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1
前言 1
第一章 语言哲学入门 1
第一节 西方哲学简表 1
一、序言 1
二、西哲简表 3
第二节 简论形而上学 6
一、“形而上学”到底何意? 7
二、从哲学上“形”说起 9
三、翻译之误 10
四、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 12
第三节 Being为“毕因” 15
一、研究Being的意义 15
二、Being的翻译 22
三、小结 23
第四节 哲学的三次转向 23
一、古希腊哲学:毕因论转向 23
二、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 28
三、现代哲学:语言论转向 29
四、小结 31
第五节 哲学的第四转向 32
第二章 西方哲学家论语言:五段情结 35
第一节 哲学与语言学互动的简史 35
第二节 古希腊的毕因论转向 36
一、赫拉克利特 37
二、高尔吉亚 37
三、苏、柏、亚 38
四、小结 40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语言与哲学 41
一、引言 41
二、从语言分析到哲学与逻辑 42
第四节 中世纪的神学毕因论时期 48
一、上帝创造语言 48
二、哲学中的唯名论与唯实论 48
三、语言学中唯名论与唯实论 49
四、思辨语法 51
五、助范畴论 52
六、小结 52
第五节 近代史上认识论转向 53
一、经验论者 53
二、理性论者 58
三、普遍论与相对论 69
四、小结 70
第六节 现当代语言哲学转向时期 71
一、语言哲学三原则 71
二、20世纪语哲对语言学的影响 73
三、小结 74
第七节 后现代转向下的认知语言学 75
第三章 语言哲学之源:六项原因 77
第一节 反思形而上,另辟新蹊径 78
第二节 经验兼理性,相得又益彰 81
第三节 新符换旧桃,人工语登场 82
一、从主词到谓词 83
二、从表层到深层 83
三、从部分符号到全部符号 84
第四节 顺应新趋势,倡导科学化 85
第五节 现代语言学,功劳不可没 86
一、语言具有先在性,语言使思想出场 89
二、批判语言工具论 90
三、关系vs命题/事实 91
四、关门风刮及各科 92
五、整体性同构关系 94
六、为解构论提供靶源 96
七、索氏对语哲的其他影响 97
八、索氏与语哲三原则 98
第六节 兴语言分析,批心理主义 98
一、狄尔泰 99
二、布伦塔诺 100
三、冯特 101
四、弗洛伊德 101
五、小结 101
第四章 语哲学习主线:七条途径(上) 104
第一节 概述 104
第二节 谱系梳理 104
一、英美分析哲学 106
二、日常语言学派 111
三、维氏前后期理论及比较 118
四、欧陆人本哲学 148
第三节 语言分析 150
一、弗雷格 150
二、罗素 154
三、维氏 166
四、维也纳小组 168
五、塔尔斯基 169
六、奎因 171
第四节 意义的定义 180
第五章 语哲学习主线:七条路径(下) 183
第五节 分析与综合之分 183
一、分析与综合之分 183
二、反思分析与综合之分 185
三、“分析”的多种含义 191
四、“分析”与“思辨”之分 198
第六节 40要点 198
第七节 专名的内涵与外延之争 201
一、指称论:意义研究之始源 201
二、专名的内涵与外延之争 203
第八节 传承与超越 216
第六章 意义的定义(上):指称与涵义 218
第一节 概述 218
第二节 指称论 220
第三节 观念论 223
一、古希腊 223
二、近代 224
三、现当代 226
四、我国学者 226
第四节 涵义论 226
一、L与S直接连接 228
二、S与R直接连接 228
三、L与R间接连接 229
第五节 命题论 229
第六节 摹状论 232
一、摹状论与认识论 232
二、摹状语与代词 233
三、“存在”不做谓词 235
第七章 意义的定义(中):外延方法 242
第七节 证实论 242
第八节 真值论 245
第九节 功用论 249
第十节 行为论 252
第十一节 语境论/情境论 257
第八章 意义的定义(下):内在论与人本观 259
第十二节 意向论 259
第十三节 关系论 264
一、“切二留一”和“内指关系论” 264
二、理论基础和深远影响 267
第十四节 成分论 268
第十五节 替代论 270
第十六节 现象学意义观 272
一、现象 272
二、现象学 273
三、现象学还原 274
四、意向性 274
五、现象学意义观 275
六、人本观 276
第十七节 存在主义意义观 277
一、两点超越 277
二、思与诗 279
三、存在主义意义观 280
四、现代解释学 280
第十八节 解释学意义观 281
一、理解的特征 282
二、解释学后继者 285
第十九节 解构主义意义观 288
