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医学真菌学  实验室检验指南
医学真菌学  实验室检验指南

医学真菌学 实验室检验指南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端礼主编;李若瑜,王爱平副主编;万喆,马蕾,王文岭,王文莉,李东明,李冬梅,刘伟,余进,杜晨,赵军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17066245
  • 页数:525 页
图书介绍:全书共分二十章,主要内容有:真菌的分类与命名、真菌的形态学、医学真菌实验室检查法、真菌病的组织病理学、真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真菌的分子生物学、菌种保藏法、电镜技术在医学真菌学中的应用、抗真菌药物简介、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皮肤癣菌病及皮肤癣菌、酵母菌感染及致病酵母、曲霉病及曲霉、接合菌病和接合菌、暗色真菌病和暗色真菌、双相真菌感染及双相真菌、其他真菌病及其致病真菌、少见真菌病及其致病菌、真菌类似微生物感染及其致病菌、卡氏肺孢子虫肺炎。附录中详细介绍各种治疗药物、培养基、检查器械等。读者对象:皮肤科、检验科等科医师。
《医学真菌学 实验室检验指南》目录

第一章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3

第一节 真菌的分类 3

目录 3

总论 3

第三节 现代真菌学鉴定方法 4

第二节 真菌种的概念 4

(三)其他鉴定方法 5

(二)分子生物学鉴定 5

(一)形态学鉴定 5

(一)子囊菌门 6

第四节 常见致病真菌的分类位置 6

第五节 真菌的命名 7

(四)半知菌 7

(二)接合菌门 7

(三)担子菌门 7

(三)丝状型菌落 9

(二)类酵母型菌落 9

第二章 真菌的形态学 9

【真菌细胞内组成】 9

【细胞壁的组成】 9

【真菌菌落形态】 9

(一)酵母型菌落 9

【真菌的繁殖】 11

(二)芽孢的生长 11

(四)双相真菌 11

【真菌的超微形态结构】 11

(一)菌丝体生长 11

(二)有性繁殖 12

(一)无性繁殖 12

(一)叶状孢子发生 15

【分生孢子发生】 15

(二)芽生孢子发生 17

(一)标本的收集 20

【样本收集和送检】 20

第三章 医学真菌实验室检查法 20

【直接镜检】 23

【标本的处理】 23

(二)标本的转运 23

(一)一般检查法 24

(二)染色检查 28

(一)基础分离培养基 29

【真菌的培养检查】 29

(七)其他培养基 31

(六)特殊培养基 31

(二)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基 31

(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基 31

(四)脑心浸膏琼脂 31

(五)抑制性霉菌琼脂 31

(二)显微镜检查 32

(一)菌落形态的观察 32

(八)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 32

【真菌的鉴定】 32

(三)小培养 34

(四)透明胶带法 35

【附1 医学真菌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36

(六)其他检查法 36

(五)组织病理学检查 36

【附2 医学真菌生物防护(Bioharzard)规则】 37

第二节 真菌组织病理学检测方法 38

第一节 概述 38

第四章 真菌病的组织病理学 38

第三节 真菌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 43

(一)浅部皮肤念珠菌感染 45

一、念珠菌病 45

第四节 各论 45

二、隐球菌病 46

(四)系统念珠菌病 46

(二)念珠菌肉芽肿 46

(三)粘膜念珠菌感染 46

四、毛霉病 48

(四)化脓性改变 48

三、曲霉病 48

(一)轻度非特异性炎症 48

(二)坏死性病变 48

(三)肉芽肿改变 48

五、孢子丝菌病 49

六、着色芽生菌病 50

八、足菌肿 51

七、暗色丝孢霉病 51

十、组织胞浆菌病 52

(三)反应无力和坏死性反应 52

九、马内菲青霉病 52

(一)化脓性反应 52

(二)肉芽肿性反应 52

(二)皮肤播散型芽生菌病 53

(一)皮肤接种型芽生菌病 53

十一、球孢子菌病 53

