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侵犯财产犯罪司法适用
侵犯财产犯罪司法适用

侵犯财产犯罪司法适用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本欣,郭理蓉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3656239
  • 页数:2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刑法分则第五章的12个罪名从司法适用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与细密界定。每个罪用一章来阐述。每章又分为若干个节:该罪概述;该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该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该罪既遂、未遂、中止的认定;该罪共同犯罪的认定;该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每节中又分为若干个小的“点”——即司法适用中容易产生混淆或者疑问的问题界定。
《侵犯财产犯罪司法适用》目录

第一章 抢劫罪 1

第一节 抢劫罪概述 4

一、抢劫罪的概念 4

二、抢劫罪的基本犯罪构成 4

第二节 抢劫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5

一、如何理解及认定“非法占有” 5

二、如何认识“公私财物”的范围 6

三、如何理解“暴力、胁迫”以及“其他方法” 10

四、紧急避险而强抢他人财物,后形成事后故意的如何处理 12

五、采取暴力手段抢回自己写的欠条,或者强行要求他人打欠条或借款的行为,如何认定 14

七、骗取他人欠条后又当场强行抢回借出的钱,或者付款后伪装强盗进行抢劫的,如何认定 17

六、夫妻一方指使或伙同他人抢劫夫妻共同财产的,如何认定 17

八、趁人不备将其关于屋内或其他不能外出的地点而公然将财物拿走的,如何处理 19

九、抢劫所有权属于自己而由他人合法占有或者行政部门依法扣押财物的,如何处理 20

十、双方存在债务,债权人强行抢回属于自己的财物或等值的其他财物的,如何处理 21

十一、如何理解“携带凶器抢夺” 22

第三节 准抢劫罪的认定 26

一、准抢劫罪的构成是否要求盗窃、抢夺、诈骗行为构成盗窃罪、抢夺罪或者诈骗罪 26

二、如何理解“抓捕” 28

三、如何理解“窝藏赃物”及前一行为与后一行为的时间间隔 29

四、盗窃使用中的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是否可以转化为抢劫罪 30

五、为其他犯罪目的而盗窃非违禁品的,是否可以转化为抢劫罪 31

六、转化的抢劫罪中的诈骗是否专指一般诈骗 33

一、本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别与认定 35

第四节 抢劫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35

二、本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别 37

三、本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39

第五节 抢劫罪加重犯的认定 40

一、如何认定“户”及其具体形式 40

二、如何认定“公共交通工具”及其范围 42

三、如何认定“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44

四、如何理解“持枪抢劫”(持假枪的,是否构成加重犯) 45

五、如何理解“多次抢劫”、“数额巨大” 46

六、如何理解“致人重伤、死亡” 47

一、抢劫罪共同犯罪的处理 50

第六节 抢劫罪中的形态问题 50

二、如何认定抢劫罪的既遂、未遂 54

第二章 盗窃罪 57

第一节 盗窃罪概述 65

第二节 盗窃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66

一、如何认定“财物”及其具体表现形式 66

二、如何认定盗窃“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牟利为目的” 72

三、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偷走他人财物后丢弃的,如何认定 75

四、盗窃被执法部门扣留的自己的财产,是否构成本罪 78

五、如何理解“秘密取得”及其具体表现形式 79

六、盗窃他人信用卡使用或没有使用的,如何处理 82

七、盗窃存折未取的,如何认定犯罪数额 83

八、盗窃家庭财产或亲属财物的,如何认定 84

一、本罪与盗窃特定对象物犯罪的区别 88

第三节 盗窃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88

二、本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89

三、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93

四、本罪与抢夺罪的界限及行为转化 96

五、利用盗窃手段贪污、侵占公款或本单位财物的行为与本罪的区别 98

第四节 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99

一、如何认定本罪的既遂与未遂 99

二、在网络环境下本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102

第五节 盗窃罪的共同犯罪的认定 103

为收购赃物而事前通谋或提前付款的,如何处理 103

一、为盗窃财物而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交通设施、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的,如何认定 106

第六节 盗窃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106

二、为盗窃而破坏公私财物的,如何处理 109

三、为盗窃而实施放火等行为的,如何定性处理 110

四、盗窃后为毁灭证据等实施放火等行为的,如何处理 111

第三章 诈骗罪 113

第一节 诈骗罪概述 113

第二节 诈骗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114

一、“公私财物”是否包括违禁物 114

二、如何认定“诈骗”包括隐瞒真相或虚构事实及其具体形式 115

三、对“拆东墙、补西墙”诈骗行为的数额认定 120

四、如何认定非法占有之目的 121

五、本罪与民间借贷纠纷的界限 123

一、本罪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特定诈骗罪的区别 124

第三节 诈骗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124

二、本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 125

三、本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127

第四节 诈骗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130

如何认定本罪的既遂与未遂 130

第四章 抢夺罪 133

第一节 抢夺罪概述 135

第二节 抢夺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137

一、如何认定公然夺取 137

二、飞车夺包的行为如何定性 139

一、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141

第三节 抢夺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141

二、抢夺罪与抢夺特定对象犯罪的区别 143

三、抢夺罪与聚众哄抢罪的区别 144

四、抢夺财物中含有违禁物后实施的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如何处理 146

第五章 聚众哄抢罪 149

第一节 聚众哄抢罪概述 149

第二节 聚众哄抢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150

一、如何认定“聚众”、“哄抢” 150

二、如何认定“数额较大”、“严重情节”、“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特别严重情节” 152

