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国经筋学
中国经筋学

中国经筋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薛立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1747433
  • 页数:87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次从《内经》及远古中医学中挖掘,用现代医学原理整理提高并阐明其内涵的针灸学分支学科,本书重新分析,阐明经筋基本概念,分布规律,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方法。从解剖学角度详细剖析《内经》十二经筋的解剖学内容,各经筋起结聚及积性损伤形成的三百余结筋病创点。
《中国经筋学》目录
标签:经筋 立功

第一章 经筋学发展简史 1

第一节 中医学形成史 1

第二节 经筋学发展分期 9

第二章 经筋体系概述 13

第一节 经筋学相关词汇的出现 13

第二节 对疼痛的认识 17

第三节 早期经筋原貌 21

一、《足臂十一脉灸经》 21

二、《脉书·十一脉》 24

第四节 经筋体系 26

一、经筋本义 26

二、经筋系统的内容 34

三、经筋体系 36

四、经筋系统的功能 37

五、经筋系统与气街 41

第五节 经筋体系与经络学说 44

一、经脉体系 44

二、是动病与所生病 50

三、经络学说 55

第三章 十二经筋循行分布和结筋病灶点 57

第一节 概述 57

一、经筋、筋结点、结筋点、结筋病灶点 57

二、诊查方法 57

第二节 十二经筋与结筋病灶点 58

一、足太阳经筋 58

二、足少阳经筋 130

三、足阳明经筋 162

四、足太阴经筋 203

五、足厥阴经筋 216

六、足少阴经筋 223

七、手太阳经筋 234

八、手少阳经筋 248

九、手阳明经筋 264

十、手太阴经筋 274

十一、手心主(厥阴)经筋 287

十二、手少阴经筋 299

第四章 十四经脉循行分布与腧穴 307

第一节 概述 307

一、腧穴形成与发展 307

二、腧穴定位方法 309

第二节 经脉与腧穴 312

一、手太阴肺经 312

二、手阳明大肠经 315

三、足阳明胃经 317

四、足太阴脾经 322

五、手少阴心经 325

六、手太阳小肠经 326

七、足太阳膀胱经 329

八、足少阴肾经 335

九、手厥阴心包经 338

十、手少阳三焦经 340

十一、足少阳胆经 343

十二、足厥阴肝经 347

十三、奇经八脉 349

十四、经外奇穴 358

十五、阿是穴 361

十六、特定穴 362

第五章 病因病理 368

第一节 病因 368

一、六淫 368

二、七情不调 370

三、其他致病因素 372

四、经筋疾病的病因特点 373

第二节 病理 378

一、经筋疾病的病机特点 378

二、经筋疾病的病理特点 381

三、产生痹痛的经筋组织与疼痛特征 383

第六章 诊断 388

第一节 望诊 388

第二节 闻诊 393

第三节 问诊 394

第四节 切诊 396

第五节 经筋痹痛的诊断 401

第七章 针灸方法 417

第一节 毫针疗法 417

第二节 长圆针疗法 420

第三节 灸法 426

第四节 火针法 426

第五节 物理疗法 427

第六节 水针疗法 430

第七节 火罐疗法 431

第八节 理筋推拿法 432

第九节 手术疗法 437

第十节 中草药疗法 438

第八章 治疗总则 441

第一节 经筋辨证 441

第二节 经脉辨证 448

一、十四经脉循行与病证 449

二、经脉辨法 453

第三节 八纲证治 457

第四节 气血证治 459

第五节 脏腑辨证 462

第九章 经筋痹证治疗篇 465

第一节 头面部经筋痹证 465

一、手足太阳经筋 466

二、手足少阳经筋 469

三、手足阳明经筋 471

第二节 颈项部经筋痹证 480

一、手足太阳经筋 481

二、手少阳经筋 483

三、足少阳经筋 486

四、手足阳明经筋 488

第三节 肩部经筋痹证 503

一、手太阳经筋 506

二、手少阳经筋 508

三、手阳明经筋 510

四、手太阴经筋 512

五、手心主(厥阴)经筋 514

六、手少阴经筋 516

第四节 肘部经筋痹证 543

一、手太阳经筋 545

二、手少阳经筋 547

三、手阳明经筋 550

四、手太阴经筋 551

五、手心主(厥阴)经筋 553

六、手少阴经筋 555

第五节 指腕部经筋痹证 567

一、手太阳经筋 568

二、手少阳经筋 570

三、手阳明经筋 571

四、手太阴经筋 573

五、手心主(厥阴)经筋 576

六、手少阴经筋 579

第六节 胸背部经筋痹证 588

一、手足太阳、足少阴经筋 589

二、手足少阳经筋 592

三、足阳明经筋 594

第七节 腰腹部经筋痹证 608

一、足太阳经筋 609

二、足少阳经筋 613

三、足阳明经筋 615

四、足太阴经筋 618

五、足少阴经筋 620

六、足厥阴经筋 622

第八节 骶髋部经筋痹证 639

一、足太阳经筋 644

二、足少阳经筋 647

三、足阳明经筋 649

四、足太阴经筋 652

五、足厥阴、少阴经筋 654

第九节 膝部经筋痹症 681

一、足太阳经筋 687

二、足少阳经筋 689

三、足阳明经筋 692

四、足三阴经筋 695

第十节 足踝部经筋痹证 728

一、足太阳经筋 733

二、足少阳经筋 735

三、足阳明经筋 737

四、足太阴、厥阴经筋 739

五、足少阴经筋 741

第十章 经络、内脏疾病 760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760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 762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767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 777

第五节 类风湿疾病与理化因素疾病 781

第六节 精神疾病 783

第七节 神经疾病 785

第八节 男科疾病 792

第九节 妇科疾病 798

第十节 外科疾病 803

第十一节 儿科疾病 805

第十二节 耳鼻喉科疾病 807

第十三节 眼科疾病 816

第十四节 皮肤科疾病 818

第十五节 不良习惯戒除与疾病预防 820

第十一章 养生预防和康复 827

第一节 养生 827

第二节 适用于中老年人的有氧运动 833

第三节 导引健身法 845

第四节 中医预防 852

一、未病先防 852

二、既病防变 853

三、病后防复 853

第五节 经筋痹证的预防和康复 854

一、预防经筋的损伤 855

二、经筋痹证的康复方法 865

三、各分部的康复训练 8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