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税收征纳原理与实务
税收征纳原理与实务

税收征纳原理与实务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庆春,黄运武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62918678
  • 页数:732 页
图书介绍:
《税收征纳原理与实务》目录

一、纳税须知 1

(一)税法原理 1

税法 1

税法的渊源 2

税法的本质 6

税法的特征 8

税法的宗旨 12

税法的基本原则 13

税收法律主义原则 14

税收公平主义原则 16

实质征税原则 18

税法分类 19

形式上的税法 20

实质上的税法 21

国内税法 21

国际税法 22

对内税法 22

涉外税法 23

流转税法 23

所得税法 24

财产税法 24

资源税法 25

行为税法 25

中央税法 26

地方税法 26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法 26

税收实体法 26

税收程序法 27

税收处罚法 27

单行税法 27

综合税法 28

税收基本法 28

税收普通法 28

税法的主要内容 28

税法的调整对象 29

税法的形式结构 29

税法的体系结构 32

税法体系的内容 33

税法的要素结构 34

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34

税法主体 35

征税客体 35

税目 36

计税依据 36

税率 37

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38

税收特别措施 39

税收程序法的构成要素 40

税法的逻辑结构 42

税法的法律地位 44

我国社会主义税法与资本主义国家税法的区别 46

税法的作用 48

税法的一般作用 48

税法的社会作用 50

税收法律关系 54

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55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57

征税主体的具体内容 58

征税主体的具体机关 59

税务机关 60

税务机构简图 61

税务机关的权利 61

税务机关的义务 62

纳税主体的具体含义 64

负税人与纳税人的区别 66

纳税主体的具体范围 66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68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69

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70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 70

纳税人的知情权 71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义务 72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74

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 75

税收法律关系的终止 76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77

税法解释 79

税法解释的必要性 79

税法解释的意义 80

税法解释的原则 80

税法解释的种类 81

税法的实施 83

税法适用的一般原则 84

法律不溯既往原则 85

属人主义、属地主义和折衷主义原则 86

法律优位原则 88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88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89

