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  从基础科学到临床预防
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  从基础科学到临床预防

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 从基础科学到临床预防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MEI HWEI CHANG,KUAN-TEH JEANG编;卢建红灯编译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030479426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
《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 从基础科学到临床预防》目录

第1章 概论: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 1

1 引起人类肿瘤的病毒 3

2 致瘤机制 4

2.1 病毒感染与肿瘤的因果联系 5

2.2 确认一种病毒的病因学的基础和临床意义 5

2.3 发现新的致瘤病毒 7

参考文献 7

第2章 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的流行病学 11

1 引言 12

2 全球范围内致瘤病毒感染率 13

3 全球范围内的一些病毒引起的癌症发病率 18

4 肿瘤病毒的致瘤机制 20

5 一些病毒引起的癌症的终生累积发病率 21

6 一些病毒引起的癌症的共同作用因子 21

7 HBV引起的肝细胞癌的风险计算 23

8 通过疫苗和抗病毒治疗减少癌症发生率 25

9 未来展望 26

参考文献 26

第3章 病毒感染、炎症与肿瘤的预防 32

1 引起肿瘤的慢性病毒感染 33

2 炎症与肿瘤 34

2.1 炎症与肿瘤生长的内在联系 34

2.2 肿瘤相关性炎症过程中细胞因子信号机制和分子途径 35

2.3 炎症过程中的肿瘤微环境 36

2.4 肿瘤生长过程中的炎症、缺氧和血管生成 37

2.5 慢性病毒感染和恶性肿瘤中的T细胞耗竭 38

3 炎症与转移 39

4 炎症相关性肿瘤的预防 40

4.1 抗病毒疫苗和治疗 41

4.2 抗纤维化治疗 42

4.3 抗炎治疗 44

5 展望: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景 46

参考文献 47

第4章 病毒感染与肿瘤微环境 59

1 引言 59

2 病毒感染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及其相互影响 59

2.1 炎症、癌变与肿瘤微环境 60

2.2 免疫细胞与肿瘤微环境 61

2.3 microRNA与肿瘤微环境 62

2.4 肿瘤细胞代谢与肿瘤微环境 62

3 几种病毒的感染与肿瘤微环境 63

3.1 EBV与肿瘤微环境 63

3.2 HBV与肿瘤微环境 64

3.3 HCV与肿瘤微环境 65

3.4 HPV与肿瘤微环境 66

3.5 HIV与肿瘤微环境 66

4 针对肿瘤微环境的靶向治疗及展望 67

参考文献 68

第5章 EB病毒的致瘤作用 73

1 引言 73

2 EB病毒的感染与复制 74

2.1 EB病毒的感染与进入细胞 74

2.2 EB病毒的主要编码产物 77

2.3 EB病毒的复制 79

3 EBV相关性肿瘤和疾病 80

3.1 EBV与上皮性肿瘤 80

3.2 EBV与淋巴瘤 82

3.3 EBV与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84

4 EBV通过microRNA发挥致瘤作用 84

4.1 EBV编码的miRNA 85

4.2 EBV诱导宿主miRNA的异常表达 87

4.3 EBV相关的miRNA调控共同的靶基因 88

4.4 EBV相关的miRNA与免疫逃逸 89

4.5 EBV相关的miRNA与炎症和肿瘤微环境 90

4.6 EBV相关的miRNA与临床应用 91

5 小结 91

参考文献 91

第6章 EB病毒感染及相关性疾病的预防 102

1 引言 102

2 EB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102

3 EBV疫苗 103

4 PTLD的治疗 104

5 小结 106

参考文献 107

第7章 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癌作用 110

1 引言 110

2 HBV基因组及复制 111

3 HBx——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反式激活因子 113

4 HBx与E3泛素连接酶:不仅仅是蛋白稳定性的一种联系? 114

5 HBx与肝细胞恶性转化 117

6 HCC中HBVDNA整合及突变的X基因 118

7 结论与展望 118

参考文献 120

第8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预防 126

1 引言 126

2 HCC 造成的疾病负担 127

3 HBV感染的传播途径 127

4 慢性HBV感染与 HCC 128

4.1 发HCC的病毒(HBV)风险因素 129

4.2 HCC宿主因素 130

4.3 母体影响 131

4.4 环境或生活方式因素 131

5 HCC预防 131

5.1 一级预防:通过免疫接种预防HBV感染 133

5.2 接种HBV疫苗有效地减少HBV感染及相关并发症 133

6 通过免疫接种阻止HBV感染和预防HCC的效果 134

7 肝癌预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36

7.1 覆盖率低 136

7.2 疫苗接种后的突破性感染(免疫失败) 137

8 有效控制HBV相关性HCC的策略 138

8.1 预防HBV突破性感染 138

8.2 高危人群筛查和HBV相关HCC的二级预防 139

9 其他癌症预防的未来前景和意义 140

参考文献 140

第9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癌作用 146

1 引言 146

2 HCV和病毒蛋白 147

3 HCV在肝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 148

4 HCV在小鼠体内表现致癌作用 148

5 HCV增强产生氧化应激作用和调节胞内信号 150

