 629

第五节 直接作用于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 630

一、化疗药物联合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的试验研究 632

二、抗HER2受体的单克隆抗体 635

三、直接抗erbB受体的新型抗体为基础的策略 640

四、抗其他受体的单克隆抗体 641

五、小结 642

第16章 癌抗原 689

第一节 共有肿瘤特异性抗原 689

一、MAGE基因的发观 689

第四部分 癌疫苗的原理与实践 689

二、最近的研究方法 692

三、MAGE型基因家族 693

四、MAGE型基因的表达 696

五、产生肿瘤共有特异性抗原的其他机制 697

六、抗原肽 697

七、免疫治疗 699

第二节 分化抗原 701

一、MART-1 704

二、gp100 705

三、酪氨酸酶 707

四、TRP-1 708

五、TRP-2 708

六、临床观察 709

第三节 病毒抗原 711

一、抗肿瘤病毒免疫及肿瘤病毒的逃逸行为 711

二、人乳头状病毒-16(HPV-16) 716

第四节 癌基因和突变 720

一、突变型ras 722

二、突变型和野生型p53 726

三、其他突变的肿瘤抗原 729

四、染色体易位产生的新融合蛋白 731

五、TEL(ETV6)-AML-1 732

六、EWS-FLI-1 733

七、PAX-3-FKHR 733

八、其他作为免疫治疗靶点的癌基因 734

九、小结 734

第五节 糖脂和糖蛋白上的糖抗原 735

一、癌抗原关键成分——糖类 735

二、细胞表面糖类的生物学作用 737

三、只产生抗体的癌疫苗的基础知识 738

四、用于构建疫苗的糖抗原选择 739

五、作为免疫攻击的靶标糖脂与糖蛋白间的区别 741

六、小结 742

第六节 糖蛋白抗原 743

一、癌的糖蛋白糖基化改变与免疫原性的关系 743

二、肿瘤细胞异常糖基化可能决定肿瘤糖蛋白异常的加工与提呈 744

三、上皮肿瘤中的糖蛋白 747

四、新发现的和有应用前景的肿瘤糖蛋白 750

第七节 用血清学表达克隆鉴定人肿瘤抗原 750

一、SEREX的技术方法 751

二、SEREX技术的改进 752

三、SEREX鉴定的肿瘤抗原 753

四、SEREX鉴定的抗原分类 758

五、SEREX鉴定抗原的免疫原性基础 761

六、SEREX鉴定抗原的血清学反应 761

七、T细胞对SEREX鉴定的抗原识别 763

八、肿瘤免疫 763

第17章 癌疫苗的基本原理 795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临床前研究 795

一、设计抗癌疫苗需考虑的7项原理 795

二、人类肿瘤免疫性较差 796

三、不是所有的肿瘤相关抗原都适合制作疫苗 797

四、最有效地产生反应性T细胞的免疫接种治疗效果最有效 799

五、树突状细胞介导的疫苗功能 800

六、树突状细胞的最适疫苗功能 801

七、细胞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和协同刺激分子能增强疫苗接种效果 801

八、不同的肿瘤抗原进行不同的设计 802

九、免疫接种的最适剂量、加强免疫和免疫方式应按免疫基本原理来确定 804

十、小结 805

第二节 免疫佐剂 805

一、胶化类佐剂 806

三、油/乳化剂为基础的表面活性剂 807

二、合成性佐剂 807

四、颗粒性佐剂 809

五、细菌产物和衍生物 810

六、免疫原性蛋白和肽 813

七、细胞因子 814

八、半抗原 819

九、小结 820

第三节 免疫逃逸和免疫耐受机制 820

一、肿瘤耐受的多种方式 822

二、方法学评估 822

三、T细胞集聚于肿瘤部位 823

四、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 828

五、赢得这场战争 830

第四节 癌疫苗试治免疫监测原理 831

一、基本原理 831

二、有关监测自身或同种异型肿瘤疫苗的特殊问题 835

三、T淋巴细胞对癌疫苗反应的测定 835

四、对癌疫苗抗体反应的监测原理 846

五、小结 846

第一节 肿瘤全细胞和溶胞产物疫苗 883

一、肿瘤相关抗原 883

第18章 癌疫苗的临床应用 883

二、肿瘤细胞溶胞产物疫苗和肿瘤全细胞疫苗的制备 884

三、肿瘤全细胞疫苗和肿瘤全细胞溶胞产物疫苗的临床试验 886

四、全细胞疫苗 889

五、肿瘤细胞溶胞产物疫苗 893

六、患者用癌疫苗治疗后的免疫反应 896

七、肿瘤细胞溶胞疫苗或肿瘤全细胞疫苗诱发免疫的机制 897

八、肿瘤全细胞和细胞溶胞产物疫苗应用前景 899

第二节 基因修饰肿瘤疫苗 899

一、抗原提呈细胞在肿瘤疫苗中的关键作用 900

二、基因修饰肿瘤疫苗的历史 900