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90

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90

我国税法适用的基本原则 91

税法效力 92

研究税法效力的意义 93

税法效力产生的条件 93

税法的空间效力 94

税法的地域效力 94

税法对人的效力 97

税法适用的时间效力 98

(二)税收知识 100

税收及其特征 100

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101

税收中性 10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 104

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106

税收分类 106

实物税 108

货币税 108

流转税 108

流转税的特点 109

流转税的作用 110

所得税 110

所得税的特点 111

所得税的作用 111

财产税 112

行为税 113

直接税 113

间接税 113

从价税 114

价内税 114

价外税 114

从量税 115

定额税 115

定率税 115

配赋税 115

中央税 116

地方税 116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117

正税 117

附加税 118

一般税 118

特定税 118

经常税 119

临时税 119

税收的本质 119

税收的职能 119

税收结构 121

税源 121

税基 121

税负 122

税收负担率 123

纳税负担能力 123

实际负担率 123

平均负担率 124

税收转嫁 124

转嫁税收负担的途径 125

税制 126

税制原则 126

税制结构 127

税制模式 128

税制模式的决定因素 128

我国现阶段的税制模式 129

一次课征制 129

两次课征制 129

多次课征制 129

税制分类 130

单一税制 130

复合税制 130

分税制 131

完全分税制 131

不完全分税制 132

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的划分 132

退税制度 133

出口退税制 134

出口退税的条件 134

出口退税的程序 134

保税制度 135

再投资退税 136

先征后返 137

即征即退 138

税收支出制度 139

税种 140

税种体系 141

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 142

税收优惠 144

免税、减税 144

入世后不会大减税 144

减税、免税的程序 145

起征点和免征额 145

税项扣除 146

亏损结转 146

加速折旧 148

以税还贷 149

税额抵扣 149

税收抵免 151

税收饶让 152

投资抵免 154

税收豁免 156

税收停征 156

合理节税 157

税收管理 158

税收管理制度 158

税收管理体制 159

税收征管 160

税收征管的法律依据 160

税收征管的任务 161

税收征管的内容 161

税收征管制度 162

税收征管的社会化 162

税收征管的现代化 162

税务咨询 163

纳税鉴定 163

税收杠杆 164

工业企业应缴纳的税 164

建筑安装企业应缴纳的税 165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缴纳的税 165

运输(交通)企业应缴纳的税 165

铁路运输企业应缴纳的税 166

民用航空运输企业应缴纳的税 166

金融企业应缴纳的税 166

保险企业应缴纳的税 167

邮电通讯企业应缴纳的税 167

商品流通企业应缴纳的税 167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缴纳的税 168

文化娱乐企业应缴纳的税 168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应缴纳的税 168

二、纳税指南 170

(一)增值税 170

增值税 170

增值税的特征 170

增值税的优点 171

增值税的纳税人 172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173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申请认定 173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174

可以申请一般纳税人的小规模企业 174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175

划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 175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176

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176

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应征收增值税 177

混合销售行为的税收问题 178

计税价格 178

增值税的税率 179

零税率 179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粮食 180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食用植物油 180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自来水 180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暖气、热水 180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冷气 180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煤气 180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石油液化气 181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天然气、沼气 181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居民用煤炭制品 181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图书、报纸、杂志 181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饲料 182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化肥 182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农药、农膜 182

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农机具 183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收率 184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184

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税依据 186

增值税销售额的确定 186

对包装物押金征税的规定 187

对销售退回或折让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的规定 188

对以旧换新和还本销售征收增值税的规定 189

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计算 189

销项税额的计算 189

进项税额的计算 190

纳税人不得凭专用发票计算进项税额的情况 191

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中出现的不足抵扣现象的处理 192

进口货物应交税金的计算 192

小规模纳税人应交税金的计算 193

工业企业增值税的缴纳 193

商品流通企业应缴纳增值税的计算 195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增值税的缴纳 195

对纳税人同时生产经营应征增值税的货物或劳务和不应征增值税的货物或劳务的税收处理 195

增值税的起征点 196

增值税的免税和减税 196

增值税的纳税环节 198

增值税的纳税时间 198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 200

增值税的纳税地点 200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纳税申报 201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纳税申报 202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的填报 202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报资料的装订、报送要求 204

(二)消费税 205

消费税及其特点 205

开征消费税的意义 206

消费税的纳税人 207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理解 207

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208

消费税的税率 208

应纳消费税的烟 211

卷烟消费税的调整 211

应纳消费税的酒和酒精 212

酒类消费税的调整 213

酒的消费税征收范围 213

应纳消费税的化妆品 214

应纳消费税的护肤护发品 215

应纳消费税的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216

应纳消费税的鞭炮、焰火 217

应纳消费税的汽油、柴油 217

应纳消费税的汽车轮胎 218

应纳消费税的摩托车 218

应纳消费税的小汽车 218

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应纳税额的应税消费品计量单位的换算 219

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 219

消费税的计税依据 219

价外费用 221

应税消费品的平均成本利润率的规定 221

卷烟分类标准的具体规定 222

可以销售额扣除外购已税消费品买价后的余额作为计税价格计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 223

准予从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扣除原料已纳消费税税款的应税消费品 223

消费税的计算 224

消费税的纳税环节 224

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25

消费税的纳税地点 225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 226

消费税的申报缴纳 226

工业企业消费税的缴纳 226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如何缴纳消费税 228

消费税的免税、减税和退税 228

退关的应税消费品补税的办理 230

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退回后已交税款的退还 230

(三)营业税 230

营业税及其特点 230

营业税的作用 230

营业税的纳税人 231

国家对营业税纳税人的具体规定 232

营业税的扣缴义务人 232

营业税的征收范围 233

交通运输业 233

建筑业 234

金融、保险业 234

邮电、通信业 235

文化体育业 236

娱乐业 236

服务业 236

转让无形资产的征税范围 236

销售不动产的征税范围 236

营业税的税率 237

营业税政策近期的调整 238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238

对应税营业额的具体规定 239

对纳税人应税项目价格明显偏低的处理 240

混合销售的税务处理 240

对纳税人经营范围同时涉及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处理 240

营业税的计算 241

营业税的起征点 241

工业企业营业税的缴纳 241

商品流通企业营业税的计算 242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营业税的缴纳 242

营业税的免税和减税 243

营业税的纳税时间 245

营业税的纳税地点 245

营业税的纳税期限 246

(四)关税 247

关税 247

关税的作用 247

关税的纳税人 248

关税的征税对象 249

关税税则 249

关税的税率 250

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251

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完税价格 252

暂准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252

运往境外修理的货物的完税价格 252

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253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关税的计算 253

