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变与常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变与常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变与常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金义,郑宇硕编
  • 出 版 社: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9629371708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变与常》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1引言 2

2中共政权的认受性 3

3改革的争议和领导层的共识 4

4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 6

5「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战略 7

6中央与地方关系 10

7调整急速发展中的不平衡 12

8结论 13

第二章 历史回顾 17

1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 20

2第二阶段——从1984年到1992年 20

3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2004年 22

4第四阶段——从2004年到2008年 25

第三章 对外贸易 29

1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外贸概述 31

2三十年外贸改革的主要成果 32

2.1第一个十年——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改革目标 32

2.2改革第二阶段——以建立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自负盈亏为改革中心(1988-1993) 38

2.3漫长的复关入世之路 38

2.4 2001年以后——以WTO规则为基础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全面改革 41

3外商直接投资 42

3.1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 42

3.2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来源的地理分布 45

3.3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48

3.4外商直接投资在华的地理分布 49

4经济特区与外商投资管理制度 51

5中国各部门外贸分析 55

5.1改革以来贸易额的巨增 55

5.2初级产品贸易 56

5.3农产品贸易 58

5.4工业产品贸易 59

5.5服务贸易 62

5.6行业内贸易 63

5.7外贸的地区分布 63

6中国的对外贸易盈馀 65

6.1中国的贸易盈馀 65

6.2中美贸易馀额 66

6.3中国以后能否继续保持强劲的出口势头呢? 69

7小结 71

第四章 科技产业 75

1前言 76

2后进国家的科技产业追赶政策 76

3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产业政策 77

4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形态 79

5分析与前瞻 84

第五章 收入不均 87

1引言 88

2过去中国收入分配的研究结果 90

3全国收入分配的变化 91

4《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分析 92

4.1《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及农户的收入 92

4.2地域差异对收入不均的影响 95

4.3各类收入对收入不均的影响 97

附录一 量度收入不均的方法 104

第六章 民主化 109

1中国政治改革的评估 110

2中国当前政治改革现状 112

2.1统治精英集团内部对民主的讨论 112

2.2中国当前的政治改革措施 114

3对中国近期政治改革的评估 116

第七章 政治改革 119

1前言 120

2邓小平的政治改革蓝图 120

3 80年代——最宽松的年代 121

4「六四」的转折 122

5 90年代的发展 123

6「党内民主」的提出 125

7结语 126

第八章 公务员制度——党政干部制度的变革 129

1政策回顾 130

1.1早期的规范化探索和改革方针的确定阶段(1978-1986) 130

1.2以政治改革引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阶段(1987-1989) 130

1.3继续探索时期(1989-1992) 131

1.4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及「二分框架」的形成阶段(1993-2004) 131

1.5公务员法阶段(2005-) 132

2以提高干部能力为核心的理性化诉求 132

3改革逻辑的弱政治化及再政治化 134

4问题与展望 136

第九章 行政区域 139

1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概念 140

2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概念 140

3广东省的行政区域调整与经济发展 146

4总结 150

第十章 外交——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到建构国际政治新秩序 153

1前言 154

2 80年代——在冷战后期的开放改革 154

3 90年代——在制裁压力下持续开放改革 156

4 90年代末——「大国外交」的提出 160

5 21世纪——负责任的大国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161

5.1周边外交 163

5.2大国外交 163

5.3对主权的看法 164

5.4对全球化的态度 165

6总结 165

第十一章 侨务政策 167

1前言 168

2中国对于华侨的认定范围 168

3改革开放后之中国侨务政策 168

3.1迅速发展时期(1977-1988) 168

3.2低潮突破时期(1989-1994) 171

3.3反独促统时期(1995-2005) 172

3.4多维开展时期(2006年之后) 173

4由国内侨务转变国际侨务之意义 179

5结论 179

第十二章 两岸关系 185

1前言 186

2两岸政经互动困境的回顾——以「一个中国」为例 187

3两岸事务专责机构的成立与两岸的对话与协商 190

4两岸关系政经互动的省思 196

第十三章 教育——从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 203

1引言 204

2中国的教育发展 204

2.1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7) 204

2.2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 205

3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改革重点 206

3.1「应试教育」的转向 206

3.2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实践 207

3.3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 209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深化 213

5讨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征 214

5.1从基础教育目标看素质教育改革 215

5.2素质教育变革的争议与妥协 218

5.3素质教育变革过程中所显示的教育价值观的变化 221

6结语 222

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 229

1中国环境持续恶化 231

2中国环境观的转变——从「先污染,后治理」到「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 234

3中国环境行政管理成效不佳 237

4人民对环境质素的要求提升 242

5民间环保团体的涌现 244

6国际环境保护的合作 247

7结论 249

第十五章 传媒——市场化、分权化、全球化 257

1前言 258

2市场化 259

3分权化 260

4全球化 263

5结论 264

第十六章 普及文化——南中国与香港的跨境互动 267

1香港作为南中国的「跨境」现代导师 268

2香港作为南中国的「跨境」文化生产夥伴 270

3以香港电影为例 270

4小结 272

第十七章 青年流行文化与价值观 275

1改革开放初期——参与祖国建设、追求社会理想 276

2 80年代中后期——解构权威、寻求反叛 277

3 90年代——迷惘与怀旧并存,个性与实惠并重 280

4 21世纪初期——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285

第十八章 劳动关系 293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制度和劳动关系 294

1.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制度 294

1.2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 295

2劳动制度改革 295

3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变 297

3.1经济转型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297

3.2转型时期中国的劳动关系 298

4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98

5结论 300

第十九章 妇女地位 303

1教育状况 304

2就业 305

3法律保障与政治参与 307

4女性组织与兴趣 308

5女性文化 309

6结语 310

第二十章 政教关系 313

1前言 314

2党国对宗教与社会主义关系的理解 314

2.1承认宗教长期存在的现实 314

2.2宗教理论的调整 316

3党国对宗教团体的控制 318

3.1中国式的政教分离 318

3.2对宗教市场的干预与改造 319

4宗教管理体制 320

4.1党国与「法外」宗教活动 321

5结论 323

第二十一章 中国与梵蒂冈关系 329

1前言 330

2从「宗教自由政策」到邓小平到胡温新政 330

4中梵谈判——目标、内涵及进展 332

5中国对梵蒂冈影响欧共的没落深感戒惧 334

6梵蒂冈工作重点的转移及人事上的更调 335

7中梵关系对中国内政的挑战 335

7.1中共在意识形态上的空虚导致宗教在华的扩散 335

7.2桥梁工作对党的影响 336

7.3梵蒂冈在培育教会领袖上不符中共的利益 337

8中梵关系的现况——互不信任争占地盘 337

9中国对中梵关系在外政上的考虑 337

9.1台湾因素 337

9.2香港因素 338

9.3大国的角色 338

10中国对梵蒂冈的考虑 339

11结论 339

第二十二章 领导人形象——美国主流媒体「装置」的标准 345

1「馀论」的楔子 346

2媒体装置的意义 346

3西方媒体高度评价邓小平? 348

4冷战前后形象装置的变与常 349

5小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3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