6 HCV感染中的ROS来自线粒体 151

7 HCV在诱导ROS的同时减弱某种抗氧化系统 152

8 HCV感染的代谢改变:肝病发展的共同因素 153

9 小结 154

参考文献 155

第10章 HCV感染与肝癌的预防 161

1 引言 161

2 HCV 感染 162

3 丙型肝炎和发生HCC的风险因子 163

4 预防丙肝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发生HCC 164

5 预防慢性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和HCC 165

6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166

6.1 标准治疗方法 166

6.2 聚乙二醇化IFN/利巴韦林抗病毒应答的预测因子 167

6.3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 167

6.4 靶向宿主的药物 171

6.5 治疗性疫苗 171

7 HCV高发人群的预防 172

7.1 预防性疫苗 172

7.2 公共卫生措施 172

8 小结 173

参考文献 173

第11章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182

1 引言 182

1.1 HPV的生命周期 184

1.2 HPV基因组 185

1.3 癌蛋白:E5、E6和E7 186

2 小结 190

参考文献 190

第12章 通过疫苗接种控制HPV感染及其相关性肿瘤 196

1 引言 197

2 目前市售的预防性疫苗 198

3 第二代预防性疫苗的开发 201

4 治疗性疫苗的临床开发策略 203

4.1 治疗性疫苗的概念和目标 203

4.2 基于活载体的治疗性HPV疫苗 204

4.3 基于多肽的治疗性HPV疫苗 205

4.4 基于蛋白质的疫苗 206

4.5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疫苗 207

4.6 基于DNA的疫苗 208

4.7 联合策略 209

5 小结 210

参考文献 210

第13章 HTLV-1与白血病:成人T细胞白血病发生中的病毒-细胞相互作用 219

1 引言 219

2 HTLV-1的感染 220

2.1 流行病学 220

2.2 嗜性和受体 220

2.3 病毒增殖 221

2.4 病毒的基因表达 223

3 Tax的表达决定HTLV-1感染细胞的命运 224

3.1 Tax促进HTLV-1感染细胞的存活和增殖 224

3.2 Tax表达细胞中DNA损伤的累积 227

4 ATL 228

4.1 Tax表达的缺失与对宿主免疫监测的逃避 228

4.2 HBZ的表达 229

5 小结 230

参考文献 230

第14章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感染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预防 241

1 引言 242

2 HTLV-1感染的流行病学 242

2.1 全球概况 242

2.2 日本 242

3 传播模式和临床转归 242

4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流行病学 243

5 HTLV-1的传播机制 243

6 HTLV-1传播的预防 244

6.1 垂直传播的预防 244

6.2 水平传播的预防 244

6.3 输血和性传播的预防 245

7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病程 245

7.1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致病性 245

7.2 从无症状带毒发展到ATLL的决定因素 246

8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246

8.1 急性和淋巴瘤亚型 246

8.2 慢性和郁积亚型 247

9 当前的治疗措施 247

9.1 传统化疗方法 247

9.2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247

9.3 α干扰素(IFN-α)和叠氮脱氧胸苷 248

9.4 ATLL的预防 248

9.5 ATLL预防的未来展望 248

10 小结 249

参考文献 250

第15章 人疱疹病毒8型分子生物学:病毒致病性和复制相关的新功能及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255

1 引言 256

2 HHV-8潜伏期产物与自分泌调节紊乱 257

2.1 潜伏相关核抗原(LANA) 257

2.2 病毒FLICE抑制蛋白(vFLIP) 259

2.3 kaposins 260

2.4 PEL中的病毒白细胞介素-6(vIL-6) 261

2.5 PEL中病毒干扰素调节因子3(vIRF-3) 264

2.6 MicroRNA(miRNA) 264

3 通过裂解活性的新型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268

3.1 病毒白细胞介素-6(vIL-6) 268

3.2 病毒CC趋化因子配体(vCCL) 268

3.3 病毒G蛋白偶联受体(vGPCR) 269

3.4 病毒干扰素调节因子(vIRF) 270

3.5 K7编码的病毒凋亡抑制蛋白(vIAP) 272

4 末端膜蛋白 273

4.1 K1/可变包含ITAM的蛋白(VIP) 273

4.2 K15编码的膜蛋白 274

5 小结 276

参考文献 279

第16章 抗病毒治疗与癌症控制 300

1 引言 300

2 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 301

2.1 抗乙肝病毒治疗 302

2.2 抗HCV治疗 305

3 HBV-HCV共感染 305

4 HBV-HIV共感染和HCV-HIV共感染 306

5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307

6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 308

7 EB病毒(EBV) 309

8 人乳头瘤病毒(HPV) 310

9 梅克尔细胞多瘤病毒 311

10 结论与展望 311

参考文献 31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