对房地产建设进口物资的征税规定 253

进出口货物关税的法定减免 254

进出口货物关税的特定减免 255

进出口货物关税的临时减免 255

短期旅客行李物品进口征税免税的限量 256

来华专家行李物品进口征税的免税限量 256

前往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旅游人员携带进境物品的免税限量 256

关税的缴纳方式 257

关税的缴纳期限 258

关税退补 258

保税货物与保税区 259

行邮物品进口税 259

船舶吨税 259

进出口税收及其特点 261

需要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 262

进口征税的对象 262

进口征税适用税目、税率应注意的问题 262

进口征税的计税依据 262

进口征税中的法定减免税规定 263

从国外引进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设备减免进口增值税的规定 263

进口征税的纳税期限 263

进口征税的管理权限 264

可以办理出口退税的企业 264

出口货物的应退税种 265

可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 265

不能退(免)税的出口货物 265

可以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的出口货物 265

出口货物退税率 266

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税款的计算 266

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税款的计算 267

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退税金额的计算 268

退税义务的发生时间 268

出口企业办理退税的时间 269

出口退税的退税期限 269

出口货物退税地 269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规定 269

新闻纸出口停止退税 270

乙烯产品出口退税的规定 270

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免税手续 271

出口企业出口退税的申报 271

出口企业出口退税登记的办理 271

海关对出口退税的管理 272

(五)城市维护建设税 273

城市维护建设税 273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作用 273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 273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 274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 274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免税和减税 274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管 274

(六)土地增值税 275

土地增值税 275

土地增值税的特点 275

开征土地增值税的原因 275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 276

土地增值税的征税对象 277

土地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278

以出售方式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278

土地增值税的扣除项目 279

土地增值额 280

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280

纳税人经营房地产收入的确定 281

房地产评估 281

土地增值税的税率 282

土地增值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282

工业企业土地增值税的缴纳 282

房地产交换土地增值税的征收 283

土地增值税的免税、减税 283

土地增值税的征收机关 284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地点 284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期限 284

缴纳土地增值税的程序 284

(七)企业所得税 285

企业所得税 285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285

哪些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285

独立核算企业或组织作为独立纳税人应具备的条件 286

对企业集团纳税人的规定 286

“新办企业”的条件 286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286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287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包括的项目 287

企业的成本、费用等支出项目的规定 288

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项目 288

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其他扣除项目 289

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利息的支出扣除 290

纳税人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的列支 290

企业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的列支 291

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的扣除 291

纳税人的业务招待费的列支 291

纳税人上交各种基金的扣除 291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企业保险费的列支 292

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对纳税人租赁费用的扣除 292

列支资产费用的计算 292

待摊费用的项目 293

纳税人按财政部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的扣除 293

纳税人资产账盘亏、毁损的处理 294

企业上交总机构管理费的列支 294

纳税人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而购买的小型研究仪器,在计算其应纳所得额时的扣除 294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294

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方法 295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依法不得扣除的项目 297

无形资产的计价和摊销 297

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的摊销 298

存货计价 298

存货计价的方法 299

可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行业 301

企业所得税中“企业亏损”的概念 301

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对企业发生亏损的弥补 301

纳税人在境外已缴纳所得税的扣除 302

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303

工业企业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303

建筑安装企业外出施工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304

商品流通企业应纳所得税的计算 305

金融企业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305

关联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处理 306

企业跨地区设立经销点纳税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306

从联营企业分回利润的补税 308

纳税人投资分回的股息、红利收入的补税 308

企业所得税的免税和减税 308

年度中间开业的新办企业所得税的减免税期限 312

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审批权限 312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313

