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伤寒论》纲要
《伤寒论》纲要

《伤寒论》纲要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长川编
  • 出 版 社:大连:大连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612313x
  • 页数:270 页
图书介绍:
《《伤寒论》纲要》目录

上编 《伤寒论》证治纲要 3

第一章 证治纲要 3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

(一)太阳病纲要 3

(二)太阳病本证 4

1.中风表虚证 4

2.伤寒表实证 5

3.表郁轻证 6

(三)太阳病兼变证 6

1.热证 7

2.虚寒证 7

3.阴阳两虚证 9

4.蓄水证 9

5.蓄血证 9

6.结胸证 10

7.脏结证 10

8.痞证 11

9.上热下寒证 12

10.火逆证 12

11.欲愈候 12

(四)太阳病类似证 12

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3

(一)阳明病纲要 13

(二)阳明病本证 14

1.阳明热证 14

2.阳明实证 14

(1)承气汤证 14

(2)润导法 15

(3)下法辨证 15

(4)下法禁例 16

(三)阳明病兼变证 16

1.发黄证 16

2.血热证 17

(四)阳明病辨证 17

1.辨中风中寒 17

2.辨虚证实证 18

三、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8

(一)少阳病纲要 18

(二)少阳病本证 18

(三)少阳病兼变证 19

传变与预后 19

少阳病治禁 20

附:热入血室 20

四、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20

(一)太阴病纲要 20

(二)太阴病本证 20

(三)太阴病兼变证 21

五、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1

(一)少阴病纲要 21

(二)少阴病本证 22

1.少阴病寒化证 22

2.少阴病热化证 23

(三)少阴病兼变证 23

(四)咽痛证 24

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25

(一)厥阴病纲要 25

(二)上热下寒证 25

(三)辨厥热胜复 26

(四)辨下利 26

(五)辨厥 27

(六)辨呕哕 28

(七)预后 28

第二章 类证鉴别 30

一、太阳病类证鉴别 30

伤寒、中风、温并风温证鉴别表 30

桂枝加葛根汤证、葛根汤证鉴别表 31

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附子汤证、桂枝去芍加附子汤证鉴别表 31

麻黄汤证、桂枝汤证鉴别表 32

葛根汤证、葛根加半夏汤证鉴别表 32

大、小青龙汤证鉴别表 3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麻杏甘石汤证鉴别表 33

葛根芩连汤证、葛根汤证鉴别表 33

黄芩汤证、葛根汤证鉴别表 33

桂甘汤证、桂甘龙牡汤证、桂枝去芍加蜀漆龙牡救逆汤证、桂枝加桂汤证鉴别表 34

栀子汤类证鉴别表 34

桂枝人参汤证、葛根芩连汤证鉴别表 35

干姜附子汤证、茯苓四逆汤证鉴别表 36

小建中汤证、炙甘草汤证鉴别表 36

苓桂术甘汤证、真武汤证鉴别表 37

五苓散证、真武汤证鉴别表 37

桂麻各半汤证、桂二麻一汤证、桂二越一汤证鉴别表 38

苓桂术甘汤证、苓桂甘枣汤证、茯苓甘草汤证鉴别表 38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桅子厚汤证、大承气汤证鉴别表 39

