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中国茶话全书
中国茶话全书

中国茶话全书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少林,王达林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40208457
  • 页数:52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的介绍了茶业的发展、茶叶的品鉴、茶保健等。
《中国茶话全书》目录
标签:全书

第一篇 中国茶史 3

第一章 中国的茶树 3

第一节 茶树的性状 3

一、茶树的科目分类 3

二、茶叶的化学成分与药用价值 3

第二节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和原始分布中心 4

一、茶树的原产地之争 4

二、古今中国野生茶树 5

三、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6

四、茶树的演化 7

第二章 中国饮茶的起源与发展 9

第一节 中国茶事的起源 9

一、六朝以前的茶事 9

二、《茶经》的记载 10

三、古老的茶文物 11

四、最早的茶字和世界各国对茶字的音译 12

第二节 关于饮茶起源的传说 14

一、神农说 14

二、秦汉说 14

三、六朝说 14

第三节 中国茶史发展概述 15

一、三国两晋 15

二、南北朝 15

三、唐朝 15

四、宋朝 16

五、元代 16

六、明代 16

七、清代 17

第三章 从秦汉开始到中国茶业的鼎盛发展 18

第一节 秦汉和六朝时期的茶业发展 18

一、两汉时期的茶业 18

二、三国两晋时期的茶业发展 19

三、南北朝时期的茶业概述 20

第二节 盛唐时期茶业的繁荣 21

一、隋唐五代茶业的兴起 21

二、茶禅的相互吸收和促进 27

三、陆羽及其《茶经》 27

四、唐代的宫廷和民间茶俗 29

五、五代茶事附述 30

第三节 宋元茶业的发展和变革 30

一、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的迁移 31

二、茶书的繁荣与制茶工艺技术的发展 32

三、宋代的贡茶 32

四、茶类生产的改制和演变 32

五、城镇茶肆的兴起 34

六、榷茶和茶马 34

七、辽金茶事 36

第四节 明清茶业的发展与革新 38

一、散茶的兴起 38

二、绿茶的出现和发展 39

三、红茶的崛起 39

第四章 传统茶业的由盛转衰 41

第一节 传统茶学的由盛转衰 41

一、茶书的种类 41

二、茶的生产技术与制作工艺 42

第二节 古代茶业的骤起和大落 43

一、中国茶的传播与输出 43

二、茶业出口的兴衰 44

三、中国古代茶业的终结 44

第三节 中国历代的贡茶 45

一、贡茶的起源 45

二、唐代贡茶 45

三、宋代贡茶 46

四、元、明、清代贡茶 48

第五章 近代茶业的艰难发展 50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中国茶叶科技的向近代转化 50