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313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年度 313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 313

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期限 314

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方式 314

(八)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314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314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314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315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总机构”和“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含义 316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316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中的应税所得 317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额 317

涉外制造业企业应税所得额的计算 317

涉外商业企业应税所得额的计算 318

涉外服务业企业应税所得额的计算 318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应税所得额的计算规定 318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营业收入的确定 319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有关成本、费用的列支限定 320

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受聘于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服务所收取的管理费应当纳税 321

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的划分 322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交际应酬费,可作为费用列支的限度 323

从事信贷、租赁等业务的企业,其坏账准备、坏账损失的核算 323

外国企业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的列支 324

外国石油公司应税所得额的计算 324

外国航空、海运企业的应税所得额的计算 324

不组成企业法人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及缴纳 324

外商将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的一部分转包给其他外商的纳税计算 325

外商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代为采购或制造的机器设备、建筑材料价款的扣除计税 325

外商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服务项目的扣除计税 326

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境内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的汇总纳税规定 326

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境内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的纳税期限和税款的计算 326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应当缴纳所得税的收入 327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收入或所得的征税方法 327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从事自营商品贸易和代理商品贸易的区分 328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收取的佣金缴纳所得税的规定 329

对不能提供完整、准确成本、费用凭证或者收入凭证的企业应税所得额的确定 329

企业经营业务收入的分期确定 329

关联企业 330

税务机关对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331

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的购销业务不按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的,税务机关进行调整的方法 331

税法中所说的“经营期”和“开始获利的年度”的含义 332

企业清算所得的纳税 332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免税和减税 332

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营业机构合并申报缴纳所得税的规定 337

外国企业申请合并申报纳税的报批手续 337

合并申报纳税的外国企业应纳所得税的计算 338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338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分季预缴 339

纳税人在境外已纳外国所得税税款的处理 340

“所得为外国货币”的含义与纳税计算 341

外币业务的税务处理 341

税法中所说的“纳税年度,的计算 342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纳税期限 343

(九)个人所得税 343

个人所得税 343

开征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343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344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344

工资、薪金所得 345

内退后取得的收入要缴税 345

“买断工龄”收入的缴税规定 346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46

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347

劳务报酬所得 348

稿酬所得 348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349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349

财产租赁所得 349

财产转让所得 349

偶然所得 350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350

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 351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352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352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353

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353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353

财产租赁所得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354

财产转让所得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354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355

对个人取得企业股份的征税 355

外籍个人及港、澳、台个人在我国(大陆)从事文艺、体育演出取得收入的征税 356

外籍个人持有中国境内上市公司股票所得的股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356

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的收入纳税的计算 356

捐赠所得纳税的计算 357

境外所得纳税的计算 357

个人所得税的免税和减税 359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 36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地点 36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期限 362