桃核承气汤证、抵当汤(丸)证鉴别表 39

蓄水证、蓄血证鉴别表 40

结胸证鉴别表 40

五泻心汤证鉴别表 41

黄连汤证、半夏泻心汤证鉴别表 42

二、阳明病类证鉴别 42

栀子豉汤证、白虎加人参证、猪苓汤证鉴别表 42

三承气汤证鉴别表 43

湿热发黄三证鉴别表 44

湿热发黄、寒湿发黄鉴别表 45

太阳蓄血证、阳明蓄血证鉴别表 45

阳明中风证、阳明中寒证鉴别表 46

阳明中寒证、阳明实证鉴别表 46

五苓散证、猪苓汤证鉴别表 46

三、少阳病类证鉴别 47

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鉴别表 47

四、太阴病类证鉴别 47

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鉴别表 47

五、少阴病类证鉴别 48

四逆汤类证鉴别表 48

真武汤证、附子汤证鉴别表 48

吴茱萸汤证、四逆汤证鉴别表 49

栀子豉汤、黄连阿胶汤证鉴别表 49

猪苓汤证、黄连阿胶汤证鉴别表 49

猪苓汤证、真武汤证鉴别表 50

少阴咽痛证鉴别表 50

六、厥阴病类证鉴别 51

厥逆类证鉴别表 51

黄芩汤证、葛根芩连汤证、白头翁汤证鉴别表 52

第三章 类方鉴别 53

桂枝汤、小建中汤 53

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 53

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 54

桂枝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55

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一汤 56

大青龙汤、桂二越一汤 57

麻黄汤、大青龙汤 57

茯苓甘草汤、苓桂甘枣汤、苓桂术甘汤 58

麻黄汤、麻杏甘石汤 58

真武汤、附子汤 59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 59

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 60

五苓散、桂枝去桂加茯芩白术汤 61

真武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61

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 62

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桂枝加葛根汤 63

大、小青龙汤 63

葛根芩连汤、黄芩汤 64

栀子厚朴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64

黄连汤、半夏泻心汤、旋复代赭汤 65

桂枝加桂汤、苓桂甘枣汤 66

五苓散、茯苓甘草汤 66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苓桂术甘汤 67

风湿三方 67

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68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 68

大陷胸汤、大陷胸丸 69

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 69

栀子豉汤类方 70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71

承气汤类诸方 72

润导法诸方 73

治发黄诸方 74

下瘀血类方 75

柴胡汤类方 76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78

四逆汤类方 79

附子汤、真武汤 81

黄连阿胶汤、猪苓汤 82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82

治咽痛诸方 83

第四章 症状鉴别 84

发热鉴别表 84

恶风(恶寒)鉴别表 85

厥逆鉴别表 86

胸胁满痛鉴别表 87

心悸鉴别表 88

身痛鉴别表 89

失血鉴别表 90

心下痞满鉴别表 92

谵语鉴别表 93

呕吐鉴别表 93

少腹满痛鉴别表 95

惊恐鉴别表 96

哕鉴别表 97

腹胀满鉴别表 97

发黄鉴别表 98

小便不利鉴别表 99

大便秘结鉴别表 100

口渴鉴别表 101

便溏鉴别表 101

不能食鉴别表 102

身重鉴别表 103

眩晕鉴别表 104

喘咳鉴别表 105

不得眠鉴别表 106

项强鉴别表 106

咽痛鉴别表 107

下利鉴别表 108

腹满痛鉴别表 110

汗出鉴别表 112

烦躁鉴别表 113

第五章 《伤寒论》方药物使用及方剂煎服法 116

一、药物及其出现次数表甘草 116

桂枝 118

大枣 119

生姜 120

芍药 121

干姜 122

附子 122

人参 123

半夏 124

黄芩 124

茯苓 125

麻黄 125

大黄 126

黄连 126

白术 126

杏仁 127

栀子 127

柴胡 127

石膏 127

枳实 128

细辛 128

芒硝 128

牡蛎 128

厚朴 129

蜜 129

香豉 129

当归 129

葛根 129

粳米 130

瓜蒌根 130

泽泻 130

龙骨 130

阿胶 130

桃仁 130

甘遂 130

知母 131

黄柏 131

五味子 131

桔梗 131

葱白 131

猪苓 131

通草 131

蜀漆 131

吴茱萸 131

虻虫 132

赤小豆 132

麦门冬 132

赤石脂 132

苦酒 132

瓜蒌实 132

麻子仁 132

葶苈子 132

猪胆汁 132

酒 132

水蛭 132

其它药物分量表 133

二、方剂煎服法 134

(一)需浓缩药液的方剂 134

(二)需某药先煎的方剂 135

(三)需某药后煎的方剂 135

(四)用特殊溶剂煎煮药物的方剂 136

(五)需用药液溶解药物的方剂 137

(六)全部药物同时煎煮的方剂 139

服法总结表 145

特殊制备方法方剂的服用法 149

丸剂的制备及服用法 150

散剂的制备及服用法 151

用粳米方剂的煎服法 152

附:古今剂量折算表 152

下编 复习思考题 155

第一套 155

多选题 155

传统题 171

答案 180

第二套 243

多选题 243

传统题 252

答案 25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