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国英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7030263377
- 页数:360 页
绪论 1
一、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1
二、现代海洋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4
第一部分 海洋生态学总论 9
第一章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 9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9
一、什么叫生态系统 9
二、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10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11
四、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 13
五、生态系统的自校稳态和生态平衡 16
第二节 生物圈的形成与进化 17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 21
一、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1
二、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内容 21
第二章 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26
第一节 海洋环境 26
一、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 26
二、海水某些物理特性的生态学意义 26
三、海洋环境的主要分区 27
四、海洋沉积物 29
第二节 海洋浮游生物 31
一、浮游生物概述 31
二、浮游植物主要类别 32
三、浮游动物主要类别 34
四、漂浮生物 36
第三节 游泳生物 37
一、概述 37
二、游泳动物的主要类别 38
第四节 底栖生物 40
一、底栖生物的主要类别 40
二、根据底栖生物与底质关系划分的生态类群 43
三、根据个体大小划分的底栖类群 45
第三章 海洋主要生态因子及其对生物的作用 47
第一节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47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47
二、限制因子的原理 48
三、生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50
第二节 光照 50
一、光在海洋中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50
二、海洋藻类光合色素对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吸收 52
三、光与海洋动物的分布和昼夜垂直移动现象 52
四、海洋生物的发光现象 53
第三节 温度 54
一、海洋水温分布 54
二、海洋生物对温度的耐受限度及海洋生物的地理分布 55
三、温度对新陈代谢和发育生长的影响 56
第四节 海流 57
一、海流的类型 57
二、大洋表层的风生环流 57
三、海流对海洋生物的作用 59
第五节 盐度 59
一、海水主要无机组分与盐度 59
二、盐度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61
第六节 溶解气体 62
一、溶解氧(O2) 62
二、二氧化碳(CO2)和pH 63
三、氮(N2)和二甲基硫(DMS) 64
第四章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与动态 66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与种群统计学基本参数 66
一、种群的概念 66
二、种群密度与阿利氏规律 67
三、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69
四、出生率和死亡率 69
五、种群增长率和世代时间 71
第二节 种群的数量变动与生态对策 72
一、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72
二、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75
三、种群的生殖对策 77
四、种群调节 79
第三节 种群的衰退与灭绝 80
一、种群的建立和种群的衰退与灭绝 80
二、导致种群灭绝的内在机制 81
三、灭绝旋涡 82
第四节 集合种群 83
一、集合种群的概念 83
二、集合种群动态的Levins模型 84
三、集合种群研究的应用意义 85
第五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种间关系和生态演替 88
第一节 生物群落概述 88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及特征 88
二、群落间种类组成相似性与边缘效应 89
三、群落中不同物种的作用 89
四、群落种类组成的季节动态 90
第二节 海洋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91
一、种间食物关系 91
二、种间竞争和生态位理论 93
三、种间共生关系 97
第三节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 100
一、物种多样性与多样性指数 100
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 102
三、影响群落组成结构形成的因素 103
第四节 群落的生态演替 107
一、生态演替及演替类型 107
二、海洋生物群落的演替 109
三、演替过程群落结构与机能的变化 112
第六章 海洋初级生产力 116
第一节 海洋初级生产的基本过程和生产力的有关概念 116
一、初级生产过程的基本化学反应——光合作用 116
二、生产力的有关概念 116
三、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118
第二节 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119
一、光 120
二、营养盐 121
三、物理海洋学过程对初级生产力的控制 124
四、牧食作用 125
第三节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和总量估计 127
一、热带、亚热带大洋区和赤道带 128
二、温带(亚极区)海洋 129
三、极地海区 131
四、沿岸区 132
五、大型底栖植物生产力 134
六、海洋初级生产力总量估计 134
第四节 海洋新生产力 136
一、新生产力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136
二、海洋新生产力的估计 138
三、新生产力与营养盐供应特征的关系 140
四、新生产力水平与浮游生物的粒径组成及营养循环特征的关系 142
五、新生产力的研究意义 143
第七章 海洋食物网与能流分析 147
第一节 海洋经典食物链和微型生物食物网 147
一、海洋经典食物链 147
二、微型生物食物环(网) 149
三、微食物网中各类生物的生物量与生产力 151
四、微食物网在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152
第二节 海洋简化食物网及营养结构的上行、下行控制 154
一、简化食物网及营养物种 154
二、食物网的上行控制和下行控制 156
三、营养层次的测定 158
四、粒径谱、生物量谱的概念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研究中的应用 159
第三节 消费者的能流分析与次级生产力 161
一、消费者的能量收支模式与生态效率 161
二、各类消费者的生物量与生产力 163
三、动物种群产量的测定方法 166
第四节 生态系统层次的能流分析 168
一、英吉利海峡西部沿岸能流分析 168
二、生态系统能流的Ecopath模型简介 170
第八章 海洋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与生物地化循环 174
第一节 海洋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 174
一、有机物质的分解作用及其意义 174
二、分解者类别及其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的作用 176
第二节 海洋碳循环 177
一、海水中的主要有机碳库及来源 177
二、海洋水层碳的传递与转化 178
三、沉积物中有机物质的分解 181
四、有机物在海底的埋藏 184
第三节 全球碳循环的汇、源与海洋生物泵的作用 184