十二、芽生菌病 53

十四、假阿利什霉病 54

十三、副球孢子菌病 54

十八、无绿藻病 55

十七、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55

十五、诺卡菌病 55

十六、放线菌病 55

【检测循环抗原】 57

第五章 真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57

【外抗原试验】 58

【检测循环抗体】 58

【皮肤试验】 59

【纯培养真菌核DNA提取方法】 60

第一节 真菌DNA的提取 60

第六章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 60

【几种真菌DNA提取方法】 61

【组织真菌DNA提取方法】 61

【多聚酶链式反应】 62

第二节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62

(一)原理 63

【分子杂交】 63

(二)种类 64

(二)应用 65

(一)原理 65

【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DNA】 65

(二)应用 66

(一)原理 66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66

(一)原理 67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67

(一)原理 68

【DNA序列分析】 68

(二)应用 68

【基因芯片技术】 69

(二)应用 69

【定期移植保藏法】 71

第七章 菌种保藏法 71

(二)方法与步骤 72

(一)常用保护液 72

【冷冻真空干燥法】 72

【超低温冻结保藏】 73

【L-干燥法】 73

【蒸馏水或其他溶液保存法】 74

【矿油封藏法】 74

(四)分析电镜 75

(三)超高压电镜 75

第八章 电镜技术在医学真菌学中的应用 75

【电镜的分类】 75

(一)扫描电镜 75

(二)透射电镜 75

(一)对真菌分生孢子个体发育的观察 76

【在医学真菌学中的应用】 76

【标本制作】 76

(一)扫描电镜(SEM) 76

(二)透射电镜(TEM)标本制作 76

(五)透射电镜与其他技术结合 81

(四)真菌功能研究 81

(二)真菌细胞超微结构及抗真菌疗效的观察 81

(三)真菌感染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 81

【电镜原位PCR】 85

(一)对真菌细胞膜的损害作用 86

【作用机制】 86

第九章 抗真菌药物简介 86

【分类】 86

(一)传统抗真菌药物 86

(二)抗真菌抗生素 86

(三)化学合成抗真菌药物 86

(二)对真菌细胞壁的损害作用 87

(一)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 88

【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 88

(三)对真菌核酸合成和功能的影响 88

(四)其他作用机制 88

(五)作用机制尚不明的药物 88

(二)非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 91

(三)唑类药物 92

(四)丙烯胺类药物 94

(五)硫脲类药物 95

(八)碘类制剂 96

(七)其他合成抗真菌药物 96

(六)吗啉类药物 96

(十)染料类制剂 97

(九)酸类制剂 97

(一)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98

【新型抗真菌药物】 98

(十一)其他传统抗真菌药物 98

(二)棘白菌素类 99

(一)浅部真菌病 100

【抗真菌药物的合理用药】 100

(二)深部真菌病 101

【液基稀释法】 103

第十章 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 103

【微量液基稀释法】 104

(三)伊曲康唑 105

(二)氟康唑、酮康唑或氟胞嘧啶 105

(一)两性霉素B 105

【琼脂扩散法】 107

【流式细胞测定法】 109

【E-test法】 109

【琼脂稀释法】 109

【比色法】 109

【Fungitest】 110

(二)黑点癣 113

(一)白癣 113

各论 113

第十一章 皮肤癣菌病及皮肤癣菌 113

