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练功技巧 1
一、入静 1
(一)数息法 1
(二)听息法 1
(三)观息法 2
(四)存想法 2
(五)以眼制念法 2
(六)旋转法 3
(七)内收法 3
(八)扳指法 4
(九)热饮法 4
(十)求死法 4
(十一)诱导法 5
二、放松 5
(一)部位放松法 5
(二)四线放松法 6
(三)意浴放松法 7
(四)展眉放松法 7
三、怎样练习盘坐 9
四、收功法 9
(一)凝神养气法 9
(二)按摩拍打法 9
(三)引气归元法 9
(四)开合贯气法 10
第二章 常见病防治 12
一、感冒 12
(一)俯冲式 12
(二)防感五段功 13
(三)放松功 14
(四)小周天法 14
(五)(外感风寒导引法) 15
二、慢支、支气管哮喘 16
(一)理脏功 16
(二)按摩拍打功 17
(三)呼吸功 18
(四)百会贯气法 19
三、高血压病 20
(一)降压功 20
(二)稳压功 21
(三)站桩降压功 21
(四)丹田贯气法 22
(五)瑜伽尸解式 24
(六)转踝法 25
四、动脉粥样硬化 27
松紧八字功 27
五、神经衰弱 29
(一)养神动静功 29
(二)健身按摩十八法 30
六、失眠 32
(一)小周天安眠法 32
(二)三层安眠法 32
(三)按摩穴位安眠法 32
(四)马王堆导引法 33
(五)气功催眠法 34
(六)气功疗不寐法 34
(七)听息法 35
(八)闲闲公“速睡法” 35
七、疲劳 37
(一)鼓伏呼吸法 37
(二)三田合一法 38
(三)安神式睡功 38
八、恐怖症 39
松静畅想功 39
九、晕动病 41
(一)太极内功 41
(二)随意法 41
十、病毒性肝炎 42
(一)舒肝动静功 42
(二)治肝炎简方 45
十一、慢性胃炎 46
(一)呼字法 46
(二)健冒功 47
十二、消化性溃疡 48
瑜伽制气法 48
十三、胃下垂 49
升冒功 49
十四、肥胖病 50
(一)意守“公孙”法 50
(二)摩腹法 51
十五、膈睾痉挛 52
(一)顺气法 52
(二)引气下行法 52
(三)气沉丹田法 52
(四)意守百会法 52
(五)意念止呃法 53
十六、慢性结肠炎 54
(一)气功按摩法 54
(二)十六锭金法 54
十七、便秘 55
(一)腹部运气绕脐按摩法 55
(二)气功治便秘法 56
(三)腹式呼吸法 56
(四)吞气法 57
(五)导引法 57
(六)通便法 58
十八、痔疮 58
(一)揉腹点穴法 58
(二)导引法 58
(三)提肛法 59
十九、肛管直肠脱垂 60
吸气提肛法 60
二十、关节炎 62
(一)引气法 62
(二)马步大力功 62
(三)按摩足底法 64
二十一、软组织摸伤 65
(一)腕掌保健功 65
(二)扳趾抓掌功 66
(三)内练运气法 67
(四)意念病灶法 67
二十二、颈推病 69
长跑鹿功 69
二十三、冻疮 70
(一)蹲星伏虎桩 70
(二)四平马步不桩 72
(三)搓脚功 72
(四)甩手功 73
二十四、手淫 75
(一)静坐观音法 75
(二)五指描太极 75
(三)散火养气法 76
二十五、阳萎 77
(一)气功治阳萎法 77
(二)吸提抓闭法 77
(三)煨梨五字诀 77
二十六、睾精 80
(一)点穴按摩法 80
(二)久视丹田法 80
(三)缩阴导引法 81
(四)练精化气法 82
(五)小便间断排法 82
(六)意通任督法 82
(七)擎天立地功 83
(八)特效导引法 84
(九)固精功 85
(十)大力功 85
二十七、月经病 87
(一)调理任冲动 87
(二)强壮功 87
(三)瑜伽蛇式 88
(四)导引法 89
(五) 吸月精法 89
二十八、子宫脱垂 90
(一)吸气缩阴法 90
(二)阴挺体疗法 91
二十九、更年期综合证 93
(一)斩赤龙法 93
(二)补气血功 93
三十、近视眼 94
(一)自我导引法 94
(二)武当?月功 96
(三)明目功 96
(四)气功运目法 96
(五)观鼻功 96
(六)内视法 97
(七)食光法 97
三十一、慢性中耳炎 98
(一)耳聪气功 98
(二)耳鼻循环功 98
三十二、慢性鼻炎 99
(一)松静法 99
(二)治鼻炎简方 99
(三)瑜伽Neti法 100
(四)鼻部按摩法 100
三十三、慢性咽炎、口腔溃疡 101
(一)吞津功 101
(二)龟咽法 102
三十四、口吃 103
矫正口吃功法 103
第三章 气功记忆术 105
一、配合呼吸法 105
二、形象控制法 105
(一)放松入静 105
(二)形象控制 105
(三)意动默记 105
(四)联想记忆 105
第四章 气功美容术 112
一、意念美容法 112
(一)意念异性 112
(二)意念美境 112
第五章 防偏纠偏 117
一、防偏纠偏八法 117
(一)放松法 117
(二)贯气法 117
(三)意气鼓荡法 118
(四)按摩拍打法 118
(五)意气疏导法 119
(六)震动经络法 119
(七)艾灸法 120
(八)五倍子敷脐法 120
二、几种常见偏差及不良反应的纠正 120
(一)胸闷腹胀 120
(二)内气冲颅 121
(三)前阴漏气 121
(四)额前凝气 122
(五)气冲病灶 122
(六)功后呕吐 123
(七)兴阳 123
(八)漏精 123
(九)惊功 124
(十)入魔 124
附:练功常用经络穴位 124
- 《松静气功》孙之镐编著 1982
- 《思维、疾病与气功》卢淳编 1991
- 《中华气功学概论 中华气功学基础教程 1》林中鹏主编 1999
- 《7天享瘦 神奇的减肥气功法》尹金陵,尹美贵著;王蕴洁译 1997
- 《强身治病气功疗法》田博雅著 1996
- 《望诊与气功诊病术》张宇庆著 1992
- 《慢性病防治手册 中西医及气功疗法要决》吴长新,曾文哲,詹汝娟著 1994
- 《新医学气功》杨峰著 2008
- 《中华气功学》夏双全编著 1985
- 《气功》余功保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