一、西方工业的入侵 50

二、振兴茶业组织和派员出国情况 53

三、茶树栽培和管理科技的发展 54

四、中国近代茶业改革中的机器制茶 55

五、清末民初茶叶科技的普及和推广 56

第二节 抗战前后中国茶叶科技的艰难发展 58

一、北伐战争前中国茶业的继续衰落 58

二、抗战前中国茶业和茶叶科技的改革发展 59

三、抗战期间茶业和茶叶科技的发展 60

四、战后茶叶科技的凝滞和结语 62

第三节 近代茶业的分布与特征 62

一、茶区划分的意义和历史的回顾 62

二、中国现代茶区的分布 64

第二篇 茶的分类 69

第一章 制茶和茶类演变 69

第一节 从生煮羹饮到干藏 69

第二节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69

第三节 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70

第四节 从蒸青到炒青 70

第五节 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 71

一、黄茶的产生 71

二、黑茶的出现 72

三、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72

四、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72

五、乌龙茶的起源 72

第六节 从素茶到花香茶 73

第二章 茶叶分类 74

第一节 历代茶叶类别概要 74

第二节 现代中国茶叶类别概述 74

一、茶叶品类的命名 74

二、茶类的划分 75

第三节 基本茶类介绍 76

一、绿茶 76

二、红茶 78

三、乌龙茶 79

四、白茶 79

五、黄茶 80

六、黑茶 80

第四节 再加工茶类 81

一、花茶 81

二、紧压茶 82

第三章 历代名茶 84

第一节 古代名茶 84

一、唐代名茶 84

二、宋代名茶 85

三、元代名茶 86

四、明代名茶 87

五、清代名茶 88

第二节 现代名茶 89

第四章 基本茶类详述 92

第一节 绿茶种类 92

第二节 红茶种类 165

一、工夫红茶 165

二、小种红茶 172

三、红碎茶 173

第三节 乌龙茶种类 174

一、福建武夷岩茶 174

二、福建其他乌龙茶 177

三、台湾乌龙茶 183

第四节 白茶种类 185

第五节 黄茶种类 186

第六节 黑茶种类 195

第五章 再加工茶的种类 198

第一节 花茶种类 198

第二节 紧压茶种类 202

第三节 非茶之茶 208

第三篇 饮茶习俗 217

第一章 品茶环境与饮茶艺术 217

第一节 饮茶概述 217

一、饮茶习俗的演变 217

二、煎茶、点茶与泡茶 218

三、品茶与喝茶、吃茶 219

第二节 茶与水质 220

一、选水 220

二、天下名泉 222

三、烧水讲究 225

第三节 茶的冲泡技术 225

一、冲泡要领 225

二、冲泡方式 228

第四节 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 232

一、绿茶的泡饮方法 232

二、红茶的泡饮方法 235

三、乌龙茶的泡饮方法 236

四、黄茶泡饮方法 238

五、白茶的泡饮方法 239

六、黑茶的泡饮方法 239

七、花茶的泡饮方法 240

第五节 品茶内容 241

一、观形 241

二、察色 242

三、赏姿 242

四、闻香 243

五、尝味 243

第六节 品茶环境的塑造 244

一、品茶环境 244

二、品茶环境的塑造 244

三、茶(艺)馆布置特色 245

第七节 茶具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246

一、从远古彩陶饮器到魏晋青瓷茶具 246

二、隋唐五代茶具概述 248

三、宋元茶具概述 249

四、明清茶具概述 250

五、近现代茶具概述 252

第二章 文人茶情 253

第一节 饮茶寄情 253

第二节 饮茶与喝酒、吟诗 255

第三节 居士好饮茶 256

一、居士多茶人 256

二、居士因何爱茶 257

第四节 饮茶重情趣 258

一、千里致水,松风自煎 258

二、茶竹为友,竹下品茗 260

第五节 用茶取名作号 262

第三章 饮茶的社会风尚 265

第一节 家庭饮茶之道 265

一、客来要敬茶 265

二、奉茶讲礼仪 265

三、沏茶重技艺 266

四、送茶为敬客 267

第二节 斗茶习俗 267

一、斗茶的兴起 267

二、因何斗茶 267

三、斗茶的方式 268

四、斗茶的影响 269

第三节 点茶与分茶 269

一、点茶及其要领 269

