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严全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5964013
  • 页数:7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研究相似论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
《文以载道》目录
标签:

序言 1

第一编 5

第一章 关于《相似论》 5

第一节:《相似论》中的三个相似关系 6

第二节:《相似论》中的三个相似定律 7

第二章 天、地、万物、人中的相似转化—生成关系 16

第一节:从时间纵向的角度认识相似——到宇宙初创中追寻相似的来龙去脉:宇宙中相似转化—生成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中的绕核运动和螺旋运动动 16

第二节:地球万物中相似转化—生成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动植物界中的绕核运动和螺旋运动 21

第三节:人与人类社会中相似转化—生成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与人类社会中的绕核运动和螺旋运动 25

第四节: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种种相似转化—生成形式 29

第五节:历史舞台上的相似转化—生成现象 34

第六节:天、地、万物、人之间的不可思议的相似转化—生成现象 46

第七节:天、地、万物、人之间相似转化—生成关系的哲学思考 47

第三章 人类主要思维形式中的相似转化—生成关系及其先天性存在和原始性存在 50

第一节:人的思维与被思维事物之间的相似对应性 51

第二节:人类主要思维形式中的相似转化—生成关系 51

第三节:人类思维形式中相似转化—生成关系的先天性存在和原始性存在 63

第四章 阅读、写作中的相似转化—生成关系 66

第一节:与阅读、写作相关因素中的相似转化—生成关系 67

第二节:汉语词语中的相似转化—生成关系 72

第三节:阅读、写作中的相似转化—生成关系 126

第四节:阅读、写作中相似思维的一般培育方式 248

第五节:从认知学说的角度,简论阅读、写作中的相似转化—生成关系 253

第六节:对阅读、写作中相似转化—生成关系的哲学思考 268

第五章 哲学创立、科学技术创造、文学艺术创作中的相似转化—生成关系 273

第一节:哲学学说创立中的相似转化—生成关系 273

第二节:科学技术创造中的相似转化—生成关系 305

第三节:文学艺术创作中的相似转化—生成关系 323

第四节:相似转化—生成关系在哲学创立、科学技术创造、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哲学意义 424

第六章 事物间的横向相似转化—生成关系 428

第七章 相似转化—生成关系的美学意蕴 461

第八章 对“道”——相似转化—生成律的无尽遥思与遐想 467

第二编 480

第一章 《同构论》及同构现象 480

第一节:《同构论》简介 480

第二节:宇宙中的同构转化—生成现象 481

第二章 人类创造中的一般性同构转化—生成关系 483

第一节:阅读、写作中的一般性同构转化—生成关系 483

第二节:哲学创立、科学技术创造、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般性同构转化—生成关系 494

第三节:不同领域间的横向一般性同构转化—生成关系 513

第四节:一般性同构转化—生成关系的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的哲学思考 516

第五节:一般性同构转化—生成关系的美学意蕴 519

第三章 人类创造中的特殊性同构转化—生成关系 520

第一节:黄金分割——0.618式同构转化—生成关系 520

第二节:圆的同构转化—生成关系 525

第三节:分形自相似嵌套结构中的同构转化—生成关系 542

第四节:螺旋结构中的同构转化—生成关系 560

第五节:对称中的同构转化—生成关系 591

第六节:特殊性同构转化—生成关系中的美学意蕴 641

第四章 对老子之“道”——同构转化—生成律的无尽遥思与遐想 648

第三编 654

第一章 《宇宙全息统一论》简介 654

第一节:《宇宙全息统一论》的作者及内容简介 654

第二节:《宇宙全息统一论》中的重要概念 655

第三节:《宇宙全息统一论》中的重要定律 657

第四节:全息性与相似性、同构性之间的关系 662

第二章 用全息理念和全息规律来观照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的各种创造活动,可以获得既新鲜有趣又富有启迪的新认识 664

第一节:用“全息元”这一新概念来解读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的创造活动,可以惊奇地发现,宇宙万物及人的创造活动中,原来都存在着各自的全息元 664

第二节:在天、地、万物、人类社会、人体以及写作与阅读、哲学创立、科学技术创造、文学艺术创作中,存在着一条共有的规律——全息重演律 680

第三节:在天、地、万物、人类社会、人体以及写作与阅读、哲学创立、科学技术创造、文学艺术创作中,存在着又一条共有的规律——全息自返律 693

第四节:用“全息理念”来解读已有的命题或概念可以获得更本质的认识 700

第五节:事物间的横向全息转化—生成关系 710

第三章 宇宙全息转化—生成律的哲学思考 715

第一节:全息转化—生成律的认识论意义 715

第二节:全息转化—生成律的方法论意义 718

第五节:全息转化—生成律的本体论意义 722

第四章 事物间全息转化—生成关系的美学意蕴 724

第五章 对老子之“道”——全息转化—生成律的无尽遥思与遐想 7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