三、基因修饰肿瘤疫苗的临床前评价 901

四、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 901

五、用于肿瘤转导的载体 908

六、转导细胞因子基因至肿瘤细胞的体内研究 910

七、基因修饰疫苗的临床评估 911

第三节 肽和蛋白质疫苗 913

一、提呈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中的肽 913

八、小结 913

二、肿瘤抗原免疫原性肽的鉴定 916

三、黑素瘤患者的肽疫苗试验 917

四、修饰性黑素瘤抗原肽可增加其免疫原性 919

五、用ras癌基因肽进行的免疫接种研究 922

六、用HER-2/neu癌基因产物肽进行免疫治疗 923

七、用人乳头状瘤病毒诱发的肿瘤的肽疫苗进行免疫治疗 924

八、直接针对前列腺和结肠癌相关蛋白的肽疫苗 925

九、小结 925

第四节 DNA疫苗 926

一、DNA疫苗作用的细胞机制 927

二、DNA疫苗接种中CpG二核苷酸基序的作用 928

三、对DNA疫苗接种免疫反应的调节 929

四、RNA疫苗接种 930

五、抗肿瘤DNA疫苗的临床前研究 931

六、DNA疫苗的安全性问题 932

七、DNA疫苗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试验 934

八、DNA疫苗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试验 935

一、痘病毒家族 937

第五节 重组痘病毒疫苗 937

二、重组痘病毒疫苗的优缺点 937

九、小结 937

三、实验研究 939

四、临床研究 943

五、重组痘病毒疫苗的发展趋势 944

第六节 腺病毒和其他病毒疫苗 945

一、腺病毒家族 945

二、小结 956

第七节 树突状细胞疫苗 957

一、树突状细胞 959

二、树突状细胞和肿瘤微环境 966

三、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967

四、树突状细胞的产生 970

六、今后研究方向 971

第八节 糖脂和糖蛋白上的糖类抗原疫苗 971

五、树突状细胞的使用 971

一、从感染性疾病疫苗和试验性自身免疫得来的经验克服肿瘤疫苗研制中的困难 972

二、提高糖类抗原的免疫原性的方法:临床前研究结果 972

三、糖类抗原疫苗的临床试验 974

四、黏蛋白上的糖类抗原 977

五、糖类抗原疫苗免疫接种的临床使用 979

六、研究现状与展望 979

七、小结 980

第19章 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 1023

第一节 基本原理和安全性问题 1023

第五部分 基因治疗的原理与实践 1023

一、基因转移技术 1024

二、安全性考虑 1024

三、特殊载体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1027

四、伦理问题 1029

五、基因转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031

六、基因标记研究 1031

七、基因治疗研究 1031

八、导入自杀基因 1034

九、小结 1036

第二节 基因转入哺乳动物细胞 1036

一、理化基因转移方法 1037

二、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 1039

三、小结 1043

第20章 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 1055

第一节 运用淋巴细胞修饰的基因治疗 1055

一、基因转移至淋巴细胞的方法 1056

二、反转录病毒载体和选择性包膜基因的应用 1056

三、其他病毒载体 1059

四、标记研究 1059

五、细胞因子基因 1061

六、改变T细胞特异性的受体基因 1064

七、自杀基因 1068

八、小结 1069

第二节 运用干细胞修饰进行基因治疗 1070

一、干细胞的特性 1070

二、干细胞的间接发现 1071

三、载体送递系统 1072

四、适用于载体和非载体的基因送递系统 1075

五、评价干细胞修饰的模型系统 1076

六、骨髓和外周血细胞的标记研究 1077

七、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 1081

第三节 自杀基因治疗 1082

一、自杀基因载体 1082

二、肿瘤特异性靶向治疗 1085

三、旁立者效应 1087

四、自杀基因系统 1088

五、各种自杀基因系统的比较 1093

六、联合治疗模式 1093

七、临床试验 1094

八、小结 1096

第四节 体内直接基因注射的基因疗法 1097