二、分茶及其影响 270

第四节 茶宴、茶会与茶馆 271

一、古今茶宴 271

二、茶话会 272

三、坐茶馆 273

四、施茶会 275

第四章 饮茶礼俗与成规 276

第一节 饮茶礼仪与风俗 276

一、饮茶之礼 276

二、吉祥与祝福 278

三、饮茶中的拟人与比喻 279

第二节 饮茶方圆与规矩 281

一、老茶壶泡和嫩茶杯泡 281

二、高冲和低斟 281

三、恰到好处 282

四、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 282

五、巡回倒茶 282

六、其他寓意和礼俗 283

第三节 饮茶与婚丧祭祀 283

一、饮茶与婚配 283

二、茶与祭天祀神 286

三、茶与丧葬 288

第五章 茶的存储与鉴评 289

第一节 茶的存储与保质 289

一、坛藏法 289

二、罐藏法 289

三、袋藏法 289

四、冷藏法 289

五、藏茶禁忌: 289

第二节 茶叶的品质鉴别与评定 289

一、春茶、夏茶与秋茶的识别 290

二、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品质特征 290

三、高山茶与平地茶的甄别 291

四、新茶与陈茶的辨别 292

五、真假茶的鉴别 292

六、香花茶与拌花茶的区分 292

七、茶叶质量优次的审评 293

第四篇 茶故事 297

第一章 帝王与官员们的茶故事 297

茶与神农 297

周武王茶称贡品 298

蜀王封邑名“葭萌” 298

以茶为廉 299

称诸葛亮为“茶祖”的传说 300

孙皓赐茶代酒 300

“水厄”与“酪奴” 301

隋文帝饮茶治头痛 302

武则天茶喻祸福 303

煎茶圣手 303

良马千匹换《茶经》 304

“水递”惠山泉 305

茶痴皇帝 306

“茶博士”品鉴茶茗 306

王安石品茶鉴水 308

东坡巧设提梁壶 308

范仲淹与《斗茶歌》 309

文思因茶而泉涌 311

朱元璋与灵山茶 312

太祖斩婿缘私茶 314

一瓯足可通仙灵 315

御笔亲题“碧螺春” 316

“君不可一日无茶” 316

荷露煮香茗 317

第二章 古代文人们的茶故事 319

王褒《僮约》武阳买“荼” 319

李白与仙人掌茶 320

陆羽与《茶经》 321

诗僧皎然乐咏茶 322

辨水谷帘泉 324

“且尽卢仝七碗茶” 325

饮茶行家白居易 326

“皮陆”茶诗千古传 327

醉翁之意亦在茶 328

“从来佳茗似佳人” 329

茶谜、茶诗与茶联 330

苏学士鉴水梦泉 331

奇茶·妙墨·美德 332

分宁茶客黄庭坚 333

武夷精舍隐“茶仙” 334

“易安居士”角茶助学 335

桑苎家风竟陵翁 336

“不是名泉不合尝” 337

杨万里嗜茶如命 338

虞集妙诗颂龙井 339

“铁笛道人”夜梦茶 340

绝俗清雅的“清泉白石茶” 341

唐伯虎诗画写茶情 341

竹符调水 343

“青藤道士”以扇赌茶 344

张岱与“兰雪茶” 345

茶情偶记 346

蒲松龄路设大碗茶 347

寒夜客来茶当酒 348

郑板桥茶结良缘 349

才情茶思写红楼 350

纪晓岚茶谜救亲家 351

“过江不愧真名士” 352

袁枚品茶武夷山 353

吴昌硕戒毒嗜茶 354

第三章 名茶掌故 356

石茶 356

崂山茶 357

朵儿茶 359

午子绿茶 360

信阳毛尖 361

苏仙黄尖茶 364

黄山毛峰 365

太平猴魁茶 367

茶女红 370

兰花茶 373

碧螺春 374

君山银针 377

鸠坑毛峰 381

庐山云雾茶 382

十八片茶叶 383

大红袍 384

白毫银针 388

茶姑 390

御茶园 391

绿雪芽 392

云雾茶与凤凰泪 394

第四章 茶学术与茶文艺 395

第一节 历代茶书 395

一、唐代茶书 395

二、宋代茶书 397

三、明代茶书 398

四、清代茶书 398

五、现代茶书 399

第二节 茶文化与宗教哲学 399

一、茶文化与儒家学术 399

二、茶文化与道教思想 401

三、茶文化与佛教文化 403

第三节 茶诗、茶词与茶画 404

一、茶诗 404

二、茶词 423

三、茶画 427

第四节 茶联、茶歌、茶舞、茶戏 431

一、茶联 431

二、茶歌 434

三、茶舞 441

四、茶戏 442

第五篇 饮茶与保健 447

第一章 饮茶保健的基本知识 447

第一节 茶叶的营养成分和元素构成 447

一、茶叶中含有哪些有益成分 447

二、茶叶的药效成分及疗效 449

三、茶叶可以嚼食 451

第二节 科学饮茶 452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茶 452

