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社会认知  了解自己和他人
社会认知  了解自己和他人

社会认知 了解自己和他人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黎岳庭,刘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3107780
  • 页数:416 页
图书介绍:社会认知主要研究人们如何对自己和他人判断、理解和评价,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社会态度、动机和情绪、社会类属性思维、社会知觉、社会归因、语言交流、社会认同以及群体关系等。本书把社会认知科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前沿或最新的研究理论、方法和结果能囊括进来。为了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使用较多的例证或数据,引用实验、图表和插图等,从科学心理学(主要是社会心理学)角度系统地探讨社会认知领域,其中包括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社会认知的神经和生体基础;社会认知在中国的研究,社会知识和信息加工,社会意识和表征,社会思维,社会认同,语言交流和社会动机,群体认知,以及社会认知在教育和经济等方面的应用。
《社会认知 了解自己和他人》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开篇:姚明与林浩 1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及其历史发展 2

第三节 社会认知举例 5

一、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 5

二、战争、和平、正义与社会群体的认同 6

三、求对欲和是非曲直 7

第四节 本书目的、结构和概述 10

结束语 12

专业术语 13

问题与思考 13

第二章 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14

第一节 建构理论 15

一、现象 15

二、关键共性 15

三、抽象性 17

第二节 扶植理论 18

一、多方位思考 18

二、理论规范化 19

三、让理论成长 20

第三节 理论的检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21

一、科学观察的形式:对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22

二、描述性研究 22

三、解释性研究 24

四、对现象的预测和控制 25

第四节 社会认知的研究重点和方法 26

一、认知革命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26

二、当代社会认知研究的特点 27

三、观察认知过程 28

四、区分不同的心理过程 29

五、测量意识无法控制的自动过程的方法 31

六、辨认高效率的过程 33

七、求证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实验方法 34

八、实验操控的效度 36

结束语 37

专业术语 38

问题与思考 38

第三章 社会认知的生理和神经机制 39

第一节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与“社会脑” 39

一、扣带前回对情绪认知起关键作用 40

二、杏仁核在情绪体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2

第二节 情绪的评定与情绪调控的神经基础 44

一、情绪评定的理论 44

二、情绪与情绪调控的神经基础 47

三、情绪障碍 47

第三节 自我意识与道德 52

一、自我意识 52

二、道德的脑机制 52

第四节 认知冲突 53

一、非社会冲突加工 54

二、社会冲突加工 56

第五节 欺骗的动机及其结果反馈 57

第六节 赌博的电生理证据 62

一、P300 62

二、OFC 63

三、杏仁核 64

四、腹侧纹状体 65

五、前额叶皮层和ACC 66

第七节 经济决策的脑成像研究 66

结束语 67

专业术语 68

问题与思考 68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化及其社会认知思想 69

第一节 中国上古时代的图腾认知以及华夏民族的认同感 69

第二节 中国古代儒道佛的社会认知思想举例 71

一、儒家的“知”、修身、中庸与和谐相处思想 72

二、道家老子的“道德”和谐,修为,与“上善若水”的社会认知思想 72

三、佛教的“苦乐”智慧,“无我”认知和禅宗 73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知人学说” 75