一、全球碳循环的汇与源 184
二、海洋生物泵对大气碳的净吸收作用 186
三、关于提高海洋生物泵效率和缓解温室效应的讨论 187
第四节 海洋氮循环 188
一、海洋中氮的存在形态与分布 188
二、海洋氮循环的基本过程 189
三、固氮作用 191
四、脱氮作用 193
第五节 海洋磷循环 194
一、海洋中磷的形态与转化 195
二、磷的生物利用与再生 196
三、海洋生态系统磷循环的源与汇 198
四、海洋生态系统的磷限制 200
第六节 海洋硫循环 201
一、硫循环的基本过程 201
二、海洋二甲基硫的产生过程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202
第二部分 海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207
第九章 海岸带与浅海生态系统(一) 207
第一节 海岸带概述 207
一、海岸带与海岸湿地及其保护意义 207
二、海岸带的环境特征和生物的适应性 209
第二节 河口和盐沼 212
一、河口的类型及环境特征 212
二、河口区的生物组成及其适应性 215
三、河口区的生物多样性与能流特征 216
四、盐沼 217
第三节 岩岸潮间带和沙滩 219
一、岩岸潮间带 219
二、沙滩 222
第四节 红树林沼泽 225
一、什么是红树林 225
二、生境特征 225
三、红树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226
四、红树林种类的演替特点 227
五、红树林生物群落及生产力 228
六、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 231
第十章 海岸带与浅海生态系统(二) 233
第一节 珊瑚礁 233
一、珊瑚的构造 233
二、珊瑚礁的形成 233
三、珊瑚礁的分布及其生境特征 234
四、珊瑚礁的类型 235
五、珊瑚-藻类共生关系及其意义 236
六、珊瑚礁生物群落多样性 237
七、珊瑚礁的生产力与能流特点 238
第二节 海藻场和海草场 239
一、海藻场 239
二、海草场 241
第三节 浅海—陆架区 245
一、主要环境特征 245
二、生物群落的特点 247
三、底栖动物的摄食类型 249
四、生物量与生产力 250
第四节 近岸上升流区 251
一、上升流及上升流区生态特征概述 251
二、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 252
第十一章 深海区、热液口区和极地海区 257
第一节 大洋区 257
一、主要环境特征 257
二、深海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258
三、大洋区的生物组成 259
第二节 深海底 261
一、深海底地貌和沉积物 261
二、深海底的生物 262
三、深海底的物种多样性 263
四、深海底的食物供应 264
五、深海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265
第三节 热液口区 267
一、海洋中的独特生态系统 267
二、热液口的生物组成 268
三、热液口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 270
四、热液口生物对极端环境的独特适应机制 271
五、热液口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与演替 271
六、热液口生物的扩散 271
七、浅水热液口和冷渗口 272
八、热液口生态系统的研究意义 272
第四节 极地海区 273
一、浮冰 273
二、海冰中的生物 275
三、海冰边缘区 276
四、南极磷虾 277
五、极地的底栖生物 277
六、哺乳类和鸟类 278
七、全球气候变化对极地海区的影响 279
第三部分 海洋面临的威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十二章 过度捕捞与海水养殖问题 281
第一节 传统的渔业资源管理模式 281
一、最大持续产量的原理 281
二、持续产量模型 282
三、动态库模型 283
四、单物种渔业资源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286
第二节 过度捕捞 286
一、过度捕捞的概念 286
二、过度捕捞对渔业产量和渔获物组成的影响 288
三、过度捕捞对海洋珍稀动物和群落优势种、关键种的损害 289
四、兼捕及渔具、渔法对生物资源和海底生境的破坏 290
五、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退化 291
第三节 海水养殖问题 293
一、我国的海水养殖概况 293
二、养殖水域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 294
三、养殖区的生境破坏或改变 295
四、养殖对象逃逸、放流的潜在生态安全问题 296
五、海水养殖带来的药物污染和由饵料引起的生态问题 298
第十三章 海洋污染、生境破坏与全球气候变化 300
第一节 海洋污染 300
一、海洋污染和环境自净作用 300
二、近岸海洋的富营养化及其生态效应 303
三、有机污染物 307
四、其他污染 308
五、生物入侵 309
第二节 近岸海洋生境破坏 311
一、生境的概念与生境破坏的生态效应 311
二、人类活动对近岸海洋生境的破坏 312
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 316
一、全球气候变化 316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近岸海洋环境的影响 317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海洋生态效应 319
第十四章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管理 324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24
一、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内涵 324
二、海洋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326
三、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 329
第二节 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与途径 330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与原则 330
二、生态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332
三、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335
第三节 海洋自然保护区 337
一、海洋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337
二、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338
三、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339
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养护功能与溢出效应 339
五、海洋自然保护区在恢复退化生境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41
六、海洋自然保护区网络 341
第四节 大海洋生态系 342
一、大海洋生态系的内涵 342
二、大海洋生态系的管理目标与实践 343
参考文献 346
- 《海洋文明小史》倪谦谦责编;王存苗译;(法)雅克·阿塔利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你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编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长江口物理、化学与生态环境调查图集》于非 2019
-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 森林生态系统卷 云南西双版纳》邓晓保·唐建维 2010
- 《一带一路非洲东北部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俞乐 2019
- 《江苏中小企业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企业生态研究中心 2019
- 《批判 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梅丽著 2019
- 《海洋功能食品》王卉 2019
- 《断陷湖盆比较沉积学与油气储层》赵永胜等著 1996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