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教育史研究  3  隋唐分卷
中国教育史研究  3  隋唐分卷

中国教育史研究 3 隋唐分卷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培青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1769393
  • 页数:50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展现教育在隋唐时期各个层面所发生的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轨迹。
《中国教育史研究 3 隋唐分卷》目录

第一编 隋唐五代文教政策研究 1

第一章 隋代文教政策的变化 3

第一节 复兴佛教 3

一、隋文帝深信“我兴由佛法” 3

二、重兴佛法的措施 3

三、抑制道教 5

第二节 发展儒学 5

一、招用儒生 5

二、建置庠序 7

三、恢复礼乐 9

四、大备经籍 10

第三节 实行科举 11

一、用人的旧制度需革除 11

二、采用考试选士的方法 12

三、以文章为仕进的工具 13

第二章 唐前期(618—755年)文教政策的确立和演变 14

第一节 唐高祖建国初期的文教政策 14

一、抑佛以维护国家利益 14

二、为巩固皇权而崇道教 15

三、以儒学为统治的指导思想 16

第二节 唐太宗贞观年代的文教政策 17

一、继续崇道的政策,提高道教的地位 17

二、限制佛教过分的膨胀 18

三、崇儒学,兴学校 19

四、统一经学 21

五、发展科举 33

第三节 唐高宗及武则天的文教政策 35

一、唐高宗继续兴道崇儒的文教政策 35

二、武则天兴佛、抑道、贬儒的文教政策 37

第四节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代的文教政策 43

一、抑制佛教 43

二、尊崇道教 44

三、复兴儒学 47

四、重视乡学 51

五、鼓励文化教育交流 52

第三章 唐后期(756—907年)文教政策的变化 53

第一节 从至德到贞元年间文教政策的变化 53

一、唐肃宗在文教上采取的措施 53

二、唐代宗在文教上采取的措施 54

三、唐德宗在文教上采取的措施 56

第二节 从元和至长庆年间文教政策的变化 58

一、唐宪宗在文教上采取的措施 58

二、唐穆宗在文教上采取的措施 59

第三节 从太和至天祐年间文教政策的变化 61

一、唐文宗在文教上采取的措施 61

二、唐武宗在文教上采取的措施 63

三、唐懿宗、唐昭宗在文教上采取的措施 64

第四章 五代(907—960年)文教政策的变化 66

第一节 重视招贤用儒 66

一、后梁太祖的求贤 66

二、后唐宣布求贤任贤为国策 67

三、后晋求贤不限门资 67

四、后周下诏求贤 67

五、南唐为以德化民而用儒 68

第二节 沿用唐科举,补充新规定 69

一、五代科举延续未断 69

二、严格贡举解送 70

三、进士科考试项目基本照旧而限额录取 70

四、复审复试为严格录取手段 72

五、明经衰微而诸科增长 73

六、多方利用制科为调节 73

第三节 维持国子监 74

一、尊崇先圣 74

二、提高祭酒地位 76

三、生员的限额与优待 76

四、规定监生交费额度 76

五、监中受业方能解送 77

第四节 雕版印刷经籍以广流传 77

第二编 隋唐五代官学教育研究 81

第一章 隋唐五代中央官学 83

第一节 隋唐五代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83

一、尚书省为国家最高行政总机关 83

二、礼部为中央管理礼乐文教的行政机构 84

三、国子寺或国子监为独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85

第二节 隋代的中央官学 87

一、隋文帝开皇年间的中央官学 87

二、隋炀帝大业年间的中央官学 89

第三节 唐代的中央官学 90

一、国子监的教育行政组织 90

二、国子监直接隶属的学校 92

三、广文馆 93

四、律学 101

五、书学 103

六、算学 105

七、弘文馆 108

八、崇文馆 112

九、崇玄馆 116

十、小学 121

十一、政府机构附设的学校 122

第四节 五代的中央官学 127

一、参照唐制设置国子监 127

二、学官的设置 128

三、监生的限员 129

四、根据新情况制订新制度 129

五、国子监崇圣 131

六、经费的筹措 131

第二章 中央官学的教育管理 133

第一节 学官 133

一、学官任职的条件 133

二、学官的编制与品级 137

三、学官的俸禄 140

四、学官的考核 146

五、学官的退休 148

第二节 学生的管理 149

一、入学的管理权限 150

二、入学的身份规定 150

三、入学的年龄限制 152

四、入学的智力和文化要求 152

五、学生的补缺 153

六、学生的服装 153

第三节 学礼 155

一、束脩礼 155

二、释奠礼 156

三、谒先师礼 157

四、蕃客观礼 158

第四节 教学 159

一、课程的设置 159

二、通经的要求 161

三、教法 162

四、会讲 162

第五节 考试 164

一、旬试 164

二、月试 165

三、季试 165

四、岁试 166

五、毕业试 167

第六节 奖惩 169

一、管理人员 169

二、奖励 170

三、惩罚 170

第七节 休假 172

一、制约休假的多种因素 172

二、法定的休假 173

三、特殊情况的休假 173

第三章 隋唐五代地方官学 175

第一节 影响地方官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175

一、政府的政策和制度 175

二、科举考试制度的制约 178

三、战争的冲击与天灾的影响 180

四、地方长官的作为 181

第二节 地方官学行政机构和学校类型 183

一、地方官学行政机构 183

二、地方官学的类型 186

第三节 地方官学的教育管理 189

一、教师 189

二、学生 192

三、学规 194

四、课程 195

五、考试 196

六、经费 197

第三编 隋唐五代私学教育研究 201

第一章 隋唐五代私学概要 203

第一节 继承前代私学传统 203

一、自主办学 203

二、聚徒教授 204

三、自由求学 206

第二节 适应时代需要私学的发展 209

一、私学办理趋于多样化 209

二、私学的地区分布更广泛 210

三、私学规模有所扩大 211