一、“知人学说”的概述 75

二、中国古代“知人学说”的主要内容和表现 79

三、中国古代“知人学说”的主要策略和方法 85

结束语 98

专业术语 99

问题与思考 99

第五章 社会认知在中国的研究 100

第一节 社会认知在中国的前科学形态探讨:经验描述 101

一、谚语 101

二、思辨 104

三、教材评述 107

第二节 社会认知在中国的科学研究(接轨取向) 109

一、内隐社会认知 109

二、社会知觉 115

三、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118

四、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119

第三节 社会认知在中国的科学研究(脱轨取向) 120

一、关于民间概念的研究 120

二、社会认知本土化研究 122

三、台湾和香港社会认知研究 124

结束语 125

专业术语 125

问题与思考 125

第六章 社会知识结构和信息加工过程 126

第一节 社会知识结构:类型、概念和基模 127

一、概念和理论模型 129

二、基模,知识结构的建立、激活和应用——类型概念和记忆系统的关系 132

第二节 社会实践中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的目标性和功能性 141

一、社会认知心理学对动机和行为目标性的认识 142

二、目标的确立、选择和调节——社会认知的受控过程和自动过程 146

三、目标性行为对认知过程的要求 149

结束语 152

专业术语 153

问题与思考 153

第七章 人以群分:类属性思维的正确性与社会公平性 154

第一节 什么是类属性思维 154

第二节 类属性思维的不正确和正确性:对弱势群体和其他人的认知 156

一、类属性思维经受不正确性的指责和早期的公平性研究 156

二、类属性思维的正确性的近期研究和发展 158

第三节 类属性思维的正确性:社会群体研究的证据 159

一、正确性意味着几个不同的群体对某一个群体进行群体外类属性思维的吻合 160

二、正确性意味着群体外与群体内类属思维的吻合 160

三、正确性是作为类属性思维和更多客观指标之间的吻合 161

四、正确性是群体内变异的睛雨表,能客观迅速反映群体内的差异 162

第四节 类属性思维具有“正确性”的理论解释 163

一、类属性思维的理性分类论 163

二、类属性思维的或然性概率论 164

三、类属性思维的生态—进化—环境论 164

四、类属性思维的反映构造论 165

五、类属性思维的信息加工论 166

六、类属性思维的动机论 167

第五节 群分化、类属性思维EPA理论和社会公平性 168

一、“群分化”有合理和不合理的因素 168

二、类属性思维的EPA(评价—激活—正确)理论模型 169

三、正确性与评价:运用或滥用类属性思维 170

四、类属性思维的EPA模型的有效性及不可归类性 172

五、类属性的自发成分:激活能力或潜能 173

六、判断过程中的自动化和被控制的线索:隐性类属性思维 174

第六节 研究类属性思维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174

一、EPA类属性思维正确性的影响因素 174

二、类属性思维正确性就像能跳舞的熊 175

三、类属性思维与社会公平性及和谐性 176

结束语 177

专业术语 178

问题与思考 178

第八章 归因理论与文化心理学的贡献 179

第一节 归因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180

一、早期的归因研究 180

二、归因偏误和近来的研究 181

第二节 归因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心理学的解释 185

一、人类学理论 186

二、个体主义和团体主义 186

三、心理语言学 188

四、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 188

五、归因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 190

结束语 191

专业术语 193

问题与思考 193

第九章 社会表征 194

第一节 从表征到社会表征 195

一、表征的原始含义与心理表征 195

二、个体表征与集体表征 195

三、社会表征 196

第二节 社会表征的形成与结构 198

一、社会表征的起源 198

二、社会表征的形成过程:锚定与具化 199

三、社会表征的结构:中枢系统和边缘系统 200

四、社会表征的核心:基耦 202

第三节 社会表征的研究实例 203

一、关于健康与疾病的社会表征 203

二、关于社会互动的社会表征研究 206

三、关于生活质量的社会表征研究 208

第四节 社会表征理论的简要评价 210

结束语 212

专业术语 213

问题与思考 213

第十章 认知与沟通:社会行动的知性与群性 214

第一节 认知表征 214

一、程序知识 214

二、陈述知识 216

第二节 沟通 221

一、沟通不单是一种编码与译码历程 221

二、沟通不单是一种推断沟通意图的认知历程 223

三、沟通中使用和建立的社会知识 226

四、沟通中使用和建立的社会互动 230

结束语 235

专业术语 235

问题与思考 236

第十一章 群体动力:个人和群体 237

第一节 群体的定义和形成 238

第二节 他人的存在对个体的影响 239

一、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 239

二、社会惰化和社会补偿 240

第三节 群际关系:社会分类和社会认同及其影响 241

一、社会认同理论和内群偏私 242

二、群体规范和自我分类理论 243

三、自尊和群际歧视 244

四、偏见和综合威胁理论 246

第四节 群体内的互动:竞争还是合作 246

一、社会两难困境 246

二、利己主义者之间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 248

第五节 群体决策 249

一、群体思维 249

二、群体极化 250

三、社会决策规则 252

四、少数派影响 252

第六节 中国社会中的群体行为:信任与合作 253

一、一般信任和安心感 253

二、中国与日本、美国的信任比较 253

三、中国人凭什么相信他人 254

四、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实验研究 255

结束语 256

专业术语 258

问题与思考 258

第十二章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259

第一节 儿童理解自我—他人关系的发展 260

一、米德的“角色采择” 260

二、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与“去自我中心”过程 261

三、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变化 263

第二节 儿童移情的发展 267

一、移情的概念与移情反应的类型 267

二、儿童移情发展的阶段 268

三、移情的唤醒机制 269

四、移情与道德 270

第三节 儿童的心理理论和朴素人格理论的发展 271

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272

二、儿童朴素人格理论的发展 275

第四节 儿童社会认知的信息加工模型 278

一、攻击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279

二、社会能力的信息加工模型 284

第五节 儿童对友谊和权威认知的发展 285

一、儿童对友谊认知的发展 286

二、儿童对权威认知的发展 288

第六节 儿童对规则认知的发展 291

一、规则的范畴 291

二、儿童的规则范畴性认知 292

三、儿童的规则推理 293

结束语 297

专业术语 298

问题与思考 298

第十三章 社会认知与经济行为 299

第一节 社会认知与消费行为 299

一、认知因素的影响 299

二、动机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304

三、情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307

四、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308

第二节 社会认知与经济谈判 309

一、认知因素对谈判的影响 309

二、动机对谈判的影响 312

三、情感对谈判的影响 317

四、文化因素对谈判的影响 317

第三节 社会人的经济决策 318

一、理性期望模型 318

二、“齐当别”抉择模型 323

第四节 社会认知与行为金融学 328

一、有限理性与行为金融学 328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范畴 329

三、我国开展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必要性 331

四、我国投资者心理行为机制的研究构思 332

五、开展我国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几点建议 333

结束语 334

专业术语 335

问题与思考 335

第十四章 总结和展望 337

参考文献 3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