(十)农(牧)业税 363

农业税及其特点 363

农业税的作用 364

农业税政策 364

农业税的纳税人 365

农业税的征税范围 365

农业税计税土地 366

农业税的计税依据 366

农业税常年产量的确定方法 367

主粮与细粮 367

农业税的税率 367

农业税附加 367

农业税征收方式 368

农业税的优待减免规定 368

农业税灾歉减免办法 369

农业税的征收年度 369

农业特产税 369

单独征收农业特产税的必要性 369

农业特产税的特点 370

农业特产税与农业税的联系和区别 371

农业特产税的作用 372

对原征收产品税的农产品改征农业特产税的意义 373

农业特产税的发展变化阶段 373

农业特产税的纳税人 374

应税农业特产品收购单位和个人缴纳农业特产税的理由 374

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征收农业特产税的理由 375

农业特产税征收范围的调整 375

农业特产税应税产品收入 375

对进口农业特产品不征收农业特产税 376

农业特产税的计税依据 376

农业特产品的实际收入 376

烟叶的计税收入 377

确定农业特产税税率的原则 377

农业特产税的税率 377

大宗应税产品收入实行全国统一税率 378

农业特产税的征收环节 378

农业特产税税率的调整 379

农业特产税实行产品比例税率的原因 379

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生产的农特产品的规定 379

农业特产税附加的规定 380

农业特产税的减免税规定 380

农业特产税减免税的审批权限 380

农业特产税减税、免税的办理 381

农业特产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 381

农业特产税的纳税地点 381

农业特产税的纳税期限 382

农业特产税的征收方式 382

农业特产税征收管理应参照税收征管法执行 382

农业特产税委托代征的规定 383

农业特产税应税产品外运税收管理证明 383

农业特产税应税产品外运税收管理证明的开具 384

农业特产税应税产品外运税收检查 384

农业特产税征收应注意的问题 384

牧业税 385

牧业税的纳税人 385

牧业税的征税范围 386

牧业税的征税对象 386

牧业税的税率 386

牧业税的计税依据 387

牧业税的减税、免税 387

牧业税的征收 388

牧业税征收办法的规定 388

(十一)资源税 388

资源税 389

资源税的特点 389

资源税的作用 389

资源税的纳税人 390

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391

资源税的税目、税额 391

资源税的计税依据 393

资源税的课税数量的规定 393

盐税并入资源税的作用 394

盐资源课税数量的特殊规定 395

纳税人可以自己确定所适用的资源税税额 396

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396

工业企业资源税的缴纳 396

资源税的会计处理 396

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不同税目产品的税务处理 397

资源税的扣缴义务人 397

资源税的代扣代缴 398

资源税的减税、免税规定 398

独立铁矿山资源税的减征 399

资源税在新旧税制衔接方面的具体征税规定 399

资源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400

资源税的纳税地点 400

资源税的纳税期限 401

(十二)房产税 401

房产税及其特点 401

房产税的作用 401

房产税的纳税人 402

房产税的征税对象 402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402

房产税的税率 403

房产税的计算 403

工业企业房产税的缴纳 403

房产税的免税规定 404

房产税的征收 405

城市房地产税 405

(十三)土地使用税 406

土地使用税 406

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 407

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 407

土地使用税计税依据 407

土地使用税的税率 407

工业企业土地使用税的缴纳 408

土地使用税的免税 408

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 408

(十四)耕地占用税 409

耕地占用税及其特点 409

开征耕地占用税的原因 409

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 410

耕地占用税的征收范围 410

耕地占用税的税率 410

耕地占用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411

工业企业耕地占用税的缴纳 411

耕地占用税的减税和免税 412

耕地占用税的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 413

(十五)车船税 413

车船税 413

车船税的纳税人 413

车船税的征税范围 413

车船税的适用税额 413

车船税的免税规定 414

车船税的征收 414

车船使用税 414

车船使用牌照税 417

(十六)车辆购置税 418

车辆购置税 418

用车辆购置税取代车辆购置附加费的原因 418

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 419

车辆购置税的征收范围 419

车辆购置税的税率 420

车辆购置税的计算依据、计征方式 421

车辆购置税的征收环节 421

车辆购置税的减免范围 421

车辆购置税的缴纳 422

车辆购置税的征管 422

(十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423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及其特点 423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作用 423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纳税人 424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税率 425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计税依据 425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投资资金 427

商品流通企业缴纳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计算 427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征收形式和方法 428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纳税手续 429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纳税地占 429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特殊处罚规定 430