一、消解结构,否定系统 288
二、解构论意义观 289
第二十节 认知意义观 291
第二十一节 多元互动观 293
第九章 指称论之争:四种主要观点 294
第一节 意义多元论 294
第二节 指称论与摹状论 295
一、指称论难题 295
二、弗雷格的解决方案 299
三、罗素的解决方案 300
四、摹状论的问题 302
五、维氏和塞尔的修补方案 304
六、其他学者的修补方案 305
第三节 摹状论与因果论 306
一、因果论出场 306
二、摹状论与因果论之别 307
第四节 两论具有互补性 308
一、摹状论之不足 308
二、因果论之缺陷 311
三、两论互补 316
第五节 命名转喻论 319
一、概述 319
二、转喻论新析 319
三、小结 325
(下) 327
第十章 乔姆斯基:TG学派语义观 327
第一节 TG理论简述 327
一、第一阶段(1957):SS 327
二、第二阶段(1965):ST 329
三、第三阶段(1972):EST 331
四、第四阶段(1975/1976):REST 332
五、第五阶段(1981):GB 333
六、第六阶段(1993):MP 335
第二节 TG的五种意义观 336
一、解释派语义学 336
二、生成派语义学 337
三、菲尔墨格语法 339
四、齐夫语义理论 344
五、分解语义学 345
第三节 外在论与内在论 349
一、外在论 349
二、内在论 350
三、对比乌尔曼和萨义德的意义理论分类 352
第四节 结语 353
第十一章 意义理论大观园:批判与发展 354
第一节 指称论 354
第二节 观念论 357
第三节 涵义论 358
第四节 命题论 359
第五节 摹状论 360
第六节 证实论 360
第七节 真值论 363
第八节 功用论 367
第九节 行为论 368
第十节 语境论 370
第十一节 意向论 371
第十二节 关系论 373
第十三节 成分论 376
第十四节 替代论 376
第十五节 TG语义观 378
一、先句法,后语义,方向失误 378
二、心智内在论语义观,较为片面 378
三、形式语义观,局限太大 379
四、几种TG语义观,各有不足 379
第十六节 人本哲学语义观 381
第十七节 认知语义观 381
第十二章 现代形式逻辑:语言哲学的基础(上) 384
第一节 形式逻辑简史 384
一、经典形式逻辑 384
二、近现代形式逻辑简史 385
三、概念与函数 386
四、“对象词—概念词”vs“S—P” 389
五、哲学意义 391
第二节 谓词演算 392
一、个体常项 393
二、个体变项与量词 394
三、逻辑联结词 399
四、经典逻辑现代化 402
五、小结 403
第三节 命题演算 405
一、逻辑原子论与逻辑真值表 405
二、命题演算 408
三、公式变换 410
第十三章 现代形式逻辑:语言哲学基础(下) 412
第四节 内涵逻辑 412
一、从外延逻辑到内涵逻辑 412
二、内涵逻辑的具体内容 414
三、内涵逻辑的分类 416
第五节 语义公设 419
一、引言 419
二、语义公设与涵义关系 421
第六节 谓词的涵义特征 423
一、引言 423
二、谓词的元 424
三、二元谓词的特征 424
第七节 蒙塔古语义学 427
一、概述 427
二、主要观点 427
第八节 现代形式逻辑的利与弊 429
一、优点 430
二、问题 431
三、结语 438
第十四章 哲学的第四转向:后现代主义(上) 439
第一节 新时代的宠儿 439
一、引言 439
二、文学艺术的后现代主义 440
三、社会文化的后现代主义 441
四、哲学的第四转向:后现代时期 442
五、语言学的后现代主义 443
第二节 后现代哲学思潮的超越 443
一、过渡时期 443
二、人本性和批判性 444
三、破坏性和解构性 447
四、建设性和体验性 448
第三节 后现代哲学的特征 451
一、哲学王与非哲学 451
二基础论与超基础 452
三、中心论与去中心 455
四、理性论与非理性 456
五、人本观与后人道 458
六、二元论与多元论 460
七、破坏性和建设性 463
第十五章 哲学的第四转向:后现代主义(下) 470
第四节 认知语言学:哲学第四转向的产物 470
一、体验人本观 471
二、原型范畴论 471
三、互动建构论 472
四、识解多元化 473
五、语义模糊性 474
六、语言差异性 474
七、隐喻认知论 475
八、新创性结构 476
第五节 对语言的新认识 477
一、语言是社会生产力 477
二、语言是民族凝聚剂 479
三、语言是知识储备库 480
四、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480
第十六章 中国后语言哲学:出场与成长 482
第一节 概述 482
一、什么是哲学? 482
二、什么是语言哲学? 482
第二节 中国后语言哲学 484
一、出场 484
