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俊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4302634
  • 页数:2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创新的基石,创新的依据,创新的前提,创新的源泉等理论问题;探讨了教师资格制度的创新,教师聘用制度的创新,教师培训制度的创新,教师评价制度的创新和教师制度文化的创新。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目录

导言 1

理论篇 7

第一章 高职教师队伍制度建设的理论——创新的基石 7

第一节 制度理论 7

一、制度的含义 7

二、制度的分类 9

三、制度的功能 12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14

一、职业、专业与专业发展 14

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17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21

一、基本理念 21

二、基本特点 25

三、双重价值 26

第二章 高职教师队伍制度建设的现实——创新的依据 28

第一节 三重矛盾 28

一、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矛盾 28

二、地位凸显与制度模糊的矛盾 32

三、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的矛盾 34

第二节 两层因素 36

一、历史因素 36

二、现实因素 39

第三章 高职教师队伍制度建设的价值——创新的前提 44

第一节 管理视角 44

一、制度是“人本”管理的表征 44

二、制度是“依法”管理的要求 47

第二节 伦理视角 49

一、制度伦理 49

二、教师制度伦理 52

第三节 市场视角 54

一、制度是劳动“商品化”的调谐器 54

二、制度是竞争“规范化”的标尺 57

第四节 社会视角 59

一、制度与高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59

二、制度维护高职教师的“稳定与和谐” 61

第四章 高职教师队伍制度建设的动力——创新的源泉 64

第一节 外在动力 64

一、产业结构调整 64

二、产品技术含量 65

三、人才供给不足 66

四、区域经济发展 66

五、服务“三农” 67

六、技术转化与服务 68

七、参与国际合作 69

第二节 内在动力 70

一、完善内部管理 70

二、强化内涵建设 72

三、推动制度变迁 73

第五章 高职教师队伍制度建设的目标——创新的蓝图 76

第一节 更新一种理念 76

一、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 76

二、职业教育师资需要一套制度保障 79

第二节 构建一个体系 80

一、重建“进口门” 81

二、铺设“上岗路” 82

三、搭建“发展桥” 83

四、严把“质量关” 84

五、确保“实施力” 85

第三节 搭好两个平台 86

一、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 86

二、校企长效合作的平台 88

第六章 高职教师队伍制度建设的特性——创新的归属 91

第一节 角色定位 91

一、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比较定位 91

二、高职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的比较定位 93

第二节 基本取向 95

一、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95

二、以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为根本 96

三、以高职教师“双师化”为主线 97

第三节 基本原则 99

一、约束与激励并重 99

二、刚性与柔性兼顾 101

实践篇 107

第七章 重建“进口门”——高职教师资格制度的创新 107

第一节 制度朦胧:教师资格制度的困境 108

一、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定位 108

二、高职教师资格制度的多重偏差 111

第二节 认定标准:教师资格制度的核心 113

一、教育类型与认定标准 113

二、高职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115

第三节 制度环境:教师资格制度的保障 118

一、认定机构的保障 118

二、考试制度的保障 120

第八章 铺设“上岗路”——高职教师聘用制度的创新 124

第一节 面临困境:聘用制度的现实基础 124

一、聘用信息不对称 124

二、晋升标准不对口 126

三、用人机制不健全 129

第二节 拿来主义:聘用制度的国际经验 130

一、德国的经验 130

二、日本的经验 131

三、澳大利亚的经验 133

第三节 制度革新:聘用制度的系统突破 135

一、建立高职教师聘用标准 135

二、打通兼职教师聘用渠道 138

三、优化高职教师用人机制 140

第九章 搭建“发展桥”——高职教师培训制度的创新 144

第一节 基本理念:培训制度的价值取向 144

一、机会均等 144

二、按需培训 146

第二节 他山之石:培训制度的经验借鉴 150

一、德国的经验 150

二、澳大利亚的经验 151

三、美国的经验 153

第三节 制度体系:培训制度的实现路径 154

一、培训券制度 154

二、实践锻炼制度 156

三、校本培训制度 159

第十章 严把“质量关”——高职教师评价制度的创新 161

第一节 基本原理:评价制度的理论依据 161

一、教师评价的取向 161

二、教师评价的类型 164

第二节 特殊要求:评价制度的高职特色 167

一、评价主体 167

二、评价标准 169

三、评价方法 171

四、评价结果 172

第三节 体系构建:评价制度的整体合力 173

一、政府评价制度 173

二、社会评价制度 174

三、学校评价制度 176

第十一章 凝聚“实施力”——高职教师制度文化的创新 179

第一节 效能堪忧:制度的尴尬境地 179

一、制度文化的形成 179

二、制度效能的反思 184

第二节 文化构建:制度的效能保障 187

一、“无形—无律”阶段 187

二、“有形—他律”阶段 190

三、“隐形—自律”阶段 192

参考文献 195

后记 2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