(十八)契税 430

契税及其开征的意义 430

《契税暂行条例》的修订 431

《契税暂行条例》修改的内容 431

契税的纳税人 432

契税的征税范围 432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土地使用权转让 433

土地、房屋权属转移视同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屋买卖或者房屋赠与征税 433

房屋所有权转让 434

契税的税率 434

契税的计税依据 434

契税的应纳税额 435

契税的减征或者免征 435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435

契税的缴纳 435

(十九)印花税 436

印花税及其开征的意义 436

印花税的纳税人 437

印花税的征税范围 437

印花税的税率 438

工业企业印花税的缴纳 438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印花税的缴纳 440

纳税贴花手续的办理 440

发放或办理应纳税凭证单位的义务 441

印花税票的管理、发售 441

免纳印花税的凭证 442

印花税的特殊处罚规定 442

(二十)屠宰税 443

屠宰税 443

征收屠宰税的意义 443

屠宰税的纳税人 444

屠宰税的征税范围 444

屠宰税税额 444

屠宰税的减免税 445

(二十一)筵席税 445

筵席税 445

筵席税的纳税人和代征代缴义务人 446

筵席税对代征代缴义务人的要求 446

筵席税的征税范围 446

筵席税的计税依据 447

筵席税的起征点 447

筵席税的税率 447

筵席税的计税方法 447

地方管理筵席税的权限 447

三、税务管理 449

(一)税务登记 449

税务登记 449

税务登记的对象 449

税务登记的类型 450

开业登记 450

变更登记 451

注销登记 451

报验登记 452

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登记 452

开业登记的办理程序 452

变更登记的办理程序 453

注销登记的办理程序 454

报验登记的办理程序 455

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登记的办理程序 456

税务登记信息交换 456

税务登记的内容 457

税务登记的管理 457

税务登记证件的管理 458

税务登记证件的作用 459

税务登记验证 459

税务登记换证 460

(二)账簿、凭证管理 460

账簿、凭证管理 460

账簿、凭证管理的意义 461

账簿、凭证管理制度 461

账簿及其种类 462

账簿的设置范围和要求 462

凭证及其种类 465

凭证审核的要求 465

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资料的保管 466

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的保管期限 468

财务制度及其处理办法 469

会计制度及其处理办法 470

会计核算软件 470

财务、会计制度及其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备案制度 471

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处理办法 471

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损毁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 471

对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及其处理办法的管理 471

纳税人资料档案制度 472

建立固定工商户到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提供劳务管理制度 472

(三)纳税申报 473

纳税申报 473

纳税申报制度 473

纳税申报制度的主要内容 474

纳税申报的对象 475

纳税申报方式 476

直接申报 476

邮寄申报 476

电话申报 477

网上申报 477

其他方式申报 478

纳税申报的内容 478

纳税申报表 478

纳税申报表的填写 479

办理纳税申报应提供的材料 480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还应报送的材料 480

纳税申报期限 481

各主要税种的具体纳税期限 481

延期申报 482

办理延期申报程序 483

纳税辅导 483

四、发票管理 484

(一)普通发票管理 484

发票 484

发票的分类 484

《发票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 485

普通发票的印制管理 486

普通发票的内容和标志 487

普通发票的防伪措施 488

发票发售的对象 488

发票领购 489

发票领购的程序 489

普通发票取得的管理 490

取得发票的要求 490

普通发票的开具管理 491

普通发票的缴销管理 492

普通发票的保管管理 493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 494

增值税专用发票 494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防伪标记 494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作用 494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印制管理 495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售管理 495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范围 495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程序 496

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规定 496

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范围 496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时限 497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要求 497

按简易办法征税的货物专用发票的开具 498

汇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规定 498

需要收取价外费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 498

固定业户临时外出经营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 499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购销双方单位名称的写法 499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封顶 499

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达到票面最高金额单位的开具规定 500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签章 500

企业发生销售额超过百万元的经济业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 500

纳税人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500

基层税务机关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专用发票 501

企业发生退货、销售折让,收到购货方抵扣联、发票联的处理 502

使用计算机开具专用发票 502

金税工程 503

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 504

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的功能 505

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管理的规定 506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保管 507