第一节 皮肤癣菌病 113

一、头癣 113

【临床表现】 113

(四)黄癣 114

(三)脓癣 114

【诊断】 116

(五)无症状携带者 116

(一)体癣 118

【临床表现】 118

【治疗】 118

(一)系统治疗 118

(二)局部治疗 118

二、体癣和股癣 118

(三)叠瓦癣 123

(二)股癣 123

【诊断】 124

(一)水疱型 125

【临床表现】 125

【治疗】 125

(一)局部治疗 125

(二)系统治疗 125

三、手癣和足癣 125

【诊断】 126

(四)角化过度型 126

(二)丘疹鳞屑型 126

(三)间擦型 126

(四)角化过度型 127

(三)间擦型 127

【治疗】 127

(一)水疱型 127

(二)丘疹鳞屑型 127

(二)近端甲下型 128

(一)远端(侧缘)甲下型 128

(五)顽固性感染 128

(六)合并细菌感染 128

(七)合并湿疹化及自敏反应 128

四、甲真菌病 128

【临床表现】 128

(六)全甲破坏型 129

(五)黑色甲下甲真菌病 129

(三)浅表白甲型 129

(四)甲板内型 129

【诊断】 130

(四)联合治疗 133

(三)化学拔甲 133

【治疗】 133

(一)系统治疗 133

(二)外用药物 133

【毛癣菌琼脂】 134

(二)方法 134

第二节 常见皮肤癣菌鉴定方法 134

【毛发穿孔试验】 134

(一)物品 134

(二)方法 134

(三)结果 134

【毛发钓饵试验】 134

(一)用途 134

【培养物保存,防止变异】 135

【从培养物取材,镜检检查粉孢子】 135

【寻找皮肤癣菌的有性期】 135

(五)其他 136

(四)加入氯化钠的葡萄糖蛋白胨琼脂 136

【应用KANE/FISCHER系统鉴定皮肤癣菌】 136

(一)脑心浸膏琼脂 136

(二)尿素液基 136

(三)酪蛋白氨基酸赤藓醇白蛋白琼脂 136

(一)菌丝 137

【形态】 137

第三节 皮肤癣菌的鉴定 137

一、总论 137

【分类】 137

(二)孢子 139

【直接镜检】 140

【生态学】 140

(三)有性期 140

【皮肤癣菌的鉴定步骤】 140

(一)临床标本的收集 140

(二)直接镜检 140

(三)培养 140

【鉴定要点】 140

二、小孢子菌属 140

【致病性】 140

(一)犬小孢子菌 141

【培养检查】 141

(二)石膏小孢子菌 144

(三)粉小孢子菌 146

(四)猪小孢子菌 149

(五)铁锈色小孢子菌 150

(六)奥杜盎小孢子菌 152

(七)鸡禽小孢子菌 154

(八)桃色小孢子菌 157

(九)库柯小孢子菌 159

(一)红色毛癣菌 161

【培养检查】 161

三、毛癣菌属 161

【致病性】 161

【生态学】 161

【直接镜检】 161

(二)须癣毛癣菌 164

(三)断发毛癣菌 167

(四)紫色毛癣菌 170

(五)同心性毛癣菌 172

(六)许兰毛癣菌 173

(七)麦格毛癣菌 175

(八)疣状毛癣菌 176

(十)苏丹毛癣菌 178

(九)马毛癣菌 178

(十一)雅温德毛癣菌 180

(十二)猴毛癣菌 181

(十三)阿耶罗毛癣菌 182

(十四)土生毛癣菌 184

四、表皮癣菌属 185

絮状表皮癣菌 188

(一)皮肤念珠菌病 189

【临床表现】 189

第十二章 酵母菌感染及致病酵母 189

第一节 念珠菌病及念珠菌 189

一、念珠菌病 189

(二)口腔念珠菌病 194

(四)深部念珠菌病 196

(三)外生殖器念珠菌病 196

【诊断】 198

(一)皮肤念珠菌病 199

【治疗】 199

(四)深部念珠菌病 200

(三)外生殖器念珠菌病 200

(二)口腔念珠菌病 200

【生态学】 201

【致病性】 201

二、念珠菌属 201

【培养检查】 202

【直接镜检】 202

(一)白念珠菌 203

(二)热带念珠菌 205

(三)近平滑念珠菌 207

(四)克柔念珠菌 209

(五)乳酒念珠菌 210

(六)光滑念珠菌 212

(七)季也蒙念珠菌 213

【组织病理】 215

(一)中枢神经系统(CNS)隐球菌病 216

【临床表现】 216

第二节 隐球菌病及隐球菌 216

一、隐球菌病 216

(三)皮肤隐球菌病 217

(二)肺隐球菌病 217

(六)特殊宿主的隐球菌病 218

(五)其他表现 218

(四)骨隐球菌病 218

【治疗】 219

【诊断】 219

(三)其他对症处理 220

(二)手术疗法 220

(一)抗真菌药物 220

