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2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2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伟,刘会衡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21101618
  • 页数:326 页
图书介绍:本书较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基本理论、概念、技术和应用。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概述、数据通信技术基础、数据链路控制、多路复用与信道共享技术、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互联网的应用、无线网络技术、Ad hoc网络技术及下一代网络(NGN)等。本书配有免费电子教学课件。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2版》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

1.1.1 面向终端的网络 1

1.1.2 面向通信的网络 2

1.1.3 面向应用的网络 3

1.1.4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现状 3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4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4

1.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5

1.2.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8

1.3 有关网络与通信的概念和术语 9

1.3.1 通信系统模型 9

1.3.2 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和数据通信 10

1.3.3 网络协议与协议体系结构 11

1.4 标准与标准化组织 15

1.4.1 标准的重要性 15

1.4.2 重要的标准化组织 16

习题 16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18

2.1 引言 18

2.2 数据传输技术 18

2.2.1 数据传输模式 18

2.2.2 信息、数据、信号与数据传输 20

2.2.3 信道与接口 22

2.2.4 数据传输质量指标 28

2.3 数据编码技术 31

2.3.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31

2.3.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 34

2.3.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35

2.3.4 模拟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 37

2.3.5 扩频 38

2.4 数据交换技术 40

2.4.1 电路交换 40

2.4.2 分组交换 41

2.4.3 帧中继 45

2.4.4 ATM信元交换 46

2.4.5 光交换 48

习题 56

第3章 数据链路控制 57

3.1 流量控制 57

3.1.1 停止等待流量控制 58

3.1.2 滑动窗口流量控制 59

3.2 差错检测 61

3.2.1 奇偶检验 62

3.2.2 循环冗余检验(CRC) 62

3.3 差错控制 66

3.3.1 停止等待ARQ 67

3.3.2 返回N帧ARQ 67

3.3.3 选择拒绝ARQ 69

3.4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70

3.4.1 基本特点 70

3.4.2 帧结构 70

3.4.3 HDLC操作 72

3.5 其他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75

3.5.1 LAPB 76

3.5.2 LAPD 76

3.5.3 逻辑链路控制(LLC) 76

3.5.4 帧中继 77

3.5.5 异步传递方式(ATM) 77

习题 77

第4章 多路复用与信道共享技术 79

4.1 多路复用技术 79

4.1.1 频分多路复用(FDM) 79

4.1.2 时分多路复用(TDM) 82

4.1.3 波分复用(WDM) 84

4.1.4 码分复用(CDM) 85

4.1.5 空分复用(SDM) 87

4.2 信道共享技术 89

4.2.1 受控多点接入 89

4.2.2 随机接入ALOHA 90

4.2.3 随机接入CSMA/CD 93

4.2.4 令牌传递接入 96

习题 99

第5章 局域网 100

5.1 局域网概述 100

5.2 IEEE802系列标准及局域网的协议结构 100

5.2.1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102

5.2.2 媒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104

5.3 IEEE802.3标准——CSMA/CD 106

5.3.1 IEEE802.3局域网概述 106

5.3.2 IEEE802.3局域网的MAC子层 110

5.3.3 交换式以太网 112

5.4 IEEE802.5与令牌环网 115

5.4.1 令牌环工作原理 115

5.4.2 环的比特长度 116

5.4.3 IEEE802.5令牌环网 117

5.4.4 MAC帧结构 117

5.5 IEEE802.4标准——令牌总线局域网 118

5.5.1 令牌总线局域网的组成 118

5.5.2 令牌总线局域网的MAC子层 119

5.6 高速局域网 119

5.6.1 光纤分布式数字接口(FDDI) 120

5.6.2 快速以太网 121

5.6.3 IEEE802.12标准——100VG-AnyLAN 123

5.6.4 千兆以太网 124

5.6.5 万兆以太网 125

5.7 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 128

5.7.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128

5.7.2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129

5.7.3 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 129

5.7.4 常见的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 130

习题 131

第6章 城域网 133

6.1 城域网概述 133

6.1.1 城域网的基本概念 133

6.1.2 功能结构 135

6.1.3 协议参考模型 137

6.2 城域网的业务 139

6.2.1 城域光网络面临的挑战 139

6.2.2 城域光网络的业务种类 141

6.3 城域光网络 142

6.3.1 城域光网络的定义 142

6.3.2 城域光网络的技术特点 144

6.4 城域光接入网 149

6.4.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49

6.4.2 光接入技术基础 152

6.4.3 APON 155

6.4.4 WDM-PON 160

6.4.5 EPON 165

6.4.6 GPON 173