被盗、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办法 508

增值税专用发票缴销的管理 508

税务机关可以取消纳税人使用专用发票的资格的规定 509

五、税款征收 510

税款征收 510

税额核定 510

查账核定 511

查验核定 512

调查核定 513

调查核定的程序 513

调查核定的方法 514

关联企业间不合理经济往来的调整 515

其他方式核定 516

税务机关有权核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的情况 516

税款的征缴方式 517

汇总纳税 518

采取多种征收管理形式的原因 519

驻厂管理形式 520

行业管理形式 520

分片管理形式 520

分片结合行业管理的形式 521

巡回管理的形式 521

对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征管 522

缴税期限 522

一般缴税期限 523

延期缴纳税款 524

延期纳税期限 525

延期纳税的审批 525

税款征收的具体要求 526

税款追征 527

税收追溯期 528

分期纳税 528

税收优先 528

税收优先的具体内容 529

税收保全措施 531

纳税担保 532

纳税担保的形式 533

纳税担保的步骤 533

纳税担保的程序 535

冻结存款 536

冻结存款的程序 537

扣押、查封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537

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程序 539

提交保证金 541

阻止出境 541

阻止欠税人出境的程序 541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542

税收强制执行的方式 543

税收强制执行的程序 544

税收保全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特点 545

实施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应注意的问题 546

协税护税的对象 547

各级政府协税护税的责任或义务 548

有关部门的责任义务 549

信息举报 550

信息举报方式 550

信息举报的受理和立案 551

信息举报人的权利和义务 551

税务举报的奖励 552

配合协助 552

完税凭证 553

税务文书及其送达 554

六、避税与反避税 556

避税 556

避税的特征 556

税收庇护 557

税收筹划 557

避税的类型 558

顺法意识避税与逆法意识避税 559

国内避税 559

税基式避税 559

存货计价法避税 560

折旧计算法避税 560

筹资选择法避税 561

税率式避税 562

低税率法避税 562

利润转移法避税 562

税额式避税 562

增值税避税 563

消费税避税 563

营业税避税 564

法人所得税避税 564

费用分摊法避税 565

挂靠科研法避税 565

横向联合法避税 566

信托法避税 566

技术引进法避税 566

技术改造时机选择避税 566

新产品避税 566

综合利用避税 566

租赁避税 567

补偿贸易避税 567

出口退税避税 567

记账汇率避税 567

税收规避行为避税 568

税收法规的滥用避税 569

选择性条文避税 569

个人所得税避税 570

不明晰条文避税 570

伸缩性条文避税 571

国际避税 571

税境 571

个人流动变化避税 572

人的非流动避税 572

虚设信托财产避税 573

分支机构避税 574

居所转移避税 574

人员非转移避税 575

人的变相转移避税 576

法人变动避税 576

基地公司避税 576

信箱公司避税 577

人员与资金流动避税 577

人的流动与资金的非流动避税 579

人的非流动与资金的流动避税 579

人员与资金非流动避税 580

物的流动避税 580

收入成本转移避税 583

转让定价避税 584

压低或提高转让定价的避税 585

金融机构避税 585

股息剥离避税 586

专利持有公司避税 586

虚设机构避税 586

分散股权避税 587

荷兰夹心点心式避税 587

改变所得性质避税 588

利用避税港避税 588

税收栅栏 589

国际税收协定 589

税收无差别待遇 590

滥用税收协定避税 591

设置直接的传输公司避税 591

设置脚踏石式的传输公司避税 592

设置控股公司避税 592

OECD范本 592

联合国范本 593

顺向避税和逆向避税 594

反避税措施 595

涉外避税与反避税 597

美国的反避税措施 601

英国的反避税措施 603

德国的反避税措施 605

法国的反避税措施 608

反避税的国际合作 609

单边合作 610

双边合作 611

多边合作 612

七、税务代理 615

税务代理 615

税务代理的特征 615

实行税务代理制度的好处 616

税务代理人 617

税务师资格 617

执业税务师资格 617

税务代理机构 618

设立税务代理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618

设立税务代理机构应向审批机关报送的资料 618

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咨询机构开展税务代理业务应具备的条件 619

建立税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双层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619

