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九曲荆江
九曲荆江

九曲荆江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傅伟才著
  • 出 版 社: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63020225
  • 页数:299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荆江的古老历史、离奇演变和悲壮现实,展望了荆江的美好未来。尤其是客观、历史地总结了98、99抗洪斗争的经验与教训,剖析了荆江洪灾频繁发生的缘由,为科学治理荆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九曲荆江》目录
标签:

一、荆江概述 1

地质地貌 1

河床的形成与演变 3

河床的形态特征 5

两岸穴口的演变 7

古荆江大堤 9

雨情水情 12

泥沙运动 13

荆江之险 16

二、荆南“四口” 18

“四口”成因 18

松滋口(河) 20

太平口(虎渡河) 21

藕池口(河) 23

调弦口(华容河) 25

“四口”问题上的争论 27

三、九曲之缘 30

松软的古云梦泽 30

“四口”影响河势 31

崩坍改变河势 32

裁弯引发新变化 33

四、江湖关系 35

洞庭湖的形成 35

湖南“四水”及其他河流 38

江湖关系的演变 41

江湖矛盾的焦点 45

五、荆江之灾 48

“悬”起的荆江 48

漫溢的洞庭 50

大灾纪略 55

六、先民足迹 60

10万年前 60

5万年前 62

5000年前 63

中国稻作农业的故地 66

辉煌的农业开发史 68

七、领袖情结 72

首绘宏图&孙中山  72

“高峡出平湖”&毛泽东  73

“看准了就下决心”&邓小平  75

惊世壮举&江泽民  76

八、英雄史诗 78

岳阳’96大决战——湖南岳阳人民抗洪救灾纪实 78

难忘’98(一)——荆江两岸人民抗击特大洪水纪实 84

难忘’98(二)——洞庭湖区生死大决战 98

难忘’98(三)——抗洪斗争中最可爱的人 106

难忘’98(四)——长江等流域特大降雨成因 111

治理荆江没有退路——’96、’98两次特大洪灾后的思考 112

九、世纪战略 114

治水方略 114

分、蓄洪区建设 116

裁弯取直工程 121

护岸护坡 125

平垸行洪 126

加固荆江干堤 128

整治洞庭湖 130

“第三次解放” 134

十、黄金水道 137

荆江多良港 137

移情别恋冷大江 138

进亦难,退亦难 140

重振黄金水道雄风 142

十一、荆江待变 145

三峡工程与荆江 145

荆江面对新情况 148

江防仍是第一要务 149

治污迫不及待 151

荆江的可持续发展 152

舞活龙身 155

十二、千古墨香 158

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江 158

一叶龙舟划向四海 162

古朴的民风民俗 165

十三、沿江城邑 167

“楚蜀咽喉”的枝城镇 167

“园林之城”的枝江市 169

“六朝都城”的荆州市 170

古城之地的荆州区 172

对外通商口岸的沙市区 173

古老而又年轻的江陵县 174

鄂西“金三角”的松滋市 175

“左公营地”的公安县 176

鄂南“门户”的石首市 177

“南蛮古国”的监利县 178

对外开放的岳阳市 179

名楼之地的岳阳楼区 182

丹青绘就的君山区 182

美丽“隆起”的华容县 183

十四、两岸览胜 185

一片青黛掩大江 185

一座历史博物城 186

东周南方大都会 188

见证历史的古塔 189

铮铮铁牛镇蛟龙 190

荆江飞彩虹 190

巍巍丰碑立江岸 191

交相辉映南北闸 192

三袁故里 193

糜鹿与白鳍豚的乐园 194

山回路转遍桃花 195

鸟儿的王国 196

荷香飘四海 198

长江名矶——城陵矶 200

“白银盘里一青螺” 201

巴丘寻公瑾 204

今上岳阳楼 205

十五、相关链接 209

长江的名称 209

长江正源——沱沱河 210

清江与沮漳河 213

古云梦泽所属范围的争议 214

驯服长江的人们——长江水利委员会简述 216

“长江王”——林一山 217

开放的长江 221

十六、历史掌故 224

楚国称霸与孙叔敖兴水利 224

孙武水淹纪南城 225

“大意失荆州”的警示 226

荆江“金堤”奠基人 226

“无百姓田园,税金何来” 227

明荆江大堤“堤甲法” 228

吴三桂兵败荆江 228

乾隆、嘉庆朱批禁止私围堤垸 230

窖金洲风云 230

清《荆江堤防岁修条例》 231

林则徐“两湖”抗洪赈灾 232

“三省四方”会商 234

“到了湖北,要看荆江” 234

十七、荆江大事记 236

旧石器时代 236

新石器时代 237

先秦时期 237

两汉时期 239

三国时期 241

两晋时期 241

南北朝时期 243

隋代 244

唐代 244

五代时期 245

宋代 245

元代 248

明代 248

清代 256

中华民国 273

中华人民共和国 281

参考文献 296

后记 2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