新生隐球菌 221

隐球菌属 221

二、隐球菌 221

新生隐球菌格特变种 224

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 224

红酵母属 227

【治疗】 227

第三节 其他酵母菌感染及其致病酵母 227

一、红酵母病及红酵母 227

【临床表现】 227

毛孢子菌属 229

【治疗】 229

二、毛孢子菌病及毛孢子菌 229

【临床表现】 229

(一)毛结节菌病 229

(二)系统性毛孢子菌病 229

【诊断】 229

(一)阿萨希毛孢子菌 230

(二)皮肤毛孢子菌 233

(四)皮瘤毛孢子菌 235

(三)倒卵状毛孢子菌 235

【临床表现】 238

一、花斑癣 238

【组织病理】 238

第四节 马拉色菌感染及马拉色菌 238

【诊断】 239

【临床表现】 241

二、马拉色菌毛囊炎 241

【治疗】 241

(一)局部治疗 241

(二)全身治疗 241

【诊断】 242

马拉色菌属 243

【治疗】 243

(一)糠秕马拉色菌 244

(三)合轴马拉色菌 247

(二)球形马拉色菌 247

(四)钝形马拉色菌 248

(五)斯洛菲马拉色菌 249

(七)限制马拉色菌 250

(六)厚皮马拉色菌 250

【组织病理】 251

【治疗】 252

【诊断】 252

第五节 地霉病及地霉 252

一、地霉病 252

【临床表现】 252

(一)口腔地霉病 252

(二)肠道地霉病 252

(三)支气管地霉病 252

(四)肺地霉病 252

(五)皮肤地霉病 252

(六)地霉败血症 252

白地霉 253

【真菌培养】 253

二、地霉属 253

【生态学】 253

【直接检查】 253

头状地霉 255

【致病性及生态学】 257

【培养检查】 257

【生理学试验】 257

【组织病理】 257

第六节 酿酒酵母 257

【生理学检查】 258

(一)肺曲霉病 259

【临床表现】 259

第十三章 曲霉病及曲霉 259

第一节 曲霉病 259

(三)脑曲霉病 260

(二)鼻旁窦曲霉感染 260

(七)皮肤曲霉病 261

(六)曲霉性骨髓炎 261

(四)眼曲霉病 261

(五)曲霉性心内膜炎和心肌炎 261

(一)系统治疗 262

【治疗】 262

(八)耳曲霉病 262

(九)播散性曲霉病 262

【诊断】 262

(二)各型曲霉病的治疗 263

【直接镜检】 264

【生态学】 264

第二节 曲霉属 264

【培养检查】 266

(一)烟曲霉 272

(二)黄曲霉 273

(三)黑曲霉 274

(四)土曲霉 275

(五)构巢曲霉 277

(六)杂色曲霉 279

【组织病理】 282

(一)鼻脑毛霉病 284

【临床表现】 284

第十四章 接合菌病和接合菌 284

第一节 毛霉病和毛霉 284

一、毛霉病 284

(四)皮肤毛霉病 285

(三)胃肠毛霉病 285

(二)肺毛霉病 285

(五)播散性毛霉病 286

【治疗】 287

【诊断】 287

(六)新生儿毛霉病 287

(二)外科疗法 288

(一)系统治疗 288

二、毛霉目 289

(一)根霉属 290

(二)毛霉属 292

(三)犁头霉属 293

(四)根毛霉属 294

(五)共头霉 295

(六)小克银汉霉 296

【组织病理】 297

(一)蛙粪霉病 298

【临床表现】 298

第二节 虫霉病及其致病菌 298

一、虫霉病 298

【生态学】 299

二、虫霉目 299

(二)耳霉病 299

【诊断】 299

【治疗】 299

(一)碘化钾 299

(二)酮康唑 299

(三)伊曲康唑 299

(四)两性霉素B 299

(五)磺胺类 299

(六)手术切除 299

(一)蛙粪霉属 300

【培养检查】 300

【真菌镜检】 300

(二)耳霉属 302

【组织病理】 303

【临床表现】 304

第一节 着色芽生菌病 304

第十五章 暗色真菌感染和暗色真菌 304

【诊断】 307

(二)物理疗法 308

(一)外科治疗 308

【治疗】 308

【临床表现】 309

第二节 暗色丝孢霉病 309

(三)化学疗法 309

(四)系统用药 309

(三)皮肤和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 310

(二)暗色真菌性角膜炎 310

(一)浅表型暗色丝孢霉病 310

(五)暗色真菌性鼻窦炎 312

(四)系统性暗色丝孢霉病 312

