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落叶松种群遗传变异与利用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传平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089552
- 页数:259 页
1 落叶松属与长白落叶松 1
1.1 落叶松属及其发生发展 1
1.1.1 落叶松的发生及演化 1
1.1.2 落叶松组树种系统学和地理分布 3
1.2 落叶松检索表 6
1.2.1 北方落叶松组种群按针叶形态的检索 8
1.2.2 北方落叶松组种群按枝条形态的检索 9
1.2.3 北方落叶松组种群按幼苗特征的检索 10
1.3 长白落叶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0
1.3.1 长白落叶松是我国东北林区最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 11
1.3.2 长白落叶松是“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建筑材、纸浆材种 12
1.3.3 长白落叶松是“九五”国家科技攻关纤维材种 12
1.4 长白落叶松种质资源 13
1.4.1 天然长白落叶松林 13
1.4.2 人工长白落叶松林 17
1.5 长白落叶松的分布范围 17
1.5.1 长白落叶松种的界定 17
1.5.2 长白落叶松的分布区域 18
1.5.3 长白落叶松分布区内生态环境特点 19
1.5.4 长白落叶松的引种北界 20
2 林木种源研究 23
2.1 林木种源试验的发展概况 23
2.1.1 种群、种源与种源试验 23
2.1.2 种源试验的基本原理 24
2.1.3 种源试验的发展概况 25
2.2 落叶松种源研究 27
2.2.1 国外落叶松种源研究概况 27
2.2.2 我国落叶松种源研究现状 30
2.2.3 长白落叶松种源研究的目的和依据 31
3 技术路线与试验过程 33
3.1 技术路线 33
3.1.1 长白落叶松产区的气候区划 33
3.1.2 试验取样样点的确定与种子采集 33
3.1.3 长白落叶松生物系统学研究 33
3.1.4 长白落叶松种子区划 33
3.1.5 长白落叶松种源苗期与造林试验 33
3.1.6 各类观测特征(性状)的确定与观测 34
3.1.7 观测特征(性状)的汇总与处理 34
3.1.8 种源试验的结果分析 34
3.1.9 长白落叶松种群的遗传结构 34
3.1.10 长白落叶松优良种群的利用途径 35
3.2 试验过程 35
3.2.1 试验材料与来源 35
3.2.2 参试地点的布局 36
3.2.3 育苗 36
3.2.4 造林 36
3.2.5 补植 37
3.2.6 管理 37
3.2.7 观测项目 37
3.2.8 观测数据的处理 38
4 试验研究材料与方法 39
4.1 木材材性测定试验 39
4.1.1 试样的采集 39
4.1.2 试材的加工 39
4.1.3 试验方法 39
4.2 开花结实规律及种子产量预测预报研究 42
4.2.1 胚胎学研究取材及切片制作 42
4.2.2 雌雄球花树体分布的调查研究 44
4.2.3 球果、种子及种子萌发性状的个体间变异研究 44
4.2.4 花粉飞散规律的调查方法 45
4.2.5 低温逆境对雄球花及花粉影响的研究 45
4.2.6 种子产量预测预报研究 46
4.2.7 间伐和修枝对结实影响的研究 48
4.3 长白落叶松种群遗传结构的同工酶分析 49
4.3.1 材料来源 49
4.3.2 同工酶实验 49
4.3.3 育苗试验及表型性状的观测 50
4.3.4 数据处理方法 50
4.4 研究采用的各类统计分析方法 51
4.4.1 种内种群差异显著性测定 51
4.4.2 种内种群多点试验的统计分析 51
4.4.3 种内种群遗传稳定性测定 51
4.4.4 综合指数分析 53
4.4.5 各类遗传参数的估算 54
4.4.6 各类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 55
4.4.7 种群的分类与排序 55
4.4.8 判别分析 55
5 长白落叶松种群的遗传变异 56
5.1 长白落叶松产区气候区划 56
5.1.1 区划的目的和依据 56
5.1.2 长白落叶松气候类群的归并 56
5.1.3 长白落叶松各气候区范围 58
5.2 长白落叶松种子区划 59
5.2.1 种子区划的目的和意义 59
5.2.2 种子区划与种源调种 60
5.2.3 种子区划的科学依据 60
5.2.4 长白落叶松种子区划结果 67
5.3 长白落叶松地理变异规律与模式 70
5.3.1 研究分析的统计方法和程序 70
5.3.2 造林生态相似区的划分与代表参试点的选择 71
5.3.3 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 73
5.3.4 长白落叶松材性性状的地理变异 82
5.3.5 长白落叶松物候特征的地理变异 84