二、四项原则 484
三、四原则呈递进关系 485
四、小结 488
第三节 中国后语哲的方法论思考 489
一、引言 489
二、引进西方理论可取,尤以进路和方法为先 489
三、不必仅盯住西方,当兼顾国人遗产 491
四、不必终老一派之说,必要时当另起炉灶 492
五、反思激进人本观,倡导体验人本观 494
六、理论结合实践,体认象似性直接指导教学 499
第四节 结语 499
第十七章 超越与回归: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新增长点 502
第一节 从哲学的超越和回归说起 502
一、超越 502
二、回归 503
三、超越与回归互含 503
第二节 体验哲学溯源 504
一、体验哲学概述 504
二、心智的体验性 506
三、认知的无意识性 515
四、思维的隐喻性 515
第三节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超越 519
一、体验哲学的超越 519
二、认知语言学的超越 522
第四节 笔者心得与中国后语哲 523
一、确立核心原则 524
二、溯源体验哲学 524
三、建构SOS理解模型 525
四、细化认知分析 526
五、提出语言世界观多元论 528
六、拟构认知语言学权宜性定义 529
七、提出语言新性质“体验性” 529
八、强调中西结合 530
第五节 结语 531
第十八章 后语哲视野下的SOS理解模型 533
第一节 认识和理解:哲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533
第二节 传统理解模式 534
一、单向运思模式 535
二、主客互动模式 536
三、主主互动模式 537
第三节 SOS理解模型 538
一、单向观之误 538
二、双向观之误 540
三、SOS理解模型的解释力 541
第四节 语料论证SOS理解模型 543
一、辖域和背景 545
二、视角 548
三、突显 550
四、详略度 552
第五节 结语 554
一、主客主式的体验性 555
二、多重互动 555
三、拟构观替代同构观 556
第十九章 基于SOS理解模型的意义体认观 558
第一节 概述 558
第二节 从二元走向三元 560
一、语义二元观 560
二、语义三元观 561
第三节 从三角到线性的超越 563
一、语义三元观之缺陷 563
二、从三角到线性 564
三、体认观与心智哲学 566
第四节 体认观对一物多名的新解 571
一、妻子 571
二、向日葵 572
三、月亮 573
四、地瓜 573
五、汉语108个“我” 574
第五节 体认象似性 576
一、概述 576
二、形义象似观 577
三、象似观的应用性 581
第六节 结语 585
第二十章 中国后语哲视野下的语言学研究 587
第一节 概论 587
第二节 不同哲学流派视野下的人本观 587
一、古希腊人本观 589
二、中世纪神本观 590
三、近代人本观 590
四、现代人本观 590
五、后现代人本观 591
第三节 基于后现代哲学的体验人本观 592
第四节 中国后语哲视野下的语言学前沿 595
一、概论 595
二、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596
三、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学派 596
四、认知语言学派 597
第五节 后语哲视野下的隐转喻研究 599
一、隐转喻在后语哲视野下复活 599
二、隐喻方式是抽象思维的必由之路 600
三、隐转喻具有普遍性 602
第六节 结语 603
附录一 重点推荐书目和工具书 606
附录二 术语索引和汉译对照表 609
附录三 人名索引和汉译对照表 642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新世纪沉思》章世鸿著 2007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克里姆特作品赏析》李彤,王镜贞,李阳责任编辑;王寅 2019
- 《《果裸转语记》现代汉语译本及其学术价值的当代解读》(中国)王寅 2019
- 《转战陕北》李敬寅著 2019
- 《物流英语》徐小贞总主编;罗卫华,何平主编;尚晓华,王寅春副主编 2012
- 《西羌觅踪》张生寅著;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04
- 《窦娥冤 王昭君》王寅明,姜山龄编著 2008
- 《石涛画学本义》杨成寅著 1996
- 《王渔洋与康熙诗坛》蒋寅著 2013
- 《清朝十二帝疑案正解》李寅著 2013
- 《雍正和他的甄嬛们》李寅著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