一、基因转移载体 1097

二、用于抗癌治疗的基因 1099

第五节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ODN) 1109

一、非序列特异性 1113

二、G四联体 1114

三、数字自相矛盾 1115

四、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的细胞内摄取 1117

五、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用于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 1118

第21章 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前模型 1151

一、血管生成受刺激物和抑制物共同调节 1151

第六部分 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原理与实践 1151

二、用于评定对血管生成抑制物的临床前模型 1152

三、血管生成抑制物能够被肿瘤活化 1159

四、血管生成抑制物 1160

五、血管生成抑制物与其他模式联合使用 1163

六、血管生成抑制导致的肿瘤休眠 1164

七、使用血管生成抑制物以避免耐药产生 1164

八、血管生成与其他生理过程的整合 1165

九、小结 1165

第22章 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临床应用 1176

一、背景 1176

二、开发用于临床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的选择 1177

三、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临床试验设计 1179

四、终点测量 1180

五、当前临床试验中的抗血管生成剂 1182

六、即将用于临床试验的抗血管生成剂 1190

七、抗血管生成基因疗法的发展 1192

八、小结 1193

第七部分 正在研发中的生物治疗方法 1205

第23章 生物分子和细胞向肿瘤的运送 1205

一、通过血管间的分布 1206

二、代谢微环境 1207

三、穿过微血管壁 1207

四、通过间质间隙和淋巴管的转运 1209

五、细胞的转运 1210

六、药物动力学模型:从鼠到人类 1211

七、临床应用 1212

第24章 Flt-3和Flt-3配体 1220

一、Flt-3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发现和鉴定 1220

二、Flt-3配体的克隆 1221

三、Flt-3在细胞系、原始细胞和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 1222

六、人血清和血浆中Flt-3配体含量 1223

五、Flt-3配体的表达 1223

七、Flt-3是造血细胞发育的一个调节物 1223

四、原始的白血病细胞对Flt-3配体的反应 1223

八、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1224

十、Flt-3配体介导树突状细胞发育和免疫反应的机制 1225

十一、Flt-3配体缺陷鼠树突状细胞的发育 1225

九、Flt-3配体刺激鼠树突状细胞的发育 1225

十二、Flt-3配体在体外刺激来源于人CD34+骨髓祖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发育 1226

十三、Flt-3配体刺激人树突状细胞发育 1226

十四、Flt-3配体在体内增强抗原提呈诱导免疫和耐受 1227

十五、Flt-3配体鼠诱导体内免疫介导的抗肿瘤反应 1228

十六、Flt-3配体的治疗应用 1231

第25章 阻断CTLA-4分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1241

第一节 刺激信号、协同刺激信号、抑制信号对T细胞活化的调节 1241

第二节 CTLA-4介导的抑制信号在外周耐受中的作用 1242

第三节 CTLA-4阻断和免疫治疗 1242

第四节 CTLA-4在弱免疫原性肿瘤的联合免疫治疗中的有效性 1243

一、SM1乳腺癌 1243

二、B16黑素瘤 1244

三、CTLA-4阻断在原发性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的作用 1245

四、CTLA-4阻断在诱发自身免疫病及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12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