第三节 聚众哄抢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154

一、本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154

二、本罪与抢劫罪、抢夺罪的区别 155

三、本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157

第四节 聚众哄抢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158

一、因哄抢特殊对象而触及其他罪名的,如何处理 158

二、因目的或手段,在实施本罪中又触及其他罪名的,如何处理 159

第六章 侵占罪 160

第一节 侵占罪概述 160

第二节 侵占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161

一、如何理解“代为保管” 161

二、如何理解侵占财物的范围 164

三、如何认定“拒不退还”、“拒不交出” 167

四、如何区别遗失物、遗忘物、丢弃物 171

五、如何认定埋藏物,以及埋藏物具有文物价值的如何处理 173

六、合同履行完毕,接受质押物的拒不返还质押物或者借用他人财物拒不返还的,如何定性 175

七、本罪与不当得利、民事侵占、合同违约行为的界限 176

第三节 侵占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178

一、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178

二、拿他人遗忘的存折取款的,或者将他人遗忘的信用卡读取密码后取款的,如何定性;银行工作人员实施上述行为的如何定性 181

三、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183

第七章 职务侵占罪 184

第一节 职务侵占罪概述 186

第二节 职务侵占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187

一、如何理解“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187

二、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的具体手段 190

三、如何理解“其他单位”及其范围 191

四、村党支部书记等是否属于本罪主体 193

五、对于国有控股、参股的公司是否认定为国有公司 195

六、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法人代表以企业资金为个人购买股权的,如何认定 197

七、承包企业中如何认定职务侵占 198

第三节 职务侵占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200

一、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200

二、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203

第四节 职务侵占罪司法认定中共同犯罪疑难问题 203

一、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公司员工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如何认定 203

二、公司普通员工与非公司人员勾结盗窃或者骗取公司财物的,如何认定 205

第八章 挪用资金罪 207

第一节 挪用资金罪概述 209

第二节 挪用资金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210

一、如何认定个人行为与单位行为 210

二、私营企业的业主或投资者能否成为本罪主体 211

三、如何认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213

四、“他人”是否包括单位 214

五、如何理解“本单位资金” 215

六、如何认定“非法活动” 216

七、不具有私利目的,挪用本单位资金给他人使用的,是否构成本罪 218

八、对挪用尚未注册成立的公司资金的行为,如何处理 220

九、如何理解并认定“不退还” 221

十、挪用本单位物资设备,给单位造成较大损失的,如何认定 223

一、合法占有本单位资金拒不退还的,如何认定 225

第三节 挪用资金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225

二、本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与联系 227

第四节 挪用资金罪共同犯罪的认定 229

本罪的共同犯罪的认定 229

第九章 挪用特定款物罪 233

第一节 挪用特定款物罪概述 234

第二节 挪用特定款物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235

一、如何理解本罪的主观内容 235

二、如何认定“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定款物及法定表现形式 236

三、挪用不同用途的特定物资的处理 237

第三节 挪用特定款物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239

一、本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239

二、谎报灾情,骗取特定资金的,如何处理 240

三、本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242

第十章 敲诈勒索罪 245

第一节 敲诈勒索罪概述 245

第二节 敲诈勒索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246

一、如何认定“非法占有” 246

二、如何理解、认定“敲诈勒索” 248

第三节 敲诈勒索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251

一、本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251

二、本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253

三、本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 254

四、本罪与索取型受贿罪的区别 255

五、谎称自己受他人侵害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夸大伤害程度而向他人索取财物的,如何处理 257

第四节 敲诈勒索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258

如何认定本罪的既遂与未遂 258

第十一章 故意毁坏财物罪 261

第一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概述 261

第二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262

对“公私财物”范围的认定 262

第三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264

一、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寻衅滋事罪中的毁坏财物行为的区别 264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与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 267

第四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269

一、本罪与为其他犯罪目的而实施的毁坏财物行为的联系与处理 269

二、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后,为破坏现场或毁灭证据而实施毁坏财物行为的,如何处理 271

第十二章 破坏生产经营罪 273

第一节 破坏生产经营罪概述 273

第二节 破坏生产经营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274

一、如何认定本罪的主观内容 274

二、如何认定“生产经营”及“机器设备”和“耕畜” 275

三、如何认定“其他方法” 276

四、破坏非法生产经营的企业的机器设备是否构成本罪 278

第三节 破坏生产经营罪司法认定中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279

一、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 279

二、实施本罪同时危害公共安全的,如何处理 280

三、行为人毒害耕牛后低价收购死牛的,如何处理 2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