二、注意饮茶时机 452

三、妇女“四期”少饮茶 452

四、不要空腹饮茶 453

五、不宜过量饮用浓茶 453

六、不要用茶水服药 453

七、睡前不宜饮茶 453

八、怎样饮茶更相宜 454

九、泡茶不宜用保温杯 454

十、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宜 454

十一、茶为什么宜热饮 454

十二、盛夏饮热茶的好处 455

十三、喝隔夜茶不会致癌 455

第三节 饮茶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456

一、春季饮花茶 456

二、夏季饮绿茶 456

三、秋季饮青茶 456

四、冬季饮红茶 456

第二章 茶的药用与保健功能 457

第一节 茶的药用知识 457

一、茶的药用起源 457

二、中医学对茶药用的认识 457

三、茶的有效成分与作用 459

第二节 饮茶保健功效 461

一、饮茶保健须知 461

二、提倡边看电视边喝茶 461

三、儿童饮茶宜忌 462

第三节 饮茶与美容 463

一、饮茶可美容 463

二、茶叶美容妙招 464

三、饮茶与减肥 464

第四节 饮茶与治病 465

一、红茶菌能健身治病 465

二、饮茶可防皮肤瘙痒 465

三、饮茶可解哪些毒 466

四、饮茶为何能解烟毒 466

五、饮茶为何能解酒毒 467

六、饮茶有助消化的作用 467

七、茶叶可治菌痢 467

八、饮茶可防治胃炎 468

九、饮茶可保护肝脏 468

十、饮茶可缓解头痛 469

十一、饮茶可降血压 469

十二、饮茶可预防脑血管疾病 469

十三、饮茶可防治冠心病 470

十四、饮茶可减肥、降血脂 470

十五、饮茶有明目作用 471

十六、饮茶可防治糖尿病 471

十七、饮绿茶能抗癌 472

十八、饮红、白、黑茶也抗癌 472

十九、饮茶能增强性功能 473

二十、饮茶可预防骨质疏松 473

二十一、饮茶能抗衰老 473

二十二、饮茶可坚齿防龋 474

二十三、冠心病病人饮茶的宜忌 475

二十四、贫血病人不宜多饮茶 475

二十五、服用药物时忌饮茶 475

第三章 茶疗与茶膳便方 476

第一节 茶疗便方 476

一、治感冒16方 477

二、治中暑5方 478

三、治高血压13方 479

四、治咳喘20方 480

五、治肺病5方 482

六、治消化不良6方 482

七、治胃痛10方 483

八、治头痛16方 484

九、治呃逆、噎嗝、梅核气7方 485

十、治泄泻5方 486

十一、治痢疾11方 487

十二、治便秘2方 488

十三、治呕血、便血6方 488

十四、治糖尿病6方 489

十五、治眩晕5方 489

十六、治冠心病3方 490

十七、治肺源性心脏病3方 490

十八、治失眠3方 490

十九、治肝炎9方 491

二十、治心悸、贫血3方 492

二十一、治黄疸3方 492

二十二、治臌胀3方 492

二十三、治泌尿系感染5方 493

二十四、治肾炎、水肿9方 493

二十五、治腰痛3方 494

二十六、治痹痛7方 494

二十七、治中毒6方 495

二十八、治疮痈8方 496

二十九、治梅毒疮3方 496

三十、治阴疮2方 497

三十一、治痔瘘4方 497

三十二、治虫毒2方 497

三十三、治癫痫、癫狂病4方 497

三十四、治小儿咳喘3方 498

三十五、治小儿消化不良6方 498

三十六、治小儿泄泻6方 499

三十七、治小儿痢疾3方 499

三十八、治小儿惊厥3方 500

三十九、治小儿夜啼2方 500

四十、治遗尿症2方 500

四十一、治小儿痘疹5方 501

四十二、治皮肤病4方 501

四十三、抗癌9方 501

四十四、治口腔溃疡5方 502

四十五、治牙痛5方 503

四十六、治牙龈出血3方 503

四十七、治咽痛失声6方 504

四十八、治鼻出血3方 504

四十九、治鼻窦炎4方 505

五十、治结膜炎6方 505

五十一、治眼病4方 506

五十二、治耳疾5方 506

五十三、养生保健11方 507

五十四、排毒养颜3方 508

五十五、减肥美容8方 508

五十六、治产后腹痛3方 509

五十七、催乳2方 509

五十八、治官颈炎、盆腔炎3方 509

五十九、治闭经3方 510

六十、治月经量过多8方 510

六十一、治痛经不孕5方 511

六十二、治妊娠呕吐、胎动不安5方 511

六十三、治产后便秘、脏躁4方 512

六十四、治乳腺炎2方 512

第二节 茶膳便方 512

一、保健茶粥15方 513

二、保健茶膳45方 5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