(六)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孢霉病 314

【诊断】 315

(二)内用药物 316

(一)手术治疗 316

【治疗】 316

第三节 致病性暗色真菌 317

(三)局部治疗 317

(一)链格孢霉 318

一、链格孢属 318

(二)侵染链格孢 320

(一)夏威夷离蠕胞 322

三、离蠕孢属 322

二、短梗霉属 322

(二)穗状离蠕孢 323

(一)卡氏枝孢霉 324

四、枝孢霉属 324

(二)草本枝孢 327

(一)新月弯孢霉 328

五、弯孢霉属 328

(二)膝状弯孢霉 329

(三)中介弯孢霉 330

六、毛壳菌 331

七、指霉 333

八、德氏霉 336

(一)皮炎外瓶霉 338

九、外瓶霉 338

(二)甄氏外瓶霉 342

(三)丛梗孢外瓶霉 345

(四)嗜鱼外瓶霉 349

(五)鲑鱼外瓶霉 350

(六)棘状外瓶霉 351

(七)威尼克外瓶霉 355

十、凸脐孢属 356

(二)紧密着色霉 358

(一)裴氏着色霉 358

十一、着色霉属 358

(一)疣状瓶霉 364

十二、瓶霉属 364

(二)烂木瓶霉 365

(三)寄生瓶霉 370

(四)匐根瓶霉 372

(一)播水喙枝孢 374

十五、喙枝孢属 374

十三、茎点霉属 374

正核茎点霉 374

十四、毛结节菌属 374

(二)深绿色喙枝孢 375

十六、维朗那霉属 377

十七、班替氏木丝霉 380

(一)皮肤孢子丝菌病 382

【临床表现】 382

第十六章 双相真菌感染及双相真菌 382

第一节 孢子丝菌病及申克孢子丝菌 382

一、孢子丝菌病 382

(二)皮肤外孢子丝菌病 383

(一)系统治疗 384

【治疗】 384

【诊断】 384

【培养检查】 385

【直接镜检】 385

(二)局部治疗 385

二、申克孢子丝菌 385

【生态学】 385

【组织病理】 389

【鉴别要点】 389

【治疗】 390

【诊断】 390

【孢子丝菌素皮肤试验】 390

【血清学试验】 390

第二节 马内菲青霉病及马内菲青霉 390

一、马内菲青霉病 390

【临床表现】 390

【生态学】 391

二、马内菲青霉 391

【鉴别要点】 392

【培养检查】 392

【直接镜检】 392

【血清学试验】 396

【组织病理】 396

(四)非洲型组织胞浆菌病 398

(三)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398

第三节 组织胞浆菌病及荚膜组织胞浆菌 398

一、组织胞浆菌病 398

【临床表现】 398

(一)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 398

(二)慢性肺组织胞浆菌病 398

(二)外科治疗 399

(一)系统治疗 399

(五)特殊宿主的组织胞浆菌病 399

【诊断】 399

【治疗】 399

荚膜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 400

二、组织胞浆菌 400

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波变种 403

(三)播散性球孢子菌病 404

(二)慢性肺球孢子菌病 404

第四节 球孢子菌病及粗球孢子菌 404

一、球孢子菌病 404

【临床表现】 404

(一)原发性肺球孢子菌病 404

(一)系统治疗 405

【治疗】 405

(四)特殊宿主的球孢子菌病 405

【诊断】 405

【直接镜检】 406

【生态学】 406

(二)外科疗法 406

二、粗球孢子菌 406

【组织病理】 407

【培养检查】 407

第五节 副球孢子菌病及巴西副球孢子菌 408

【血清学试验】 408

【球孢子菌素皮肤试验】 408

【治疗】 409

【诊断】 409

一、副球孢子菌病 409

【临床表现】 409

(一)慢性肺副球孢子菌病 409

(二)皮肤粘膜副球孢子菌病 409

(三)播散性副球孢子菌病 409

【直接镜检】 410

【生态学】 410

(一)系统治疗 410

(二)外科疗法 410

二、巴西副球孢子菌 410

【组织病理】 411

【培养检查】 411

第六节 芽生菌病及皮炎芽生菌 412

【血清学试验】 412

【副球孢子菌素皮肤试验】 412

【诊断】 413

(六)其他类型播散性芽生菌病 413

一、芽生菌病 413

【临床表现】 413

(一)肺芽生菌病 413

(二)皮肤芽生菌病 413