5.3.6 长白落叶松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 86
5.3.7 长白落叶松不同种源的生长节律 88
5.3.8 长白落叶松抗性特征的地理变异 89
5.4 长白落叶松种源区的划分 90
5.4.1 研究方法与程序 90
5.4.2 长白落叶松种源区区划 91
5.4.3 长白落叶松种源区分区概述 97
5.5 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97
5.5.1 种源原产地与参试点距离的关系 99
5.5.2 种源遗传稳定性与生产力指数分析 99
5.6 长白落叶松最佳种源的选择 102
5.6.1 研究方法与程序 103
5.6.2 种源早期选择可能性与可靠性 103
5.6.3 各造林生态相似区及参试点最佳种源的选择 105
5.6.4 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遗传力与遗传增益估算 108
6 长白落叶松天然种群的遗传结构 111
6.1 同工酶遗传及位点间的连锁 111
6.1.1 酶系统的遗传分析 111
6.1.2 连锁分析 112
6.2 种群的变异和遗传平衡 114
6.2.1 种群的变异水平 114
6.2.2 种群的遗传平衡状况 116
6.3 种群的遗传分析 117
6.3.1 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 117
6.3.2 基因分化系数 117
6.3.3 遗传距离 117
6.4 表型性状的变异和分化 119
7 长白落叶松优良种群利用途径 123
7.1 长白落叶松优良种源区确切范围 123
7.1.1 优良种源区划分的意义 123
7.1.2 小北湖优良种源区确切范围 124
7.2 长白落叶松优良种源母树林——天然良种基地的建立 125
7.2.1 优良林分的选择 125
7.2.2 母树林的经营管理 127
7.3 长白落叶松优良种源种子园——人工良种基地的建立 129
7.3.1 优良林分内的优树选择 130
7.3.2 长白落叶松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的建立 130
7.3.3 第一代改良种子园的建立 133
7.3.4 长白落叶松实生种子园的建立 135
7.3.5 种子园的经营管理技术 135
7.4 长白落叶松开花结实规律与种子产量的预测预报 139
7.4.1 试验地确定及其自然概况 140
7.4.2 大小孢子叶球的发生 142
7.4.3 大小孢子叶球发育与雌雄配子体的形成 145
7.4.4 受精作用 176
7.4.5 胚胎发育 178
7.4.6 雌雄球花在树冠上的分布 187
7.4.7 球果、种子及种子萌发性状的个体间变异 188
7.4.8 长白落叶松结实的一般规律 192
7.4.9 结实周期性 193
7.4.10 提高种子园和母树林种子产量措施 194
7.4.11 种子园和母树林种子产量的预测预报 201
7.5 长白落叶松扦插繁殖 210
7.5.1 插条的准备和插床的建立 210
7.5.2 扦插 215
7.5.3 插后的管理 215
7.5.4 插穗生根的解剖及观察 216
7.5.5 影响扦插成活因素分析 218
7.6 长白落叶松遗传改良程序 220
8 小结 221
8.1 长白落叶松种群的遗传变异 221
8.2 长白落叶松种群的遗传结构 223
8.3 长白落叶松优良种群的利用途径 225
8.4 尚需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工作建议 232
8.5 本项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232
8.6 本项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233
8.7 本项研究受到的各项奖励 234
图版 236
图版说明 244
参考文献 247
后记 257
- 《比较文学变异学》王超著 2019
- 《同石斋札记 落叶溪》田中禾著 2019
- 《动物遗传学 第3版》李宁编 2011
- 《心理学与遗传》郭任远著 2019
- 《医学遗传学》宋涛,甘滔主编 2020
- 《ANIMALGENETIC动物遗传学 英文》陈玉银主编 2017
- 《非线性种群动力学》李艳秋著 2019
- 《如同拾一片落叶 访谈对话卷 上》顾城著;荣挺进辑录;顾乡校注 2019
- 《JNK信号通路新成员的遗传筛选和功能研究》马仙珏著 2017
- 《文化认同和语言变异视角下的中国英语研究》曾剑平著 2017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3》《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1》《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唐代营州与东北边疆经略》宋卿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