四、私学传授内容趋于专门化 213

五、私学自选教材更加丰富 214

第三节 私学的职能与历史地位 215

一、承担起初等教育的任务 215

二、补充官学单一化的不足 216

三、为科举选拔不断输送人才 217

四、维系文化的传承 218

五、学术创新的园地 219

第二章 初等私学 221

第一节 私塾 221

一、私塾的基本任务 221

二、私塾的入学年龄 222

三、私塾的教学制度 224

四、私塾的教师 226

第二节 家塾 227

一、聘师教其子弟 228

二、聚亲属或族人而教 229

三、由父母兄姐亲教 230

第三章 高等私学 234

第一节 师资的多种来源 234

一、私人以讲学为业 234

二、离去官职者以教授为务 236

三、隐逸之士聚徒讲授 238

四、现任官员业余授徒 241

五、有学养之父自教其子 243

六、女性学者的传授 244

第二节 多种学科的私学 245

一、经学 246

二、史学 255

三、文学 265

四、书法 276

五、天文历数 282

六、医药 285

七、道教之学 288

八、佛教之学 294

第三节 书院的产生及初期概况 302

一、书院产生的历史条件 303

二、唐代书院概况 312

三、五代书院的继续发展 315

第四章 私学教材的发展 319

第一节 启蒙教材 319

一、《急就篇注》 319

二、《千字文》 322

三、《开蒙要训》 324

四、《蒙求》 326

五、《咏史诗》 329

第二节 道德教材 331

一、《百行章》 331

二、《太公家教》 334

三、《女孝经》 341

四、《女论语》 344

第三节 应试教材 348

第四编 隋唐教育思想研究 353

第一章 隋及初唐王道的教育思想 355

第一节 王道教育思想的发展 355

一、隋代兴儒学行礼教 355

二、初唐兴化崇儒广设庠序 356

第二节 王通的教育思想 358

一、生平活动和著作 358

二、王道的政治理想 359

三、论教育的作用 361

四、论培养君子的道德教育 362

五、编纂《续六经》并论其教育价值 364

六、因材施教的方法 367

七、“度德而师”的师道观 368

第三节 魏徵的教育思想 369

一、生平活动 369

二、王道的政治观 370

三、和平时期应转变路线实行文治 373

四、论人性、教育与环境 374

五、论德行修养 376

六、以理服人的教育方法 378

七、论尊师 379

第四节 孔颖达的教育思想 380

一、生平教育活动 380

二、编撰《五经正义》的意义 381

三、论教育的作用 382

四、论学与教 384

五、论道德教育 388

第五节 李世民教育思想 390

一、个人经历对重教思想的影响 390

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与政治基础 391

三、教育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 396

四、李世民教育思想的特点 407

第二章 隋唐佛教的教育思想 409

第一节 隋唐佛教发展与宗派的形成 409

一、隋代佛教受到扶植 409

二、唐代佛教发展的起伏 410

三、佛教宗派学说形成同时佛教教育思想在发展 411

第二节 天台宗的教育思想 412

一、天台宗的创立和发展 412

二、“无情有性”的人性论 413

三、“止观并重”的修养说 414

四、“八教”的内容和方法 415

第三节 禅宗的教育思想 415

一、禅宗的建立和发展 415

二、教育理论以佛性论为基础 416

三、修养的根本宗旨在于“观心”、“识心” 417

四、顿悟的方式方法 418

五、制定清规 421

第三章 隋唐道教的教育思想 423

第一节 道教的发展和道教教育 423

一、道教的发展 423

二、道教的教育 424

第二节 司马承祯的教育观 427

一、生平活动 427

二、教育的目标 428

三、修道的阶次 428

第三节 吴筠的教育观 430

一、教化人民 431

二、修心至静 432

三、神仙可学 432

第四章 唐后期复兴儒学的教育思想 434

第一节 唐后期复兴儒学教育思想的发展 434

一、维护中央集权需要儒学为精神支柱 434

二、复兴儒学从经学文学发动 434

三、复兴儒学逐渐造成声势 436

第二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437

一、复兴儒学反对佛老 437

二、论性三品与教育的作用 440

三、论学校教育 442

四、论道德修养 444

五、论教学 446

六、论师道 449

第三节 李翱的教育思想 453

一、生平活动 453

二、尊圣人之道而反佛 454

三、性善情恶的“复性说” 456

四、论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458

五、论德行修养 459

六、论文学教学 461

第四节 皮日休的教育思想 462

一、生平活动 462

二、民本政治思想 463

三、复兴儒道 464

四、重视教化 466

五、整顿学校 467

六、修养道德 469

七、礼教移风 470

第五节 林慎思的教育思想 472

一、生平和著作 472

二、志在发扬儒学 472

三、改造社会需依赖教化 473

四、教育的功能在化迁 474

五、道德教育为中心 475

第五章 儒道佛调和的教育思想 478

第一节 儒道佛调和与教育思想 478

一、隋代重佛轻儒条件下调和思想的产生 478

二、唐代儒佛道调和思想的形成 479

第二节 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482

一、柳宗元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482

二、主张儒佛道三教调和 483

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行道的君子 485

四、学习内容要在五经的基础上扩大 487

五、修养德行 488

六、自然主义的教育法 489

七、论师道 490

第三节 白居易的教育思想 493

一、生平活动 493

二、从尊儒排佛到三教调和的转变 494

三、“性由习分”的人性理论 496

四、“由教不由时”的教化作用论 497

五、“君子不器”的理想人格论 498

六、“动静交相养”的修养论 499

七、整顿学校教学以救学者之失 501

结语 503

参考文献 50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