(三)骨关节芽生菌病 413

(四)泌尿生殖系统芽生菌病 413

(五)中枢神经系统芽生菌病 413

二、皮炎芽生菌 414

(二)外科疗法 414

【治疗】 414

(一)系统治疗 414

【组织病理】 415

【培养检查】 415

【生态学】 415

【直接镜检】 415

【血清学试验】 416

【芽生菌素皮肤试验】 416

【鉴别要点】 418

(二)眼部镰刀菌病 419

(一)皮肤镰刀菌病 419

第十七章 其他真菌病及其致病真菌 419

第一节 镰刀菌病及镰刀菌 419

一、镰刀菌病 419

【临床表现】 419

【诊断】 420

(五)其他局限性损害 420

(三)播散性镰刀菌病 420

(四)足菌肿 420

【致病性】 421

二、镰刀菌 421

【治疗】 421

(一)系统治疗 421

(二)其他 421

菌落特征 422

【培养检查】 422

【生态学】 422

【直接镜检】 422

显微镜特征 423

(一)茄病镰刀菌 424

(二)串珠镰刀菌 426

(三)尖孢镰刀菌 428

(四)半裸镰刀菌 430

【组织病理】 431

(五)眼部感染 433

(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433

第二节 假性阿利什病及其致病菌 433

一、假性阿利什病 433

【临床表现】 433

(一)足菌肿 433

(二)定植 433

(三)肺部感染 433

(一)系统治疗 434

【治疗】 434

(六)骨、关节感染 434

(七)皮肤、皮下组织感染 434

(八)播散性感染 434

【诊断】 434

【培养检查】 435

【直接镜检】 435

(二)外科疗法 435

(三)角膜感染的治疗 435

二、尖端赛多孢子菌 435

【生态学】 435

【临床表现】 439

一、足菌肿 439

【组织病理】 439

【血清学试验】 439

第三节 足菌肿及其致病真菌 439

(一)系统治疗 440

【治疗】 440

【诊断】 440

【致病性】 441

二、致病真菌 441

(二)外科治疗 441

【颗粒检查】 442

【标本采集】 442

【生态学】 442

(一)枝顶孢 443

【培养检查】 443

【真菌镜检】 443

(三)拟青霉 445

(二)帚霉 445

【组织病理】 446

一、木霉 448

第四节 其他条件致病真菌 448

四、金孢子菌 449

三、单端孢 449

二、葡萄孢霉 449

五、丛梗孢 450

六、黑葡萄穗霉 451

七、龈枝霉 452

八、黑孢子菌 453

十、粘束孢 454

九、短梗霉 454

十二、节菱孢 456

十一、轮枝孢 456

(一)系统治疗 457

【治疗】 457

第十八章 少见真菌病及其致病菌 457

第一节 瘢痕型芽生菌病及罗伯罗伯菌 457

一、瘢痕型芽生菌病 457

【临床表现】 457

【诊断】 457

第二节 鼻孢子菌病及西伯鼻孢子菌 458

【组织病理】 458

(二)手术疗法 458

(三)物理疗法 458

二、罗伯罗伯菌 458

【生态学】 458

【真菌镜检】 458

(一)外科疗法 459

【治疗】 459

一、鼻孢子菌病 459

【临床表现】 459

(一)鼻部鼻孢子菌病 459

(二)眼鼻孢子菌病 459

(三)尿道鼻孢子菌病 459

(四)皮肤鼻孢子菌病 459

(五)其他 459

【诊断】 459

【组织病理】 460

【真菌镜检】 460

(二)系统治疗 460

二、西伯鼻孢子菌 460

【生态学】 460

【致病性】 462

二、小伊蒙菌 462

第三节 不育大孢子菌病及其致病菌 462

一、不育大孢子菌病 462

【临床表现】 462

【诊断】 462

【治疗】 462

【组织病理】 463

【鉴别要点】 463

【生态学】 463

【真菌镜检】 463

【培养检查】 463

【诊断】 465

【临床表现】 465

第四节 担子菌病及其致病菌 465

一、担子菌病 465

(二)鬼伞菌属 466

(一)裂褶菌属 466

【治疗】 466

二、担子菌纲 466

【生态学】 466

【直接镜检】 466

【培养检查】 466

【组织病理】 467

(三)黑粉菌属 467

(三)脑诺卡菌病 468

(二)皮肤原发性诺卡菌病 468

第十九章 真菌类似微生物感染及其致病菌 468

第一节 诺卡菌病及诺卡菌 468

一、诺卡菌病 468

【临床表现】 468

(一)肺诺卡菌病 468

(三)培养检查 470

(二)直接镜检 470

(四)播散性诺卡菌病 470

【诊断】 470