税务师承办代理业务 620

税务代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621

纳税人对税务代理机构的选择 621

税务代理的业务范围 622

税务代理人的权利 622

税务代理人的义务 623

税务代理关系的确立和终止 623

税务师和税务代理机构违反《税务代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应负的责任 624

税务师被收回执业证书的情况 625

八、税务检查 626

税务检查 626

税务检查的特点 627

税务检查的必要性 628

税务检查的意义 629

税务检查管辖 630

税务检查范围 631

税务检查职权 632

税务检查内容 634

税务检查形式 635

税务检查方式 636

税务检查程序 639

税务检查的一般程序 639

进项凭证检查的要点 640

销项凭证检查的范围 641

在发票检查中税务机关的权力 641

在发票检查中税务工作人员的职责 641

税务人员在发票检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642

在进行发票检查时被检查人的义务 642

税务机关在税收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642

税务稽查程序 643

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凭证稽核查的内容 646

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交叉稽核 647

税务监察 647

税务监督 648

九、税务行政处罚 649

税务行政处罚 649

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 649

税务行政处罚的设定 650

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 650

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651

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652

税务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 653

税务行政处罚收入的缴纳与处罚时效 654

对不执行有关税务征收管理制度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惩罚 654

对未取得营业执照而从事经营的单位或者个人的处理 655

对纳税人不履行纳税申报义务的处罚 655

纳税人不按规定严格账证管理、报送财会资料的处罚 655

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少缴、未缴、多缴税款的处理 656

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或解缴税款的处理 657

用非法手段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方便,导致未缴、少缴、骗取税款的处罚 657

故意欠税是违法犯罪 657

欠税的主要原因 658

纳税人拖欠税款、滞纳金、罚款,经催款无效,或未按期申请复议,拒不履行原决定的处理 659

对发票的违法行为如何处罚 659

对因保管不善而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者有哪些惩处规定 661

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又未申报纳税的处罚 661

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偷税、漏税和骗税的惩罚 661

对税务人员勾结纳税人偷税、抗税的行政处分 662

十、税收法律救济 663

(一)税务行政复议 663

纳税争议 663

税收法律救济 663

税务行政复议 663

税务行政复议的原则 664

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665

税务行政复议的作用 666

税务行政复议管辖 667

税务行政复议机关 668

税务行政复议机构 668

税务行政复议机构的职责 668

税务行政复议申请 669

税务行政复议受理 670

税务行政复议审理 671

税务行政复议决定 672

税务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 672

申请人以谁的名义提起复议申请 673

对不符合复议条件的处理 673

税务行政复议与立案查处税务案件的界限 674

申请人在申请复议前无力按期缴清税款、滞纳金的处理 674

涉外税收行政复议中的复议前置和可选择复议 675

对涉外税收行政复议的期限的规定 675

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的关系 676

(二)税务行政诉讼 677

税务行政诉讼 677

税务行政诉讼的特征 677

税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678

税务行政诉讼的管辖 679

税务行政诉讼起诉 680

企业税务行政诉讼的受理 681

税务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和判决 681

税务行政诉讼的参加人 682

税务行政诉讼中原告的权利和义务 683

税务行政诉讼中被告的权利和义务 684

税务机关应诉程序 684

税务机关上诉和二审应诉 686

税务机关申诉 686

企业对税务行政诉讼的一审判决不服的上诉 686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税收具体行为不能直接起诉的情形 688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处理 688

(三)税务行政赔偿 688

税务行政赔偿 688

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不当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689

税务机关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690

税务行政赔偿方式 690

税务行政赔偿的标准 691

税务行政赔偿的程序 692

十一、税收法律责任 694

税收法律责任 694

违反税法行为 694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695

涉税违法犯罪产生的原因 698

涉税违法犯罪的特点 699

查处涉税违法犯罪的法律依据 702

治理涉税违法犯罪中存在的问题 703

治理涉税违法犯罪的对策 707

税收欺诈 709

税收欺诈的种类 710

税收犯罪 711

偷税罪 711

抗税罪 712

骗取出口退税罪 713

逃避追缴欠税罪 714

危害税收征管罪 715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716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716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717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718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719

盗窃专用发票罪 719

骗取专用发票罪 720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720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721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721

非法出售发票罪 721

单位实施发票犯罪的处罚 721

伪造税票罪 722

增值税专用发票一类案件的标准及查处 722

增值税专用发票二类案件的标准及查处 722

增值税专用发票三类案件的标准及查处 723

增值税案件委托异地协查 723

税务机关的执法程序 724

税务机关的责任 724

税务机关和税务工作人员的经济责任 724

税务机关和税务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 725

税务机关和税务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 726

税务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责任 727

税务机关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728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法律责任 729

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729

参考文献 7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