6.4.7 下一代PON 180

习题 181

第7章 广域网 182

7.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182

7.1.1 广域网的构成 182

7.1.2 广域网所提供的服务 183

7.2 广域网中的路由选择机制 184

7.2.1 节点交换机中的路由表 185

7.2.2 用图表示广域网 186

7.3 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 187

7.3.1 非自适应路由选择 188

7.3.2 自适应路由选择 191

7.4 拥塞控制 194

7.4.1 拥塞控制的意义 194

7.4.2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195

习题 197

第8章 网络互连 198

8.1 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 198

8.2 互联网的网际协议(IP) 199

8.2.1 IP地址及其转换 199

8.2.2 IP数据报格式 205

8.2.3 IP层处理数据报的流程 206

8.2.4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209

8.2.5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 211

8.3 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212

8.3.1 IPv6概述 212

8.3.2 IPv6数据报格式 212

8.3.3 IPv6地址表示方法及划分 214

8.3.4 ICMPv6 215

8.4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215

8.4.1 虚拟专用网(VPN) 215

8.4.2 网络地址转换(NAT) 217

8.5 互联网的传输协议 217

8.5.1 传输协议概述 217

8.5.2 TCP/IP体系中的传输层 218

8.5.3 TCP协议 220

8.5.4 UDP协议 226

习题 227

第9章 互联网的应用 229

9.1 应用层概述 229

9.2 Internet中的应用层 229

9.2.1 域名系统(DNS) 229

9.2.2 Internet域名结构 230

9.3 万维网(WWW) 230

9.3.1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231

9.3.2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232

9.3.3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232

9.4 文件传送协议(FTP) 233

9.4.1 FTP概述 233

9.4.2 FTP的主要工作原理 234

9.4.3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 236

9.4.4 网络文件系统(NFS) 236

9.5 远程登录(TELNET) 238

9.6 电子邮件(E-mail) 238

9.6.1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239

9.6.2 POP和IMAP 241

9.6.3 其他协议 241

9.7 USENET 241

9.7.1 USENET概述 241

9.7.2 USENET的工作原理 242

9.8 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 242

9.8.1 系统调用和应用编程接口 243

9.8.2 服务器的两种工作方式 244

9.8.3 进程通过系统调用接口进行通信的过程 245

9.9 多媒体通信 247

9.9.1 多媒体通信概述 247

9.9.2 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 248

9.9.3 多媒体通信的实时通信协议 249

习题 253

第10章 无线网络技术 254

10.1 无线局域网 254

10.1.1 无线局域网的概述 254

10.1.2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及分类 255

10.1.3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 257

10.1.4 无线局域网体系结构 260

10.1.5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技术 261

10.1.6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设备 268

10.2 无线城域网 271

10.2.1 无线城域网标准IEEE802.16 271

10.2.2 IEEE802.16系统结构 272

10.2.3 IEEE802.16参考模型 273

10.3 无线广域网 273

10.3.1 IEEE802.20标准 273

10.3.2 IEEE802.20参考模型 274

习题 275

第11章 Ad hoc网络技术 276

11.1 Ad hoc网络技术概述 276

11.2 Ad hoc网络 277

11.2.1 Ad hoc网络的体系结构 277

11.2.2 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 279

11.2.3 Ad hoc网络的分簇结构和分簇算法 282

11.2.4 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 284

11.2.5 Ad hoc的服务质量和安全问题 287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288

11.3.1 WSN的体系结构 289

11.3.2 WSN的时间同步和定位技术 290

11.3.3 WSN的数据管理及安全技术 293

11.3.4 WSN的数据融合技术 294

11.3.5 WSN的应用 295

11.4 无线Mesh网络(WMN) 296

11.4.1 WMN与Ad hoc网络的区别 296

11.4.2 WMN与WLAN的区别 296

11.4.3 WMN与WiMAX的区别 297

11.4.4 无线网格网的网络结构 297

11.5 其他传感器网络 298

11.5.1 光纤传感器 298

11.5.2 光纤光栅传感器网络 299

11.5.3 光纤光栅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301

习题 303

第12章 下一代网络(NGN) 304

12.1 NGN的基本概念 304

12.1.1 NGN产生的背景 304

12.1.2 NGN的定义及功能 305

12.1.3 NGN的主要特点 306

12.1.4 NGN研究的基本概况 306

12.2 NGN的网络结构与协议 312

12.2.1 NGN的总体架构 312

12.2.2 NGN的网络协议 315

12.3 NGN实现的主要技术 318

12.3.1 NGN的主要技术 318

12.3.2 基于软交换的NGN组网技术 319

12.4 NGN的发展与演进 322

12.4.1 NGN的两种演进策略 322

12.4.2 NGN的服务 323

12.4.3 NGN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 323

习题 325

参考文献 3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