【治疗】 470

(一)系统治疗 470

(二)手术疗法 470

【常见诺卡菌鉴定方法】 470

(一)收集标本 470

(四)生理学试验 471

【致病性】 472

【分类】 472

二、诺卡菌属 472

(二)巴西诺卡菌 473

(一)星形诺卡菌 473

【生态学】 473

【直接镜检】 473

【培养检查】 473

【鉴别要点】 474

(三)豚鼠诺卡菌 474

第二节 放线菌病及放线菌 475

【组织病理】 475

【诊断】 476

(五)其他组织的放线菌病 476

一、放线菌病 476

【临床表现】 476

(一)颈面型放线菌病 476

(二)胸部型放线菌病 476

(三)腹部型放线菌病 476

(四)脑型放线菌病 476

【致病性】 477

二、放线菌属 477

【治疗】 477

(一)系统治疗 477

(二)支持疗法 477

(三)手术疗法 477

(四)X线照射疗法 477

(二)牛型放线菌 478

(一)以色列放线菌 478

【生态学】 478

【直接镜检】 478

【培养检查】 478

【组织病理】 479

【生理生化实验】 479

(一)皮肤无绿藻病 480

【临床表现】 480

第三节 无绿藻病及无绿藻 480

一、无绿藻病 480

【直接镜检】 481

【生态学】 481

(二)无绿藻鹰嘴滑囊炎 481

【诊断】 481

【治疗】 481

二、无绿藻 481

【致病性】 481

(一)桑葚形无绿藻 482

【鉴别要点】 482

【培养检查】 482

【生理学试验】 482

(三)赤榆无绿藻 483

(二)淤滞性无绿藻 483

(四)威克海姆无绿藻 484

【组织病理】 485

(五)祖菲无绿藻 485

(二)散发型 486

(一)流行型 486

第二十章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卡氏肺孢子虫 486

一、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486

【临床表现】 486

(二)病原治疗 487

(一)对症与支持治疗 487

(三)特殊宿主的PCP 487

【诊断】 487

【治疗】 487

【生态学】 488

二、卡氏肺孢子虫 488

(三)预防 488

【组织病理】 489

【培养检查】 489

【直接镜检】 489

【血液学检查】 491

【肺部67镓(67Ga)扫描】 491

【血清学试验】 491

【分子生物学检查】 491

【肺部X线检查】 491

【沙氏液基,SDB】 492

【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沙堡弱培养基,SDA】 492

附录 492

第一节 常用培养基 492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 493

【改良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 493

【加抗生素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 493

【麦芽浸汁琼脂,MA】 494

【米饭培养基】 494

【玉米吐温80琼脂】 494

【尿素琼脂,Christensen urea agar】 495

【皮肤癣菌鉴定培养基,DTM】 495

【脑心浸汁琼脂,BHI】 495

【咖啡酸琼脂,CAA】 496

【察氏琼脂,CZA】 496

【酵母浸膏磷酸盐培养基】 497

【子囊孢子培养基】 497

【高盐培养基】 497

【Bennett琼脂】 498

【石蕊牛乳培养基】 498

【合成毛霉琼脂】 499

【诺卡菌鉴定培养基】 499

【Leeming和Notman培养基】 500

【无碳源培养基】 500

【氢氧化钾法】 501

第二节 常用真菌浮载液及染色法 501

【七叶苷琼脂】 501

【橄榄油培养基】 501

【美蓝染色法】 502

【墨汁染色】 502

【派克墨水染色】 502

【生理盐水法】 502

【乳酸酚棉蓝法】 502

【瑞氏-姬母萨染色法】 503

【革兰染色法】 503

【粘蛋白卡红染色】 504

【荧光染色】 504

【Seller染色法】 505

【Gridley染色法】 506

【过碘酸锡夫染色】 506

【嗜银染色法,GMS】 507

第三节 常用检查器械及染液、浮载液 508

参考文献 510

索引 5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